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7|回复: 0

文藝評論也該清熱解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3 2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春利
来源:人民网


------------------------------------------------------------------------


    隨著文藝作品走向市場,與之相互依存的文藝評論也面臨著市場的沖擊。近年來,文藝評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大張旗鼓造勢的工具,要麼捧殺,要麼謾罵,客觀、公正、理性的批評越來越少……

    廣告化──像炒股票一樣炒作品

    我們常見這樣的現象,某某影視作品不談藝術,先貼上“豪華陣容、超大制作、幕后神秘故事不斷”的標簽,殊不知豪華未必真杰作﹔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庸俗之作為了打開市場大門,把同類題材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作拿來陪襯,誤導觀眾﹔明明是故事講不清楚,卻給你來個“探索”,就像是在做股票,“網絡”時興就來個網絡概念,“物流”時尚搖身一變又隨了物流……在商品經濟下,不少作品被出品單位、廣告代理包裝了數遍,在藝術之前,先談賣點,往往是作品未出爐,先紅透了半邊天,評論做得比廣告還要廣告。

    針對評論廣告化現象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問題,有關專家分析說,這是文藝作品受到市場負面影響的結果。因為市場競爭的激烈,使宣傳也隨之開始了競爭,制作人就像是做買賣的商家,變著法子兜售自己的商品,吸引觀眾的視線。可是商品有廣告法的制約,對文藝作品夸大其辭似乎還沒有相關的規范條例。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鮑黔明分析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評論不能堅持自己的操守是導致廣告化現象的重要原因。商家並不想聽真正的批評,讓專家和媒體出面,把研討會、座談會辦成了吹捧會,把學術研討變成了學術表演,評論家此時也失去了自我,誰出錢就捧誰,於是乎輿論一律、眾口一詞的“做秀評論”比比皆是。

    對於廣告化的評論,最反感的是觀眾。北京一位大學生坦率地說,泡沫經濟危害不小,泡沫評論更是害人害己。吹噓出來的藝術可以騙取觀眾一時,但是無法騙取一世,久而久之,藝術評論就會出現信譽危機,觀眾就會毫不留情地拋棄它。

    著名學者敏澤教授坦率地說,“勤奮為學、老實做人”應該是學術界評論界奉行的准則,學術和評論來不得半點虛假。

    謾罵型──無風也弄三尺浪

    如果說捧殺作為評論的一個極端,那麼罵殺就是另一個極端。電影《英雄》剛上映時,媒體一片罵聲,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看不下去了,撰文對媒體批評進行反批評。他認為:“媒體可以對文藝創作得失開展批評,但不可以濫用否定權,媒體作為公眾的良知,它與影視創作應該進行善意、平等的對話,不應該一味地趨炎附勢,隨波逐流,它應該著眼於大局,公正而富有文化建設性。”一位資深記者談到這個問題時,感慨頗多:現在有一些人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專門搬弄是非,無風也整出三尺浪。他們每天罵這個、砸那個,還冠以“酷評”的美名﹔也有一些不甘寂寞的文人,為了引人矚目,今天質疑中國傳統,明天又拿名人開涮,言語尖刻卻缺少論據,到頭來為的隻是嘩眾取寵。

    青年評論家李潔非認為,文藝評論切忌隨意性,文藝評論可以是多角度、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觀點,但應該是心平氣和的學術爭論,專斷粗暴、橫掃一切的“語言暴力”應該被剔除。

    營造健康的文化生態環境

    某著名旅居海外作曲家在作客北京電視台某個談話節目時,因為受不了在座的一位專家對其創作的強烈批評,中途拂袖而去,留下主持人和那位專家勉強做完節目,此舉引發了關於“如何正確對待文藝批評”的大討論。中國電影家協會李小燕分析說,這是因為當今文藝評論中肯善意的批評越來越少,藝術家們聽慣了溢美之詞,看多了鮮花掌聲,冷不丁來點不客氣的言辭,肯定受不了。如果健康的不帶個人偏見的批評隨處可見,整個社會就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狀況就不一樣了。

    影視導演何群談到文藝批評,非常誠懇,他說,文藝創作離不開理論的指導,所以文藝批評意義重大。作為創作者應該有平和的心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聽不得意見。有專家認為,文藝評論要求批評家努力提升自身的藝術素質,注意克服理論上的封閉狀態,與審美對象進行平等交流,既不盲目屈從於原作,又恪守獨立性,更不能為突出自我而使得批評變質。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雲)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5 06:55 , Processed in 0.0612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