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湘里妹子

猴年春节之锅碗瓢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9 12: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們這邊叫湘菜。
川菜在臺灣是較廉價大眾化的吃法(較便宜),可是它滲入一般人的生活;
江、浙菜在此是較貴的菜色(江浙人在臺灣也很多),他們的特色目前大陸
比不上。(大陸的小籠包沒臺灣的好)
在市場裡的醬菜、滷菜有許多省的風味,所以我們的樂趣在於找尋與保存
特殊的口味;我預存了兩年份的衝菜(蘇北)。其餘如菜飯、蝦鬆、下巴都
是常吃的。
吃是種學問,但要有得挑。
曾在北京王府井的潮州菜館吃宵夜,發現他們的服務很好,可是料理不
行;我越吃越生氣,難道是醬嗎。所以請某大Hotel的主廚現場剝蟹。
...........More,,,,,,,,,,,,,,,
发表于 2004-1-19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噻~~~

水电君原来还是个美食家啊:devil:
什么时候一起吃顿饭好不好:rolleyes:
别着急
是俺请客--------
您--------
埋单哟!:tongue:
发表于 2004-1-19 17: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忘了问了:)

水电君自己的厨艺如何丫?
会做哪些菜?
一般情况下是做给谁吃啊?
发表于 2004-1-19 1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前兩天才驅車到湖南老太太的家買臘肉、臘魚和醃豬頭。
我不是美食家,只喜歡蹲在路邊嚐味道。
目前在學刀削麵→麵粉的筋度+揉麵+刀工,大概要15天才能學個究竟。
我很難得自己做菜,可是我作的某些菜,好像在臺北很有名;
單純見功力,越簡單的菜與歌,作得好更難。
湖南的酸辣湯怎麼作呢?能否說說?
我作菜通常是請狗狗和朋友吃。
P.S.
老太太是湘鄉人

[ 本贴由 水電工 于 2004-1-19  19:3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1-19 19: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

酸辣湯不必做了呢:-P
现在有现成的酸辣汤汤料卖丫
买回家来看说明就可以了哈:alien:
湘乡人做的菜好像不好吃滴呢:-P


几点疑惑哟:

1、“可是我作的某些菜,好像在臺北很有名“
     水电君莫非是开酒店大师傅?不然怎么会有名?而且还是在整个台北对不?

2、您滴狗狗吃什么饭饭呀?
    是肉骨头煮饭饭吧?

3、您的狗狗叫什么名字?
     可以问吗?:whistle:

4、水电君为何对湖南才情有独钟滴?怎么会喜欢上腊鱼腊肉蜡猪头滴,有特殊  滴故事情节吗?可以说说吗?好想听听哦:wink:
发表于 2004-1-24 15: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禾妞君還太年輕了。真的挑吃的人,不會去買冷凍包的(很丟臉)。
說酸辣湯簡單,吃過道地的嗎?就如同日本菜的Misolilu( 味增湯);請記住,如
果連基本簡單的菜色都不道地,那必是浪得虛名。
在臺灣的酸辣湯至少有華北、江蘇、閩南三種吃法;單純的菜能作得好,才是
高手。一切只在用不用心。從用料、火候、用醋、勾芡...學問大大不同。
粵菜在臺灣有三大系:飲茶(燒烤小點蒸籠...)、粵菜、潮州菜。
排翅香港廣州沒臺灣好吃(目前北京也時興吃排翅)(臺灣比香港貴)
當南方人在細算翅裡的肌理時,北京的達官們總邀朋引伴,去吃一盅魚翅(
通常一桌是12人份140萬人民幣)(2004),我一直不知道他們除了錢吃什麼?
我有一個傷感,很深的傷感,說了半天,怎麼吃呢?
那就自己來作嗎!
真的潮州菜要現剝
我的狗叫小胖

為什麼湖南的很多?
因為湖南人在臺灣好多。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水电兄肯定是美食家无疑的了!
把華北、江蘇、閩南酸辣湯的三種吃法介绍介绍好吗?

代向您的小胖问个过年好哟:)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2: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湘菜的个性(图)

来源:星辰在线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3年11月24日3时35分

--------------------------------------------------------------------------------
[img=right]http://www.csonline.com.cn/life/meishi/shizaichangsha/W020031124561017349082.jpg[/img]
人称湘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是欧美传媒界所热衷推介的一种中国风味。“东安仔鸡”等湘菜在北美便颇受赏识,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也被美国前总统布什写入了他的笔记本。

  湘菜的个性,通常被认为是辣,但并不全对。湖南人嗜辣,全国知名,甚至超过同样嗜辣的四川人。其实,只说辣并不完全,因为辣通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但他们的辣又不尽相同:四川是麻辣,贵州是香辣,云南是鲜辣,陕南是咸辣,湖南则是酸辣。这酸,主要是与的酸,不同于醋,酸而不酷,醇厚柔和,与辣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尤其是农村、山区的百姓家中的家常菜,简直是不可一日无酸辣的。

  湘菜的个性,是因其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条件所决定的,加上特定的人文因素,便形成了独特的湖南烹饪文化。这是湖南人民在烹饪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探讨这一文化的蕴含,是很有意味的。

  很早以前,学界就曾有人指出,由北非、东南欧东向,经中亚、南亚到东亚、东南亚,存在一条地理上的“辣带”,湖南适在其间。不久前,学界又提出了从北非的古埃及文化向东延伸,到达中国东部的吴越文化,存在一条“古文化带”,湖南属于大溪文化的遗存,到楚文化又在其间。不需向更早去溯寻了,仅此就赋予了湖南烹饪以地理的和历史的得天独厚的发展“基因”了。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西、南、东三面环山,北向敞开至洞庭湖平原,是一个马蹄形盆地。这地貌在中国是很独特的。烹饪上便构成为三大风味流派:

  三面山区及聚居其间的苗族、瑶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多用山野肴蔌和腊制品,似粗拙而质朴,不假饰而纯真,是浓郁浑厚的山乡风味。

  水网密布,水乡泽国的洞庭湖区,渔农之家常用水产动植物原料,多用煮、烧、蒸法制作的菜肴,清鲜自然,不尚矫饰,特别是“渔家菜”和蒸钵炉子之类,充溢着乡土的田园风味。

  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湘东地区,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交汇之地,社会活动活跃频繁之所。这里的烹饪,继承历史之传统,荟萃全省之精华,广取海内外之信息,再经名师高手们在融汇之中提炼、融合、升华,创制出具有概括意义的湘菜、湘点,由酸辣寓百味,从酥软出鲜香,尽显刀工、火工之功力。在色、形、香、味上,既高贵典雅,华彩富丽;又清新淡雅,秀逸素丽;还有质朴古雅,粗放壮丽,是湖南烹饪的典型,中国风味一大流派的代表。面对它的风味特色,食客从未因酸辣而却步,相反为之倾心、迷恋。不然的话,那位翰林出身的曾广钧,安能写出“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这样传诵遐迩的名句呢?其实,这种吟咏,《楚辞》时代就开始了。在《招魂》、《大招》等篇章里,在所列举的多款楚地肴馔中,便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这样的句子;晚些时候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食单》列出有百余种菜品,还有多款实物,其中的火焙小鱼至今仍遗存在山村生活中;直到近代谭延家厨所创制的“组庵菜系列”,可见湖南烹饪的历史渊源。近些年来,考古发现了属于大溪文化的澧县出土的陶釜,和7000年前的水稻遗存,联系学界关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观点,证明湖南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之早,与世界农耕发时间相近,证明湖南烹饪的历史悠久和湖南烹饪文化积淀之深厚,也证明“辣带”与“古文化带”之说,其来有自。

  湖南烹饪以酸辣风味为主体,还是一种养生的优选,是一种饮食养生文化的体现。由于湖南的地貌,加上它正处在孟加拉湾暖湿气流与太平洋暖湿气流相拮抗之地,年降水量达1300—1800毫米之多,而大小河流密布成水网,下泄又常遭洞庭湖水顶托引致内涝,从山区到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卑湿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受寒暑内蕴之侵而易致湿郁。发汗、祛湿、开郁的辛辣成了必然的选择,嗜辣之习,甚于巴蜀。另一方面,热辣寒酸,开放的辣与收敛的酸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使三湘人民获得了养生保健的呵护,得以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休养生息。这就是酸辣风味的科学阐释,也就是湖南烹饪文化的内涵,味觉艺术和食养科学的辩证统一。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美食大汇总(图)

来源:星辰在线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3年11月18日11时38分  


--------------------------------------------------------------------------------
     中国千年的古文化里,就包括了美食,在现代文明发展迅速的今天,美食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的风景线,缺少便乏味很多,八大菜系已经是昨天的传说,在今天,个性和风格已经成为一个主题,一个超越昨天的标志。
  
  湖南是自古便以湘楚文化闻名的地方,有文化渊源的地方,自然便多些有特色的东西,比如菜式与特别的味道,如此,作为一个喜好美食的传统中国人,莫不慕名而来,以慰口福。

  而风味小吃更是湖南地方特色的一个最为诱人的闪亮点,不说外地来的食客,就说本土人,也是沉迷在美食特色里不可自拨。
  
  从正宗湘菜,到土菜,到蒸菜以及面食小吃,有名气的各处食店均是高朋满座,几乎座无虚席,有时去得晚了,还得排位置,脾气好不好都得等待,只因为湖南本土人太好吃,如果换家其他有名气的餐馆,也一样需要等候。
  
[img=left] http://www.csonline.com.cn/life/meishi/shizaichangsha/W020031118418609065457.jpg[/img]

      一.小吃篇

  1.火宫殿
  
      最早的风味小吃店就要从“火宫殿”说起了,火宫殿已经有25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长沙市最兴旺的老字号。清乾隆十二年(1747)在这里建殿祀火神,火宫殿庙宇、神像、戏台,火博馆,形成了“一宫二庙二阁三通四景”的独特人文景观。

  这里原是敬火神的地方,又叫火神庙,每年火神生日,这里赶庙会,唱大戏,游客云集,他们在观剧游览之余,都喜就地用餐,有顺口溜:“火官殿样样有,饭菜小吃热甜酒。油炸豆腐喷喷香,姊妹团子数二姜;撒子麻花嘣嘣脆,猪血蹄花味道美;各式小吃尝不完,乐得食客笑呵呵”。

  据说1942年时,坡子街边上的空坪盖起了48间木架棚屋,其中的42间棚屋全部为小吃店,热闹非凡,兼杂各类杂耍,节日期间更为热闹,人山人海,江湖各类人物均可在这里见识到,那时主要经营的品种有:色青、肉嫩、松脆、鲜香可口的臭豆腐干;形如荸荠、质如白玉、外表柔嫩、内吐芳香的姊妹团子和东坡馓子,龙脂猪血,神仙糯米饭;四季香甜酒,麻辣狗肉,煨牛蹄筋,红烩乌龟等。
  
  目前来说,各类的娱乐场所代替了街头文化,小吃店的也发展到了集团规模,长沙火宫殿也飞速发展,它的总店在黄兴路上的坡子街78号,总店电话:5813161可定座,分店遍布长沙。臭豆腐、姊妹团子、银丝卷都是这里的招牌小食,还有排骨藕汤、肉排骨、珍珠丸子。长沙火宫殿是湖南民俗特色小吃的发源地,与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齐名。其风味小吃“臭豆腐”更是远近闻名。
  
  2. 口味虾、 鸭架子

  但是要说风味,要数前几年的南门口的四埃骥(婆婆)的口味虾了,记得最初去这一条她老人家带动的风味小吃一条街的时候,是浓冬的时候,湖南日报一个朋友相约另外一个平时极为腐败的朋友,晚上吃消夜,半夜11点,打上的士直奔这家乱喳喳的街边小摊,一见环境真是恐怖,满地的小龙虾壳简直要把街道铺满,红通通的,把冬季的夜晚差不多都照亮的感觉,人人吃得大汗淋漓,鼻涕直冒,纸巾这里是大量供应的,也是知道这样的辣是人人都顶不住的。

  环境虽然不好,那时候吃的时候却觉得味道真是一流,口味极重,虾也是非常新鲜的,四五人来这里,一般都是要上一个大份的口味虾68元,一些凉菜就足够了。一会工夫,大盆的口味虾便上了上来,用白铝盆装上,红油汤冒着刺激鼻孔的热气,虾拱着身体,表示是新鲜的,上面点缀着几棵香菜,色调鲜艳,整棵的干辣椒在盆里随处可见,一看之下胃口自然就大开了。于是喝就猜拳,感觉非常的畅快。主要的是吃虾,虾壳虽然厚了些,不过总敌不牙齿的坚硬,于是手抓起来便咬,辣虽然辣,辣的不怕啊,大家都很勇敢,吃得眼泪都快流出来,还继续革命,末了还不满足,要么还要一小份的上,或者就叫老板,下光头面,把口味虾的汤料混进面里,淅沥哗啦的就进了肚子。
  
  说起这口味虾也的确是首创于湖南的,以前着小龙虾因为生长极快,又没找到合适的炮制方法,本土人还很是烦恼,这四埃骥家的生活也比较贫苦,买不起好菜,某一天因为图便宜便买了这龙虾回家做菜,一时新鲜就放了辣椒,麻油,酱油,香料,紫苏等大量的调味品进去,一锅做出来,香味扑鼻,拿出来给家人隔壁邻居一试味道,简直不得了,这好吃的连汤都要下面条来喝掉,于是便一家人齐心的开起了这家口味虾的摊位,把整个长沙的南门口都带动了起来。把原来在中山路一带的鸭脖子唆螺的生意,全部都抢到了南门口,一时间沿街的店铺全都改行做口味虾了。不过除非是这家没座位了,客人是断不会跑去其他摊位的,要吃也得吃个正宗,长沙人就是这样的耿直。听说是一天要卖掉好几百斤的虾,这一做就是四五年,直到城市整顿,还有就是长沙人的口味变化得也快了,于是,这南门口的小吃一条街道又向前移动了少少,去了书院路口了,与南门口只相差一百米左右的距离,这里除了老风格的口味虾,又多了卤鸭脖子、鸭翅膀、鸭架子、鸭掌等,卤鸭脖子、还有凉菜小吃、汤类小吃(如烫猪血、荷兰粉、白粒丸)等,鸭翅膀只要2元一个,鸭架子、鸭掌只要1元一个,卤制得黄黄的,见了口水便要流下来,也是以手拿起便啃,左右开弓,大有英雄气概,不过消灭的不是敌人,是这骨架子罢了。就一瓶啤酒,仰头便喝,与朋友高谈阔论,真是有几分绿林英雄的气魄。
  
[img=right]http://www.csonline.com.cn/life/meishi/shizaichangsha/W020031118418609213109.jpg[/img]
      二.蒸菜土菜
  
      1. 五里牌建军蒸菜馆

  要说蒸菜必定想起地处于火车站边上五里牌的两室一厅,十年前这地方全是家属楼,某个脑壳精明的人做起了家常生意,在自家两室一厅的居家的地方做起了以腊味为主的蒸菜,一般是以小钵装上腊肉腊鱼等合蒸,后来又改革,连青菜也可以蒸了出来吃,其实做工很简单,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味道极好,生意逐渐红火兴旺起来,带动了方圆几栋的两室一厅做起这样的蒸菜生意,无论政府官员还是贫民百姓,无不经常来光顾,苦于没有餐馆的名字,大家便不约而同的叫这里两室一厅了。

  事过境迁,城市规划不再容许无证经营,于是建军蒸菜馆便脱颖而出,从一层楼发展至现在上下三层楼,门前还留有一片很宽的停车场方便来往的客人停车,仍然是家常菜式,蒸菜为主,炒菜为辅。

  从蒸芋头到剁辣椒鱼头,都是一只没有样式的大碗装着,看相不是很精致,却有种吸引人马上动筷子的欲望,消灭掉大碗里的东西。

  槟榔芋蒸排骨适合男士们吃排骨,女士吃把鲜味都吸收进去了的槟榔芋头,糯糯粉粉的口感,咸淡正好,又蒸入了油味,带些微甜,然后再吃口剁辣椒炒大白菜,真是爽口。
  
  石灰蒸蛋是湖南人喜欢吃的家产菜,这里也是主要的招牌菜式之一,如果客人要求炒菜,店家服务员必定第一个介绍的是炒青蛙,虽然现在讲究环保,可这种可以大量繁殖的野味实在是让人不忍舍弃的想吃,并且口味极重的客人必定是爱吃的,一碗青蛙,(也叫田鸡)摆了上台,用中型海碗装着,新鲜的青红辣椒做主要配料,加上大蒜子,少少的酸萝卜,一把紫苏叶,麻油,少量的白糖,干辣椒起锅,几滴酱油,浓香扑鼻,叫上几碗钵子饭,大口的吃完,真是舒服。

  如果口味比较淡的客人,可以点这里的蒸南瓜,黄色的南瓜不加任何的色素的,本身的颜色都是极为诱人了,好象还有美容效果,女士们可以尝试。

  在这里不能太要求服务员有求必应,因为实在客人太多,服务员都忙碌得不得了,所以,只要好吃,上菜是很快的,其他的能免就免了,一般三四个人吃上一大桌,也不过百来十元的,价格是绝对便宜。 
  
  2. 紫东阁美食街

  位于五里牌的紫东阁是间四星级的宾馆,不过在副楼开设了这间紫东阁美食街倒是体现出了四星的水准,平民的消费,这里的装修古香古色,全是四方的紫红色的木头桌椅,嵌进了些贝壳,显得高雅不凡,四周的墙壁上挂满黑白的照片,长沙的某些方面的历史在这里可以从照片上揣摩一二,穿着土布旗袍和土布对开衫的服务员都是经过正规酒店式培训出来的,故此在可以享受家常小炒的好菜同时,还可以享受星级的服务。

  长颈的铜茶壶由青年的男子用手肘挂着,随时给客人加水,很是好玩,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一般泡的茶就是八宝茶了,用菊花,红枣,桂圆,甘草,加香片茶泡制,可解湘菜的火气,这里也可看出一般大众饭馆跟这里的不同,一般小资点的人士到是很喜欢光顾这里,虽然相对而言,菜的价格比同类家常菜馆要稍微贵一点点,不过也是值得的。

  这里菜式扮相很漂亮,用来盛菜的碗碟也很有特色,都是蓝花白底,雅静而大方,看着就有些想马上动筷去吃,最喜欢吃的是鸡汁蒸白萝卜,用鸡汤做底料,把萝卜切成很薄的片,放在蒸气里蒸上几分钟,加点绿色的葱花,鲜得一人可以吃一碗。

  玉米也是必点的小点,一人一根黄黄的玉米,啃着,谁也不会笑话谁好吃,已经没时候看别人怎么的吃相了。

  凉粉也是地道的,里面放上辣椒油,麻油,花生米,黄豆,醋,糖等十几种调料,很是有地方特色。

  萝卜皮炒土腊肉也是经典菜,酸辣鸡杂更是入味三分,鲜而不腥,还有里面的佐菜也入了调料的味道,加上用泰国米做的钵子饭,一口气,女士也能吃上两钵,不用想减肥了,吃了再说吧。  
  
  3. 四方坪土鸡

  位于长沙城北开福区郊区的四方坪以做土鸡出名的地方,在去往飞机场的大马路边上,98年起,林立起了众多的大型餐馆,与五里牌的风格不同的是,这里的装修要干净整洁些,楼面也大气些,有些好似广东郊区的平价海鲜酒楼,这里的土鸡引来了很多的食客,因为交通不如市里方便,一般都是打的士或者客人自己开车来吃,尽管交通要不方便,但也阻止不了好吃的人们不断的往这里赶,一般中午12点后,就要等座位了,湖南人好吃在这里就可以得到很突出的演绎,热闹的个性也充分发挥。

  这里开始最正宗的做爆炒土鸡的店子就叫四方坪土鸡,后来一时间大家都往这个招牌上去取自家餐馆的名字,诸如正宗四方坪土鸡等等,后来弄不清楚到底那家是正宗了的,其实味道做出来都不错,于是去的时候到不必居于一定要找到这家了,俗话说人多的地方,自然怠慢客人,反正都是柴火做的菜式,都是好味道的,人多了,东西自然会假一些,于是每次去,都选人正好不多也不少的地方去吃,一般都能满意而归的。

  这里的爆炒的土鸡都是新鲜炮制的,客人点了后,可以一鸡几吃,鸡血内脏用萝卜丁料炒,加干辣椒和葱点缀,色彩很漂亮,鸡肉用新鲜的青红辣椒,是尖椒极辣的那种土辣椒加上大片的姜片蒜子一起爆炒,没有其他的调料,不过味道绝对的霸道,并且,价格也不贵,一份土鸡也就是38元而已。

  此时和着湖南的甜米酒一起小酌,用湖南话来说,就是:好韵味的呢。  
  
  4. 潭州瓦缸

  说起土菜又必须说起在长沙市雨花区芙蓉南路110号的潭州瓦缸饭庄,定坐电话是:0731-5221300。这“潭州”就是古长沙的旧称,这家餐馆的老板原来是做酒楼生意的,开了几家,有了些经验,于是在当时长沙的餐饮业主还没想到在偏僻的今天方便的临市区的地方开餐馆的时候,抢先走了一步,开起了这间占地一千多个平方的食堂似的饭店,那时大家还思维还停留在雅致豪华的酒家似的饭店,出现了这样怀旧式的食堂,便大肆的宣传,亲友互相带动相约在这里来吃饭,这里的装饰的确就跟大练钢铁时的食堂相似,一个棚子,木头的柱子,瓦片的屋顶,大圆桌可坐十几个人,进去好似七八十年代农村办酒席的盛会,也不会管你身份如何,有什么区别,大家在这里来了,就是一个口号:海吃。

  最初这里是以瓦罐汤为招牌菜,如黄豆墩猪脚,野山菇墩排骨,水鸭黄豆等煲得很浓的罐子汤,在大门口一排水缸式的罐子就是保温的炊具,很有特色。

  其他的菜也是大份大份的,竹香鱼是每次必叫的菜,把约八两重的鲫鱼破开两边贴在竹蔑上油炸后烤制,加了梓然,香味很重,吃起来外焦内嫩,鱼肉的鲜甜味仍然保持得很好,是首选的下酒菜,大份的田螺口味很好,肉也干净,用了酱香的调料,和卤水,田螺有鸡蛋大小,吃起来很轻松,懒人应该是喜欢吃的。

  有一次吃这里的口味鸭,感觉上比北京烤鸭更多鲜味,并且入味到肉内,又嫩又香,饭都不用吃了,虽然这里有好吃的柴火做的芋头饭,可肚子实在是太饱了,只得放弃,记得第一次去吃,简直可以说是狼吞虎咽的顷刻间把一桌子的菜全吃了个精光,然后大家打着饱嗝说还要来吃。

  现在潭州瓦缸连续的开了好几家分店,不过,再去吃的时候,总觉得没有前几次去吃的好吃了,也许是厨师换了好轮了吧。不过朋友聚会或者外地朋友来长沙,这里应该还是一道城市的风景的。  
  

[img=left]http://www.csonline.com.cn/life/meishi/shizaichangsha/W020031118418609217892.jpg[/img]

  三.湘菜,外地菜系
  
      1. 玉楼东

  玉楼东酒家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老店以前是解放西路一部分,目前解放西路已经成了酒吧一条街,玉楼东也就撤离了老地方,在长沙的各处繁华地带以新的面貌出现,红色的仿古式建筑到是显露出新的气象,风格和味道倒是比老的玉楼东更有特色。

  当年号称“湖南第一厨“的谭奚庭掌勺主理,清末湘乡翰林曾广钧(曾国藩之孙)登楼用膳后,留下的“麻辣仔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佳句,时致今日仍被人传诵。五一路上的玉楼东店堂,人流如鲫,南来北往客在这里饱尝湘菜以及风味小吃,做工精制,不过好象有些向广东菜系风格接近的倾向,味道虽然改良了,花色也漂亮,却已经不是正宗以辣得怕出味的原调了。

  在玉楼东总部(五里牌店),值得推荐的有干锅系列,如“干锅莴笋排骨”、“干锅飘香鸡”等酱香味浓,汤紧菜香,还有药膳系列,让人真正“食补胜药补”;在玉楼东五一分店,可以吃到正宗的“卤水鹅掌(翅)”,以及沙煲、白灼系列,还有各式精致包点,如“水晶包”、“紫菜卷”等,在玉楼东东塘分店,麻辣烫系列比较诱惑人, “泡凤爪”、“皮蛋卷”、“烧辣椒”、“吊烧乳鸽”、“蜜汁猪手”也可以尝到 “活鱼新吃”、“猪手王”、“香辣田螺”等口味菜。

  东塘玉楼东分店处于长沙市雨花区韶山路96号,而处于马王堆的玉楼东则是以湘菜为主,却更倾向于土菜为主,本土人更喜欢在这里一饱口福,蒸南瓜清香四溢,原色原味。手撕鱼的味道也不错,听说是从浏阳来的火焙鱼,没有经过污染的河水里的小鱼崽焙干而成的,加上干辣椒,火辣辣的,却辣得舒服。还有干锅仔,煮起来热气腾腾,干锅辣子鸡,辣子兔等,都是不错的下饭菜。
  
  2. 大丰和

  在长沙的曙光中路333号大丰和酒家是曙光路美食街的发祥地,曾经带动了一条美食街的兴起,曾经令多少长沙食客称颂和向往。虽然现在林林总总的各家有特色的食店在这里聚集,但大丰和依然还是朋友相约聚会的地方。现在大丰和以常德菜为主,粤菜为辅,湘、粤佳肴荟萃,令越来越多的顾客饱享口福。大丰和乌龟炖黄豆,采用正宗的常德野生龟,加以数十种佐料,经文火慢慢精心煨制而成,此菜口感微辣,辣而不腻,是大丰和出品的招牌菜。这里的腊肉炖腊干子,精选正宗的常德土家腊肉,加以号称“常德一绝”的特制腊干子烹制而成,此菜味浓喷香,是理想的下饭钵子。这里的手撕腊狗肉,选用上等的精致狗肉,配以数种香料经柴烟熏制而成,再加上手工撕制,选料之精,上菜时香气扑鼻,菜色红亮,慢嚼细咽,回味无穷。这里的一品鸡,采用正宗的常德乡里土鸡,口感鲜美,深受顾客喜爱。  
  
  3. 大福口的龟肉

  大福口是2002年新异军突起的一家湘菜馆,这家远离城市中心的饭馆位于长沙的二环线上,只好坐的士过去,不过一走进饭馆,400平方的大厅,别具慧心的装修让我眼前为之一亮,木头结构的大堂,高雅而不流于俗套,大红的中国同心结现得极有情调,很难想象这是吃湘菜的地方,经过了解,这家餐馆的老板是做广告出身的,自然在布局上有些别出心裁的风格,把文化的气氛带入了饮食的文化中去。

  去的时候客源不断,我们等候了一阵才有了座位,我们马上占领了靠墙壁边上的位置,点了这里拿手的菜式,菜单很漂亮,每个菜式都有彩色的图片,方便客人点菜的时候选择,我们很快的就点了菜,当然,龟肉是不可缺少的重头戏。询问了经理,知道了做龟肉的秘方。

  菜名: 红烧龟肉 198/份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虚或血虚患者所出现的低热、咯血、 便血等症。

  【原料】 龟1只(250~500克) 菜油60克 黄酒20克 生姜 葱 花椒 冰糖 酱油各适量

  【制作过程】 1. 将龟放入盆中,加热水(约40℃),使其排尽尿,然后剁去其头、足,剖开,去龟壳、内脏,洗净,将龟肉切块。 2. 锅中加菜油,烧热后,放入龟肉块,反复翻炒,再加生姜、葱、花椒、冰糖等调料,烹以酱油、黄酒、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煨炖, 至龟肉烂为止。 
  
  4. 金味酒楼

  沿着长沙市工商局旁的一条小巷前行进入三湘大市场,再右拐前进50米左右就见到金味酒楼。 4729436订好了座位。很快的,所点的五道菜先后闪亮登场:青辣椒炒盐蛋,鲜蘑菇炒肉泥,香嫩爽滑的肉丁,配上小红椒,再撒上些葱花,颜色搭配恰到好处,举筷一尝,就更一发不可收拾;酸菜豆腐汤和萝卜菜,地地道道的家常菜,但加几粒豆鼓进去,又别有一番风味;滴,食之又原汁原味,肉质鲜嫩。口味蛇一斤,原料是:活蛇、多种香料、麻油、蚝油等,切段,加多种香料爆香,小火慢煨40-50分钟,用麻油、蚝油等调味,加蒜末装盘上桌。特点:香辣、鲜美、爽口; 参考价:68元/斤 ,朋友边吃边聊,从中得知:本酒店的菜是以湘菜重油、色浓的特点为主,结合八大菜系的优点,经主厨反复烹制而成,口味都侧重于家常口味。所以说,这里的每一道菜均是该店的特色菜。再者,来这里就餐能吃到放心菜,蔬菜都是附近的菜农定点直供,基本杜绝了污染蔬菜入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酒店的可信度。

  5. 潭鱼头

  长沙黄土岭有四川人跑到湖南长沙开设了这家连锁店,没想到湖南人是如此好美食,不加一点拒绝的就完全接受了外地的口味风格,这家与其他店貌装修一样风格的四川菜馆就这样顺利的打进了长沙市场,占据了一席之位,这样来说,肯定味道自然有其独到的一面。

  去潭鱼头的时候是下午6点来钟,正是晚餐时间,打105路汽车在黄土岭桥下下车,走进去一看,又是爆满,火锅的蒸汽正冒得起劲,服务员态度很好,请我们稍微等了会就安排的座位,于是坐下就点了鱼头火锅,在这里不吃火锅吃其他的就没意思了。

  火锅上来了,颜色真是极妙,尝了一口,鲜甜可口,不是很辣,极鲜到是,估计是放了些白糖以吊味,放白糖吊味是四川菜式的常用作料。鱼头选取精加工的成年草鱼,采用谭鱼头密制大料,单锅炒制,再配合四川特产泡菜系列精心烹制成火锅。香辣鱼有着红汤鱼头的特点,色泽红艳,辣而不燥,鲜而不腥,吃后不上火;它的特别之处更在于草鱼肉厚刺少,又加上了酸脆可口的四川泡菜,所以吃起来麻辣鲜香,细嫩爽口。泡菜有开胃消暑的功能,更令人觉得鲜酸爽脆,胃口大开。香辣鱼的汤料与红汤鱼头有明显不同,初时不点火,待鱼肉食尽再点燃火锅,下入配菜,让人感觉鲜美不可方物,暑气一扫而光,且回味无穷,再不觉盛夏难以进食了。 
  
  6. 巴西卡特兰餐厅

  在五一广场的平和堂商厦的六楼,定坐电话2244888,有一家巴西烧烤餐厅,自助餐形式的,58元一位的消费水准,包括了饮料啤酒和水果,凉菜热菜几十种可供选择,不过,最主要这里吸引客人去的,还是正宗的巴西烧烤,来自巴西的大厨,33岁的简琦罗经常会出现在客人面前,用生硬而好玩的中国话问客人喜不喜欢吃自己主理的各种烤肉。

  简琦罗眼睛很大,身材不太高,约1.70的个头,很结实,也很憨厚,与他对话时用着半生不熟的英文单词与他沟通,很是好玩,他的国语说的不好,英文也不是他的母语,他16岁就随父亲学习烧烤了,原来巴西风俗也跟中国一般,打仗不离父子兵的,半猜半明白中知道了他曾经在日本也呆过八年,然后被长沙的这家老板挖到了湖南,一做就是两年,并且还交了一位漂亮的长沙美女做女朋友,他所起女朋友的时候眼神有些害羞,问他准备回家吗,他说当然要回 巴西,于是便问怎么不结婚,他说希望结婚啊,并且还特别希望有小孩子,说的时候他笑得很可爱,很单纯的样子,我们于是便笑,日本有没有也找了日本的女朋友,他做了个很苦恼的样子,摇了摇头,说日本人太厉害,一天忙到晚,根本就累死了,那有机会找女朋友,然后就说中国好。

  我们觉得真是很好玩,原来中国真的是很好的地方啊,连国外过来的外籍人,也喜欢这地方。

  吃的时候,询问了下巴西烧烤的情况,巴西烧烤发展如此迅猛,可能它不光只是一道美食,还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巴西亚马逊文化和南美风情的真谛。烧烤配自助餐一并享用是其区别于其它流行烧烤菜食品最大的特征,巴西烤肉注重外焦内嫩,且肉是用红酒、番西腌制一天而成的。巴西烧烤在烤制的时候很有讲究,该酒店除了请到专门的巴西人员进行烤制之外,选料、用料也相当讲究。主料牛肉是选用烤牛的三角肉,配料除了必备的辣椒、香料、油等等之外,还配有葡萄汁、柠檬和巴西香叶。开始烤制了,主理人将牛肉切成两厘米长的薄片,抹上敲碎的大颗粒粗海盐、大蒜、香色拉油、红酒、香叶等进行调料,用铁烧串制起来,放至微火中进行烧烤约30分钟,烤时不停地翻动,只感觉丝丝肉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2: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娭毑的臭豆腐摊

星辰在线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3年11月18日11时38分   

--------------------------------------------------------------------------------

     古娭毑的臭豆腐摊从长沙黄兴南路再往南,接近劳动广场,有一栋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的民居,原来叫东方红大楼,临街。紧挨着它的一条小巷,纵深三四十米,巷口就是古奶奶摆的臭豆腐小摊。

  我一直跟别人介绍,古娭毑炸的臭豆腐驰名南门口和深圳。南门口是不用说了,只要你在下午3点半到夜里11点路过此地,又是个臭豆腐“爱好者”,你没有理由会错过它,这点,长郡中学的学生多数可以作证。深圳,则是有人从古娭毑处买60片臭豆腐,坐飞机带到那个繁华异乡,给某一个怀乡的长沙人以切肤的慰藉。算是香飘万里了。

  古娭毑经营臭豆腐生涯已经有20多年。她最早是从一本老黄历书上,学到了臭豆腐的基本配方。如今,她无比娴熟地配制原料,控制火候,炸出来的臭豆腐,皮焦里嫩,汤汁醇厚,一块入口,满嘴生香。尤为不易的是,豆腐下锅时的那股子臭味与入口后这种香味竟能浑然一体,相辅相成,对一位老到的食客而言,缺一不可,玄妙之至。而同样令人叹服的是,古娭毑生意做得“傲”。你告诉她要炸臭豆腐,她会淡淡地说:那还要等。你就等吧。很多人不习惯在一个路边的小摊子上看到这种不卑不亢的神情,转头就走,古娭毑也从不挽留。古娭毑不会曲意地逢迎顾客。不管你衣冠华丽,还是衣衫褴褛,在古奶奶眼里都是吃臭豆腐的人而已。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反而赢来食客如云。排队,想吃臭豆腐请你排队。

  古娭毑和她的老伴、儿子都没有工作。老伴瘫痪在床已经7年,儿子帮她做臭豆腐。古娭毑一家是这个城市最典型最普通的平民家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13:13 , Processed in 0.0665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