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 12: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td][/tr][/table]据统计,新中国成立的五年间,各行各业的华侨华人归国者近十八万人,据悉,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二十三位科技专家中,有二十一位是从海外留学归国的。正是钱学森、陈宗基、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等科学家奋战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科技人才短缺的艰难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示国力的最初基础。 |
| 华罗庚 | 数学家 1985年去世 | |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1946年秋,迫于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1950年,华罗庚同志响应祖国召唤,毅然从美国回到北京。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
|
|
| | 邓稼先 | “中国原子弹之父” 1986年去世 | | 1948年至1950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从此开始隐姓埋名,担任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
|
|
|
| 钱三强 | “两弹一星”元勋 1992年去世 | | 在法国留学期间,钱三强从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1948年5月钱三强和夫人,抱着刚半岁的女儿,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离开了巴黎回国。他回国后培养了一批从事研究原子核科学的人才,并且建立起中国研究原子核科学的基地。 |
|
| | 童第周 | 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 1979年去世 | |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1933年底,他不顾日本侵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危险,毅然放弃了在国外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的条件,于1934年底回国,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
|
|
| 王大珩 | 中国光学之父 | | 王大珩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8年6月,王大珩返回祖国来到上海,后到大连大学创建了应用物理系,并任主任,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物理技术骨干。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
|
| | 梁思礼 | 航天科学家 | | 梁思礼先生是我国著名航天科学家、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研制领域创始人,参与过多次航天器发射及相关实验研究。1949年,在美国留学8年的梁思礼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一切,踏上了故国之路。梁思礼是梁启超的小儿子,梁家兄弟姐妹9人当中,有7人出国留学,但个个都回来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