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湘里妹子

***祝湘里妹子学术论坛的朋友们:2014中秋节节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8 17: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8 17: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8 17: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8 17: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溯源


作者:宋瞳 来源:光明日报 2014-9-10 16:32:59


    中秋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旧时与新年(今春节)、端午齐名。长期以来,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团圆吃月饼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从一个日期成为一个节日,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条件,而在节日背后附加的种种礼俗,更是一种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范例,那么中秋节到底是如何形成?为何又在此日有赏月之俗?这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所谓“中秋”,原为季节描述,依照中国所用农历历法习俗,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以古时排行称呼,在古籍中常以“孟秋”“仲秋”“季秋”称之。古时“仲”“中”互通,而八月十五日又处于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今人文章中,多喜追溯至《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之始。然而《月令》篇本意,是为说明各月天时、祭祀对象、物候特征以及对应的行为举措,如《仲秋月》的记载:“仲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皞……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其中绝无节庆记载。因此可以说,在《礼记》成书的战国至西汉时期,仲秋并无节日喜庆,也无拜月、赏月等有关月亮的礼俗。

    而在今日很多辞书中,将中秋节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甚至还细化为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确定,实则也缺乏文献依据。有学者研究指出,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1938年出版的尚秉和著作《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三九。其中描述唐宋间皆有赏月习俗,然唐代此风不若宋代为盛。后有“《太宗纪》: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后世想当然认为此语为《宋史·太宗纪》之言。实际对查《宋史》,《太宗纪》两卷均无此语。此言实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注引《唐太宗纪》。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以正史体例,倘若其间果有朝廷敕令将某日定为全国性的节庆,绝不可能无一字记载。

    但是在唐代的诗文著作中,已然出现八月十五赏月的叙述。如著名的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不过在笔者看来,此诗恰恰说明当时中秋虽有赏月习俗,然而并无“中秋节”,因为一则此诗题中并未指明此日为中秋节,再则杜甫还有《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二诗,可见仅仅由于三日中月圆明亮,可堪赏玩而已。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文献记载中,很难找到一个将八月十五对应为“中秋节”的明确日期,但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习俗。这充分说明,中秋节其实是一个从民间习惯演化而来的节日。在唐代,如果用今天的话说,并非“法定节假日”,而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逐渐扩大其影响,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

    今天的中秋节,月亮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赏月,吃以月相制作、以月命名的糕点——月饼,甚至还要以圆月的口彩讲团圆一事,都是习见礼俗。但是细读文献,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如我国最早的《诗经·陈风·月出》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一唱三叹,见月思人。唐人张若虚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也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语。那么中秋和月亮的关系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前文引《礼记·月令》中,并无只言片语提及月亮与秋天的关联,而秋日百姓所进行的活动,也无与月相关者。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典瑞一职,称:“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而《国语·周语上》中记载更为明确:“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曰:“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国语》一书,虽作者存在争议,但学界一致认为其取材自春秋各国所保存史料,注《国语》的韦昭,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充分说明了自西周起,王室已开始祭祀日月,而在后汉三国期间,秋日于西郊祭月,成为典礼。沿及明清,屡经变化,形成了冬至于都城南郊祭天,夏至于北郊祭地,春分于东郊祭日,秋分于西郊祭月的皇家祭祀典仪。

    皇家祭祀民众虽不能参与,但能领略其事的慎重与盛大。凡祭祀之日,不但皇帝亲临,且需提前数日奉行斋戒、预备等一系列繁复活动。古时天子一举一动,皆为国人瞩目。皇家行为,一定会对民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世间昼夜轮替,四季更迭,在先民心中,对这种自然现象不免产生敬畏之情,无论古今中外,皆有以四季、日月为主题的祭祀典礼或艺术形式。虽然民间习俗很多未能载入典籍,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而皇室以国家之力举办祭典,也给相对散乱无序的民间信仰习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引。综合所有因素,中秋节与月亮就建立了联系。

    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谓“层累形成的古史观”一样,中秋节及其习俗起源于王室祭典与民间习俗的结合,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在此基础上,民间产生的所有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都渐次与节日相融合,嫦娥、吴刚、月兔、桂树、赏月、月饼,都逐渐成为与中秋密不可分的因素,最终成为了今天民众熟悉的中秋佳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发表于 2014-9-8 1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介的《儒藏》春秋


作者:李娟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9-10 16:28:11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释、道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改写,带头人就是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专门看望了87岁的汤一介先生(见图),同汤先生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后湖之滨的朗润园,我国著名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
  汤一介先生家有两间书房,虽然不是很大,却四壁环书。其中整齐排列的《儒藏》“精华编”格外悦目。

  编纂《儒藏》始终是汤一介先生要实现的一个愿望。

    《儒藏》工程的首席专家

    纵观中国历史,虽然儒、释、道三家并称,但三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与根源于印度的佛教和后起的道教不同,不是某种宗教的经典,而是中华文明的经典。

  由于儒家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不仅使得历代主政者无不重视儒家的政治、文化功能,而且也使得儒家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把儒家经典及其在各个时期的注解,把历代儒家学者的著述,把体现儒家思想的各种文献编纂成一部大文库——《儒藏》,无疑对当今和后世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自宋朝以来,历代王朝都编有《佛藏》和《道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又编辑出版了《中华大藏经》和《中华道藏》,唯独没有编纂过《儒藏》。明、清两代虽然也曾有学者提出编纂《儒藏》的建议,但因工程浩大等原因,最终没有能够实行。这不仅与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极不相称,更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整理与研究日益广泛深入的需要。

  早在1989年秋天,汤一介先生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们能做什么”的时候,就提出了编纂《儒藏》的设想。在他的心目中,编纂《儒藏》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这个伟大的工程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

  2002年11月,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汤一介先生向北京大学正式提出编纂《儒藏》的设想,北京大学上报教育部,终于在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国这一重大学术文化项目立项,76岁的汤一介先生欣然受命,成为《儒藏》工程首席专家。

    创办中国文化书院

    谦和平静、儒雅从容的汤一介先生,能够成为《儒藏》工程的首席专家绝非偶然。这一切源于他深厚的学养和在学术界的德高望重。

  汤一介先生1927年生于天津。父亲希望他成为有学问的读书人,因而取“一介书生”之“一介”为名。

  汤一介先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祖父、父亲也均以教书办学为业,汤氏家族的三代人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家训,传承书香世家之风。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汤一介先生一直为发展、弘扬中华文化而孜孜不倦。他恪守学人之责任与担当,勇往开拓,鞠躬尽瘁,取得了著称于世的成果。其中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民办形式的书院逐渐消失,公办大学就成为国内唯一的高等教育机关。1984年,在汤一介先生和同事们的共同倡导下,中国文化书院成立,汤一介先生被选为首任院长。

  在汤一介先生的领导下,当年的中国文化书院不仅聘请到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周一良、杜维明等70多位海内外的学术界著名大家学者为导师,更举办了许多大型的学习函授班和召开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为传播和研究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汤一介先生被任命为《儒藏》工程的首席专家时,中国学术界十分欣喜。他们称赞:“作为年届八旬的老人,汤一介先生不以颐养天年为乐,更不以金钱、名誉、地位等为求,而是汲汲皇皇地为中华文化的千秋大业和中华文明的传诸永世而恪尽一介书生之力,其志永固,其情可感,其愿撼天!”

    最大心愿就是编好《儒藏》

    《儒藏》工程是一项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的基础性国家文化工程,也是一项迄今为止人文社科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工程。

  《儒藏》工程包括编纂工作与研究工作。编纂工作分为两步:先编《儒藏》“精华编”。该编将收入中国四部之书及出土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典籍文献503种,韩国、日本、越南历史上以汉文著述的重要儒学著作150余种,共分编为332册,约计2.6亿字;第二步编纂《儒藏》“大全编”。该编将收入儒家经典著作3000余种,约10亿字;此外还要编纂著录两万余部“儒家经典文献总目”。研究工作包括若干子项目,如:中、日、韩、越四国《儒学史》、多卷本《中国经学史》、《儒、释、道三教关系史》、《中国儒学诠释史》、“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系列研究丛书”等等。

  《儒藏》工程无疑是浩如烟海又繁琐庞杂的巨大工程,但汤一介先生义无反顾。他说:“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来配合。今天,我们编纂《儒藏》可以说正在实现着400多年来中国学者、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过。”

  冯友兰先生曾说:“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真是如山如海,像一团真火。这团真火要无穷无尽的燃料继续添上去,才能继续传下来。”
  汤一介先生即是将自己的生命作燃料以传这团真火的人!

  (摘自《党建》杂志)
发表于 2014-9-8 17: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雅绎:风雅中秋


作者:朱鸿 来源:光明日报 2014-9-9 15:55:38


    中国人早就注意到月到中秋有超乎平常之明,并产生心灵的感应。周人会在中秋举行仪式,以祭月迎寒。至魏晋以后,中国人兴赏月,唐人更是流行。也是从唐开始,中国人有了中秋节,千年既久,到现在已经成了传统和习惯,祭月也演化成为赏月,这标志着人从对月之崇拜发展到对月之审美。

    祖父所主导的一次中秋节,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中。那天晚上,雨过云开,有月忽出,自行于天。院子种合欢树、桐树、德国槐树,枝繁叶茂,互相交错,荫庇甚大,遂只有庭中檐下干爽,月光透明。祖父净手整衣,搬出一张宽且矮的条桌,放在檐下庭中,并用瓷盘一一陈以石榴、柿子、月饼等果品祭月。我的祖父1973年西归,在他生前数年再未祭月。那次仪式虽然简陋,但它所传递的信息却自古而来,印象不可磨灭。

    农历八月十五,三秋之半,依长安风俗,这天下午靠近黄昏之时,每户必烙月饼。这是主妇的事,在我家当然是我母亲的事。为了使月饼好吃,母亲要给面里放芝麻,往馅儿里加捣碎的核桃仁,也会加红砂糖或白砂糖,这种月饼是甜的,我等小孩特别喜欢吃。烙月饼要用雪蒿,是生长于土坎上或田垄上的一种野菜。掘雪蒿往往是我的活儿。有时候中秋节会下小雨,天地迷茫,我也不推辞,出门,出巷,出村,在地里采一把跑回去交给母亲。月饼会做一个大的,直径大约一尺半,做几十个小的,直径大约一寸半。大月饼和小月饼都贴雪蒿,一是装饰,二是提味。雪蒿一经锅炕,叶茎便绿淡黄渲,脆感毕现。

    月饼在长安谓之团圆馍,因为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八月十五夜,一边赏月,一边吃团圆馍,其乐融融。然而这一天也总有人在外羁旅,不能返乡而聚。不要紧,当给在外之人留下大团圆馍的一角,并留下几个小团圆馍,等其回家吃。全家有多少个人,便切大团圆馍为多少块,一人一份,不过当在中秋节以后食之,八月十五夜所吃的是小团圆馍。有一年中秋节,我父亲正在西府的扶风县做宣传工作,数月不归,属于他的那一份大团圆馍夹在几个小团圆馍之中,一直挂在厢房,也就是父母卧室的墙上。怕我偷吃,母亲故意将其高悬。

    母亲烙好月饼后会将它们放在一个簸箕里,并置之于方桌或条桌上供一会儿,而后才把小月饼拿给祖父祖母和孩子们。大月饼继续供着,到第二天才收起来切成块儿。也许如此供一会儿,也具祭月的意思吧,然而总之是敷衍塞责了。到了我这一代,就连母亲都不如了。祖父是清人,母亲是民国人,我是共和国人,三朝巨变,在中秋节的规矩上,母亲不胜祖父,我不胜母亲,我的儿女更不胜吾。文化之变迁,文化在中秋节之衰,观之显矣!今之人,只剩下送月饼和吃月饼了。

    在唐长安,赏月显然是一种盛举,充满了雅意。道士有传,唐玄宗曾经由天师引领进广寒宫,见宫娥,闻仙乐,流连忘返,并获得灵感,作霓裳羽衣曲。这显然是传说,不过唐玄宗携杨贵妃赏月无假。为延长赏月时间,唐玄宗尝令工匠在太液池西岸筑赏月台。所选地址甚佳,可惜安史之乱爆发,赏月台只建了半截。皇帝喜欢赏月,诗人也就喜欢。他们所去之地,往往是曲江池之岸、杏园之边,三五成群,彼此激发,遂多咏月之篇。有一年过中秋节,唐僖宗吃月饼,喜其油酥,十分之香。恰闻有进士在曲江开宴,便下诏御膳房包以红绫,送月饼给进士。月饼初入史书,大约便由于此事。

    中秋节除赏月之外,也赏桂。目遇之,月光明,鼻嗅之,桂花芳,又有耳闻之,丝竹幽,真是何等趣味!当然还有故事,凡古贤者所创作的“嫦娥奔月”“蟾蜍变玉兔”“吴刚伐桂”,甚至“朱元璋以月饼递送起义情报”,都会在中秋节讲一讲。明清以来赏月,也会猜涉月谜语。“长安一片月,打一小说人物,经猜是秦明。”不是很有意思吗?这给中秋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东坡的中秋节是在密州一个超然台上过的。有朋友陪伴,自夜至天亮豪饮,大醉。7年不见其弟,由衷怀念。缘于此,苏子作词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咏月之文章汗牛充栋,苏子中秋节之词空前绝后了。

    没有理想的生活,就不会在生活中审美,也不会使生活艺术化。中秋节对月之审美,显然是古人生活艺术化的表现,遗憾今人的中秋节,重以物质,轻以精神,或者说是生活粗鄙化,甚至退化了吧!


   (作者为散文家、教授,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发表于 2014-9-8 17: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肖复兴:乡愁的滋味
作者:肖复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9-5 13:39:46

     关于乡愁最著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过的:乡愁是一枚邮票。这样说,形象而具体的说明乡愁是远离家乡产生的一种情感,家乡和乡愁构成一对胶着状态的关系,而与家乡的距离是乡愁的必备条件,所以,乡愁才需要借邮票邮寄。也就是说,没有了这种距离,便无所谓乡愁。

  记得几十年前,我到北大荒插队,第一次离开北京的家那么远,远得仿佛到了天之外。到达北大荒的第二年中秋节那一天,一清早天就飘起了细碎的小雪花,渐渐变大,很快天地一片白皑皑。早知道北大荒冬天冷,没有想到冬天也来得太早。但再大的雪,也要过中秋节呀,同学坐上一辆尤特(一种小型柴油车),赶到一百里外的富锦县城,买回来了月饼,掉在地上能砸个坑,咬得牙生疼。思念北京,那里毕竟是我的家,那种感情一下子浓得化不开,却又无从发泄。晚上,我和同学比赛乒乓球,谁输谁请客,但那时生产队的小卖部只剩下了罐头,其他可吃的东西早被知青抢购一空。最后,买了两筒罐头,是那种香蕉罐头,一个罐头里两根截成四节的香蕉。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香蕉的滋味伴随着乡愁的滋味。那是我第一次尝到了乡愁的滋味。

  如今离开北大荒已经整整40年,却一次次地思念那片曾经风雪弥漫的荒原。这40年中,尽管我曾经前后回去过三次,却依然怀念那里的乡亲和那里的土地。仿佛40年让家乡轮回一般转换了位置,曾经的荒原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远离那里越久,这个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越长,乡愁便不由而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乡愁随之加深。
  后来看学者赵园的著作,她在论述荒原和乡土之间的差别时说:乡土是价值世界,还乡是一种价值态度;而荒原更联系于认识论,它是被创造出来的,主要用于表达人关于自身历史、文化、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的认识。她还说,乡土属于某种稳定的价值情感,属于回忆;而荒原则由认识的图景浮出,要求对它的解说与认指。
  赵园的话,让我重新审视北大荒。对于我们知青,它属于荒原还是乡土?属于乡土,那里却确实曾经是一片荒原,我们只是如候鸟一样匆匆过客;属于荒原,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那么多知青如今把它当做自己的故乡一样频频含泪带啼地还乡?过去曾经经过的一切,都融有那样多的情感价值的因素。对于我们知青而言,北大荒这片中国土地上最大的荒原和乡土的关系,并不像赵园分割得那样清爽。这片荒原,既有我们的认识价值,又有我们的情感价值;既属于被我们开垦创造出来的荒原,又属于创造开垦我们回忆的乡土。

  于是,我更加明白了,乡愁,除了和乡土或者说和故乡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的关系之外,还需要一个必备的条件,那便是回忆。回忆,是填充乡愁情感的物质,像血脉一样,流淌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中,让这种情感,在这样一次次回溯流淌中,日久弥新而情不自己。

  今年的中秋节,我再一次要在美国度过。我居住的地方只是美国中部一个很小的大学城,与我前几年居住的新泽西大不相同,因为那里的华人多,光是大型的华人超市就有6家。前年,中秋节远远未到,超市里的月饼早已经摆满了柜台,整整齐齐的铁盒子,盒子上嫦娥奔月或花好月圆的中国传统图案,映得满屋生辉。这里无法和新泽西相比,因为华人没有那里多,我春天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一家华人超市,很小,只能买到一些简单的东西。而现在,仅仅半年的时间,已经又开张两家华人超市。前些天,听说新的一家华人超市开张,是占领了原来一家高档家具店的地盘,空间大许多,重新装修开业。慕名而去,一进门,便看见了熟悉的月饼,摆在了醒目的位置上。想必店家也是想赶在中秋节前开业。.赶节日前开业,是中国店家传统的做法,为的就是讨个口彩,在这里是为赢得远离家乡海外人的乡愁。而且,和新泽西的一样,也是从香港进口而来的铁盒月饼。虽然价钱几乎贵了一倍,但可以打开盒子,论块卖。不管怎么说,毕竟可以吃得到家乡正宗的双黄莲蓉月饼了。

  其实,年轻人已经不像我们那样喜欢吃月饼了,觉得油腻又太甜。但我去这家华人超市的时候,不少华人大学生花比买一个汉堡包贵几倍的价钱买一块双黄莲蓉月饼。排在我前面到收银台的一个女大学生拿着一块月饼付款的时候,和收银员对话说的是汉语,一听口音就知道是老乡北京人。和她说起话来,她举着月饼一笑:好几年没回家了,中秋节怎么也得吃块月饼就当是回家了。

  乡土是价值世界,还乡是一种价值态度。这一点,赵园说得对,正因为如此,乡愁才有了价值。乡愁升华最高形式,便是还乡,无论是千里迢迢真正意义上的还乡,还是如这位女大学生一样精神还乡。
发表于 2014-9-8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8 1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18 1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月亮有关的地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4-9-10 16:30:53


    说起中秋,就会联想到月亮,而那些与月亮有关的地名,也总是富有诗情画意。


  日月潭:日月潭以拉鲁岛为界,东侧形如日轮,西侧状如月钩,故名之。相传大清溪边有对青年夫妇,靠捕鱼度日。一天,日月不见,天地昏暗。夫妇杀死了深潭中吞食日月的恶龙,用大棕榈树枝把日月托上天空。二人也变成两座大山永远守在潭边。为了纪念这对夫妇,每逢中秋,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在日月潭边跳托球舞,求一年风调雨顺。


  月亮湾:月亮湾位于新疆喀纳斯景区,因其状形同半月牙而得名。其河湾内有两个酷似脚印的小沙滩,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有传说“脚印”是嫦娥来此地偷食贡品灵芝,差点耽误升天,匆忙奔月时留下的足迹;还有传说这是成吉思汗追击敌人健步如飞留下的。


  月牙泉:月牙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相传很久以前,敦煌大旱,有位白云仙子途经此地,听到百姓悲哭,眼泪落地化为清泉,百姓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她。神沙大仙被惹怒,抓起黄沙填埋了清泉。白云仙子就到天上找嫦娥借月亮。这天正好初五,月亮放入沙山中间顿时化作一湾清泉。这湾清泉千百年来在茫茫荒漠中,不被流沙湮没,不因干旱枯竭,实为难得。


  月亮山:广西阳朔十里画廊景区有一座山,山头上有一天然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故名月亮山。顺着登山道可直达月洞,洞两壁平整似墙,顶部挂满钟乳石,其中两块很像吴刚和玉兔。晴朗之日透过月洞看蓝天白云,好比一面挂在山巅上的圆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7 11:55 , Processed in 0.06479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