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8|回复: 3

[流行前线] 虹影专题(二):《上海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6 2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汇读书周报]上海的爱恨情仇


作者:小草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www.booktide.com
2003-12-23  

--------------------------------------------------------------------------------
[img=left]http://www.booktide.com/news/images/1223shw.jpg[/img] 《上海王》 虹影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这是虹影最新一部长篇小说。虹影是有这个本事的,她把一些所谓的使小说“好看”的要素捏合在一起,铺陈得错落有致、赏心悦目却不显得庸俗无聊。《上海王》也不例外。

     在妓院打杂的乡下姑娘小月桂被洪门老大常力雄看中,成了常的宠妾,小月桂认识了常的跟班余其扬并对他暗生情愫。常力雄被暗杀使小月桂再次孤苦无依。七年后,小月桂以筱月桂的艺名自组戏班并发明了“沪剧”。名扬上海滩的筱月桂与余其扬重逢,余其扬已是洪门新帮主黄佩玉的得力助手。筱月桂成了黄佩玉的情妇,但不能忘情的筱、余二人终于在暗中走到一起。筱月桂自演苦肉计,除掉了黄佩玉,为常力雄报了仇,并帮助余其扬成了上海洪门的新老大。正当她准备成为余其扬的新娘时,她的亲生女儿却给了她感情上的致命一击……

     虹影写故事总是喜欢以真实人物作为原型,且写得虚虚实实,让人辨不清真假,为此,她也着实吃了些苦头。而这次她在第一页就亮出立场:“叙述者声明本小说绝非向壁虚构,欲对号入座者,详见第二十七章。”真有些杀气腾腾,于是好奇地先翻到第二十七章,果然看到虹影带着满腔怨气的文字:“现在吃文字饭的人,不比往常。写书之前,先要打听书中人物的三代后人是否尚在……我一旦写到他们的先祖做事不十分光彩,他们万一听说,就不依,我就有可能被告到法院里去,犯了‘诽谤先人罪’……写筱月桂,使我也成了一个血性女子,我相信上帝同情有话直说的作者……”

     不知道这部小说带给虹影的是福是祸,但她的作品总能吸引人的注意却是不假。听说《上海王》的电影版权已经被胡雪桦买断,而电视剧的阵容也已经排定:姜文、孙红雷、刘烨这三个黑帮老大是不是很让人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0: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王》是为给父亲还愿 虹影:在39岁那年爱上莲花

作者:李冰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www.booktide.com 2003-11-19  

--------------------------------------------------------------------------------

    她从不说自己是美女,她说,我是镜头里最美的女人。

     她是个才华不俗的作家,早年写诗谋生,却以小说成名,《饥饿的女儿》连地铁里的书摊售货员都读得上瘾;她是个“有争议”的旅英女人,两本最成功的书都将她拖入官司之中。然而所有因褒扬与贬伐所引起的口水都不能阻挡一件事,那就是她的写作。本月17日她重写《海上花》的系列小说之一《上海王》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首印10万册,据出版社说这本书“非常好看”!

     只剩一条命的猫

     冬天来了,虹影又要起飞了,像迁徙的候鸟,她要回到伦敦郊外的家,那里有她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爱人赵毅衡,有她心爱的书桌和玫瑰花,还有,窗外那时常跳出来偷窥她写作的红狐。

     离开是为了更亲近,然而这次离开的不是米兰、孟买或巴黎,而是北京,所以她是怅然的,就像她的文章《从花家地出发》中所写:“……北京就像我的丈夫,我把自己的心交给了他……浪迹世界,还是最爱北京,连那永远不息的沉沉噪音,连二十一层上都能闻到的汽车废气味,都那么可爱!”

     虽然常有邮件往来,但我却与她很少见面,第一次,是去年在禅酷,在座的有李敬泽、邱华栋和程三国。那次见面是我主动约的,不为别的,只是出于我那原本已很淡了的好奇心——《饥饿的女儿》里的她用文字更用勇气把自己不堪回首的伤疤揭开,坦然面对各种面孔的人说:我是私生女,我不知道该姓陈姓李还是姓孙。

     然而见了面我有些恍惚,眼前这个瘦小的像十几岁的女娃娃般的人就是虹影。她不时大笑,笑声很放纵,有些凄艳,像舞台上的戏子,等别人也笑时,她已收了口,正襟危坐,侧着头,眼睛定定地看着你巴巴地欣赏你的笑容。她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儿童。她说:“我有九条命,跟猫一样,现在我还剩下一条命,用来写作。”

     北京今冬第一场大雪,我们围坐在望京一家没人领路轻易找不着的艺术餐馆,五个人中有四位女性,虹影、我、央视某栏目编导冷菲、某报市场总监勇红,惟一的男性是剧作家牟森。虹影的手机充值卡到了约会时间突然没钱了,王干怎么也打不进来,只得临时改主意去现代城赴苏童、叶兆言等人的江苏同乡会。

     几个人边吃边聊,冷菲在为她的采访做前期准备,很多时候她并不说话,只缩在桌角冷眼打量虹影。其余二位倒像看热闹,牟森笑眯眯地专心吃着,勇红自言是虹影崇拜者,借了老板的相机对虹影拍个不停。我是重任在肩要与她“对话”,可每当我停筷提问,他们几个都笑得喷饭,说太一本正经了都影响他们食欲了。我只好拿他们当道具,逼他们用一个词来说出心目中的虹影。牟森说,聪明;勇红说,生动;轮到冷菲,她不吭气,显然不甘心这么被我“利用”,虹影激将道:她根本不了解我,还要做我的节目!她终于中计了,扔过来一句,她是个特别需要疼爱的女人!

     饭后几个人又披着雪花到虹影说的那个卖碟的店转悠,抱着肩缩着脖,一行五人浩浩荡荡,虹影说:咱们怎么看都像观光团哪!几个人大笑。我心中暗急,看来采访有名无实了,善解人意的虹影却已把我们带到了与她同住一栋楼的朋友黄珂家,在那间温暖的书房,我们终于正经地对起话来。

     《上海王》故事梗概:

     一个沦落风尘的乡下女孩,落进旧上海黑帮控制的妓院,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让她成为黑帮老大的意中人,好景不长,她奇迹般陷入地狱。几经挣扎,她成了演员,开创了一个剧种,却不得不再次投入另一黑帮老大的怀里,她在江湖争斗中巧妙周旋,也在情欲与权力的漩涡里挣扎。先后做了三个黑帮帮主的情妇,终于使她成了真正君临十里洋场的幕后上海王,但是她依然被社会排斥。

     ■写《上海王》是为父亲还愿

     记者:《饥饿的女儿》写的是重庆,《阿难》写的是印度和香港,《英国情人》写的是武汉,《上海王》又开始写上海,写上海是不是缘于你的祖籍浙江的养父?

     虹影:是。可以说我是在用这本书替父亲还愿。他是抗战时被抓壮丁来到重庆的,他一辈子没学会说哪怕很勉强过得去的重庆话,木讷少言的他开口说的是天台宁波口音,很像上海话。父亲一辈子都想顺江水而下,回到长江入海的那片广阔的平原,但他只是一个病休的川江拖轮驾驶,在家烧饭做家务,六个孩子数着米粒下锅。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能有什么奢想?

     记者:他至死也没回过故乡,尽管并非你的生父,但你从心底是怜爱他的,你的好几本书和文章中都曾那么哀怜地写到他。

     虹影:今年上他的坟,我带了百合花和一本写我成长的书,烧完了纸钱,烧书,火旺旺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读得很快。父亲与我之间,却超越了父女天伦:他虽不是我亲生父亲,却是我最爱之人,他身上的善良、同情心,使一个像我这样的女孩子未葬于污浊的黑暗之中。

     父亲生前有个愿望,希望骨灰回家乡。母亲和哥姐都不肯,怕父亲的魂回了老家就回不到重庆。所以那年我从伦敦回来,兄弟姐妹一起选择了面临长江的山坡上,让他的坟朝向江水,以便他的灵魂可顺着江水去家乡探望,再顺江水回来。

     但是父亲的愿,我必须还。作为小说家,我有“移魂术”:在《上海王》中我能让我的主人公替我还父亲的愿:在上海长大——冒险上海,征服上海,败绩上海。虽然这之前我也在《女子有行》中写过上海,但冥冥中,我相信父亲会喜欢这个故事,让我代他生活在上海。

     ■《上海王》不是“妓院小说”

     记者:这本小说还没出来,已有不少有关它的猜想,有人说这是一部“妓院小说”,是因为女主人公是在妓院中谋生的。

     虹影:这部长篇小说是重写《海上花》三部曲的第一部,我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我写得最好、写得最过瘾的一部作品。《上海王》的故事是从上海小西门一家名叫“一品楼书寓”的妓院开始的,讲的是一个名叫筱月桂的乡下女孩不幸落入青楼,从妓院丫头到黑帮老大情人,再到上海女教父的故事。

     我不认为这是“妓院小说”,而是怀旧意味浓重的小说,初稿在今年上半年发生非典前即完成了,小说描写的是1907到1927年间上海这个“花花世界”的人文景观。

     记者:上海是个并不新鲜的题材了,从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到《上海滩》中的许文强,如今你“虚拟自传”式地写这样一个并不熟悉的背景还是有难度吧。

     虹影:除了翻阅有关上海的一些史料,我确实曾把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找出来看了一遍,也看过有关上海的其他电影。但我知道我写的上海与他们不同,我写的是一个女人与一个城市的成长。

     记者:你曾说过,自己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胡雪桦正在筹拍《上海王》的电影,你有没有担心电影会不好看,让人失望?

     虹影:我不像海岩是影视畅销书作家,但我的书能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在于我的故事讲得妙,读者有权利读到故事好又有艺术性的小说。其实早在四年前天津电视台就买走了我的《饥饿的女儿》电视改编权,《阿难》的电影版权一年前也被买走,由印度与潇湘电影制片厂合拍,这次的《上海王》由曾成功导演过《兰陵王》的华裔导演胡雪桦自己编剧导演,他是非常有才华的导演,我相信会拍得非常好看。

     ■我是个在文字上有洁癖的人

     记者: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不从事写作,你会选择什么职业?

     虹影: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以卖文为生,当年发表二三首小诗就可以有滋有味地过一个月,记得第一次稿费挣了30元,便与朋友去烫火锅,大热天,一个晚上才花去6元钱。事实上我根本做不到不写作,我爱写作就像爱男人一样。写作很苦,但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在写作中是自己笔下人物命运的上帝,我在写作中可以活几辈子。另外,现实生活中我不喜欢的人和事在书中都可以抛开不面对。我想不出来,除了写作,我可以选择其他职业。

     记者:长江文艺首次与你合作,听金丽红说犹豫半天才敢与你合作,因为“怕再出点什么事儿”,但看了书稿后她说“哎呀,文字太美了!”她作为出版人是很少这么夸作者的。尽管如此,你还是多次校改稿子。

     虹影:她是令我尊敬的出版家!因为看校样,我在三天前又改了一遍。每次看校样不只看个别字句,甚至还会有较大的改动。我是个在文字上有洁癖的人。

     记者:所以你甚至不允许别人在将作品改编成影视时改动名字。

     虹影:是,无论是《阿难》《饥饿的女儿》还是《上海王》,都是用的原名。我也没格外要求,只把这看成是他们对我的尊重。我写书一般都是先定好书名与里面人物的名字,很少再改动。

     ■写作时面前必须得有镜子

     记者:写作你已得心应手,我在洗手间看到许多当月杂志,《扬子江》诗刊什么的,是否意味着你还在写诗?

     虹影:我一直没放弃写诗,我的本行是诗人。但写诗的感受不同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写诗是一种呐喊,如今更是真正的诗意写作。

     记者:你怎看诗歌与小说的读者群?

     虹影:在写作的路上走得越远,朋友便越少。小说谁都可以看,而诗不同,只有同路人才能看懂。

     虹影:犹太人保罗·泽兰。在现代诗的写作上他做到了精致完美,可惜他跳塞纳河自尽了。我还写了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中国的诗人里顾城有些接近他,可惜也走了。

     记者:你的作品中好像经常出现诗的影子。

     虹影:没错。我最喜欢自己写的一首诗是《积水潭狂想曲》,不经意间我发现在《英国情人》和另外的小说里都引用了它。像《桥梁》等诗也常以主人公的口气吟出来。这就像说梦话,是不自觉的。

     记者:除了诗,好像还有“莲花”,除文章里写到莲花,甚至一些书的封面也用它做背景,那也是你的偏爱?

     虹影:在《阿难》一书中我写过,“我在39岁那年爱上莲花……”在我看来,莲花是一种“柔软花”,拥有一颗莲花般心的人,能把尘世间的一切不如意和痛苦都丢掉。所以说我偏爱也不为过。

     记者:那你写作时呢,除了笔下的偏爱,写作过程有什么异于他人的癖好?

     虹影:镜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旅馆写作,我面前都得有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常打量着里面那个人,那不是我,从中我望见的是笔下那人的前生今世。

     ■我不承认沾了赵毅衡的光

     记者:每天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像其他作家一样写到半夜三更吗?

     虹影: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只要条件允许会去跑步。然后吃点东西回到书桌边用电脑写作,我对电脑也有依赖,常更换电脑。写到中午出去买菜回来做饭吃,在饥饿中活过来的人,对美食总怀着特殊感情。我从来不按菜谱做菜,我觉得菜谱是很可笑的、骗人的东西,我几乎每天的菜都不重复。菜不多,一般一荤一素加一汤。中午简单,晚上复杂,会喝酒,吃甜点。

     下午通常不写作,看书上网会朋友看大片。晚上会尽量早点睡,现在我认为健康是第一位的,而不像年少穷苦时认为钱最重要,少女又往往以爱情为第一。

     记者:有人说你很幸运,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心爱的男人,还有人说如果没有著名学者赵毅衡就没有你的现在,言外之意你是沾了赵的光。

     虹影:他也不会同意这说法。即使不认识他我仍然能做到现在的我。首先他在大学教书,我写作,我们互不干扰,在经济上我也是独立的。但我仍然要说选择他是我最大的幸运,因为惟有他是真正懂我的人。我说上半句,他就知道我下面的意思。就像这世界上那么多人写张爱玲,但无人能比胡兰成。

     记者:你们年龄毕竟相差十几岁,难道没有一点障碍?

     虹影:没有。我把他当成我的父亲、孩子,但正是他,是惟一一个可能当我丈夫的男人。

     记者:你把北京当成爱人,你当年也正是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爱人。你曾说过,面对经文里的“我爱汝心,汝怜我色”会感叹不已,在英国是否因了赵才长期居留?

     虹影:在那儿是一种隐居生活。我好些书是写了献给他的。这种爱是无法用任何语言去表达的。他是看着我写《饥饿的女儿》的,那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不在他身边时,他又看这本书,等我回家后,他跟我说:“虹影,我的眼睛都是湿的,你的文字有这样的力量。”听了他的话,我很欣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0: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部《上海王》欲刺男性读者

作者:焦薇   
来源:京华时报
www.booktide.com 2003-11-03

--------------------------------------------------------------------------------

     11月初,虹影的长篇小说《上海王》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描写青楼女子筱月桂与三个黑帮老大情爱纠葛的小说是虹影“重写海上花”系列的首部。

     虹影说:“最初看《海上花》就有想重写的冲动,青楼女子被包下来或嫁人,就是最好的归宿,这种女人依附男人的命运我有着不同的看法。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是可以有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选择的。”虹影语气中透着一股新女性的独立与自信,甚至不怕失去男性读者地说:“这是借旧上海女子的故事,讲现代女性自强自立的故事。出版后,也许会被认为是女权主义小说,男性读者可能读起来会有被刺痛的感觉,但女性读者一定会喜欢的。”

     在虹影的作品中,爱与性是永远少不了的色彩。对此,虹影直言不讳地说:“我笔下的主人公是不能少爱与性的,只有爱与性相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会体味到情爱的真正幸福。所以,筱月桂遇到三个黑帮老大的过程,是她从少女到女人,从恩情到爱情的成熟过程。”

     筱月桂15岁遇到的第一个黑帮老大常力雄,是个讲义气、重情义的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他让筱月桂从女孩变为了女人。第二个黑帮老大黄佩玉儒雅阴险又花心,是个玩弄女人的男人。筱月桂为替常力雄报仇,而勾引黄佩玉的过程,无形中成为她性成熟的过程。筱月桂真正爱上的男人是第三个黑帮老大余其扬,从办银行起家的他有经济头脑,是真正能在时代大潮中做出一番事业的男人,但性格上的游离,让他和筱月桂的女儿发生了奸情。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影虚构自传创造“上海女教父”

作者:郭佳   
来源:北京青年报
www.booktide.com 2003-10-24/10:02:52  

--------------------------------------------------------------------------------

      一边是齐而直的短发,一边是长发盘在头顶,随意而古怪,这就是虹影,一个曾经官司缠身而又饱受争议的女作家。曾经在年初放出“狂言”要重写“海上花”的她终于在这个秋风瑟瑟的季节拿出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上海王》日前花落长江文艺出版社,小说简言之便是一个乡下女孩从妓院丫头到黑帮老大情人再到上海女教父的故事。虹影毫不讳言这是自己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  
●写《上海王》源于上海情结   
相对于自传式的《饥饿的女儿》而言,虹影将《上海王》视作自己的“虚构自传”,“我的上海情结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此前曾写过一个中篇和一个长篇,但都没有让自己过瘾。这部小说的初稿是在非典前完成的,导演胡雪华知道后,希望我将小说的电影版权卖给他,于是我拿出了一个5万字的故事梗概,明年4月这部电影将开机,女演员我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而我自己理想中的男主角则是姜文或孙红雷。我的母亲是一个乡下的大脚女孩,到重庆后,被黑帮头子看上了,但母亲与小说中的筱月桂走的是一条相反的路,所以这次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帮母亲圆梦的过程。我的养父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在抗战时被抓壮丁到重庆,此后再没回过故乡,家人在他去世后,将他的坟放在长江边的一座山上,在那里她可以面朝江水,顺江而下眺望自己的故乡。”   
●以往旧上海风情的作品不够纯粹   
从《上海王》的故事梗概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小说有着许多我们熟悉的影视作品以及小说主人公的影子,比如《风月》,比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比如苏童的《妇女生活》……但这些我们印象中旧上海风情的代表作品在虹影眼中似乎并不地道和纯粹。“上海黑帮的形成其实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打来打去的,他们是靠租界的支持,江浙的财团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来维持的。为了写这部小说,我又把周润发的《上海滩》找来看了一下,觉得里面有很多虚幻的框子。那些影视作品中编剧和导演都有上海本地的,他们自身的文化优越感和排外性造成了他们夜郎自大的做派。以前的作品大多是写旧上海,而我的作品是带有共通性的,如果我的东西有一点点让上海读者感到惊喜,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书中筱月桂的身份是很表面的,她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她的命运是被别人选择的,但女人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过她并不完美,她也有很多缺点,我一向对自己的主人公不太客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15:43 , Processed in 0.0813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