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2|回复: 2

习马会,一个陕西人与一个湖南人的历史性握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0 1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长沙在线网  2015-11-07



导 读

今天下午3点举行的“习马会”,毫无悬念地在全世界各国朋友圈刷屏了。习近平先生、马英九先生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在新加坡开启的首次历史性的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迈出了两岸政治互动关键性一步,必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习马会,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么重磅的消息,小编自然不过错过。当然,习先生、马先生会面时分别打了条什么颜色的领带?双方互赠的伴手礼是什么?晚宴吃什么?会面时重点都谈了些啥?等等,想必大家早已通过各路媒体补脑了。但一个陕西人与一个湖南人握个手、吃个饭,便能引起全世界关注、刷屏,这更令咱湖南人自豪不已。没错,这位马英九先生就是正宗的湖南人。可以肯定,习马会后,又一个湖南人将载入史册。


今天的小编,就跟大家聊聊这位马先生及其父亲与家乡湖南的深厚渊源和浓浓的中国情结。



1马氏家族:马英九祖先原本不姓马,而姓赵

长沙西南方向的湘潭县白石乡马家堰,有一个叫寺门前的小地方。马英九的大陆宗亲就生活于此。


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丘陵之乡,放眼望去,到处是起起伏伏的绿色。宽阔的湘江水波不惊,从白石乡东南部静静地流过。


据“马氏六修族谱理事会”委员马英贵介绍:“我和马英九都是湖田马氏(注:湖田是马英九祖辈迁至湖南后的第一个落脚点)第22代孙,都是‘英’字辈的,取自族谱里的‘上尊大人,英才继起’。”


马英九曾多次提到,自己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据《湖田马氏五修族谱》和《湖田马氏六修族谱》(初本)记载:马援是东汉名将,因功累官拜伏波将军,他的后人遍布全国各地,湖南湘潭的湖田马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依照族谱看来,马英九说自己是马援的后代一点都没错。不过,要是追溯到战国时期,马英九的老祖宗并不姓马,而是姓赵,就是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出生在河北邯郸,曾率领赵国军队大败秦军,因功勋卓著,被赵王赐号为‘马服君’。从那个时候起,马英九的祖上开始改姓马,直至现在。


1335年,马家祖先迁到江西,参加了朱元璋的红巾军。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激战,前者以少胜多。马家祖先奉命追杀陈友谅,从江西进入湖南,从此开始在湘潭县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2其父马鹤凌:常因思乡老泪纵横

马鹤凌,1920年11月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乡马家堰。上世纪30年代,在南岳衡山脚下的湖南岳云中学就读6年,后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1948年随国民党赴台湾后,又携妻女赴香港接老母亲,在港曾短暂居住,马英九即在此期间于1950年7月在香港出生。1951年举家再去台湾。


他早年曾任蒋介石侍卫官。后任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退休后创办了“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马鹤凌反对陈水扁的“公投”和“台独”,表达了大多数老一代国民党元老的心声:反对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1935年至1940年,马鹤凌的中学时光,就是在衡阳岳云中学度过的。他的体育、国文、物理和历史课成绩都不错,其中体育更是其强项。当时,在体育主任杨一南老师的指导下,马鹤凌在初中二年级就夺得了湖南省运动会的万米长跑冠军,其后又多次获得400米、800米、1500米和1万米冠军。


多年以后,从台湾回到家乡的马鹤凌,向岳云中学捐助了1万美金,设立“一南体育奖学基金”,以表达对母校和恩师的感谢之情。他还向母校赠送了一对楹联,表达对中华强盛的期盼——


  岳峙南天,万千桃李兴中国;

  云飞四海,十亿炎黄进大同。


马鹤凌1948年阔别家乡,旅居台湾。虽人在台湾,但仍然思念着家乡,挂念着亲人,总想有一天回到故乡再见到亲人,亲自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祭扫陵墓,以表达其孝顺之心。


1974年前后,马鹤凌就嘱托女儿马以南从美国给外甥刘肇礼写信,询问家乡和亲人的情况。刘肇礼收到他们的来信后,欣喜万分,随即将家乡的变化和亲人们的情况,详细地写信告诉了舅父马鹤凌,同时也把自己在乡间村野行医的事作了说明。


1989年,台湾电影导演凌峰来大陆摄制“八千里路云和月”影片,该片中摄有马鹤凌外甥刘肇礼从医的状况和家人的生活片段以及家乡的田园风光。马鹤凌在荧屏上看到这些情况以后,激动万分,甚至于在那段时间里一连看了37次。他还给外甥刘肇礼写了一封信,附诗一首。诗中曰:“割别家园四十年,乍观录影七情煎,孤儿卓立谁呵护,节妇余生孰爱怜。庐墓已为衰草蚀,江乡犹共古槐眠。临安未许歌归去,老泪纵横感万千。”其中“庐墓已为衰草蚀”一句,指其父亲马立安的墓地,四十多年未去祭扫了。他还在信中说:“己已岁末,得家园录影,目观礼儿劫后儒医生涯,云妹苦节四十年,仍能步行扫墓,慰甚!”


马鹤凌的泪水,多半也是为故乡而流。


“我的家寺门前在湘江边,湘水涟漪,碧波荡漾,下望朱亭(株洲),上望石湾(衡阳),空间辽阔。我家在这湘江岸畔,就像一只匍匐的大鹏,展翅欲飞。”这段话出自马鹤凌的“怀乡文”。每当马鹤凌给子女们讲起家乡的情景时,都会忍不住老泪纵横。


1995年5月19日,马鹤凌一行16人回到了长沙。这是他离开家乡40多年后第一次回到大陆。在长沙湘江宾馆,马鹤凌分批会见了大陆的亲友们。说起当天见面时的情景,侄女马玉昭至今依然非常激动。“二叔的湘潭话仍然讲得非常好。”当天晚上,待亲友们离去后,马鹤凌单独留下马玉昭,两人用湘潭话一直聊到深夜。“虽然我是他的侄女,但我只比他小5岁,我们彻夜长谈儿时的往事,我当时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我还有很多话没有对他讲,他们就离开长沙回台湾了。”


2004年3月初,台湾举行选举前夕,马鹤凌打电话告诉刘肇礼,为了反对“公投”和“台独”,他已向在台马姓族人发出呼吁,号召大家投好关键一票。


2005年11月1日晚间7时15分,马鹤凌突发心脏病,逝于台北国泰医院,享年86岁。这位老人骨灰坛正面刻的两行诗句是:“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



3表兄眼中的马英九:爱讲长沙话,好喝酒鬼酒

据马英九的表兄刘肇礼介绍,马英九从小是由祖籍长沙宁乡的外婆带大的。外婆只会讲长沙话,所以,马英九练就了一口流利的长沙话。“有一次,一位家乡的朋友到台北去看他,一见面,马英九非常高兴,就用长沙话说:‘我们莫港(讲)国语嗒,港(讲)长沙话咯。’”


1990年,刘肇礼陪同母亲到台湾与舅舅一家团聚。在台北的近3个月里,刘肇礼与马英九朝夕相处,对这个表弟有了不少了解。“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表弟很注重传统道德,对人很谦和、开明。他对我母亲很敬重,每天都要来请安。对舅舅、舅妈说话也总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非常有礼貌。”刘肇礼回忆说,尽管马英九公务繁忙,但他们在台湾小住期间,他总是尽量抽时间陪伴他们,并一直用家乡话聊天。“我和母亲离开台湾时,他还送了我一本他自己编著的《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并亲笔题词”。


刘肇礼还透露了一个秘密,“许多媒体说马英九滴酒不沾,其实不然,他酒量不错,只是从不贪杯。他平时喜欢喝红酒,但每当举行家宴的时候,就会拿出湖南特产的酒鬼酒喝一小杯。每次外出赴宴时,如果餐桌上恰巧有酒鬼酒,他也会高兴地喝上几杯。”


刘肇礼在台湾期间,曾看到马英九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那幅字:“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鹤凌将这句话作为祖训,以此来教育子女。而马英九也时常以此来激励自己。


马鹤凌生前时时以“明强诚正,孝友贤良”提醒自己,并以这8个字对子女和孙辈进行人格教育。“表弟是一个孝子。”刘肇礼说,马鹤凌在世时,马英九始终与父母同住,而且无论自己的公务有多繁忙,他每周必定要与父母一起吃顿饭。


那么,马英九会为马氏族谱增添怎样的内容呢?马家人士说,马家人两千年来积聚起来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应当为所有马氏子孙所谨记。


而马英九为其大女儿取名马唯中,小女儿取名马元中,家国情怀昭然。


【长沙在线网转载至网络,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为这位与习大大一道开创历史的湖南人点赞!】

发表于 2015-11-10 1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柴禾妞 于 2015-11-10 11:59 编辑

音讯隔绝30年,马英九母亲与湖南宁乡的一生情缘


来源:湘声报 2015-11-07

     【导读】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会面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行。当地时间下午3时,习近平、马英九同时步入会见大厅。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在响成一片的快门声中,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刻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
  马英九先生祖籍湖南,他与湖南有哪些渊源故事?小编特为微友们奉上去年湘声报刊发的一篇文章,当时马英九先生的母亲秦厚修刚刚去世,文章讲述了其母亲家族的世纪变迁和浓浓亲情。
  
  马英九先生的母亲秦厚修出生于湖南宁乡县枫木桥乡双井村,少女时代曾在湖南、重庆两地求学,后在动荡纷乱的战争年代,随父亲秦卓安、丈夫马鹤凌前往台湾,她的母亲与3个弟妹则留在了大陆。
  
  历史跌宕,时光流转。秦厚修与母亲自1949年分别后, 一生未再见面。母亲曾精心腌制过一盒松花皮蛋,辗转送给了远在台湾的女儿,秦厚修舍不得吃,一看就流泪。没想到一保存就是30多年,直至离世。可见,其中饱含了多少思念之情啊……
  
  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感受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两岸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的共同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一份保存30年的皮蛋见证血脉亲情
宁乡县秦氏家族的世纪变迁




青年时代的马英九(左前一)与母亲秦厚修(左前二)、父亲马鹤凌(左前三)合影

  
  5月2日,母亲节前一天,93岁高龄的秦厚修在台北逝世。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注:去年刊发此稿时马英九先生尚为国民党主席,转发未作变动,后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母亲,她的离去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马英九一篇《祭母文》,更是道出了母亲秦厚修艰辛而不寻常的一生。
  
  湘女秦厚修,出生于宁乡县枫木桥乡双井村,少女时代曾在湖南、重庆两地求学,后在动荡纷乱的战争年代,随父亲秦卓安、丈夫马鹤凌前往台湾,她的母亲与3个弟妹则留在了大陆。
  
  一家人分散各处,再取得联系是在近30年后,重逢更是等待了近40年。甚至家族中的很多人没有等到与亲人的通信和见面,便已离世。
  
  历史的跌宕,深深印刻在秦氏家族的变迁流转之中。半个多世纪里,多少思乡念亲的故事与情怀被时光铭记……




2005年,83岁的秦厚修回宁乡祭祖,与亲人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秦希午、秦厚修、秦冰熙及丈夫易盛臬

  
  秦门四杰
  
  1922年农历十月初一,宁乡双井村的秦家大宅里,诞生了一个女婴。她的父亲秦卓安时任国民党第11集团军机要室主任,母亲刘梦桃亦是将门闺秀。对这个女儿的到来,夫妻俩盼望已久。
  
  很快,秦卓安夫妇为自家千金取名厚修,字彤熙,其中所蕴含的期许与珍爱可见一斑。
  
  秦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秦厚修的爷爷秦笃生是晚清举人,在当地曾经拥有几千亩的土地。
  
  “祖父、祖母有9个子女,六男三女。秦厚修的父亲秦卓安是老大,我的父亲秦勉庵排行老四。”曾担任省政协委员、宁乡县政协副主席,今年73岁的秦希午是秦厚修的堂弟,他是目前秦氏家族留在宁乡县的后代中唯一通晓家族历史的人。
  
  后来随着秦笃生的病逝,秦家开始中落,但家境还算殷实。
  
  “秦卓安是几个兄弟当中官职最大的,很多兄弟姐妹在他的影响下,逐渐离开老家,进入国民党政府上班。”秦希午说,这当中就包括了自己的父亲。
  
  秦厚修的母亲刘梦桃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却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
  
  秦卓安、刘梦桃夫妻育有两子两女:长女秦厚修,次女秦冰熙,三子秦灿石,四子秦效颇。
  
  “旧社会讲究家庭出身,秦家是读书世家,讲究以读书培养后代。”秦希午说,在秦家的家谱中,有“耕读传家,勤俭课子”的祖训,再加上秦卓安接受过新式教育,认同男女平等,因此秦厚修四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秦厚修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曾任职国民党中央党部干事,台湾“中央银行”专员、外汇处主任等职;秦冰熙毕业于湖南大学外语系,曾在长沙第十中学任教,1989年参与创办长沙培粹实验中学;秦灿石毕业于湖南农学院,之后在山东省农科院工作,是研究棉花育种的专家,曾连续担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秦效颇从长沙有色金属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冶金研究院工作,1957年被下放到内蒙古冶金工业厅,曾担任过五、六、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赤峰市计委副主任。
  
  对于秦家四姐弟,马英九曾有过一段叙述:“我有一个办教育的阿姨,一个研究棉花的舅舅,一个冶炼黄金的舅舅,还有一个从事金融的妈妈,你们四姐弟真是有趣。”而家乡人则称他们四姐弟为“秦门四杰”。
  
  事实上,除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就突出外,四姐弟在文学书画领域均有着很深的造诣。2005年,姐弟四人将他们一生的书画、诗词作品,结成了一本《淮海余音书画集》。
  
  秦效颇曾回忆,姐弟四人擅长诗词的缘由是因为母亲。“她把诗词当成摇篮曲,教给孩子们咏唱,我们从小就在这种诗词的旋律中长大,自小就会背诵很多诗词。”
  
  姐弟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诗词的故事。秦效颇小学毕业后,因病错过了升学的考期,在乡下读了一年私塾。私塾老师的入学试题是一副对联:“青草池塘青蛙叫”,秦效颇不假思索地对了个“乌龙潭里乌龟爬”。先生莞尔一笑道:“算是对上了,只是孩子气十足。”接着先生感慨地说:“十年前收过一名女学生,对的这幅对联是‘白石山头白鹭飞’,意境十足。”秦效颇大为赞赏,忙问先生这位师姐是谁。先生告诉秦效颇,女学生正是二姐秦冰熙。
  
  艰难时光
  
  1941年,在重庆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念书的秦厚修,认识了政法系大她两岁的湖南同乡马鹤凌。
  
  不久,秦厚修便写信将恋爱一事告诉了母亲刘梦桃。刘梦桃收到信后,高兴之余又有几分担心。她既怕马鹤凌在老家订过“娃娃亲”,有了原配,又怕马家家境不好,委屈女儿。盘算了几天,她就委托秦厚修的表哥刘尧明冒充马鹤凌的同学,去马家探个究竟。
  
  马鹤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乡马家堰,后全家迁至衡山县。
  
  “身家清白,从无婚配。”表哥回来向秦厚修的母亲报告:“马家是户好人家。” 秦家父母便答应了这桩婚事。1944年8月20日,秦厚修和马鹤凌在重庆举行婚礼。
  
  二人结婚不久,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政府当即组织了青年军,马鹤凌加入到抗日队伍中。秦厚修鼓励丈夫:“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抗战胜利后,夫妇二人带着长女马以南回到湖南,并在政府中任职。
  
  1948年与1949年,马鹤凌、秦厚修夫妇两度前往台湾,准备国民党的撤退工作。期间,秦厚修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过会计。因念及家人,夫妻二人两次返回大陆。
  
  1950年,马鹤凌、秦厚修带着3个女儿来到香港。当年7月,马英九在香港九龙出生。
  
  国民党溃败时,秦厚修的父亲秦卓安和他的姊妹都离开了大陆。其中四男去了台湾,一女去了香港。
  
  秦希午回忆,当时家族中的成年人,“能走的几乎都走了,留下的全是妇女和小孩。”但秦厚修的母亲刘梦桃及年少的妹妹秦冰熙和弟弟秦灿石、秦效颇都留在大陆。
  
  秦厚修最后一次与大陆的母亲、弟妹通信是在1952年。当时她曾托熟人从广州寄来了一封家书,内容是她和丈夫、儿女获得了入台证,他们将去台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家庭及有台湾亲属等原因,秦家人饱受各种运动的冲击,秦冰熙、秦灿石、秦效颇三姐弟都曾经历下放、批斗以及劳动改造。
  
  马鹤凌、秦厚修一家到台湾后,同样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为了维持一家八口的生计,秦厚修刚刚生下小女儿就不得不出去工作。一家人挤在住了11户人家的宿舍楼里,大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公厕,家家要自备水缸和马桶。这是秦厚修到台湾后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马英九在《祭母文》中回忆道:“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随着马英九渐渐长大,丈夫工作逐渐稳定,秦厚修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放弃工作,全心全意相夫教子。
  
  秦厚修培养子女很有一套。子女读什么书,每天什么时候习字、阅读、背书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在秦家所有的姐弟中,几乎是公认的。
  
  夫妇二人的5个子女都受过高等教育,其中马以南、马英九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秦家人对此都感到荣幸。而对于马英九,以及他的身份,整个秦氏家族则看得很淡。
  
  从未去台湾探亲的秦灿石在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面对是否会去台湾的提问说:“如果可能,就只是想去看看大姐。” 而对于外甥马英九,秦灿石说,如果马英九只是马英九,他应该到大陆来看看他的亲舅舅,但是马英九不只是马英九,“他从事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我们做不一样的事情。”
  
  悲欢离合
  
  1978年4月,秦冰熙突然接到长沙市教育局通知,有一封从美国转来的信,请她前去认领。
  
  因为没有亲朋在美国,秦冰熙误以为是教育局弄错了,没有去认领。当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她,信是外交部转来的,寄信人名为马以南时,秦冰熙不禁泪湿眼眶,心潮澎湃,“这是26年后,与海峡那边的亲人第一次取得联系。”
  
  这封信源自一次偶遇。197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组织一批专家赴美国考察,正在哈佛求学的马以南被聘为向导和翻译。工作之余,物理学专家韩叙询问马以南在大陆是否还有亲人?
  
  “有,有外婆、阿姨、舅舅很多人,一直杳无音讯。”马以南回答。
  
  韩叙听完马上承诺,回国后帮马以南寻找亲人。由于当时大陆与台湾尚不通邮,在秦厚修的安排下,马以南写了一封书信,请韩叙带回国内,转交亲人。
  
  通过书信,秦冰熙才得知父亲秦卓安已在1974年患前列腺癌去世。而年近八十的母亲刘梦桃仍然在每天念叨着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为了不让年事已高的母亲伤心过度,姐弟们一直瞒着父亲去世的消息,谎称“父亲得了中风,手脚不灵便”。
  
  1980年,台湾当局尚未开放回大陆探亲政策,秦厚修思母心切,因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旅居美国的马以南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
  
  马以南离开长沙时,秦冰熙一家人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特产和礼物,托她带去台湾。刘梦桃则精心腌制了一盒松花皮蛋,并嘱咐:“这是彤熙(秦厚修的字)小时候爱吃的东西,也是你外公爱吃的下酒菜。”
  
  不幸的是,1983年,刘梦桃病逝,而秦厚修多次想将母亲接到美国或香港相见的愿望,最终破灭。母女二人自1949年分别后, 一生未再见面。马以南带回台湾的那盒松花皮蛋,秦厚修舍不得吃,一看就流泪。而这盒礼物直到秦厚修去世,已保存30多年。这份礼物如今被马以南和马英九当作遗物,放在了母亲的墓地,永远陪伴着母亲。
  
  1986年,秦厚修、秦冰熙、秦灿石、秦效颇姐弟四人终于在美国华盛顿相聚。
  
  “相见时难别亦难,悲欢离合话乡关。少年一别今花甲,万语千言泪眼间。”秦冰熙留下的这首绝句,道出了当时四人相见时错综复杂的心情。
  
  1987年末,台湾同胞可回大陆探亲的政策出台后,四姐弟间的会面不必再去国外。然而因为年事已高,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2005年 10月5日,83岁高龄的秦厚修回长沙参加了母校周南中学100周年校庆大典。庆典结束后,秦厚修回宁乡祭拜母亲,秦希午全程陪同。第二天,秦厚修在母亲的坟前长跪不起,老泪纵横。
  
  就在秦厚修回到台湾后不久,丈夫马鹤凌病逝台北,享年86岁。
  
  2013年7月,秦灿石病逝于济南,享年85岁;两个多月后,秦冰熙病逝于长沙,享年88岁。
  
  2014年5月2日下午6点,秦希午接到马以南电话,“她第一时间告诉我秦厚修去世的消息,并告知丧事一切从简,不办追悼会,只举行家祭。”所有大陆的亲人没有前去台湾祭拜,只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吊唁。
  
  如今,姐弟四人只剩下78岁高龄的秦效颇。

  (本文参考《淮海余音诗画集》(秦厚修、秦冰熙、秦灿石、秦效颇合著)、《仰望苍云》(秦冰熙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秦冰熙之子易伟建对本文亦有贡献。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被访者提供。)

对话

秦希午接受湘声报记者采访 许望桥/摄


秦厚修寄给秦希午的书信

秦希午:大姐晚年思乡之情越发强烈
  
  湘声报:你第一次去台湾是什么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秦希午:1996年,我作为省政协委员、宁乡县政协副主席,随湖南省经贸访问团去了台湾。之后去了马鹤凌家拜访。大姐秦厚修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第二天就安排我到父亲、叔叔、伯伯的坟上祭拜。我在祭拜时,一旁的大姐哭得很伤心。我们是一家人。
  
  我父亲是1967年在台湾去世的,去世前他留下了大量的诗稿和笔记。对我个人而言,这次去台湾最大的收获是拿到了父亲的这些遗物,通过它们,我了解了父辈们在台湾的生活经历。2013年4月,在大姐和马以南的帮助下,我将父亲的骨灰移到了长沙,跟我母亲合葬在一起。
  
  湘声报:你的父亲在台湾过得怎么样?
  
  秦希午:从大陆过去台湾的秦家人,因为人生地不熟,加上思念亲人,物资、精神层面都饱受压力,生活得也很艰苦。
  
  我父亲在台湾,并不感到孤单,因为有很多同乡、兄弟亲友的陪伴,但是思乡、思亲的感情在诗里流露无疑。“沩水悠悠汇大川,新仇旧恨几回溅。伤心莫遣烧肠酒,化泪随波到海边”、“沦落天涯梦寐频,夜阑人静语初衷。亲朋话到凄凉处,泪入杯盘情更浓”,父亲的诗我几乎都能背诵,念到动情处,时常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受传统教育长大的父辈们,家族观念很浓,这种情感要比后代们强烈得多。
  
  后来,秦厚修告诉我,父亲到了台湾,曾在台湾嘉义师范学校任教。他成立了一个诗社 ,经常跟同乡的文人在一起饮酒作诗,排遣内心的烦闷。每次父亲发了工资,都会把亲友们叫在一起吃饭、喝酒,常常说:“今天不来吃,明天就没得请了,因为钱都拿去买酒了。”
  
  湘声报:你的父亲去台湾时,家里情况怎样?
  
  秦希午:我父亲离开大陆时,我年仅9岁,一起留在大陆的还有30多岁的母亲和年长我两岁的姐姐以及一个尚在襁褓的妹妹。
  
  时局变化是突如其来的,兵荒马乱,说走就走。父亲没跟家里人道个别,直接从工作地走的。那时候他以为,去台湾、香港后不久就可以回来,甚至在那边安顿好之后还可以再回来把妻儿接走,没曾想这一别竟是几十年,杳无音讯。
  
  因为划了地主成分,我们家当时是不走亲戚的。很多的家族历史,晚辈们都不敢去向长辈们问,也没人敢讲。整个家族历史,有数十年的断层。而“耕读传家,勤俭课子”的祖训,也随着封建家族的消亡而被抛弃。到改革开放之前,家族里的人基本上读书较少。
  
  数十年里两岸没有通邮,也不知道彼此的具体地址和情况。思念只能留在心里。
  
    湘声报:大姐秦厚修在你脑海里是怎样一个印象?
  
  秦希午:大姐一直说我是她的恩人。1983年她的母亲刘梦桃因病去世,当时长沙市正推行火葬,取消土葬。因秦冰熙在长沙教书,按照要求应该火葬。但是秦厚修和弟妹们都希望母亲能够按照家乡的风俗,回老家入土为安。我得到消息后,在宁乡乡下购好棺木,将刘梦桃的遗体接回宁乡双凫铺老家,按当地习俗安葬。
  
  平时我们想见个面也不容易。大姐到了晚年,经常给我写信打电话。一打电话可以讲几个小时,经常聊一些过去的人和事,她想找自己的家人、亲属,了解家里人的情况怎样。她越到晚年思乡的感情越发强烈。
  
  湘声报:你多次去台湾,见过马英九吗?
  
  秦希午:我曾经5次去台湾出差、探亲访友,但只见过一次马英九。他当时还是台北市市长,我们见面只简单寒暄了几句,合了一个影,整个时间不到10分钟。而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我去过台湾两次,并在马家做客,但仅仅是去探望堂姐和姐夫。

(作者:湘声报记者 许望桥)
发表于 2015-11-10 1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柴禾妞 于 2015-11-10 12:25 编辑

围观 | 大V眼中的“习马会”,往往跟我们不一样

编辑 | 赵天嫜  来源:2015-11-08
政知局


     跨越66年历史的“习马会”结束了,对于“习马会”的解读来了。来和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一起看看,两岸的大V是如何解读“习马会”的?

      首先,还是听听当事人之一怎么说的——





很显然,马先生这次到新加坡,不仅仅见了最想见的习先生。他也抽空跟老朋友会面,虽然今年春天刚来过一趟,不过那次怎么说都心情沉重,是来送别这位老朋友的父亲的。


这次不一样啦,宾主心情轻松欢快多了,不信你看看主人怎么说的——






不过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还看到了另外一位见证人,都是大腕嘛。


      石齐平:“汪辜会谈”与“习马会”双料见证人“习马会”针对台湾政治发展形势

我觉得这次“习马会”很大的一个背景和动机,应该就是针对台湾内部的政治发展形势的。这样一个正式的形式,对台湾内部特别是老百姓的影响和冲击是相当大的。我们都知道台湾内部最近若干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大陆有疏离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和解释是,他们始终认为台湾跟大陆互动的时候,没有受到很大的尊重,没有受到平等对待。所以,我要说,习近平先生和马英九先生这种重要的历史性会晤,给大家的一种感觉,基本上是改变了台湾老百姓对大陆的那种印象。




除了这位“双料”见证人,您还可以看看这位——



假如您说刚才这位还不认识,好吧。那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就推荐您看新闻人怎么说的——

       杨盛昱:台湾资深媒体评论员、曾全程参与“汪辜会谈”新闻报道“见面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肯定就是意义”

两岸领导人在见面的时候,等于把当年22年前的两会共识做了一次升级和定调。我觉得这是太有意义的事情了。我觉得这次的见面超越了事务性,它就是两岸领导人第一次见面,见面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肯定就是意义。所以这样的一个见面,我觉得它的历史意义和实质意涵,大过任何谈话所获得的实际结论。


赖岳谦:台湾时事评论员“4个方向思考习近平致辞”

我们看到两位领导人握手,展现出来的笑容是很罕见的,特别是习近平的笑容。感觉到,我们在任何的大陆以外的场合里,他很少会笑得这么灿烂。两位领导人的见面,能够把整个会场的这些记者的情绪都调动起来。这极为罕见。




      关于习近平的致辞,我会分成4个方向来思考:

1. 对于过去以来两岸之间的军事,从敌对的状态到进入现在的和平发展,他感谢那些为两岸和平发展付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这个感谢是为了激励这些人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两岸的整合。

2. 他提到了“血浓于水,打不破”,其实这个意思是说,那些试图破坏两岸之间和平发展和走在一起的人,到最后是徒劳无功的。

3. 两岸之间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意思就是,不需要外力来介入两岸之间的问题,中国人自己有智慧来自己解决。

4. 方向:坚持九二共识的方向,目的是促成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闻人说得不够权威?好吧,那就听专家的。


      党朝胜: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谓“正当其时”,选择此时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确属最佳时机。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于重要节点。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岛内局势发展又给两岸关系前景增添了些许变数,尤其是岛内民众对2016年“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势有疑虑。在此关键时刻,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不仅会让各界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让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有拨云见日、更上层楼之势。


      邵宗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院长、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习马会’一定有利于选情?恐怕未必如此简单”

在台湾内部及国际媒体,都有提及本次“习马会”的安排,有其对2016年台湾总统选举的关联性。像日本《朝日新闻》就认为“执政的国民党选举苦战,双方有借由宣扬两岸关系改善以影响选举的用心”。但是“习马会”的进行是否一定有利于国民党的选情,答案恐怕未必如此简单。

马英九此举也可能让台湾内部的选举激情高昇,如果民意都往两个极端发展,是很难在这个时段判断,到底选情受最终会受到什么影响。

总而言之,马英九本次出访新加坡会晤习近平,并没有矮化台湾应有的尊严与地位,甚至能够在不签署协议,不发布共同声明的前提下,有机会兑现“两岸和平”与“维持现状”的前景。就算两岸会晤有其政治意义、甚至有个人历史定位的用心,基本上当“两岸和平”与“维持现状”是台湾目前民意之趋向时,“习马会”之举行,仍有其正面意义。


最后,还是回到大陆方面来,必须是主旋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7 10:15 , Processed in 0.0621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