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4|回复: 1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1 1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
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1、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2、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3、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4、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5、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6、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3: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来源: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6b182309b86cacba58e159c9.html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纵观近年中考,说明文的出镜率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小编与大家分享说明文常见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迎接中考。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语言特点
语言品析
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1.方法/步骤

(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下定义)  

2.格式:
本句/段运用了xx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地说明了xx(说明对象)的xx特点,使读者……

说明顺序
1.
(时间、空间、逻辑)

2
问: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3
答:本文使用了xx的说明顺序对xx(说明对象)加以说明,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语言特点
1
(准确、形象生动、简明平实)

2
格式:本文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xx特点,如xx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征。

语言品析

1
例1:A.xx词有何作用 B.xx词能否去掉,为何? C.xx词能否换成另一个

格式:不可以,xx词原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它生动形象/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情况),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若删去/改变,原句就会变成什么意思,显得太绝对(或是与原句意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2
例2:“××”词好在哪里?

  格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或是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1
格式:结构上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引出说明对象,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肯定强调、生动形象、准确具体,增强说服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4 03:14 , Processed in 0.0635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