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2|回复: 0

朱永新: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9 10: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9185743 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20-09-15 18:00
) h3 k: t8 l& o, H- |
# T- A5 W+ D3 K( K* k  e+ w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K6 s& \: G2 Y6 C
" |* d" P, |+ ?  m0 V
生命最终是否幸福完整,是由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的。自然生命之长强调延续存在的时间,社会生命之宽重在丰富当下的经验,精神生命之高则追求历久弥新的品质。长宽高三者的立体构筑,构成了生命这一“容器”的容量。: [5 @; {2 e8 I8 D" Y5 _
3 L3 p8 p9 X2 D) P. W
; O" R( [0 Q1 E
1 何谓生命?1 f, q; a1 {1 E( T

: ?! q; N7 B# V: S. u, e, r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般的存在。9 C7 i3 c1 i6 x* d4 v
4 i2 p9 q. z4 `: G! F. E
生命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创造。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般的存在。
7 _* w3 A( g0 h0 s) }: w3 m6 \/ Z* K' C
但是,什么是生命?
& g! s& L, Z- L: L& Q8 U0 B8 D7 v$ [  |- c. X% z
这是一个关乎人类的根本性问题。和德尔菲神庙门楣上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一样,“什么是生命”的问题,直指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与理解。人类对自身的探究从未停止,对生命的洞悉也从未完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固定答案,对“生命”也一直没有出现过公认的标准定义。( R+ q0 V. E& a6 n* t$ v

# x/ q) `/ p; ?+ j就生命的内涵而言,随着学科的分化,涉及生命的各门学科都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生命,形成了对生命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Z" B7 I; A7 ~& a# U8 J' d( H1 ~

' N7 j; [; r8 c! q4 y# i2 }, b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是指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所组成的生物体。" h9 h* t' g/ T7 Y$ n, ^

* a7 n7 w  `6 t6 U' Z/ O$ t" x- L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命,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高度统一体,社会性是人的生命区别于其他物种生命的本质属性。
% ^7 o- i0 c( _# N* L: S, Y: R! Q1 G* x
哲学意义上的生命,则是指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界矛盾运动的产物;同时,生命也是一种主观存在,是认知现实世界的主体。+ Y3 t/ U5 l! o) _9 Y  a5 N5 K

9 ]$ _8 F" i' D% b从心理学、经济学、文学、宗教等其他角度,人们对生命还有着更多定义。所有这些定义,显然是从不同角度界定生命,也是从不同侧面丰富完善着人类对生命的认识。
( E& |; ]' H7 z" u: ~5 m: a/ f% R8 E( p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生命是能够自觉到自我成长的有机体,教育就是积极促成个体生命自觉地自我成长的活动,使人的生命不断丰富、提升,不断趋于完善的活动。教育是生命的事业,教育学就是帮助生命成长的学问。
/ `( m6 O1 N& N9 i0 w" b
  G/ w8 a) X6 y2 新教育的生命观
6 W( w3 E# R0 |" |$ c9 F# N. a2 R
# [/ s! O+ ?) d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
5 W. f+ Z5 l. j3 g; [9 Y! z) Q
$ j# W0 [2 a, d) c! d( B- q新教育认为,人的生命具有如下三个重要特点5 `( j9 k/ l" E

6 i# z/ P5 B3 K' k: Q/ z9 a( h第一,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社会经验、不同的心灵感悟,决定也造就了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世界犹如花园,美在百花齐放;生命犹如鲜花,美在各美其美。
7 s. i  h3 k, V$ k* ~. V* c# U% J
7 i: h  |' \7 a! _5 j: q: \$ |生命的独特性造就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意味着每个生命的理想归宿便是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也只能成长为最好的你、我、他,而无法互相取代。生命的独特性也决定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任何一个生命的消亡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帮一个生命成长一点,就是将世界完善一点;让一个生命延长一点,就是把世界扩展一点。这也正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 U$ a$ d+ l% z7 \
$ ^* `* |, S1 Z: ]) T, m每个生命只有一次,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同时每个生命的成长也是不可逆的,无法重来的,与时间一样具有矢向一维性,这就使生命显得格外珍贵。因此,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珍惜和尊重所有生命的教育,让人们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热爱生命和成就生命,让每个生命活出自己,活得尊严,活得完整,活得幸福。! m2 o! Y; I" v

5 x* X: i7 _1 {' |第二,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在苍茫世界、浩瀚宇宙之中,每一个生命都显得那么脆弱、微小,存在的时间是那么短暂。所有生命都是深受局限的存在。人的生命同样如此。生命的存在,受制于空间和时间,既被周围的环境深刻影响,又被不可逆的时间牢牢束缚。
; d- p9 E# V# t0 x  V$ f2 A- _0 o5 b. R/ p/ z0 [0 l, |
但是,和其他生命不同,人的生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人的生命发展既受限于外因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内因的自我抉择,体现出特有的自觉、自为和创造的特点。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从而让生命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系统。在这个不断生成的动态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生命。《易经》的“生生”思想说的就是生命的这种生成性。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也指出:“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生命的发展有正向与反向两种可能,有自觉与盲目两种方式。生命的发展性决定了最好的教育应该能够帮助师生朝着正向前行,向着自觉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为生命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和塑造者。生命的自主性,决定新生命教育应该帮助每个人学会自我教育,让每个生命成长为自我教育的主人,自主成长,让每个生命在有限的历程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C4 Q# W+ y1 `; x+ b! Q
6 ]$ M' V) \  O+ a
第三,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人追寻的梦想。人只有活出生命的精彩,实现生命的价值,才能感受到幸福。人只有发挥生命的潜能,张扬生命的个性,才能谈得上完整。. F0 \9 k1 M2 h7 {
; ^6 p" k5 Y( c
当人意识到自我的生命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时,人并不安于成为有限存在的奴隶。在美国当代哲学家尼布尔看来,生命的超越性表现在“对自我的改善和对生命有限性的突破”。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潜能和使命,从而自觉地赋予自己有限的生命以充实的内涵,突破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与困境,谋求自我生命价值的创造与提升,追寻更高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一个人在努力超越生命的有限存在。) P% F& P! w5 p1 n$ Q
2 q. |( E7 l+ h/ ~4 R
这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人创造并享受着当下存在的幸福、不断突破的幸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幸福,感受到人之为人的矛盾统一的整体存在。这种生命的完整性,一方面体现在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当下,一方面体现在生命完结处的个体成熟、自我成就、自我实现。
& {. f# v9 f6 h: t+ x( Y) d% ^* Y% `6 J1 V+ G$ y  {2 q' X
正因意识到生存的局限,才产生了超越的可能。正因不断的自我超越,人的生命才实现了幸福完整。生命的超越性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通过生命的主体发生作用,重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生命的超越性决定了新生命教育应该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帮助师生不断超越当下的自我,不断挑战生命的可能,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自己充分体味人生的幸福完整。0 ~% I' n' ]/ J2 o
7 @! y0 l- h" E2 x! ^
3 新教育的使命
  i* q: q. e  ^
+ X8 E# Z0 U3 ]- k$ R拓展生命的长宽高。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人。
- _2 `) \0 Z; p* }4 M+ P! Y- d! `, P9 n- P; p
纵观生命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肉身的诞生,是生命的自然事实;交往关系的存在,则是生命的社会事实。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生命的精神事实;这三个事实,构成了我们理解生命的三个基本向度。所以,新教育把生命理解为具有三重意义上的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7 y8 v1 v5 K8 E% s: I
) u! g" ~, y) |) }! t
自然生命是指个体的物质存在,如身体、组织、器官等身心系统。社会生命是指个体与人、自然、社会形成的交互关系。精神生命是指个体的情感、观点、思想、信仰等价值体系。人的三重生命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辩证统一。' w8 o8 i7 P. U# F$ _) m! i2 U! x- \, K& T
6 h5 ?5 O3 k7 B8 |+ w( c0 S, J
自然生命是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自然生命的长度,有效地保障并促进着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继续发展。* L* R  O" x2 @" y' b2 ]; L
6 Z4 J# I/ g( A7 H
社会生命也制约着自然生命的丰富和精神生命的提升。每一个自然生命都会被时空所局限,此时社会生命的宽度,影响着人们对自然生命的认知和把握,并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神生命的境界。2 C' T: Q( j6 k; s. y0 z( y

$ b  w. O* m* h- Q/ f精神生命则能最大限度地突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局限,绽放人这一特殊生命体的存在价值。精神生命的高度,是对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最终升华与定格
4 \; }: Q+ x  p; Y, j% x$ f; t) `3 i* a+ o& v7 N6 ]. O
在这三重属性之中,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是人的本质属性,离开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的自然生命就退化为简单的动物属性,不可称其为人。所以,只有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人。这样的生命体,也才是我们认为的完整的人。! l: m* @" F. A: a( {

7 t- _' c; L2 U; X: b  s& [# p7 r新教育认为,人的成长,或者说教育的意义,就像筑造一座金字塔般,以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为底座,底座越牢固越庞大,精神生命之高则越可能坚不可摧,直至高耸云霄
& h* S" v- @9 f, Y9 O  J4 Q5 p
+ n( l! ^$ M) P( E" V. X2 \- @% X
也就是说,生命最终是否幸福完整,是由生命的三重属性共同决定。自然生命之长强调延续存在的时间,社会生命之宽重在丰富当下的经验,精神生命之高则追求历久弥新的品质。长宽高三者的立体构筑,构成了生命这一“容器”的容量。一个平常的肉身究竟能够走多远?一个普通的灵魂究竟能够创造怎样的传奇?要以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维度观照,进行追寻。
0 |$ L2 l$ R- g4 V. [9 ^+ z
# S- r) c$ K5 G1 B  d从一个理想的生命状态来说,全面地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是最完美的生命结构,但由于生命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生命的长度有时是不可控制的。有些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是由于其生命拥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他们的生命容量依然很庞大,生命的品质依然很高洁,足以形成一座伟大的丰碑。% u$ Y: B0 N) \0 c8 E! J2 G
/ d2 O' N. F3 h( }$ `2 T9 G2 @
我们以此反观今日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就不难发现:如今越来越早就开始的严密应试训练,不仅轻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极大缩减生命所能达到的应有宽度,弱化了生命所能达到的应有高度。所以,新教育提出的“新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把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主张通过教育,让每一个生命积极拓展自身的长宽高,也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
4 j- w5 A* @& Z, M& B; k7 H+ \2 t9 [" V' h
来源:长安街读书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10-11 00:25 , Processed in 0.0951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