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点拨: 1.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 2.请你稍稍后退,使将士们得以从容交战,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却:动词,后退。周旋:动词,交战,应付。交战。缓辔:放松缰绳,骑马慢行。) 3.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反:同“返”,返回。无礼:对他无礼的人。首:第一,首先。) 4.推测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部署兵力进行防备,敌人想不到我们的部署,就会以为我们还有富余的兵力,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军队人数少呢?(度:推测。潜:暗中。谓:以为。患:担心。) 5.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已:结束。蒙:蒙受。) 6.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谋划部署,筹措粮草,无须费时考虑,很快就能利索地处理完毕。(数:多次。规画:谋划,筹划。了:完结,结束。) 7.您安定周王室却残杀周王的姻族,民众怎么会依附呢?我冒昧地向军吏私下陈述,希望您仔细考虑!(残:残杀。敢:冒昧。图:考虑。) 8.如果发布命令,公布文告后还有不到来的,那就在德行上增强修养而不劳役百姓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侯也没有不信服的。(至:到来。增:增强。勤:劳役。) 9.不遵守中正平和之道,不推究事物的起源和终结,就会导致君位倾覆,万物离散。(执:遵守。原:推究。倾:倾覆。) 10.汤已经做熟了,捧着进献它,但是国君不吃,谁能强迫他,也是国君的力量。(进:进献。强:强迫。) 11.愚蠢的人在事情完成后也弄不明白,聪慧的人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能察觉出来,大王当实行胡服骑射。(暗:糊涂,不明白。萌:发生,开始。) 12.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财富来招致有才能的人,想要凭借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卑:降低。币:财富。) 13.(如果)你们不能慎重地对待君主的命令,我就要用重刑惩罚你们,绝不宽恕。(敬:慎重地对待。殛:惩罚。赦:宽恕。) 14.按照继承王位的礼法,我是嫡子,应当代替他继承君位。僚凭什么做吴王!(继:继承。当代:应该代替,古今异义。) 15.擅长治理国家的人,让百姓不受干扰伤害,农民更加勤勉。(善:擅长,善于。为:治理。劝:勤勉。) 16.(2023·湖南长郡、雅礼等名校6月联考)“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节选自《吕氏春秋·贵直》) 17.(2023·山东师范大学附中6月模拟检测)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18.(2023·河北唐山6月押题预测)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李)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19.(2023·安徽铜陵6月模拟检测)苏秦说齐闵王曰:“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彼战者之为残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五》) 20.(2023·辽宁阜新4月模拟预测)此皆论之太详,而畏之太甚之过也。夫礼之大意,存乎明天下之分,严君臣、笃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也。今不幸去圣人远,有如毫毛不合于三代之法,固未害其为明天下之分也。(节选自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 21.(2023·辽宁阜新4月模拟预测)礼者,本也。又加以和平简易,而天下常以为缓。如此而不治,则又从而尤之曰,是法未至也,则因而急之。甚矣,人之惑也!(节选自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 22.(2023·辽宁抚顺六校协作体6月联考)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顷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乎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节选自《说苑·杂言》) 23.(2023·山东淄博4月二模)今椒举娶于子牟,子牟得罪而亡,(康王)谓椒举曰:“女实遣之。”彼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吾罪。”又不图也,乃遂奔晋,晋人又用之矣。彼若谋楚,其亦必有丰败也哉!(节选自《国语·蔡声子论楚材晋用》) 24.(2023·湖北黄石重点学校4月模拟预测)(施)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诏从之。(节选自《清史稿》) 25.(2023·广东广州6月冲刺训练)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26.(2023·江西赣州5月模拟预测)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下里之士曰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节选自《说苑·至公》) 27.(2023·广东六校5月联考)世祖(梁元帝)性好书,常令左右读书,昼夜不绝,虽熟睡,卷犹不释,或差误及欺之,帝辄惊寤。作文章,援笔立就。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节选自《资治通鉴》) 28.(2023·甘肃张掖4月模拟预测)桓公曰:“仲父胡为然?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节选自《管子·霸形》) 29.(2023·湖南名校6月联考)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参考答案: 16.现在齐王自以为贤明超过了尧舜,这还怎么让人对他陈说劝谏呢?对臣下的劝谏如果一点也听不进去,那么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君王可以保全。(开说:陈说劝谏。入:听进去,采纳。存:保全。) 17.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引:拉。夷:平坦。策:鞭策。烦御:费力地驾驭。) 18.李林甫则巧妙地窥伺皇上的意图,每天想着用什么方式污蔑张九龄。(伺:窥伺。日:每天。中伤:污蔑。) 19.英明的君主和明察事理的相臣,(如果)的确想以称霸诸侯为志向,那就不要把战争摆在首位。(察:精明,明察事理。伯王:称霸诸侯,“伯”同“霸”。先:摆在首位。) 20.如今不幸,离开圣人久远了,有像毫毛一样细微的不合乎三代礼法的(地方),固然不妨碍它明确天下名分(的作用)。(去:离开。合:合乎。固:固然。害:妨碍。) 21.像这样而(国家)得不到治理,就又跟着指责说,这是刑法还不到位,因而就把使用刑法当作急事(来办)。(治:治理。尤:指责。至:到位。) 22.所以一种学说遇到有利时机而后才能得到重视,拥有一定的形势条件而后才能得以推行。没有这两者的赐予,我的学说几乎要废弃了。(时:时机。行:被推行。微:没有。) 23.椒举恐惧而逃奔郑国,他伸长脖子向南张望楚国,说:“希望楚国会赦免我的罪过吧。”(奔:逃奔。引领:伸长脖子。南望:向南张望。) 24.请求催促地方行政长官筹备粮食军饷,只要遇到便利天气就可进军,并请求调度陆军官兵协助围剿。(趣:同“促”,催促。治:置办、筹备。) 25.(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是否肯来)让我见见您?(朝:早晨。视朝:临朝听政。识:知,知道。) 26.您(如果)选拔他并且授予他处理政事的权力,那么就可以使国家政治安定并且使士人和百姓归附。(举:选拔。治:政治安定。附:归附。) 27.虽然睡着了,书卷还没有放下,如果有人读错了或有意漏读欺骗他,元帝就会惊醒。(释:放开、放下。欺:欺骗。寤:醒。) 28.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的事情做起。(霸王:称霸诸侯。举:成就。本事:根本的事情。) 29.州县官员任期满了应该晋升时,储存的预备粮不够,不准离任。(秩:任期。迁:晋升。不听:不准。)
参考答案: 1.我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不对我表现出骄横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间的礼节,因此先赏赐他。(是以:连词,因此。) 2.杨纮到了城邑,不再做其他考察,只根据自己所听闻的情况举荐周尧卿。(复:副词,再,又。第:副词,只,只管。) 3.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其,副词,还是。) 4.现在请让我寻找老弱而无人供养的人,孤苦而没有成家的人,评定后供给用度。(者:助词,的人。) 5.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以:表示目的连词,去。且:副词,将要。) 6.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既:副词,已经。) 7.你凭什么说我做的是桀、纣那样的事?赶快说清楚,说不出道理就处死(你)。(何以:凭什么。则:连词,就。) 8.大概按照百姓的利益做事,使他们获利,就必然会这样吧。(盖:副词,大概。) 9.(倭寇)乘胜直达兴化府城下,没有攻下府城,于是就联合各路兵马靠近城墙,围困兴化将近一个月。(乃:连词,于是。且:副词,将近。) 10.如果有利于国家,是死是活都随他去吧。而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成功。(苟:假如,如果。且: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故:所以。)
参考答案: 1.“盛黄金于壶”是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壶”置于“盛”之后,正常语序为“〔于壶〕盛黄金”;“充之以餐”是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以餐”置于“充”之后。“〔以餐〕充之”。“加璧其上”省略句+介词结构兵置,省略介词“于”,应为“加璧(于)其上”→“〔(于)其上〕加璧”。 译文:(于是)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 2.“奈……何”固定句式,与“如(若)……何”一样,表疑问,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等。 译文: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见姜太公询问道:“要怎么处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呢?” 3.“何途之从”是宾语前置。宾语“何途”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从何途”。 译文:如今大王即使有那么多人,又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出来呢?我私下为大王担忧这事啊。 4.“人之有材能者”是定语后置,定语“有材能”后置于中心词“人”后,正常语序为“有材能之人”。“何以异于人”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人”置于“异”之后,正常语序为“于人何以异”。 译文: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 5.“旧左右未得官者”定语后置,定语“未得官”后置于中心词“旧左右”后,正常语序为“(未得官)之旧左右”。”“处分之先己”是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主要从语意揣测被动之意味,“处分”此处是“被安排官职”的意思。 译文:秦王府那些没有得到官职的老部下,都埋怨说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人都比他们先被安排了官职。 6.“……者,……也”表判断的判断句。“内赵”是省略句,省略“之于”,“内(之于)赵”。 译文:再说(况且)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的原因,是想要把祸患转嫁(给赵国)。 7.“何以为”是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怎么能够……呢?”“还要……干什么呢?” 译文:高宗当初下令为岳飞营造府第,岳飞辞谢说:“敌人(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够为家庭筹划呢?” 8.“祸是务去”是宾语前置,“是”为宾语前置标志,正常语序为“务去祸”。“无乃……乎”表示猜测的固定句式,意为“恐怕……吧”。 译文:君主应致力于去除祸害,现在却加速祸害的到来,恐怕不可以吧? 9.“白皮帽百余”是定语后置,定语“百余”后置于中心词“白皮帽”后,正常语序为“(百余)白皮帽”。 译文:杨璟就给他一百多顶白皮帽,让他回城后作为辨认的标志,约定四更,从宾贤门进入。 10.“何贺之有”是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贺”。 译文:如果不忧虑自己的德行没有建立,却忧虑财富不足,我表示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11.“疾之聚”定语后置,定语“聚”后置于中心词“疾”后,正常语序为“聚疾”。 译文:药物的毒性,能治疗那些聚集在身体里的疾病,不像这声音能抵达的地方,能抚平你心中的幽怨不平。 12.“为天下笑”被动句,“为”表示被动。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1 12:35 , Processed in 0.0862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