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回复: 0

唐华:散文 《哦,聚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唐华     来源:湘里妹子站长提供

      哦,聚会了

       不需要经常提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如果指一个地方,那一定是株洲。

       我曾无数次地坐车或驾车,经过那里。那里是黄瑛考取学校的地方,那里有孙从健,有沈冬庆;那里还藏着我知晓或并不知晓的更多的人名和地名,当然还有故事。在《浏阳河》的歌声里,长株潭早已一体化;亲近得如同一个“熟客”。不需要想象。

       嘻嘻哈哈、笑笑闹闹的三天同学聚会,很快就结束了。 前夜的株洲舞台,灯光特别明亮。陈吉庆照样一个人,大老远赶来;黄艺身后,照样牵着一条幸福的“尾巴”;韩嗲戴上了帽子,克利平静地拄着手杖,张娭毑、谷嗲、钱嗲等贴进了诗篇;归国想换换花样,破天荒地要用嗓子,把不相干的草原吆喝一把;掌柜则亮出了五十年前军营里的那个标准动作,不错,庆幸还保留到了今天;施觉一直红着脸,把他惯用的猴拳耍了几手。其他呢?也都唱了演了,袁俐甚至搞起了现场培训;几位女生的扇子舞呢?旧瓶装新酒,活生生把一个黑衣老汉,围唱成了一位英俊少年;还有几位同学发言时,唱歌时,我都在盯着他们的举动—— 胖了?瘦了?或者更见威风凛凛了?总之,这一聚,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身子骨,站得笔挺又坚直,唱得坚韧又嘹亮。令我们一遍一遍地去怀想,怀想起岳麓山,桃子湖,还有邻近湘江边的某个村子;尤其是那客厅里的空座位,排排整整的,总感到谁来谁没来,但都留着—— 和我们当年的教室一样。

       他们去了醴陵,去了有个叫醴陵国光瓷厂的方向。看样子只是在城墙下留了很多的影,在某个河池边绕了绕圈,摇了摇船,像小朋友一样,捡了一串快乐,挂在胸前和脸上。

       这就够了。这就是四十七年后的同学聚会,和我们在学校读书时预想的那样。只是去得有些匆忙,忘了带上济慈的诗章。

        没参加的则有些感动。他们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招手致意。马智军写来了赞诗,王志敏寄来了贺信,吴郴临唱着她喜欢的美声,端上了“一碗”不舍的《相遇》—— 号称心灵鸡汤;还有我,揣着手机,看了一路的热闹。

      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四十七年后,我们依旧还是一粒种子,散落在天边草地、大江大湖、大城小市,或者掉进了某个温暖的房间,座落在某个半山半野的山坡上。突然传来一声吆喝,说三班要搞聚会了。听见的连忙睁大了眼睛,走得动的马上立起了身子;忙的,有事的,则只是支起两只耳朵,把头扭了扭,辨辨说话人的声音,来自哪个方向?

      最应该多看一眼的,当然就是那张合影了。身后有面旗子,写着中文系七七级三班的字样。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在眺望远方。

(二0二五年十月十一日   唐华记于墨尔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10-17 16:46 , Processed in 0.0294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