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55|回复: 3

“博士在官场”的实情与反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3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9-11-23 11:41 编辑
  e& o) u  B- h( D& Y, C, H' {3 ?9 C- _, }9 r6 P
来源:http://xiongbingqi.blog.sohu.com/135883641.html
& ~' P2 d& {3 O( q3 D& x# \# r; q' O) K. y/ s! t1 w
继去年炮轰高校教学评估泛滥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最近又向教育体制“开炮”了——在“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纪校长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有媒体对此语的定性是:“一针见血” 。/ d9 `6 Z! S* L8 ?) q

2 l! b$ ?) P: E2 |2 H我不知道纪校长是怎样得出这样的论断的。手边有三份资料。一份来自教育部官方信息,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约123.7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2.3%,计算下来,高校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万人,而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建立学位制度近30年内,已累计培养出28.6万名博士。若没理解错,纪校长说的应该是内地高校培养的博士,在此基础上,考虑高校中有博士是海归,如果以海归平均比例三分之一计算(这比例已相当高),高校中本土博士至少10万以上,占所有培养博士的35%。0 n) y, ]' |( o2 e2 z% K: a6 F

, z' j) Z: C( ?4 ]& t第二份资料来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该报告指出,从博士就业的单位类型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单位,占到总数的68%。而真正进入政府机关的博士并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企和合资企业,其比例分别为7%和10%,与进入中小型国企、集体企业和民企的比例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加起来不到5%。
) b( _. w) f  P$ |- g
: C- V; m$ ]- T6 m0 p1 K- ?/ Y第三份资料来自国务院学位办,其前主任杨玉良在2008年4月“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和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
. V. L: c4 S1 m; [1 X. ]6 c' H- b
4 O) Y. B' P# j1 j# {; ?/ `上述三份资料放在一起,所能得到的结论是:一、“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并不属实,实情是,目前中国最大博士群仍在高校,其次在科研机构,两者共占博士总数的60%以上;二、纪校长与国务院学位办负责人,发表的博士流向,都没提供准确的调查数字做支撑,似乎只是凭感觉,但愿他们能进一步提供详实的、经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有评论文章依据其观点,演绎出对“官场”的另一番解读:现在的高校就是官场,有30多所副部级高校,几百所正厅级高校,上千所副厅级高校。
6 W9 e0 A' q/ b
3 Q, m3 f, a! p2 b  ^6 g这样“一针见血”的论断和“语出惊人”的感慨,出自大学校长和教育官员,反映出什么现实呢?是博士自身价值取向有问题,纷纷选择去官场做公务员?还是政府部门的待遇、地位高于高校,对博士更有吸引力,导致高校留不住博士,从而制约了办学质量、学术水平的提高?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奥妙。我认为,前者是博士的问题,后者是社会环境的问题,遗憾的是,恰恰漏了教育与学校的问题——“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的话语,为高校办学质量无法提高找到了一大理由!事实上,最大博士群体在高校,可高校的办学质量在持续下降。根据这一现实,我们所能分析的问题根源,大多得从学校办学中找了——。, x- g+ @$ t/ t9 G

% r' i) f& `, ?6 ~9 B1 U+ S* \0 ^. M高校都培养了怎样的博士?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招收的博士生已达6万人,在读博士生达到23万多。这些博士生,有多少是为了做学术而选择读博士的?选择做学问的博士,有多少能在求学期间安心攻读博士,而不为生计犯愁?高校有多少合格的博导,潜心指导博士生,而不是一心想着潜规则博士生,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廉价学术劳动力?长年为导师打工,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生活费,真正有学问追求的博士生,生活在焦虑与郁闷之中,常常为发表论文的数千元版面费而折腰;而另一些手握资源的官员或老板,则容易地以手中权力与金钱,搞到博士头衔,风光无限。概而言之,高校的博士大致两类,一类“苦博士、穷博士”,另一类是“荣誉博士”。前者为生计,后者为贴金,都与学术无涉。这样的“博士”,在高校、在科研机构,还是在官场,有多大本质区别,我看不出来。“苦博士”们为脱离苦海,去找一份薪资高的工作,更是情有可原。
5 i) R) P; `8 r+ `% F' m) n) w. W% |; _6 `8 ^8 p' F$ l5 H
前不久,浙江大学一海归博士自杀,在其留下的长达6页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一个充满学术理想的海外名校博士,顶着“学术骨干”的身份,被引进大学,而等待他的是,没有科研项目可做,以及除去房租之后2000元的待遇——这一待遇与一个打工妹无异,一些打工妹包吃包住每月还能挣2000元——对生活待遇这名博士未有抱怨,而科研无法开展,对于一名博士教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 o. b( U5 [4 |$ u
" A$ J( e# @( V8 Z即使“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那也是高校把博士逼进了官场。以笔者之见,如果高校领导明知“最大博士群体在高校”,却说其“在官场”,说明领导已把高校当官场,或者是推卸博士培养、人才使用的责任;如果高校领导未做调查就确信 “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那也真官僚,要知道,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教育信息会极大地误导教育本身。用这样的方式来批评高校行政化,是不是恰恰表明内地高校的严重行政化呢?这或是“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的反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9-11-23 11:44 编辑
( P, n" K2 z; {1 r  b
1 D# k: {, ]/ Q9 w" i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应该做教育部部长!纪校长太有种了!只可惜,现在高校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有良知的高级知识分子太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1: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生非法行医与博士为导师打工 1 D+ H* \4 A4 I% B
来源:http://xiongbingqi.blog.sohu.com/135989980.html
+ \5 T+ L1 P3 L) n0 l6 s2 c6 Y
5 y% U( l  J2 C 一位北京大学的医学教授,因为种种蹊跷的原因,最后竟然死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女教授的丈夫和律师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让他们难以置信的事:负责观察,诊疗,抢救的主治医生竟然都是没有行医资格的北大医学院的在校学生。(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11月3日) : J. x1 T" t/ p- Y; _/ m

& A  g  ]0 a/ E+ g: f- D对于央视的报道,11月4日,北大第一医院回应称,央视报道“内容失实、断章取义”,严重损害了该院的名誉。 北大医院不存在学生非法行医的问题,“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取得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学历的毕业生在医疗机构内试用,可以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应的医疗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暗访中发现的“违反医院规定未请示上级医师而擅自开具处方乃其个人行为,没有代表性,我院已按规定处理,目前正在进行批评教育。”(京华时报11月5日)/ o' e1 F4 I& G+ |/ J

. q' N+ C/ D/ H; m“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应的医疗活动”与独立看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央视的报道指向后者而非前者,而记者的暗访,恰恰发现北大医院有学生独立看病,北大医院的回应并没有否认这个事实,可却以“违反医院规定未请示上级医师而擅自开具处方乃其个人行为,没有代表性”来解释,谁会相信呢?即使见习医生想尽快积累临床经验,但如果没有上级医生的布置、要求,见习医生是不敢轻易开处方的。而存在一个个例,不管原因如何,就不能否认不存在非法行医。& d# }9 D9 r1 z8 g' M% d3 V

9 \3 b, ~2 F4 s北大医院究竟存不存在、存在多少实习医生独立看病的问题,卫生部已责成北京市卫生局对媒体报道的北大医院医学生从事临床诊疗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清事实,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我们相信有关部门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调查结果。如果存在,当追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责任。而除此之外,笔者由此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前硕士、博士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为导师打工问题。" y/ M/ }" g" g0 K" v  }

5 s8 v* O/ ?2 k& W5 {; o$ l这一事件与其它学科刚进校的硕士和博士生,还没从老师哪里学习到多少知识,就被导师吩咐去申报课题、做课题、翻译著作、帮导师出书,以及本来是导师的助教,却完全成了“代教”,何其相似。“忙碌”的老师无暇指导学生,却频频收获学生的劳动果实,只给学生少数的报酬。据报道,北大第一医院的见习医生,月薪1000元。只不过不同的是,医生执业人命关天,而其他学科做的课题、搞的研究,写的论文,出的著作,给学生上课,哪怕研究毫无价值、论文毫无学术贡献,著作东拼西凑充满水分,上课令人昏昏欲睡,其危害很“隐蔽”,是一时无法察觉的。如果严格以“事故”来界定,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中,将是“事故”遍地。! o9 ~. R: h0 z8 H
" {' n6 T' C5 G2 N$ T# v
如果对当前的大学教育有深入的了解,在三级甲等医院里,没有行医资格的学生,不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给病人看病,或不是“奇闻”。就是在大学教育领域本身,也有很多没有教师资格的学生正在给学生上课——不说有诸多民办学校,聘请的就是在职的研究生,担任主讲教师;就是在一些号称一流学府的大学里,也有不少硕士生、博士生担任本科教学的重要任务。教育正从“诲人不惓”到“毁人不倦”:一个没有教师从业资格的教师可能给学生上法律课,这会是怎样的讽刺画面?
- _6 b7 \, V! ?, Y/ H0 x0 H. `! g2 _' i, ]6 {
当教育与医疗这两大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问题的“平方”将让奇闻层出不穷。北大第一医院,这个“一流学校+一流医院”的组合,如果确实存在在校学生的非法行医,实在需要深入反思:教育去了哪里?法律去了哪里?师德和医德又去了哪里?
发表于 2009-11-23 12: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1# haha--2 4 [, _" w  A$ ^# v/ a( t

' A) f: W$ S7 W* c. m5 m8 V其实,问题很容易解决:教育部只需出一个新规定:% z5 t& F" b2 \9 j3 i1 e$ j5 ]2 S
1.凡在领导岗位攻读博士学位者,一律回到教学一线做普通教师,
看看他们还有贿赂导师的公款不?, g+ Q$ C7 [4 ^: p& K
2.在职攻读者,起码6年才能毕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10-11 03:29 , Processed in 0.0284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