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8|回复: 0

制造信息差与无疑而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0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大为 来源:修辞学习 2008年第6期

  提 要 以“有疑而问”为特征的疑问是语法性疑问,本文探讨语法性疑问被塑造成“无疑而问”的修辞性疑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无疑中通过制造信息差来设疑?文章先从认知、意向、行为三个层面对语法性疑问进行了考察,意图为信息差的制造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然后提出让步是制造信息差的主要方式,并从信度提高等角度对让步方式的多样化做了说明。文章重点对肯定性让步、否定性让步、推断性让步、扩展性让步四种制造信息差的方式以及它们所造成的四种修辞性疑问作了分析。
  关键词 语法性疑问 修辞性疑问 信息差 让步策略
  
  无疑而问是修辞性疑问中最常见的类型。但“疑”是“问”能够发生的前提,“无疑”其实是无法“问”的。所以“无疑”而又要利用“问”来实现一定的修辞动因,问者就必须无中生有,人为地设置出“疑”来,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制造信息差。
  
  1 从语法性疑问到修辞性疑问
  
  1.1 语法结构与修辞结构、语法性疑问与修辞性疑问
  语言表达如果只能在语法结构所规定的方式中进行,可想而知,这样形成的话语必定是贫乏无味的,许多独特的经验类型和丰富的情感方式将被阻挡在语言的结构之外。不能不看到,语法结构只能满足语言交际中最为一般的功能要求,而种种更为具体的语言使用的动因——修辞动因一旦出现,语法结构往往就会被这些动因塑造成种种的修辞结构。事实上语法结构更多地是以修辞结构的方式在起作用的,语言表达才得以多彩多姿,接纳更多的经验类型和情感方式。如此看来,语法结构与修辞结构便处在一种连续统的关系中:语法结构不过是提纯程度最高的修辞结构,修辞结构则是为满足一定修辞动因而发生了变异的语法结构。
  对疑问来说,如果把语法学通常所研究的、以“有疑而问”为特征的类型称为语法性疑问,那么可想而知,它在各种动因的作用下也可能被塑造成类型众多的修辞性疑问(rhetoric clues- tion),通常所说的反诘问,本文将要讨论的在主观化动因塑造下形成的试诘问、正诘问、推诘问(反诘问正是这个系列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类型),以及在篇章动因塑造下形成的各种设问、接引问,互动动因推动下而形成的提醒问、考问、诱问、诘难问、招呼问等都是修辞性疑问。因而为了研究修辞性疑问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首先就需要从修辞的角度对语法性疑问重新作一番审视。
  1.2 语法性疑问的三个层面
  从修辞性疑问的角度回望语法性疑问,其中的“语法”就应该作一种广义的理解——语法疑问固然需要在疑问句的语法法结构中实现,但它必须进入“问”的行为程序才能实现,因而首先是一种“问询”的以言行事的言语行为。所以语法性疑问并不等同于疑问旬的语法结构,而是使用这种结构来完成的一个“有疑而问”的完整过程。
  和陈述、祈使、感叹等一样,疑问是语法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这种功能的实现,需要在认知、意向、行为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1.2.1认知层面:信息差与疑问句的语义基式
  疑问是一个认知过程,它的成立有两个必要条件:
  a 关于某一现象的认知目标
  b 关于该现象的阶段性认识疑问发生的前提是关于某一现象已经有了阶段认识,但是它相对于认知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通过疑问所要获取的就是这个信息差(也即通常所说的疑点):
  认知目标所需要的信息=阶段认识中已经掌握的信息+信息差可见构造一个疑问句,语义上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具备信息差。
  信息必须能够表征为命题,才能被我们认识并进入语法的表达。由于信息差可以存在于充分与不充分之间、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携带信息差的阶段信息就可表征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不完备命题:
  有待验证的命题:vP 带有变量的命题:P(x)
  对vP来说,信息差表现在信息的不确定性上,这主要是指命题的信息来源并不可靠,可以理解为在这些命题的前面都隐含着一个“听说”、“某某说”“我估计”、“我推测”、“我希望”、“我想”之类表示信息来源不可靠的元话语标记v,采用疑问的目的就是希望言语伙伴提供信息来对之验证(validate)以消除信息差。例如“他回来了吗?”这一问句,其作为预设的阶段信息就是:
  v(听说/估计/…)P[他回来了]是非问的疑问句就是对这一有待验证的命题发问而形成的。
  对P(x)来说,信息差表现在信息的不充分性上,主要是指因为缺乏某种信息而在命题的某一环节上造成了一个空槽(x),采用疑问的目的就是希望言语伙伴提供信息——变量x,来填补这个空槽。例如“谁回来了?”这一问句,其作为预设的阶段信息就是——
  P[(x:有人)回来了]
  信息之所以是阶段性的,是因为只知道有某个人回来了,而认知目标则试图了解回来的是哪一个特定的人,对于这个目标而言命题的信息是不充分的。特指问的疑问句就是对信息缺失的空槽“有人”,而不是整个命题发问而形成的。有待变量去填补的空槽出现在命题的哪一个环节上,取决于认知目标的需要和阶段认识的实际状况。
  这两种命题都是疑问句的语义基式,基式就是带有信息差,也即有疑点的命题。疑问句的类型很多,但都是对这两种基式中的信息差提问而形成的。
  1.2.2意向层面:解疑欲望与疑问句的语义问式
  单有携带信息差的命题并不足以导致疑问。问者必须在意向中形成根据认知目标的需要去消除信息差的欲望——解疑欲望。可以把这种欲望设想为一种心理上的疑问语气,它在进人语言表达的层面时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话语语气(由于这两种语气的实质是一致的,为行文方便,我们在下文不再加区分)。疑问语气的实质是一种力求获得信息来消除命题中信息差的主观意向,它势必含有两种成分,一种表露解疑欲望,一种则指出需要解疑的信息在哪里:
  a 疑问语气中的情态成分
  作广义理解的情态就是对句子所表达命题的主观态度。在这个意义上,疑问语气中的情态成分指的是问者消除命题中信息差的主观欲望在语言中的表现,如一定的语调、疑问语气词以及表疑问的语气副词、叹词等,它们的作用都在于向受问者表露寻求信息以解疑的主观欲望。
  b 疑问语气中的信息成分
  疑问语气中的信息成分则与客观的认知信息相关,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出哪一环节上存在信息差,需要怎样性质的信息去消除。信息差有两种类型,相应信息成分也有两种:
  信息差表现为信息不充分,这时它是基式中的一个空槽,其中该填进怎样的信息是我们未知的、正在追索的,所以无法用指称性的词语进行描述,只能借助“谁”、“怎么”、“为什么”等疑问代词来表明空槽处在命题的哪一个环节上,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信息。
  信息差也可表现为信息不确定,也就是已经有了一个作为基式的、合乎认知目标的命题,只不过它的确定性还有待验证。所以只要将有待验证的命题直接用语言描述出来,它就已经表明了我们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信息成分。
  对基式提问,也就是赋予基式以情态成分和信息成分,基式就变成了问式。
对特指问而言,基式中的信息差需要有具体的变量去填补,信息成分“谁”、“什么”、“怎么”、“为什么”等指出了对它们要求;而填补的信息变量是要受问者提供的,情态成分中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表疑问的副词、叹词等向受问者表露了这种欲求。
  (基式)有人回来了——(问式)谁回来了?
  对是非问而言,基式中的信息差要求受问者予以验证而得以消除。如上所述,有待验证的命题本身已经是信息成分,直接加上一定的情态成分就足以完成问式的构造。而语法化了的“是不是”、“对不对”等,则更为清晰地表达了问者的欲求。
  (基式)[说/估计/他回来了——(问式)他回来了吗?/他是不是回来了?
  疑问句的语义结构在意向层面已经以问式的方式形成,但是它必须在一定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才可能转化成有物质形式有实际功能的疑问句。
  1.2.3行为层面:问询行为与疑问句的语法句式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使用一个疑问句,任何句子都是在特行事意图的支配下,在施行一个言语行为的过程中最后实现的。既然语法疑问的基本特征是“有疑”,并希望通过对言语伙伴的“问”来获得解疑的信息,那么上述的语义基式和语义问式只有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言语行为中才可能实现为一个语法句式,通常把具有这些条件的行为称为“问询”:
  Ⅰ、存在一个可能成为问话者的人s,他感受到了某种信息差并产生了寻求信息来消解它的欲望。
  Ⅱ、存在一个可能成为答话者的言语伙伴H,s认为它掌握或可能消解信息差所需要的信息并愿意向自己提供。
  Ⅲ、s采取说出一个问句O的方式向H描述自己的认知(感受到信息差)、意向(有求解欲望)状态,同时也表明期待H向自己提供相关信息的意愿。
  至此问询行为已经发生,但是作为一个具有言后之效的完整行为,还需要H在接受了Q之后——
  Ⅳ、H认为Q所要求的信息正是s所需要并难以获得的,从而相信s要获得信息的诚意,并愿意承担提供信息的义务。
  V、H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以搜寻s所需要的信息。
  Ⅵ、H采取说出一个含有相关信息的答句R的方式向s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
  以上六个行为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问询的行为就难以完成,疑问句“有疑而问”的功能也就难以实现。但是很可能就因为这些条件的变化,疑问句实现了“有疑而问”之外的功能,完成了问询之外的行为——修辞性疑问就是这样形成的。
  综上所述,一个语法疑问的完成离不开这样三个环节——
  [信息差+解疑欲望+问询行为]
  前两个环节可以归并为一个,就是“有疑”,它在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中体现出来,后一个环节则是“问”,它将在一个言语行为中得到实现。
  
  2 让步与制造信息差
  
  2.1在无疑中设疑
  虽然说修辞结构是一定的修辞动因对语法结构重塑的结果,但是塑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修辞性疑问的形成不是通过变异语法疑问的语法一语义结构,而是通过改变语法性疑问赖以实现的言语行为的方式而完成的。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除了语调重音等外部成分,以及对一些疑问成分的倾向性选择外,修辞性疑问在结构上与语法性疑问是完全一致的。这就使得同一个疑问句,只要改变它所处的行为条件,它就有可能在语法性疑问与修辞性疑问之间,以至在修辞疑问的不同类型之间变换。例如:
  (1)李白玲听完哦吟片刻,问我:“他们扣了你的证件,你能溜吗?”(王朔《橡皮人》)离开小说特定的情境,“你能溜吗?”这一问句只要给以一定的行为条件,它就完全可以实现为一般的有疑而问(询问受问者在证件被扣的情况下有没有溜走的可能),或者反诘问(认为受问者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可能溜走),以至考问(试图了解受问者在证件被扣的情况下能够设想多少种溜走的方法)、提醒问(提醒受问者采取溜走这种被他忽略的方法)等疑问类型。甚至一个疑问句已经被问者作为某种疑问类型来使用,一旦这种类型所需要的行为条件没有出现,它就会向其它类型的疑问转化,无法实现问者期待的功能了:
  (2)“谁给他洗那衣裳?”小木匠一撇嘴说,“吐得那么埋汰,看着都恶心。”(迟子建《逆行精灵》)这显然是一个无需回答的反诘问,但是完全可能有一个好心人站出来对这个问句回答说“我给他洗那衣裳!”从问者的角度看它固然是一个反诘问,但是在这位好心人的心目中,当时的话语情境所提供的行为条件并不足以把它实施为一个反诘问——只要有人认为当时的情境可能为句中的“谁”提供哪怕一个确定的人作为答案,这个问句就是一个一般的有疑而问。这些事实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修辞疑问与语法疑问差别只在行为方式上,因而无论哪一种修辞疑问都必须利用一个和语法疑问一致的句式,要构造一个修辞疑问就必须首先构造出这样的句式来。
  然而关键在于,疑问句式的构造如我们在上一节中所分析的,起码的语义条件就是有疑:在认知层面上必须形成作为疑点的信息差,这样就有了疑问句式赖以形成的语义基式;在意向层面上必须形成解疑的欲望,这样就有了疑问句式赖以形成的另一条件语义问式。它们在言语行为中的实现,才有了疑问的语法句式。
  由此可见无疑而问作为一种修辞疑问,它的形成固然涉及到多种修辞策略的运用,但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在无疑中设疑,包括在认知层面上人为地制造信息差,在意向层面上佯作求解的姿态,却不管初始的修辞动因中是不是形成了疑点,是不是有获得信息去解疑的欲望。
  不过制造信息差和佯求解疑这两个环节,前者是始动的、千变万化的,必须适应不同修辞动因的具体要求;后者却是继动的、类型化的,无论怎样的信息差,语言都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定的语调、重音模式,以及数量有限的疑问代词等手段来分化对它们的解疑欲望。这样看来,如何适应不同的修辞动因制造信息差,才是在无疑而问的修辞疑问中构造疑问旬式的核心策略。
  
  2.2以让步的方式来制造信息差
  2.2.1让步:退到阶段性认识上
  无疑,说明我们已经达到了认知目标,标志是拥有一个对认知目标而言信息既充分又确定的命题。对这样的命题是无法对之提问而形成疑问句结构的,而要以修辞疑问的方式来传递这一命题,就必须在它身上制造出信息差来。对此可采用的策略就是让步——退到阶段性认识上,暂且承认自己的命题是不充分的或不确定的,信息差就被制造了出来。例如“小王愿意去”是一个信息既充分又确定的命题,如果在信息充分性上作出让步,就需要抽去必要的信息“小王”,它就成了不充分的“有人愿意去”;而在信息的确定性上让步,就要排除信息已经过验证的过程,又使它成了不确定的“(大约)小王愿意去”。这样它们与认知目标“小王愿意去”之间就会因为有了信息差而产生了提问的空间,可以对前者问“谁不愿意去?”而对后者问“小王愿意去吗?”或“小王愿意去,是吧?”
  这样一种策略会不会造成交际中的信息缺损呢?让步能被实施的另一个关键在于,获得信息差后形成的问句,其答案在我们在所处的言语情境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言而喻的,它必然回落在原命题“小王愿意去”上。没有这样的言语情境,修辞疑问的策略是无法实施的。所以只要问句发出,根本不需要任何回答,作为答案的原命题就已经浮现在受问者的心目中了。所以直接说“小王愿意去”,与间接问“小王愿意去?”或“小王愿意去,是吧?”,选择的言语行为不同,但是对信息传递本身的是等价的。
  不过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前提是受问者已经预先掌握了被传递的信息,信息传递还有什么价值呢?必须看到,修辞疑问能够运作当然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但是修辞的旨趣并不在于信息传递本身,它所注重的是过程以及这样一种传递方式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附加信息。
  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原命题——让步得到有信息差的命题——提问——不言而喻的回答:回到原命题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用疑问来表示充分信息或者确定信息的修辞行为。
  2.2.2让步与信度的提高
  我们把传信过程中人们对信息可靠性的主观认知称为信度。让步的同时还有这样两条提高心理信度的原则在起作用:
  Ⅰ、一个命题如果在让步的情况下合理性仍然得到证明,其信度要高于它的直接给出。
  Ⅱ、在合理性仍然得到证明的情况下,一个命题让步的幅度越大,获得的信度越高;让步的方式越是多变,获得的附加信息越多。
  这两条原则促使人们为追求信度提高的不同程度而寻觅不同的让步方式,使已经实现认知目标的信息回到阶段性认识上来。
  
  3 四种让步的方式与四种修辞性疑问
  
  有多少种使我们回到阶段性认识的方法,就有多少种以让步来制造信息差的方式。
  
  3.1肯定性让步与试诘问
  让步到阶段性认识上来,但是对阶段性认识仍然持肯定的态度,就是肯定性让步。
  由于只是让步到承认这一命题的信息不确定或不充分,却没有对之否定,所以修辞性疑问从肯定的角度提问。这类修辞疑问不需要对方回答,但存在一个默认的答案,就是回到目标认识,肯定问句中的命题。例(3)、(4)都是如此,只不过后例中的“是吧”更清楚地显示了在确定性上的让步(这两例都是是非问,特指问见例(5)、(6)):
  (3)我们是两个人吧?/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吧?/没人耻笑我们的交情吧?(老舍《茶馆》)
  (4)逃兵,是吧?有些块现大洋,想在北京藏起来是吧?有钱就藏起来,没钱就当‘土匪,是吧?(老舍《茶馆》)
  由于这一类型是以疑问造成的试探测度的语气来表示信度有限制的加强,并且已经带上一定的诘问口气,姑且将其称为试诘问(以下例(7a)也是这一类型)。
  肯定性让步是修辞性疑问中最常用的策略,除了试诘问,设问和各种互动性的修辞疑问一般都采取它来获得信息差:
  (5)我说小王怎么就加塞儿了(优先分配到了房子——引者)?来的比我晚,干得没我好?……领
  导说,你知道小王的爸爸是谁吗?(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互动动因造成的提醒问,问答双方对“谁”这样一个有权有势的人都心知肚明,但构成问句时问者却佯作不知的姿态,所以才能在“小王的爸爸是某一个人”的基式上提问。再如设问:
  (6)为什么北京吃螃蟹,比江南要早一个月呢?这首先是因为气候的关系。……(省略号中是对
  气候原因的展开说明。——引者)所以北京吃蟹,比之江南,要早上一个多月,而且很快就落市了。(邓云乡《持螯餐菊说红楼》)
  对问者来说,“(因为气候的原因)北京吃螃蟹,比江南要早一个月”是一个信息充分满足认知目标的复杂命题,早已储存在他的知识中。为了退到阶段性认识上去,问者承认命题的不充分,而从明确的气候原因让步到信息不充分的“某种原因”:“(因为某种原因)北京吃螃蟹,比江南要早一个月”,因而可以用“为什么”对“某种原因”提问。不同于试诘问和提醒问的是,这些原因问者认为至少目前还不是受问者与己共享的,所以做了自问自答。
  3.2否定性让步与反诘问
  同样让步到阶段性认识上来,但是对阶段性认识持否定的态度,就形成了让步幅度更大的否定性让步。
  肯定性让步信度提高的程度是有限的(当然它还有其它的修辞效果,如更为含蓄等),为了追求更高的信度,问者就需要作更大幅度的让步。最为常见的,就是让步到否定自己原有的信息而造成反诘问。反诘问为什么一定要用否定的形式传递肯定的信息,原因正在于此。例(7a)属肯定性让步造成的试诘问,因为说者要表达的还是“我没有成为老人家”:
  (7a)你们说那个老家伙嘴巴臭不臭?我皮是黑一点,总不至于就成了老人家吧?(马桥地区以“老
  人家”为适合男女老幼的尊赫,女知青不知情,以为蒙受了羞辱。——引者)(韩少功《马桥词典》)而否定原命题,就成了“我成了老人家”,以此为基式从否定的角度进行提问,就导致一个反诘问:
  (7b)我皮是黑一点,就成了老人家?由于从肯定方面还是从否定方面提问都不影响我们对答案的选择,只要问者和受问者在“没有成为老人家”是唯一可选的答案上有共识,否定性让步与肯定性让步在信息传递上就完全是等值的,但是因此造成了更为强烈的反诘语气,带来了信度大幅度提高的效果:反诘就是以退到否定自身的地步来肯定自身,一种信息在这样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肯定,它在我们心目中可靠的程度显然就会大大提升。特指问的反诘问也是如此:
  (8)“谁会想去?谁想干那种事儿?”春光冷笑着说。(张惠雯《如火的八月》)说者的原意是“没有人会想去”,而“没有人”的信息因为穷尽了所有的人而达到非常充分的程度,当然无法用“谁”来问。可是一旦作出了否定性的让步就成了“有人会想去”,对“有人”当然可以用“谁”来问了。但是问者认为在她生活的世界中是找不到这个“谁”的,所以答案同样还是“没有人会想去”,自然也涵盖了“我也不会想去”。
  需要指出的是,反诘问也依赖于肯定性让步,不过是在先作了否定性让步之后再对否定性命题的信息充分性或确定性作出的让步。因为否定后得到的命题,例如“我成了老人家”仍然是信息确定的,无法对之提问。所以要将它视为目标性认识后再退到阶段性认识,成为“(可能)我成了老人家”,提问才能发生。例(8)也可视为先否定让步到充分的“所有的人”,再肯定让步成不充分的“有人”。没有这种二次让步反诘问的疑问句式就无法构成。
  
  3.3推断性让步与推诘问
  推断和猜想、估计、听说一样带有不确定性。不直接传递一个确定性的命题,而去传递从这个命题推断出的另一个命题,就有了不确定性而处在阶段性认识上,这样形成的就是推断性让步。
  同样是面对“毋庸置疑的事实或道理”,推断问制造信息差的方式是将之向极端方向推断,得出带有不确定性的结论,它就成了疑问句的基式而可以对之提问。例如:
  (9)你就整天这么打游戏机,不想考大学啦?(自拟)例(9)面对的事实是“你整天打游戏机”,按照问者的逻辑可以从它推出一个命题——
  v(推论)P[不想考大学了]
推论相当于一个不确定性的标记,赋予推论命题以信息差,对这样的命题就可以用是非问的方式发问:“你不想考大学啦?”然而问者认为受问者和自己一样相信不考大学是不可思议的、元法容忍的,那么与之有推断关系的“整天打游戏机”也是不可思议的、无法容忍的了。有这样一条原则在起作用:
  Ⅲ一个命题如果因为其推论结果被肯定或否定而得到肯定或否定,其信度要高于对它的直接肯定或否定。
  所以真正动因在这里是要强化“你不能整天打游戏机”的信度。这类修辞疑问也带有强烈的诘问语气,所以可以称为推诘问。
  信度的提高往往会起到放大命题中的感情成分的作用,而情感成分强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行为方式的变化,推诘问经常实现的就是阻止受问者从事某种行为的修辞动因:
  (10)爷爷捉住了我父亲,捏住他的脖子用力晃着:“豆官!豆官!你这个王八羔子!昏头了吗?
  你要去送死吗?你活够啦?”(莫言《狗道》)
  (11)“禾禾,你是疯了吗?这么一天到黑地跑,还要不要你的小命儿了?……”(贾平凹《鸡窝洼的人家》)
  
  3.4扩展性让步与正诘问
  信息的确定、充分与否,是相对于一定的认知目标而言的,所以一个信息确定或充分的命题如果接受了新的认知目标就意味着做出了让步,因为相对于新的认知目标而言它正处在不充分或不确定的阶段性认识上,这样形成的就是扩展性让步。
  (12)“这天你也敢上路?”打伞的人责备司机。(迟子建《逆行精灵》)在恶劣的天气司机敢于上路在说话时已经成为现场发生的确切事实,表征它的命题毫无信息差可言。可问者依然从正面执拗地提问,实际上问的就是事实得以发生的原因了——证据是我们完全可以在这类问句中加上一个追问原因的“怎么”而意思完全不变:“这天你(怎么)也敢上路?”如果将原因也扩展进认知目标,“(因为某种原因)这天你也敢上路”就会因为信息不充分而有了信息差,可以用“怎么”、“为什么”等来提问。不过这类修辞疑问的特点在于“怎么”并没有直接进入问句,而是通过违反合作原则——对已经显而易见的事实仍然做正面的提问,从而违反了合作原则而被当作言外之意推理出来的。所以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正诘问一一有强烈的诘问语气,但是采取了从肯定的角度提问。
  不仅是情感成分由于信度的提高而得到放大,更因为这类问句所问的其实都是事实的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又是负面的,就会导致修辞疑问向指责的方向转化。对“这天你也敢上路”来说,
  原因:司机是莽撞的、不负责任的,或是没有经验的
  结果:才敢在这样的天气上路因而“这天你也敢上路”作为事实是确定无疑的,司机是莽撞的、不责任的(或是没有经验的)作为原因也一定是确定无疑的。疑问从而转向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判断,也就是一个指责了:
  你真是一个莽撞的、不负责任(或没有经验)的司机!这两例也是如此:
  (13)来双阳厉声道:“慌什么?遇上一点点事情就懂了?”(池莉《生活秀》)
  (14)老东西,懂不懂规矩!新来就敢占老子的地盘?!(张想《带路》)
  以上四种以让步来制造信息差的方式,造成了修辞疑问的四种类型:试诘问、反诘问、推论问、正诘问。可以设想,这样的方式越多,无疑而问的修辞疑问类型也会越多。不过,如果这四种方式是从一条经过证明的原则必然地推理出来的,那么我们的期待就很可能落空。事实上这四种方式只是从大量的语料中概括出来的,彼此之间并没有被一定的逻辑关系所贯穿。因此完全可以指望,在这张能够制造信息差的让步方式的清单中,将有新的成员列入,这有待于我们在语言实践中的发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21:23 , Processed in 0.0621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