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17|回复: 0

[评论] 饱蘸真情写巴山——看五集电视纪录片《山里的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0 0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永纲
来源:西南电视
2002-10-31 12:49:41
  

在每一位艺术家的精神领域中,总有那么一块令他时常为之梦绕魂牵的领地,或是童年的经历,或是故乡的山水。这块领地。形成他的创作情绪,促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去反映它、表现它,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精神现象。连托尔斯泰也都这样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中重新唤起了这种感情,并以某种外在标志表现出来”。

  看完四川电视台王海兵新近创作的五集电视系列片《山里的日子》,使我对这一论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山里的日子》以画家罗中立重返他曾经生活过的大巴山区——四川省平昌县驱马镇双城村为线索展开故事。这是一部宏篇巨制式的纪录片(全片共5集,总长3小时15分),它全景式地跟踪和纪录了巴山深处一户普通农家——邓友仁一家及其乡亲们一年均日常生活,纪录了罗中立几次来到这里的经历。罗中立同邓有仁一家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30多年前,罗中立来到这里,是邓友仁的爷爷和父亲给他生活上的照顾,使他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灵感,画出了油画《父亲》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从而确立了他在美术界的地位;从70年代起,他多次来到这里,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大巴山系列组画”;1998年,他当上了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仍然忘不了这个离他所在城市千里之外的小山村,一年总有几次要来这里。

  对于罗中立来讲,这块曾给予他创作灵感和体验的土地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富有吸引力。也许在他的的心深处已经把这里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从而表现出如孩童对母亲般的眷念不舍。而事实也是如此。他每次来到这里,都会吮吸到丰富的乳汁从而孕育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尽管他的画风已经从写实主义的《父亲》走到了表现主义的《大巴山系列组画》,然而他的创作对象始终就没有离开过大巴山的农民。显然,大巴山之于罗中立,不仅是他的创作基地,更是他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故乡。这里的山水人情,成为滋养他进行创作的精神食粮。他来到这里 ,不仅要采集普通巴山人及其日常生活作为其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要从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巴山人身上吸取精神营养,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获得灵感,他寻找和表现的是蕴藏在这里的民族魂。

  在二十世纪末期,电视艺术家王海兵跟随美术家罗中立的脚迹来到这里,他要用镜头纪录和表现这块诞生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作品——《父亲》的土地上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追求。其实对王海兵而言,这块曾经哺育过他的土地对他更是一种“精神家园”,正如他在答记者问时所谈到的那样:“这次拍摄片子的时候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虽然我们住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里,但我对这种生活有很自然的亲近感,有一种回归的感觉。”(参见《中国电视名记者谈采访》,长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这种情感上的认同,促使他能够远离热闹的城市而九进偏远的巴山,用摄像机作笔,花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为我们捧出了这部煌煌3个小时又15分钟的纪录片作品。一方面,他用静观的方式,纪录了邓有仁和他的乡亲们承继着祖辈的传统,春种秋收、夏忙冬闲、节庆嫁娶、自得其乐的日常生活;纪录了他们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修公路、安装电视接收天线、安装自来水管、进行文明村建设等事件;另一方面,又用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去表现和讴歌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坚韧品性。在他的镜头下,繁重而枯燥的农事活动被镀上了诗意的色彩:落日前桔黄色天空映衬下邓有仁夫妇繁忙的剪影;月升时暗淡的天空下夫妻俩挥锄的激越;春播时山里田间盛开的鲜花与农人们挥汗耕作的身影叠印在一起;收获时那“唰唰唰”的收割声也别有一番韵味,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就连鸡叫声、狗吠声也因其清朗而混同片中音乐时有起伏。他在情感的抒发与客观地纪实之间舒展着艺术的性灵,把罗中立的艺术之旅同巴山人的平凡生活交织在一起;把充满表现主义色彩的画作同朴实的生活原型交融在一起;把巴山人受制于贫穷生活的无奈而又不满现状、竭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为交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在客观纪实的基础上,倾注有浓烈情感色彩的、融客观纪实与主观表现于一体的抒情性纪实风格——就象罗中立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他心中的巴山人一样——以致于,有时候,我们几乎难于分辨出到底是罗中立的油画作品还是王海兵的摄影画面。显然,在精神上,王海兵已经同他的创作对象共享着巴山魂灵的滋养,而在其作品中也已经流露出较为明显的表现主义意韵。

  最值得我们品味的还是主人翁邓友仁一家。应该说,王海兵通过这一家的特殊性反映了大巴山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阶段的大巴山人的生存状态和不同追求:《父亲》的原型、邓友仁的爷爷是“过去”时代的代表。虽然邓家爷爷没有在片中具体出现,但他的影子却无时不在——罗中立因他而一再来到这里;主人翁邓有仁一家是他的孙辈;罗中立在这里时时看到他的遗物(如麻布蚊帐等)、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们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就象他们脚下的土地一样纯朴,一辈子没有离开大山一步;邓有仁和他的大女儿邓云华是“现在”时的代表,他们身处改革时代,这给他们提供了走出大巴山的机会,但由于文化低,难于在外面立下脚,只好回到大巴山区,重复着与父辈一样的生活轨迹。尽管如此,大巴山在他们的手中也有了一些变化:公路修起来了;自来水管接通了;电视接收天线可以接收12个台的节目;祖居老屋也有了一些变化。闭塞的山区终于有了一些现代文明的气息;邓友仁的小女儿邓红梅应当是大巴山未来的希望。她已考上了镇上的中学,在老师的引领下正在刻苦学习,在她毕业以后,她将在罗中立的带领下走出大山。显然,她已经不再趋从于父辈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我们相信,不管邓红梅将来是走出大巴山还是留在大巴山,这种有知识有理想的大巴山人,都会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带来这片土地的深刻变化。

  正是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山里的日子》反映了生活在这块平凡而又厚重的土地上的人们的观念、困惑与追求,折射出变革时代现代文明对偏僻山区的影响和冲击,从而展现了一幅当代中国农村生活的隽永画卷。

  看王海兵的片子有一种感觉,就是片中透露出的浓浓的人文意识和典型的镜头造型意识,这使得他的作品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情愫和明显的抒情特征。《藏北人家》是如此、《深山船家》是如此、《青藏高原之旅》和《山里的日子》更是如此。人文关怀情愫,使他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生活在最基层的普通百姓,不仅要纪录他们的生存状态,更要表现他们或勤奋劳作、或忍辱负重、或自强不息的生活追求;而镜头造型意识,则使他突破了纯客观纪录的局限,别具匠心,充分运用构图、用光、色彩等造型元素来表现他的创作对象、讴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从而使他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形式美、力度美,别具一格而卓然挺立于纪录片园地。我想,正是由于这两种意识的作用,才使《山里的日子》在注重深厚的生活内涵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我们在一口气看完这部长达3小时又15分钟的电视纪录片以后,深深地体验到创作者所传递的那份清感。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03:15 , Processed in 0.257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