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4|回复: 1

关于洋缩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3 1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拒绝“洋缩写”

  关于“洋缩写”的议论不少,且大都对它批评有加,只是批评归批评,用却照样在用。为什么?因为它有相当数量的受众。对于当今众多接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且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年青一代来说,“洋缩写”便捷易记、有利于对外交流,实在比诸如“大巴”、“上滑”(上海滑稽剧团)之类不土不洋的蹩脚的汉语简称好得多。
  探寻“洋缩写”流行的原因,其实与某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一个社会或一个城市,但凡进入大开放、大变革的时代,其大众语言必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变化,近代上海的“洋泾浜现象”,即为显例。那时,中外人士共同生活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城市,抬头不见低头见,免不了要靠双方都能听得懂的语文来交流,大量西人、西谷、西物、西学滚滚东来,上海又靠什么来消化?不可否认,“洋泾浜现象”是起了相当作用的。善于改造外来语言,使之为我所用,也成了当时上海城市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特征。同样的例子,在那些经济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的非英语国家或地区、城市也都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洋泾浜”虽然实用,却并不科学,因此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淘汰,更不可作为今日效仿的榜样。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洋缩写”,不仅个个都有准确意义,且已在国际社会上被广泛使用。我们对它们比较陌生,不能说明“洋缩写”本身不科学,恰恰表明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通用语还了解不够,认知不多。同时,也表明了我们与人家的距离。
  “洋缩写”一多,会不会影响到民族语言的纯洁性,这倒是个问题,但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国家有专门研究语言文字的机构,还有那么多研究语言文字的专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制订积极的措施,将“洋缩写”的使用规范起来。
  比如,定期将国际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洋缩写”列表公布,让大众了解它们的准确含义和用法;再比如,将那些确实不便直接使用的“洋缩写”集中起来,由权威部门统一翻译成易识易记的汉语词汇。当然,这些工作一要及时,二要科学,三要保持经常性。就像日本,每年都有不止一种的新版外来语词典问世。即使在英美等国,使用频率较高的新词汇也会及时收入最新版本的权威词典。这些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规范使用“洋缩写”的困扰,又能让“洋缩写”在日常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岂不是比空喊保护民族语言、不同青红皂白地拒其于国门之外更有实际意义吗?当今的上海,正在以办好世博会为目标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上海能否在规范使用“洋缩写”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大概也可以作为能否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一个衡量标准吧。
来源:上海语言文字网
(2003-05-04)

相关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03-8-13 12: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谨防汉语“拼盘化”

  时下,外来英语缩写词正长驱直入汉语系统,诸如MBA、MPA、CEO、CPA、IT、PC、DOS、SOS、CTO等等,国产的英语缩写也成群结队地进入社会生活,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以有个英文缩写名而自豪,荧屏、报端、广告和各种宣传品上充满了他们的创造,还有卡拉OK、BP机、T恤、AA制、IP卡、IC卡等许多中英文相杂的词在市民生活中广为流行。
  如何看待此现象,有人说:“不要大惊小怪,对外开放么,怎能拒绝外来话!”这里,先请读段文字:“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S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的发展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读MBA的张小姐原本想去IT业发展,目标是当CEO,现在感到加入WTO后,IT业风险很大,转而想去Nike公司。而读MPA的李先生却感觉良好,说加入WTO后,政府职能大幅度改革,MPA的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随后,我们去了KTV包房,唱卡拉OK,大家相约关掉BP机,也不上inter网,兴高采烈,通宵达旦。”请看,将英语缩写词大量地直接嵌入汉语系统,汉语形象变得多么难堪,如果任其发展,汉语岂不成了“杂色拼盘”?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独特的方块字系统形成了与拼音形态的英语完全不同特色与传统。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西文化日益交流,我们要不要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字特色?回答是肯定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一个奇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必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特色。维护汉语纯洁性,并不是将汉语系统封闭起来,拒斥外来词和外来观念。历史上,汉语一向受到各种外来语影响,并且不断接纳外来词汇。但接纳外来语不等于一律生搬硬套,我们历来有个好办法,就是令其汉化,或音译,或意译,或音意合译,而不是原封不动直接嵌入。例如激光,最初音译“莱塞”,后来译成“激光”;“电视”是意译;“革命”则借用“汤武革命”中的词,不都是既传神又很汉语化吗?
  其实,现在流行的许多英语缩写词都有相应的汉语,用起来也很方便,如WTO----世贸组织、MBA----工商管理、IT---计算机业、CEO----首席执行官等等。翻阅《现代汉语词典》,从古至今引入外来词数不胜数,如现在常用的科学、物理、几何、体育、民主、社会主义、干部、市场经济、宪法等等,若当初不使其汉语化,而是直接嵌入汉语搞“拼盘”,恐怕现在的汉语体系早已荡然无存了。汉语所以充满活力和富于表现力,就在于既能吸取外来的新词、新概念,又能将其汉化。认为用汉语无法翻译最新科技词,是对汉语系统顽强生命力认识不足的史相之论。牛顿力学、相对论、进化论、基因论等世界重大科学革命,不都是通过汉语在我国广为人知的么?
  处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人,负有维护汉语纯洁性的历史责任。语言是民众交流的公共工具,其纯洁性必须依靠公共权利来维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法规,直至“汉语保护法”。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曾签署命令维护俄语的纯洁性,值得借鉴。维护汉语纯洁性,传媒责任重大,主流媒体应带头将英语缩写词译成汉语发表、传播。此外,笔者建议设立汉语节,每年举行汉语研讨会和各种交流表演活动,增强人们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感情。
来源:上海语言文字网
(2003-05-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02:54 , Processed in 0.0708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