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40|回复: 0

语体的系统性及语体研究的系统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8 2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苏鸣

    一、语体的系统性
    郑颐寿先生指出:“语体,是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长期地反复地使用不同的交际方式、语言材料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有机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正如一棵树,有干有枝,又如一张网,有纲有目,因而形成了一个‘语体系统’”。认识语体的系统性,对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言语功能变体,全面地认识语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开阔语体学研究的视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语体的系统性。
    (一)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的,而这些要素本身又可以是一个支系统。语体也是如此。比如,我们首先可以在诸语体中分出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两个支系统,在这两个支系统中,又可逐层分出若干个下位支系统。这些逐层划分出的支系统,从内部看,它们具有不同的言语特点;从外部看,它们具有不同的言语功能。
    (二)系统内的要素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尽管我们可以依一定标准从语体系统中逐层分出若干支系统;尽管各支系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排斥性,但是,在语体各支系统之间又存在着统一性和渗透性。这种统一性和渗透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某语体支系统中的一些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其他语体支系统,并产生出同这个支系统相适应的功能意义;第二,随着社会生活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介于两种语体支系统之间的混合体。
    (三)系统为达到规定的共同目标,要把系统内的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语体系统中,任何一个层次的支系统都无一例外地具备了这个特点。我们不会因为某个话语出现了几个方言俚语,就断定它属于口头语体;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个话语运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就说它是科技语体。某种语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有别于其它语体的言语特点和表达功能。这些特点和功能不是决定于某个词语、某个句子,而是通过语体诸要素在一定语境中有机的组合和运用而形成的。
    (四)系统要与一定的环境相适应。对语体系统来说,所谓环境就是语境,语境对语体的制约性首先表现为语境是语体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其次,语境对语体的制约性还表现为语境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语体系列特征的变化。“实际上,一切修辞领域都以言语环境为基础,而且语境对人们使用语言有约束力量。”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然我们把语体这个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那么,把系统方法引入语体学的研究,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体系统研究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研究语体系统,必须建立与系统论基本原理相一致的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语体的特征和功能,从联系中认识语体的对立和统一,从动态里发现语体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全面地、科学地揭示语体系统的规律。
    (一)语体研究的整体性
    整体观是系统论的基本出发点。它强调要把系统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体的构成和规律。我们研究语体系统时,首先要着眼于语体的整体性功能,不能把某一语体的整体特征看成是各变体或组成要素特点的简单相加。每一种语体都可以依交际环境的不同,层层区分出若干个下位变体。我们要描述某一语体的整体特征,不能只是简单把这些下位变体的特征相加在一起。如果我们看不到语体整体功能对其下位变体和组成要素的支配、控制作用,看不到各下位变体和组成要素对语体整体功能的依赖关系,那么,我们就会被各变体和组成要素的特点搅得眼花缭乱,最终把握不了整个语体系统的总规律。
    苏联修辞学界在是否应从语体中分出艺术体这个问题上曾出现过分歧。一些修辞学者认为,没有理由在语体中区分出一个单独的艺术体。他们的论据之一,是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多语体性的,不是封闭的。”的确,文学作品语言的运用具有开放性,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出其它各语体中所具有的任何言语现象。但是,如前所述,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不等于元素的总和,正如科仁娜所述:“艺术语言虽然看上去具有多语体的性质,其实它只是利用其他语体的某些特征和成分,并不反映其他用体整个的语言修辞上的体系性……”
    当然,语体系统的整体功能必须以要素功能为基础。在对上位系统进行研究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在整体特征的指导下,深入地对各层次的下位系统进行研究。
    (二)语体系统研究的关联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的整体,都是要素有机结合成的综合体。在综合体内,要素以各种形式相互联系,而整个综合体又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联系着。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组成系统的元素这种实体,而且还要研究系统内元素之间、层次之间的关系,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系可以说是系统的秘密之所在。”在以往的语体研究中,许多人只注意孤立地描写各语体的特征,却忘记了语体的功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效应。语体功能和特征的形成是建立在纵横交错、内外关联的各种联系基础上的。
    语体系统的关联性大致可作这样的分析:
    第一、内部关联性。语体系统的内部关联性包括同位语体之间的排斥和渗透,上位语体与下位语体之间的从属和变异;同一变体中语言材料应用系列特征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第二、内外关联性。这是语体研究最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即语体系列特征的形成与语境的关系;语体的构成要素与语体功能的关系。
    第三、外部关联性。语体系统也受外部关联性的制约。这里所说的外部关联性是指语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交际中,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语境中的目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要素的变化也不是“同步”的。而语境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言语特点的变异。以《大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为例:二者都属事务语体,公布的时间、采用的文章体式等都完全相同,但是仅仅由于适用的对象不同,在言语特点上也就起了分化。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语境诸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要逐一考察某一因素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每一个因素的变化对每一种语体的影响程度如何等等。
    (三)语体系统研究的动态性
    语体系统与其他任何系统一样。它的平衡和稳定是相对的。语体的形成是历史上长期演进的结果,从共时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描写出语体在相对稳定状态下要素和功能的特征。从历时的角度看,语体的要素与功能显然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种变化,对语体史的研究和进一步认识语体的发展规律都是十分有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揭示出不同时代的语体要素变化和语体功能变化,而且要研究语体要素与语体功能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首先,语体要素对言语环境发生作用,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语体系统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必要条件。以现代汉语艺术语体为例,我们之所以能对它的结构进行静态的描写,正是因为它总是在相对稳定的言语环境中,发挥着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独特功能。如果它不再对环境发生作用,不再具有上述功能,那么,它就将象古汉语中的骈文、赋体一样逐渐丧失其原有的地位。其次,语体系统的功能变化,总是与语体内部要素的变化同步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语逐渐融合的趋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演说体、口头文学体中,这种趋势反映得尤为突出。由此可见,言语环境变了,同原有环境相适应的语体功能也必须改变,而语体功能的变化又必须与语体内部要素的变化同步。揭示这些关系,有助于科学地认识语体系统用发展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2:09 , Processed in 0.0975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