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2|回复: 0

网络的哲学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9 0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江南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3-9-12 20:50:55   

--------------------------------------------------------------------------------

一、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网络已经逐步从尖端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人们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人们与网络的关系正由疏远、神秘走向亲近和习以为常。从历史的角度看,一种新的社会构成成分的出现必然意味着社会结构出现了大的调整,旧有社会构成成分和其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新因素的出现而发生改变,有的成分消失了,更多的则响应社会整体的变化,调整自身内部和与其他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与新的成分一起构造出一个新的社会存在,构成了人们新的生存基础,因此从哲学存在论的角度看,网络具有深刻的存在论意义,值得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严格讲,我们上面使用的网络概念与计算机科学中使用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更多的是我们日常意义上包含丰富人文意义的用法,是指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时产生的所谓网络人文世界,与计算机科学中的网络概念有很大区别。如果把计算机科学中的网络概念比作是网络建设者们(理论的和实践的)创作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那么网络人文世界就是读者(使用者)对这部作品进行的五花八门的解读,这些解读与网络建设者的本意或者符合,或者根本不沾边,或者正好相反,或者干脆六经注我,充分体现了读者阅读时的狂欢状态,这从当前对网络形形色色、大相径庭的评价和解读上可以看出。区分网络概念的这两方面含义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视角对网络进行审视和反思,理清思路,不把一些应该分开的问题混为一谈,当前对网络的一些争论往往就是在概念上混淆了这两者造成的;其次,可以让我们对网络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不以偏概全,得出一些偏激、经不起考验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区分揭示了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网络与文本一样,有创作者,有解读者,正是在这种创作和解读的解释循环过程中,网络直接介入到我们最基本的存在层面,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生存于这个时代的人存在的场所、样式和背景。本文的论述就是从这一视角切入,首先探讨网络设计和建造者在网络这一作品中所要刻画和体现的意图,然后考察网络使用者对这一作品的狂欢式解读,通过分析使用者何以能够进行网络狂欢的哲学、计算机理论及网络建设实际的原因,揭示出网络时代的主要存在模式:整一化/多元个体及其内在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作为网络时代存在基本模式的存在论意义。

      也许有人认为,谈到哲学人文意义,那就只应该关注网络人文世界,科学是与人文对立的概念,其实人文的概念远远大于科学,科学也是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理解和规划方式,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具有科学外表的计算机科学术语“网络”同样具有人文意义,同样是人们居于特定生命理念和目的构造出来展示自身生命和存在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和我们以前赖以生存的自然实在完全不同的方式构造起来的人造实在,人为的秩序从根本上贯穿其间,它构成了网络人文世界的实在基础,同时自身也从根本上融入并构成了这一人文世界的核心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网络的实在基础开始对网络的存在论哲学意义进行分析,并进而为全面理解更高一层的网络人文世界的意义打下基础。

     从科学意义上看[1],网络由多台计算机和联接其间的通信网路构成,单台计算机是网络的节点,计算机的物理空间分布和不同计算机之间的关联模式构成了网络的拓扑结构,这一结构区别与通信网路的实际物理结构,是构成网络的真正内在结构。单机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构成,两者在计算机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从最低层的物理集成电路到最上层的用户使用,计算机任何一个部件都是这两者的结合,任何一种功能的实现都是这两者合力而为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按软件/硬件、单机/网络、人/机界面及网络人文世界这个顺序开始对网络的哲学意义进行分析。
     
二、软件和硬件
     
     单台计算机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目的,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从构成的结构层次看,软件和硬件部分都可以依照同样的标准分为集成电路层面、系统层面和运用(人/机)层面三个层次。软件和硬件一般是指计算机中无形和有形部件之间的区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系统层面上的硬件,就是在集成电路层面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而在应用层面,系统往往又成为一个硬件概念。但从抽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硬件指日常意义上的有形实在,软件指无形的思想意识内容,但这一思想意识具有特殊的内涵和意义,是指计算机赖于存在的一系列理论和设计,不是我们平常所指。

      计算机的理论基础是十七世纪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开创的数理逻辑[2]。这一学科是在反驳和扩展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体系基础上建立的,其哲学基础和意图是推翻亚里士多德关于世界的经验主义论断,以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预订和谐论为基础,建立一种能够体现理性主义理想的世界语言。这种语言具有绝对清晰的概念界定、逻辑推演,它以还原论和单子论为方法,把体现了预定和谐理想的、由欧基里德开创的公理体系方式作为构架理想世界的标准。莱布尼茨幻想以这种语言为工具,规范世界,实现世界的大同。莱布尼茨之后西方哲学中向往这一美好理想的人比比皆是,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20世纪上半叶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运动,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3]无论是从思想还是表达形式上,都完整、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追求。世界由一些不可再分的原子事实按特定的组合构成,理想语言的结构和世界的结构有着预定的和谐,我的语言就是我世界的界限,语言之外没有世界,对不可说的保持沉默。

     这一语言理想的表达就是数理逻辑的符号方式,而二值逻辑是数理逻辑体系中最为根本的一部分,是对世界的根本性描述。由此派生的布尔代数为计算机进行科学运算和逻辑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科学还原论为依据的计算机算法使得人们能够把事务表述为一连串以原子组合操作为依据的程序,并以蕴含和谓词演算为基础的语言分析使得程序能够严格无歧义地表述出来,最后通过以布尔代数为基础的数字电路设计而得以实现。由此看来,计算机其实是自古以来人类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理想的一次具体实现,是以理想语言构造理想现实的又一次杰出尝试。

     下面我们按照一开始区分的计算机构成的三个层面:集成电路层面、系统层面和运用层面,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逐一考察,来验证我们上面的论点。

     集成电路是由人们设计出来用于专门目的逻辑电路、微程序和负载这一逻辑电路的物理载体构成,单纯的物理载体只是一种原料,没有在载体上实现的逻辑电路只是一种想法,只有两者的结合,才真正构成集成电路块。这一过程中,人们对物理材料的了解和加工技术,以及物理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对能否实现这一结合至关重要,它限制了人们设计体现自己目的的逻辑电路的可能性和范围。逻辑电路设计的正确与否、恰当与否,同样也直接决定了集成电路块的价值。软件和硬件在这里得到了最基本的统一,数理逻辑描述的理想性的秩序由理想的语言在此彻底实现了。

    系统层面关注的是计算机不同部件之间如何协调成为一个整体运作。从硬件角度看,就是各个集成块之间、硬件板块之间以及不同物理部件之间的物理接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主板设计上,例如各种电路布局、连接电压、接口方式等等。从软件角度看,主要指不同部件之间软硬连接接口设计标准规范、系统软硬件资源调度管理、指令输入输出处理、指令执行等等。从这一层面看,系统的概念在此统一起软硬件的概念,就像上一层面的集成块概念一样,软件和硬件是构成整个系统缺一不可的要素。系统的整体性能并不依赖单独的部件,而是依赖于系统不同部件之间、软硬件之间的整合程度以及整体水平。系统中的协调原则必须是完全能够量化和程序化的,最优化方法得到尽可能多的使用。一切部件从系统角度看是多余的性能、特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只要可能,坚决去掉,尽量维持系统的简洁和单纯,每一个部件都应该没有自我而只是雷锋式的螺丝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最优化。这是莱布尼茨理想的真实写照。

    运用层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机在此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交换,即构成一个人/机界面,其中涉及广泛的哲学问题,我们下面还要专门论述。这里只从本节的论述专题出发,讨论其中人/机交流基础这一问题。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交流必须具备的要素有:公共的表意符号系统以及这一符号系统赖以运作的环境、交流的意向以及共同的兴趣等等。对人/机而言,也是如此,只不过含义有所变化。公共的表意符号系统及其运作环境对人/机而言,就是进入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理想语言世界,承认世界的根本结构正如科学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是原子事实按照特定的组合排列而成的,数理逻辑揭示的结构就是世界的理想性真实结构,一切事物通过一定的分解都可以用特定的原子事实和程序组合表达出来,并加于解决。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的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和检索方式[4],大量数据库,无论是面向对象式、关系式的数据组织方式,都是以这一世界观为基础的。检索是以布尔逻辑的表达式方式组织自己的提问,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得把自己对世界的提问变成数理逻辑的二值表示法,也就是把我们眼中的世界必须按科学主义者视野中的世界的模式来组织,然后才有对话的可能。“语言技术比任何其他工具都更加根本。但一种技术触到我们的语言,它便触到了我们的居所。”[5]

    由此可见,单机在根本上都是居于相同的哲学理念和理论基础,因此相互间并不具备根本性的区分,也就是说,在哲学和理论根基上,所有计算机都是一个理想机(图灵机)的现实实现,就像柏拉图的理念和由理念派生的现实物品一样。不同的单机只在较为次要的层面才体现出个性化的色彩,比如不同系统和品牌、不同的信息存储和运用等等,因此在计算机世界中,对单机的识别从理论上看是没有意义的,在实际中也如此,每台单机都是由按特定标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不同部件组合起来的,虽然每个部件一般都有厂家设定的系列号,但任何相同部件之间都可以任意调换,因此凭借这些系列号来唯一确认一台机子是不可能的。有的只是理想机的概念,对单机的评价就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理想机的特征。这和理性主义者对人的认识何其相似!个体是低级、混乱、不确定的,使其成为人的是他/她所体现出来的抽象的理想人的概念,他的使命就是通过磨练,放弃一切个体的东西,向抽象的纯粹的人的形象靠拢。完全可以把单台的计算机看成依据理想的理性原则设计出来并加以初步实现的理想的人的化身。从根本上看,计算机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科学理性主义的理想在现实中的又一次杰出实现,它把我们世界的存在基础又朝科学理性主义理想的方向推进了一步,我们生存中科学主义存在背景又多了一份,它正在以自身纯粹优美的结构构成向我们混乱不堪的社会人生及个体的构成做出样板,并在实际上改造着我们每个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自我结构,科学主义的理想似乎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光辉灿烂的美景,人类的大同是这一美景的终点,而联网后的单机似乎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三、单机和网络

      现存的网络从技术上看分为三种:以帧交换为特点的PSTN网(即电讯网)、以包交换为特征的TCP/IP网(即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者互为补充,正走向以扩展TCP/IP为基础的三网合一的大融合。三者虽然现在各自并不兼容,相互的联结要通过专门的设备,比如常用的调制解调器转换才能进行,但它们也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建立在协议基础上的通信方式,虽然各自所遵守的协议并不相同。但都是以协议为基础来运作的,相互间的转换连通也有国际通用的协议标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的核心就是协议。

      协议的概念其实很简单,用计算机网络类比人类社会,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共识和公共规则基础上的,包括语言及其运用环境,社会公共道德、民俗民风、法律等等,没有这些,人们根本无法相互交流,更谈不上形成任何较为持久的相互关系,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处在,人类的生存也成了问题。协议就是多台计算机相互通信时所遵守的一系列约定,包括身份识别,地址确认、路由控制、质量控制、编码解码等等,目的是确保多台计算机在进行联络和信息交换时准确、快速和有意义。按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开放网络标准体系(OSI)划分,一切开放网络都应该能够划分为七个层面,从最低端的物理层到最高端的运用层,每一个层都有相应的协议以确保在这一层进行的通信能够有效进行,通信的流程是信息从一台计算机的最高层:运用层进入,逐级向下,通过每一层不同协议的变换,最终编码成无意义的物理电流脉冲,通过物理层发送出去;接受端节受到脉冲信号后,以相反的方向,逆用协议,把发送的信息还原为其原来的形式,并通过运用层呈现给接送者,由此完成一个通信过程。信息的发送有三种方式:点对点、点对全体、点对多点,其实现也是在上述过程中通过不同协议的规范而完成。

      从上面的陈述可以看出,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世界规划构成结构和规定交往规则,目的是建立结构完整、合理,具有自愈功能,能够安全、高效、准确运行的网络系统,尽可能消除一切现实和潜在的对这一目的造成妨碍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协议的理论基础是以数理逻辑为根本的图论、运筹学等等学科,它的基本哲学理念与单机所体现的一样,是试图以一种理想的语言,勾画和建构出一个单纯、美好、充满理性和谐的世界图景,并在现实中逐步实现。作为网络节点的单机都是一个理想机(图灵机)的现实实现,正如前面所述,单机不具备理论和现实的身份确认的可能性,因此网络通信中信源和信宿的确认采用的不是对进行通信的两台计算机进行唯一性认证,而是采用数字身份认证方式,即用特定编码方式,制定能够在特定通信范围内唯一区分通信双方的数码识别码,任何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的人,必须申请并享有这一惟一的识别号才能够进行有效的通信,在internet网上,这种编码就是ip地址,在更上层的用户层面,比如电子邮件服务、社区、QQ中,数字编码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用户名、代号和昵称等等。网络中,这一编码就代表通信者这个人,而人本身的个体性荡然无存,这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线上对同一型号产品进行唯一序列号识别如出一辙,也正是科学理性主义者理想中的个体形象。节点与节点的交流由于有网络通信以及信源和信宿理想性质的确保,有着最大的共同语境基础,由交流造成的误解在根本的哲学和理论基础上似乎都可以得到消解,方法是以理想语言正确地表达所交流的信息并且正确地传输,因此网络交流在理论上似乎不存在任何误读的可能性,可以进行完全意义上的交流。
     
四、人/机界面及网络人文世界
     
     上面我们主要分析的是网络本身体现出来的理论和设计上的人文意图和哲学观念,但网络是供人使用的,人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解读网络设计和建造者的大作,网络的设计理念和意图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是否真能得到体现?人/机互动过程到底造就了什么?对此应作什么样的现实的和哲学的解释?

     “界面便是两种或多种信息源面对面交汇之处。”[6]人/机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交换构成一个人/机界面,人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此相遇,如上所述,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只能按照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建立在数理逻辑这一理想语言之上的标准化表述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只有把自己的世界也转换成理想语言能够描述的世界时,这种交流才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基础是理想化的逻辑语言,人们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朝着科学理性主义定义的抽象人的方向靠拢。一旦进入网络,个体人变成一个可以惟一识别的编码,按照最优化的原则选择路径,游荡在一个个服务器之间,寻找另外一个编码,由此构成人与他人关联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重新构造了我们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广泛运用时,会要求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组织结构符合它的理想化和最优化结构构架要求,按照科学理性主义理想语言勾画的理想世界图景重新组织社会结构,这里有成本的考虑,更有哲学理念对世界理想样式的考虑。

     这种趋势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明显,正逐渐从社会生产领域向其他领域蔓延,西马社会批判理论揭示的现代人单面化趋向[7]在网络时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社会结构从人的基本生存环境这一根本点上对人的整一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完整个体的生存环境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但这只是人们对网络的一种解读,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但毕竟不是全部。看看现实的网络世界,足于让任何人瞠目结舌。在网上,一切你能够想象的东西都有,还有更多你想都没想过的。从高雅的古典艺术到极端变态的色情垃圾,从无私博爱的国际主义到狭隘自私的极端种族主义,从花前月下儿女情长到令人作呕的吃人变态图片,从海誓山盟的甜美爱情到偷情卖淫嫖娼,从婆婆妈妈的闲言碎语到纵横联合的国际政治风云,什么都有,甚至就在一个网站之内!这活生生是一幅网络狂欢景象,这与网络本身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完全是南辕北撤!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很多人对网络出现的问题忧心忡忡,认为是网络不成熟和管理不善造成的,认为通过提高公民素质,完善网络自身,加强管理就能够解决问题,果真如此吗?我不那么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网络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不单是技术上,更多是对它所居于的哲学基础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进行考察,因为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科学理性主义理想所据于成立的基础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

     我们从网络的管理机制入手来分析这一问题。按照网络设计者的理念,网络理性、优化的结构和完整的标准化协议群,应该能够确保网络本身的高水平管理。但这一愿望是建立在一个假设条件之上的:即使用网络的人和作为节点的单机一样,对信息的处理和解释是标准化的、非个体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都是单机与单机的关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正因为个体不是单机,这才出现了网络人文世界的狂欢。

    这种狂欢是如何出现的呢?有趣的是,方法之一正是通过对科学理性主义者为人勾画的标准画像:数字签名这一网络身份证的颠覆而实现的。上面我们经过分析指出,就计算机单机本身而言,没有成为独立个体的哲学和现实基础,因此在网络通信中不可能以单机为对象进行,只能是由进行通信的人按网络通信的要求,申请特定的编码作为数字身份证明,并通过特定人/机界面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作为整一化体现的数字签名要求个体放弃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变成单一理想人概念下一个派生的影子;另一方面,就个体而言,这种整一化的面目何尝不是遮蔽个体真实面目,逃避现实世界种种不想遵守的道德法律习俗约束的极好面具?数字签名对个体而言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匿名,即使是在强制性的身份代码登记制度下,一方面由于网络交换范围几乎无限的扩大,个体之间的交往几乎不存在地域的限制,人们几乎是生活在陌生人中间,交流的频率和数量呈几何级数扩大,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实时或非实时,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等,要想详细记录所有交换信息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与数字签名关联的个体的信息一般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个体身份证明,属于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并非任何人轻而一举就能获得,同时也只是这一个体在国家政权范围里对政权管理有用的最基本信息,与个体丰富的内涵相差甚远,与匿名没有多大区别。

    即使有了网络上个体的匿名特性,那号称以理想语言为基础的网络表述如何可能允许网络语言的狂欢?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理想语言的性质及其为人/机界面提供的接口性质;2、网络的开放性与多元个体概念;3、理想语言的局限性。4、理想语言的神性本质与个体人的局限性。

1、 理想语言的性质及其为人/机界面提供的接口性质。

      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理想语言是一种标准的形式化语言,它首先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中形式的合法性。它通过严格规范概念的定义方式和概念间关系的形式化演算,以及通过谓词逻辑演算严格规范语句表达和逻辑推理过程,使得理想语言的表述和逻辑推导具有清晰、严密、无歧义的优点。其方法是还原论的典范:把世界丰富多彩的事务还原为严格定义的、有限的原子事实,把其他事物都看成是由这些原子事实按不同组合和结构方式组成的;严格定义事务间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种类,用形式化的演算方式规范和表述各种基本作用类型的作用方式,把其他复杂的作用类型看成是由有限基本作用类型的组合。两部分相互配合,就可以对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事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有条不紊的叙述,建立起一个结构清晰明了的世界图景。但世界呈现出的随机性和丰富性远远超出了这种简单图景所能描绘的极限,这首先表现在分离原子事实这一举动上。从目前看,只有在纯数学和数理逻辑等完全理想性的人为世界中,这一举动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意义,而一旦涉及到现实生活,则根本是无稽之谈:定义太多的原子事实则失去了意义,从当前公认的较为根本的层面上开始定义,则就算要表述一个生活中最为简单的事情,也可能要极其复杂的表达式,而且能够构造出这些表达式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学习,因此这种做法在面对现实时根本无意义,何况世界也许根本不是以同样的方式结构的,许多事物根本无法用这种方法表述,比如为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认为人们应该对此保持沉默的善、美、道德、上帝等等。[8]

      网络设计者明白这一处境,因此在设计人/机界面时放弃了理想语言表述要求中严格的原子事实定义规范,一方面使用大量自然语言词汇作为关键词对信息进行整理,一方面干脆把数理逻辑的语义部分去掉 [9],用变量充当形式化演算表达式中的事务概念,让使用者自由输入表示特定事物的自然语言概念,然后对这些概念进行规范的形式化演算操作。这种操作不涉及语义,语义的矛盾和怪诞与它无关。当前网上信息的组织方式,特别是数据库,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我们通过检索引擎对信息进行检索时,对此应该有切身的体会。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使理想语言勾画的结构严整清晰的世界图景烟消云散,代而取之的是一个不伦不类,既非现实模样,也非理想模样的怪胎,其混乱程度一点不比科学理性主义者痛恨的现实差。

     由此网络在人/机界面对表述的限制已经不存在,人们试图通过规范表述来清理世界的企图失败了,通过人/机界面,几乎一切都可以表述,现在的网络管理有时不得不采用关键字屏蔽技术,也就是在人/机交流过程中管理层通过检查用户通信信息中是否包含违禁词表中的关键词来决定是否中止这一交流活动,这一方法是被动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开放性网络就意味着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并非只有一条网路连接,而且在包交换连接中,同一次信息交流所发送的不同的包可能走不同的路径,就算在每一个接入终端都使用该技术,成本不说,法律是否允许不论,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意思,用自然语言可以有很多表述方式,而且还有代理、加密、暗语、图形、视频、音频交流等等方式。这为人们进行网络狂欢奠定了基础。

    2、网络狂欢与多元个体概念。

     网络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从理论上看,只要遵循特定的标准,它可以从任意一个节点向外无限扩展,而且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提供人/机界面进行交流的终端,任何两个节点从理论上看都可以相互连通。为使交流得以进行,我们按照一定规则对每个节点和进行通讯的人各自赋予具有唯一性的数字身份编码。从前一节的角度看,这是对人的单面化,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进行狂欢所必需的隐形面具,正是在这场整一与狂欢相对的权力游戏中,多元个体的概念出现了。

     权力游戏有着令人惊讶的结构,其核心并不是我们平常分析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而是压迫者与反抗者关系,统治者与不服从者关系。这乍看似乎有点费解,其实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看一看现实或者历史,试图拥有或表现自己拥有权力的一方,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都不得不去寻找、确认、甚至培养出一个对手,正是在与对手的周旋中,权力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而面对一片臣服之声,权力也就自我消亡了。法国哲学家福柯对权力的这一运作机制作了精辟的论述 [10]。在网络世界中,人们面对由自己创造出来前所未有的、几乎随处可见强制性整一化,人们的另一半:不可替代的个体的意识不可避免地以同样前所未有的明确姿态出现了,以接受这前所未有的挑战:你是谁?你和他人的区别是什么?

      多元个体概念的明确程度与他受到的整一化程度成正比,这是一场个体与整一的权力游戏,两者都是人自身内在的理想性体现,因此从根本上看这是一场人自身灵魂内部的斗争,理性与非理性、个体与群体、自由与规范、秩序与混沌,这些都是这一权力游戏中的战场。正是在这从内到外遍布世界的硝烟中,多元个体概念与高度整一化的网络一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进行网络狂欢的主体正是这些进行自我拷问的个体,而网络狂欢就是他们与自我搏斗、拷问自我灵魂的方式[11]。

     3、理想语言的理论局限 [12]。

     奥地利伟大的逻辑学哥德尔1931年发表了他轰动世界的研究成果:哥德尔定律。他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在一个完整严密的一阶形式系统中,比如自然数形式系统中,它的所有合法表述必定要依赖特定的公理作为基础和起点,而且这所有表述中至少有一个这样的表述:它完全遵照这一系统对表述的要求,因此是合法的表述,但它不可能在这一系统中得到证实或者证伪。后来的研究证明这种表述不只存在一个,而是存在无数个,它间杂于这一系统的所有合法表述中,这些表述也是无穷的。现代计算机理论的鼻祖之一,英国天才的数学家图灵也在计算机的理想机(图灵机)上证明了存在这样的可能:一个严格按形式逻辑理想语言表述的程序操作,在理论上存在使图灵机永远运行,永不停机的可能,也就是说可能出现有输入而没有输出的情况,这对计算机而言就是死机。

     科学家们严格证明了哥德尔定律与图灵机问题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哪怕是严格的理想形式语言也存在先天的弊端,世界哪怕再这么极端简化和理想化的情况下,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它对哪怕是严格规范和限定领域的表述,在无限多的真命题的缝隙里还是会留下无限多的不可知空间,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因此依靠数理逻辑式的理想语言来规范世界和表述世界的梦想破灭了[13]。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一结果,这其实是一个理性秩序和非理性混沌的关系问题,理性与非理性、秩序与混沌本来就是孪生兄弟,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本身内在地就包含着狂欢的空间和萌芽,网络与狂欢在命运簿上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4、理想语言的神性本质与个体人的局限性。

    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一直有一个假设:就是居于数理逻辑规范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设计者都能够像神一样完满地运用这一理性工具,做出在结构和性能上从理论上看完满的单机和网络设计。但绝对的清晰、有秩序是神的特性而不是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看理想语言充满了神性色彩。在现实中,执行设计的是像你我一样的有限的个体,不是神,他不可能像神一样霎时知道全部结论,有关理想语言及其世界的知识在积累和发展中,对知识的运用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差错和不足。尽管人们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并加于改进,可有限性是个体的特征,离开了有限性,个体就消失了。这一方面意味着人总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中进步、发展,一方面意味着错误和不足要伴随人的一生和他做的所有事情。

     正是人的这种有限性给网络狂欢奠定了又一块基石。作为有限个体的创造物,单机和网络远远没有理想中的完美,错误、漏洞比比皆是,为了利益、权力之争而限制、破坏网络自身的优化结构更是屡见不鲜,人向往着完美,可永远不能实现完美,向一切号称完美的东西挑战,揭示它隐藏起来的瑕疵就成了完美与缺陷之间的狂欢游戏,这是个体/整一化权力游戏的一个变种,黑客攻击就是这一狂欢行为的最好体现。

     黑客是网络的产物,在他们身上最好地体现了网络中个体/整一化权力游戏的精髓。他们都是精通网络技术的行家里手,大多数人靠网络谋生养家,更有人本身就是网络的设计和建造者,按理说他们应该是网络死心塌地的拥护者,可实际上他们往往身兼两种角色,一面维护着网络,一面又在窥视着网络中的漏洞,伺机加于攻击。这种分裂的心态与他们身处网络世界的最前缘,最直接和强烈地体会到网络所带来的人内在更进一步的分裂有关,个性与整一、理性与激情、创造与规范、有限与无限,这一切对他们的心灵都造成巨大的冲击,他们对网络权力游戏有着最为直接和深刻的理解,他们角色的分裂直接反映了他们心灵内在的矛盾与斗争,不巧的是这两者就完美地并存于同一个肉体中。

结语:网络的存在论

       因此就想捍卫个体作为独立存在价值的使用者而言,网络的人文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它为多元个体提供了一个其自身具有颠覆可能性的对象,个体在对作为其对立面的标准化画像的颠覆中,实现了对自己作为个体的确认并获得相应的认同和自豪感,而这一颠覆活动的总和就构成了网络狂欢的图景。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4]中所揭示的,反对现代工业文明最坚决的恰好是伴随工业文明一起出现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对匡正这种文明的弊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取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发誓与资本主义制度势不两立的现代艺术其实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忠实拥护者,现代艺术是广义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这个制度荣辱与共,生死同舟。网络与多元个体何尝不是同样的关系?正是网络提供的高度整一化的生存环境,催生出了多元个体的概念。

     正如我们已开始就指出的,整一化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给我们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我们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孜孜以求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秩序化要求的具体实现,人类的生存和进步,以及对世界的理解极大地依靠这一进程。但同时它为人自身的认识提供了认知背景和参照系,考察人类的历史可以发现,人们不同时代实现的不同的秩序水平,为人们提供了定义和刻画自身形象的基础,整一化与人这两者在人类历史中玩着一场没有终结的权力游戏,恰如福柯指出的[15],权力结构可以被揭示出来并加于批判,也可以选择是否加入到某种具体权力游戏中,可你不可能逃脱所有权力游戏,你逃脱这一个,就必定得加入另外一个,有些游戏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它是人类生存不可逃避的结构和状态,这里谈的就是这一种。历史上,我们的先辈玩比较老的版本,今天轮到我们来玩“网络版”。是幸还是不幸,无从说起,因为我们无从逃避,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只能说我们玩得尽兴与否,高明与否,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游戏远远没有终了。从这个角度看,丹尼尔·贝尔断言的现代主义已经消失了的反抗[16]又以一种新的面目在网络时代诞生了,这种由多元个体倡导的反抗将构成这个新时代的根本性特征,新时代的美学和艺术,都将从这里获得灵感和力量。

----------------------------------------------------------------------------------------------------------
* 张江南,男,1970年4月生,江西玉山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哲学美学研究。

[1] 本文中涉及较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由于面广,而且不是专就技术而言,因此有关内容是从平时大量阅读的有关书籍中综合整理出来的,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书籍,有关参考书目可参见:Tanentaum, Andrew S.:《计算机网络 第三版》熊桂喜,王小虎译,李学农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Comer, Douglas E.:《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 第一卷:原理、协议与结构 第四版》,林瑶,蒋慧,杜蔚轩等译,谢希仁教,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汤子瀛,哲凤屏,汤小丹著:《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等书籍
[2] 这一观点主要来自[美]迈克尔·海姆著:《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93至102页
[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一版
[4] 参见[美]迈克尔·海姆著:《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11至26页
[5] [美]迈克尔·海姆著:《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7页
[6] [美]迈克尔·海姆著:《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78页
[7] 参见[美]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
[8] ]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一版,7
[9] 我认为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一书第17页前后对数理逻辑的描述有所偏失,数理逻辑并非没有语义的要求,只是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这正是我要揭示的网络狂欢得以进行的一个条件。
[10] 相关论点在福柯的一系列主要作品中都能见到,对这一权力运作方式的揭示,特别是对知识话语的权力运作方式的揭示,是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基本目的。参见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元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5月第一版及其他福柯作品
[11] 这里我接受麦克卢汉的观点,把网络看成人的整体性延伸,有关观点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周宪,徐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一版
[12] 有关内容参见[美]M.克莱因著:《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李宏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十二章 第263至284页
[13] 有关内容参见《集异壁》
[14] 有关论述参见[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5月第一版,第20至40页及此书第一部
[15] 参见[10]
[1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5月第一版,“今天,现代主义已经消耗殆尽。紧张消失了,创作的冲动也逐渐松懈下来,现代主义只剩下一只空碗”,第66页及此书第一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6 07:18 , Processed in 0.0794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