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98|回复: 0

《纪录电影文献》序言——纪录与虚构注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5 09: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单万里
来源:银海网
2001-06-08 14:20:15




注释:

(1)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见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66年修订版,中文(单万里、李恒基译)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28页。

(2)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二次修订版,第297页。本文中有关当代纪录电影状况的其他引文均标明“巴尔诺说”、“ 巴尔诺认为”等字样,以后不再逐一标明页码。

(3)见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序言》(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66年修订版),第13页。

(4)见法国让·路普·巴塞克主编《电影辞典》(法国拉鲁斯出版社1986年第1版)中的“纪录电影”条目。

(5)布里安·温斯顿《纪录电影:我认为我们遇到了麻烦》,见阿兰·罗森萨尔编《纪录电影面临新挑战》,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6)苏珊·海沃德编《电影研究关键术语》,英国Routledge出版社1996年,第38-39页。

(7)罗伯特·C·艾伦《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见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中文(李迅译)见《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8)胡濒《当代法国电影》,参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07页。

(9)威廉·罗特曼著《经典纪录片赏析》,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10)参见任远主编《电视纪录片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271页。

(11)埃尔文·莱塞《合法的手段--纪录电影与历史》,见《世界电影》1993年第3期,第224页。

(12)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原载美国《电影季刊》1993年春季号(总第46卷第3期)。上段文字中引用的托宾的话转引自威廉姆斯的这篇文章,我在本文中对西方“新纪录电影”的描述均依据此文,下文中的引语不再逐一标明。

(13)这段话以及本文最后一段中的引文均见约翰·奈比斯特《悬浮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见《北京晚报》2000年5月17日第19版;或见奈比斯特等著《高科技·高思维》中文版,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7页。

(14)当然,“真实电影”也不是一味排斥虚构,或者说根本就排斥不了虚构,这个问题值得另文论述。

(15)参见《我无法表现总体真实--怀斯曼访谈录》,纪拉德·皮瑞采访,载法国《正片》杂志1998年第3期。

(16)原文为horizon,《没有记忆的镜子》一文中多次使用该词,《英汉大词典》的基本释义为①地平(线);②(知识、思想、经验、阅历、兴趣等的)范围,眼界,视域,见识……其实,简单地说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人的视野或知识可及或不可及的分界线”。本文采用“事界”的译法系借用的天文学术语(也作“视界”,英文为event horizon),指宇宙黑洞的表面,是连接黑洞与白洞的界限,通俗地说是指“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之间的界限”,或“可知事物和不可知事物之间的界限”。

(17)影片《蓝色警戒线》通过对一桩杀人案的深入调查,在免除一个被诬告犯有杀人罪的男子的死刑方面起了关键作用。《证词:犹太人大屠杀》与表现同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同,没有使用任何历史资料,而是全部通过对见证人的采访,试图将“历史再现于现在”(这个提法可参见孙歌《再现于现在的历史》,载《读书》1997年第7期)。另外,由于“新纪录电影”出现在后现代时期,原文也经常用“后现代纪录电影”一词。

(18)参见凯文·麦克当纳、马克·卡赞合编《想像现实:纪录电影文选》(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96年)第12章,第376-377页。本章题目为“引起争论的问题”,汇集了理查德·利科克、克里斯·马盖、克洛德·莱兹曼、马塞尔·奥菲尔斯等15位著名纪录片人对纪录片功能与未来的看法。

(19)帕·泰勒《故事片中的纪录技巧》,原载《美国季刊》杂志1949年夏季号,中文(彬华译、孙雨校)见《世界电影》1983年第1期。

(20)尼·布莱内《形象化的电影--评戈达尔的影片〈轻蔑〉》,载法国《电影前台》杂志1992年第5、6期合刊,中文(单万里译)见《世界电影》1996年第6期,第180-181页。

(21)参见(12)。

(22)有关这部影片的情况,可参见肖恩·罗森汉姆《天外来客--论〈时间简史〉和〈奇怪的收缩人〉中的科学幻想》,原载美国《电影季刊》1995年夏季号(总第48卷),中文(单万里译)见北京电影学院《教学编译参考》1999年第1期或《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以及纪拉德·勒格兰《时间简史--对一种非(?)移动的物质的认同》,载法国《正片》杂志1993年第4期(总第386期)。

(23)参见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中文版(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156页。

(24)参见(15)。

(25)触媒是催化剂的旧称。

(26)有关阿巴斯的情况,可参见《当代电影》2000年第3期发表的一组文章。

(27)指电影画面的声带信号,放映电影时一般是不投射到银幕上的。

(28)戈德弗雷·切西尔《提出问题的电影--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载美国《电影评论》杂志1996年7-8期,中文(林茜译)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29)劳拉·穆尔维《基耶罗斯塔米的不确定原理》,载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1998年第6期,中文(梅峰译)见《世界电影》1999年第3期。

(30)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可参见渡部实《山形国际电影节与世界的纪录电影》,中文(王众一、洪旗译)见《电影艺术》2000年第3期;林旭东作《中国新纪录片》(待发表);法国《正片》杂志1998年第3-4期和1999年第11期有关1999年真实电影节的报道;有关1997年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的情况可参见此次会议的文献汇编;有关陈光忠展望中国纪录片未来的谈话,参见《停不住的中国纪录片的冲击波》,载《电影艺术》1997年第5期。

(31)参见刘铮《世界电影1999十大现象》,载《戏剧电影报》2000年1月5日第6版。

(32)这个说法源自一句西方谚语:Truth is often stranger than fiction(见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真事经常比虚构还离奇”直接译自这句英语谚语,“虚构有时比真事更真实”是本文作者套用这个格式而生成的。

(33)这里使用“或许”二字是出于谨慎,其实我们的所做所为连常人的耳目都躲避不过,须知这样一句古谚: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7 18:01 , Processed in 0.2071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