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5|回复: 0

试谈句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9 15: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出处】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199404
【原刊页号】083-089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作    者】陈昌来
【复印期号】199501
【标    题】试谈句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正    文】
    随着汉语语法学的创立,人们就试图从诸如句子的语气、结构、用途等不同角度给句子进行分类。直到4
0年代,高名凯先生才正式使用“句型”这一概念。然而,从语法学史角度看,新时期前的研究多仅仅停留在
对句子进行一般的归类或对具体特殊句式的探讨上,而对句型的界说、划分句型的原则和标准、句型要素与非
句型要素、句型与成分及层次的关系、句型的全面描写以及句型间的变换等有关的理论问题没能进行广泛探入
的研讨。这些问题,到了新时期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句型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点认识。
        一、句型是什么
    照字面看,句型当然指句子的类型。但句子有语气、结构、语义、语用、语音、作用等多种要素,从这些
不同要素出发都可以给句子分类。角度不同,所用标准、分类结果当然不一样。那么,句型是属于哪个角度的
分类呢?是涵盖所有的句子分类,还是仅仅是某一角度的分类呢?
    高名凯先生的“句型”是指“依据人们对客观事物或所陈述的情景的不同态度而有的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
”[(1)],并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区分“句型”、“句类”、“句模”三种分类,分别是从语气、谓语的性
质、结构成分三个角度来给句子分类的。随着语法学的发展,人们对句型的认识也在变化。有人把从句子的结
构特点、语气、谓语的性质、句子成分多少、词组的样式、结构的繁简及在句群中的作用和地位等不同角度的
分类都称为句型[(2)]。较流行的是从语气和结构两个角度,分出语气型和结构型,合称句型。不过也有
学者试图区分句型与句例、句式、句类,以使名型内涵单一化。
    史有为先生区分句型与句例。认为,句例是交际中的具体句子,句型则是“用若干的句例抽象概括的模式
”[(3)]。不过史先生又认为句型是语音、语义、句法、语用的综合,是由这四个要素构成的,这样句型
的内容又复杂了。胡附、文炼先生认为句型是句子的结构格局,不同于以表达目的(语气)为依据的类[(4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明确区分句型和句类。范晓也认为不能把句型和句类混淆,
句型“专指句子内部结构形式的分类。”[(5)]有学者又把单句构造类型称作句式[(6)],也有严格
区分句式与句型、句类的。袁晖等认为:句型是以全体句子为对象进行分类的句子结构类型;句类是以语气为
标准的;句式只是根据部分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加以归纳的结果,如“把”字、“被”字句等[(7)]。也
有著作认为句型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句子的类型,包括语义、结构、语用等不同标准的分类
系统,狭义的仅指句子的句法结构类型。张涤华等先生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即是这样解释“句型”的
[(8)]。申小龙近年来又提出一个全新的句型概念。他从反对传统的主谓二元框架出发,认为汉语句型系
统应是功能与结构合为一套的系统,句型划分只能从功能出发,因而施事句和主题句是汉语句子的两种基本类
型[(9)]。
    从上述叙述中,我们看到人们对句型的认识及包含的内容的处理上是不致的,这既不利于语言教学和计算
机处理,也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把“句型”作为一个科学术语看待。句型作为语
法学上的术语,应具备术语的特点,即“名称(能指)和概念(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单义性,是一种对应关
系”,“一个名称和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单参照性的,即对于任何一个术语,一个名称与一个而且仅与一个
概念相对应”[(10)]。因而,句型也应具有明确的单义性,有严格单一的内涵和分明整齐的外延,划分
标准统一。那种把所有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类型)都称作句型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诚然,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
进行分类研究,但不应把所有的分类置于一个名称之下,而应予以不同的称说,使概念科学化。所以句型应与
句类、句模、句式、句例以及其他种种分类区别开来,使句型仅成为一种分类的结果,句型也不应成为所谓语
义、语用、语法、语音等的综合。
    在句子的各种分类中,从结构角度的分类,能较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运用,这也是句子语法分析
的必然结果和目的。因而,不少学者的“句型”仅指句子的结构类型(格局),这样就能使这一术语内涵明确
、外延分明、分类标准单一而无交叉、实用性强。所以我们认为句型作为语法学术应是句子的结构类型,一切
与句法结构无关的因素都不应影响句型的划分。
        二、句型划分与非句型因素
    本节我们从反面看看哪些与句子有关的因素不影响句型划分。
    2.1句子的语气、语调不影响句型划分。只要句法结构相同,语气虽异,也是同一句型。
    2.2属于语用方面的因素不影响句型划分。如省略与完全句、倒装等变式句与常式句是同一句型,独立
成分、追加成分、反复辞格的重复成分以及强调重音交替等语用现象都是非句型因素。
    2.3句中同功能词语的替换不影响句型划分。
    2.4归纳句型不必考虑隐含的语义成分。
    2.5深层语义结构不影响句型。同一句法表层结构表示不同语义关系(深层结构),结构类型不变,如
歧义句只归入一种句型;同一语义关系(深层结构)用不同句法表达,具有变换关系,变换中能改变句型。
    2.6句子的表达功能、作用不影响句型。句子无论是表示叙述、描写、判断、说明、存现、领属,还是
表示施事动作、主题评论、因果、假设、条件,只要结构相同就属于同类句型,否则就是不同句型。
    2.7句子在句群中的地位或作用不影响句型。无论始发句、后续句,还是独立句,是不是同一句型,只
看结构是否相同。
    上述这些与句法结构无关的因素我们把它们排除在句型因素以外,确定只与句法结构有关的因素才是句型
划分的要素。用于对句法结构要素的认识不同,就产生句型划分的具体标准、程序的不一致,因而人们对结构
句型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三、句型与层次观
    对于句型与层次及层次分析的关系,传统的句成分分析法和结构语言学分析法有不同的看法。句成分分析
法论者认为结构语言学分析法不利于归纳句型。史存直先生说:“句成分分析法不但有层次,而且也能保持住
句子的格局”;而结构语言学分析法一是难望与语段的自然结构相符合,“同时语段长了,照这样依次二分下
去,层次就会多到十层八层以上,使看起来眼花缭乱,也就谈不上保持格局了[(11)]”廖序东先生也认
为结构语言学分析法不利于掌握句型,而句成分分析法能从“句子成分的搭配看各种句子的格局—一句型”[
(12)]。但许多人认为层次分析不是不利于归纳句型,如邢福义先生认为:“在重视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建
立现代汉语句型系统,是可能的”,倒是成分分析法“把句子一分为六,把不同层次上的句子结构成分放到一
个平面上来分析,结果抹煞了层次,不能科学地反映语言结构的真实面目”[(13)],描写句型应做到既
能反映一种句型的基本面貌,又要跟句子结构的自然层次吻合。
    胡裕树先生认为研究和建立句型应“着眼于‘生成’能力,而不是着眼于不必要的细致的描写。把一个句
子先分成许多最小的单位,然后层层归纳,描写是细致的,可不一定是必要的,因为距离‘生成’的目的还远
。遇到句子,竭力去找中心词,把中心词和它的连带成分(连带成分还能带连带成分),加上各种术语,以为
这就是句子的语法分析的全过程,结果往往层次不清,规律不明,更谈不上培养‘生成”能力了。”“在归纳
句型方面,单用层次分析法是不行的。”但“这决不是说讲格局就不必讲层次了”[(14)]。中心词分析
法(成分分析法)无力归纳出科学的句型,层次分析法不加以改造,就脱离了对生成能力的培养。这种看法是
精辟的。
    任何语句都是由一定材料按一定规则构成的,但多个构成成分不是在一个平面一下子组织起来的,而是由
小单位组成大一些单位逐层逐级构成的,层次性是语言结构的本质特点,因而归纳句型就不能把组成句子的各
种成分放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各成分处于不同的层面上,句型系统应体现出句子组成的自然层次来。讲层次不
仅是方法问题,而是句子结构本质的体现。由于句子是层层组成的,大层次包含小层次,因而归纳句型时,只
按大层次的特点归纳出的是上位句型,若要体现小层次的结构特点,可按小层次的特点,归纳出下位句型,小
层次的小层次又可再构成下下位句型,类推下去就可以构成一个由上下位关系的有层级的句型系统,与句子结
构的自然层次对应起来,反映出句子结构的本质特点。同样建立句型也不能对句子进行无限制的切分,或者说
也不能把层次切分的全部因素都作为句型因素。切分到几层哪些应是句型因素,是以建立句型系统的目的来确
定的,如科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要求就不尽相同;更况也不必对句子进行无限制的切分,因为句子是由有限的
“块”组成的,据短时记忆规律,最多七块左右,因而句子切分是一种有限的切分[(15)]。可见句型系
统也应是一个有限的层级系统。
    不过,我们讲层次,也要讲成分,更要讲结构关系,因为句子是由一定的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句型系
统既要体现句子结构的层次性,也要体现构成成分的性质和结构关系。根据归纳句型的目的,按各成分所处的
不同层次,侧重结构中心,使句子处于不同的层级中,各层之间有加合关系。这种句型系统只有上下位句型,
没有基本句型和非基本句型之分,因而也不必怀疑“究竟在句法分析的哪个阶段来分析句子的格局,归纳句型
”。[(16)]陈建民说:“事物的结构有层次性……在句型分类上提出上位句型、中位句型、下位句型以
及下下位句型的构想,这是符合事物多层次性的要求的。”[(17)]因而,讲层次,是句子结构本质的体
现,不仅仅是层次分析的问题,讲成分是把各成分放在不同层次中处理的,讲中心是因为结构中心最能体现句
子的结构特点,讲结构关系是因为句子是按一定结构关系构成的。各句子成分由于处在不同层次中并由于与中
心的亲疏不同,因而在归纳句型时的价值也不一样。
        四、各句子成分在句型系统中的价值
    对传统的六大成分与句型的关系,是否是句型成分,在句型系统中的地位,学界的分歧很大。主、谓、宾
一般都被看作句型成分,但宾语的地位有所差异,有的把宾语看作与主谓同一平面,有的把宾语看作是谓语中
动词的直接成分,因而宾语作为句型成分出现在下位句型中。补语,黄本《现代汉语》、张静《汉语语法问题
》等处理为非句型成分,但大多数认为是句型成分,是动词性谓语句的下位句型成分。《汉语知识》、《现代
汉语八百词》“动词谓语句式表”是把补语看作同主、谓等同一平面的句型成分。
    对状语的分歧更大。不少学者承认是句型成分,但处理上不同,有的把状语同其他成分看作同一层面的句
型成分;有的认为只是下位句型成分,至于处在哪一层次上又有不同。邢福义先生认为句首状语在第三级,句
内状语在四、五级[(18)];黄章恺认为状语不参与一、二级[(19)];《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在动词性谓语句中没提到有状语的类,却在形容词性谓语句中列有带状语的小类。有的干脆不把状语作为句型
成分。胡裕树先生认为扩展和增添不影响句型,“遇到偏正结构都根据它的中心部分来确定它的类型”,因而
句内状语和全句修饰语不影响句型[(20)]。也有人对不同状语分别对待,李陆认为介词结构作状语是句
型成分,其余不算[(21)];邵敬敏则认为当状语修饰整个谓语时是句型成分,修饰动词后以“状心”词
组参加句子组织时不是[(22)]。至于定语,多数都把它看作非句型成分,只在名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
谓语句中是下位句型成分。
    由上可见,人们对各句子成分在句型系统的价值的看法分歧很大,究其原因,诚如邵敬敏所言:“观点分
歧的关键在于根据向心结构扩展的原则推导出来的同功能替换原则是否适用于句型分析以及适应范围的大小…
…问题是核心成分是否必定是句型成分,而扩展成分是否必定是非句型成分?”[(23)]
    前文说过,最好的句型系统是既能反映句子结构类型的基本面貌,又能与句子的自然结构层次吻合。传统
的六大成分由于处在不同层面,高层由低层成分组成,每层的直接成分都有中心,每个句子也有个中心,六大
成分离句子的核心又有远近的不同,因而不同成分在句型的不同层级中的价值是不同的,有的是上位句型的成
分,有的只是下位句型的标志。从理论上讲,句子的所有成分都应是句型成分,但出于划分句型的不同目的,
人们往往不考虑某些离核心较远的成分。如定语的处理即是这样,但若要体现主宾语的特点,在某一下位句型
中,定语也可以成为句型标志,如定中主语句,定中宾语句;若要是体词性非主谓句、体词性谓语句中,定语
倒成了重要句型标志了。处理状语或补语也应这样,成分的取舍主要看划分句型的目的和具体句子的特点。由
此来看,六大成分就不应再有句型成分和非句型成分之分,只有上位句型成分和下位句型成分之分,上位句型
成分体现上位句型的特点,下位句型成分体现下位句型的特点,各处于不同层级中。
        五、归纳句型的具体标准
    在句型研究中,句型称说反映出划分句型的具体标准。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言单位分类时说分类有“向下
看”和“向上看”两个角度,分出的类分别叫结构分类和功能分类[(24)]。由此可看出,句子的结构主
要体现在结构关系和构成句子的材料的功能(性质)上。但归纳句型是以结构关系为标准呢还是以构成材料的
性质为标准呢?或者是两方面都使用,抑或是以结构体的其他特征为标准呢?结构类型划分的分歧即表现在这
里。
    目前称说句型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5.1用成分名称,如《汉语知识》把简单句的格局分为三大类十八小类,用句子成分名称称说,六大成
分的排列反映了结构关系,却不能反映出层次来。
    5.2用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的性质名称,如陆致极以核心动词为建立句型的中心环节,以核心动词的“
向”的多少为标准,把句子分成单向核心动词句、双向核心动词句、三向核心动词句三类,每类句中各有一个
、两个、三个直接的名词性句项和其他一些可能有的间接性的或补充性的句项。不过,全以材料的性质为标准
来描写句型,难以反映出结构关系和结构层次,如“N〔,p〕+V”孤立看就难知是什么关系,汉语词类及短
语的功能与句子成分不是一一对应的;至于直接性句项和间接性、补充性句项多的句子,结构层次就更难体现
了。为此陆致极又引入语义范畴,把N〔,p〕分别标以主体、施事、受事、当事等,V〔,p〕标以补充、连续
等。[(25)]引入语义项不仅使标准不统一,同样也难反映结构关系和结构层次,语义项与句法结构成分
也不是对应的,如“V〔,p〕施+V既可是主谓关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
    5.3用词类范畴加表示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的符号来概括句型,如“小王买书”可概括为:名△动^△
名或名(动^名)(△表主谓关系,^表动宾关系)。[(26)]王维贤先生认为必要时“还要使用表示层
次的符号”[(27)]。这样概括出的句型模式所提供的信息量倒很多,既反映出构成成分的性质,又反映
出结构关系和结构层次,但没有概括性。比如主谓句,句子成分可能是含有各种词性的词甚至多种词组,象“
我们班的小王去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现代汉语新教材”就成了“代:名:名△动^名:名一动^数量:名
:形:名”(:表修饰关系,一表示连动关系),若再有状、补成分,并加上表示层次的符号,就更令人眼花
liáo@①乱了。
    5.4目前概括单句句型的常用方法是在上位句型中采用结构关系标准,分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下位句
型多采用核心成分的性质为标准,非主谓句中分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叹词非主谓句四类,主谓句中
分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主谓谓语句四类;再下位句型中又以核心成分的结构关系为标准,如动词性
谓语句分出动宾、动补、连动、兼语谓语句等类,或是状心、心补、述宾、插心、重叠等谓语句。若再往下概
括下位句型,低层次的标准就不统一了,语义、鉴定字、成分数量等也成为标准。这种侧重核心成分,在不同
层次交叉使用结构关系和性质标准,所概括出的句型简明实用,有层次,体现出句子的结构关系,具有一定的
科学性。但有的完全撇开定、状、补,使某些有特色的句式未能在句型系统中出现,失之过简。
    5.5陈建民先生《现代汉语句型论》一书中,取消单复句的区分,结合口语特点,以主谓组合状况,运
用多分的观点把现代汉语的句子分为五种上位句型,其中“一主一谓句”按主谓组合能力分出十二种中位句型
,句型系统颇有特色,但在下位句型中,标准就显得乱了。黄章恺先生在《现代汉语常用句式》一书中,先把
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然后按主语和谓语的状况分别分出下位句型来。
    5.6李临定先生认为:“我们确立句型不是根据单一的具体标准,而是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标准,来
观察、来确立句型的。这是因为,汉语句子的构造复杂而多样,如果不这样作,就难以建立起全面反映句法构
造特征的句型系统来。”[(28)]为此他从谓语、述语、宾语、主语、介词结构、结构格式、代表字、变
换乃至语气、语义等多个方面来建立各种不同的一级句型。
    从不同角度、用多标准来归纳句型,主要是为了全面反映汉语句子构造特征,但标准混乱,结果互相交叉
,以至李先生不得不专门论述句型的交叉现象。一般来说,理想的分类,一是要概括出分类对象的全体;二是
标准一致;三是分类结果不交叉。由于汉语句子构造较复杂,归纳句型实际上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单一标准
就很难贯彻,句子的结构体现在许多方面。但我们认为这诸多方面,对句子结构来说,其主要特点应由结构关
系和构成单位的性质来体现,抓住这两方面,也就抓住了句子格局的主要特点。归纳汉语句型虽不能使用单一
标准,但至少应在同一层次使用一个标准,避免交叉现象出现。可视层次的不同,侧重主要成分,在不同层次
交叉使用结构关系和性质标准来归纳句型。至于这样归纳出的句型系统能否全面反映汉语句子的特点,则不完
全是我们的目的,因为句子的特点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我们仅是要从结构上建立现代汉语单句类型,反映句子
构造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注:
    (1)转引自史有为《句型的要素、变体和价值》,载《句型与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
    (2)(3)如张静《汉语语法问题》、吴启主《句型和句型选择》、林杏光《汉语五百句》等。
    (4)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82年3期。
    (5)范晓《试论动词谓语句的定型问题》,载《语文论丛》,第二辑。
    (6)如黄章恺《现代汉语常用句式》,北京教育出版社,1987年。
    (7)袁晖、陈炯《关于句型的确定》,《松辽学刊》,1987年1期;倪立民等《语言学概论》(浙
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也持这一看法。
    (8)《汉语语法修辞词典》,23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朱林清《关于汉语句型研究的
若干问题》,(《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1期)也持这一看法。
    (9)申小龙《汉语主题论》,《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2期。
    (10)隆多《术语学概论》,20-22页,科学出版社,1985年。
    (11)史存直《句子结构和结构主义的句子分析》,载《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
984年。
    (12)廖序东《论句子结构的分析法》,同(11)。
    (13)(18)邢福义《论现代汉语句型系统》,载《语法研究与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
983年。
    (14)胡裕树《有关句子分析的几个问题》,载《语言研究集刊》(1),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年。
    (15)参陆丙甫《无限递归的条件和有限切分》,《汉语学习》,1983年3期:《人脑短时记忆机
制同人类语言结构的关系》,《世界科学》,1983年9期。
    (16)(20)陆致极《关于汉语句子格局分析的若干设想》,载《语文论丛》,第三辑。
    (17)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33页,语文出版社1986年。
    (19)黄章恺《现代汉语单句构造类型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4期。
    (20)胡裕树《如何确定句型》,《中文自修》,1984年4期。
    (21)李陆《〈区分句型的一个尝试〉读后》,《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1期。
    (22)邵敬敏《句型的分类及其原则》,《杭州大学学报增刊·语言学年刊》,1984年。
    (23)邵敬敏《汉语句型研究述评》,《语文导报》,1985年4期。
    (24)吕叔汀《汉语语法论文集》,504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25)倪立民等《语言学概论》,出处见(7)。
    (27)王维贤《现代汉语的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语文研究》,1984年3期。
    (28)李临定《划分句型的原则》,出处同(1)。
                              责任编辑  纪  召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目加撩去?
   
   
    :P :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4:09 , Processed in 0.0990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