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6|回复: 0

现代人为什么要研究古音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6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书虫榜眼
来源:国学论坛(发表于2004-12-9)
   

     现代人的确不讲古音韵了,实际上也说不出来了,拟音只是相近,真正的音值都不晓得,楼上说的“弃置不用”,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上古音到今天说话的语音,千年来,改动了不少。我们学古音韵,目的不是拿来说的,有人提议用古音,即当时的音读《诗》,恐怕有些不妥,顾炎武说过,江永说他不对,我是赞成江永的。王力先生批评现代有人作诗,偏要以江押东韵,王力说,如果要用古韵,为什么只用韵尾,要么全部用古读。我们学习古音的目的,是为了要读懂先秦两汉旧籍,那时通假字多,如果不懂音韵,怎么可以分辨?朱熹吃了亏,吴棫比他先进,但还是没大的进步,本质没弄清,陈第时开始有眉目了,可惜没有分部,顾炎武分成十部,到段茂堂时基本上完成了框架的工作。江,夏二人收了清代音韵的场。你看看王伯申的《经义述闻》,其中专门有讲经书通假字的,列了不少。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按他的古韵排列,其中讲通借字是他的强项,都在一个韵部,查起来方便些。还有,研究古音是汉语言学史的重要部分,弄清语言发展的变化,音读的变异,就可以更好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对于今天的语言研究不是没有用处的。
      另外,有人说音韵古籍的兴起是清代文化高压的产物,我也觉得不妥,音韵古籍很早就有了,据说最早的韵书是魏人李登的《声类》,后来还有晋人吕静的《韵集》,《隋书经籍志》著录的音韵图书就有十数种。我想说这话大概是因为受了“清代乾嘉考证学风是文字狱的产物“这一说的影响,不过说音韵古籍也是这么来的似乎有些偏得远了,即从顾炎武算起,明末清初,还没到文字狱的时候,清代的音韵学特别是古音的发现是乾嘉考证兴起的原因和基础,使清人发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以前特别是建国以来,对”乾嘉考证“多有微词,多是批评“钻了故纸堆”,“埋头考据”,是“清代文化高压的产物”,这说得绝对了,虽然不无其中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6 08:31 , Processed in 0.0958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