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03|回复: 0

《<金瓶梅>中的上海方言研究》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2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黄霖    ?
来源:易文网
2005-9-16 12:32:30

     
    说起《金瓶梅》中的吴语方言问题,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戴不凡魏子云等先的影响下也曾经注意过。在1982年的《〈忠义水浒传〉与〈金瓶梅词话〉》及1983年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考》等文章中,曾经积极地利用过《金瓶梅》中的“吴语方言”来论证小说的作者,但我当时只是随手拈出几个例证,并没 有像半农先生这样进行过全面的调查。后来,我在主编《金瓶梅大辞典》(1991)时,负责语词部分的老同事、浙江诸暨人谭兰芳女士,也很注意点明《金瓶梅》的这一用语特点。差不多同时,我的老同学张惠英在美国哈佛作研究时,也关注过《金瓶梅》中的吴语方言问题。她是语言学家,也是上海人,在她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1992)一书中就十分强调《金瓶梅》中的吴语方言。但问题是,这些语词及语音、语法特点在吴语地区,甚至在上海市郊存在着,是否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所共有呢?何能进一步去辨证这些语词、语音、语法在吴语地区,乃至上海市郊存在的唯一性呢?显然,这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与此同时,另有一批语言学家如朱德熙、白维国、李申、张鸿魁等,或作论文,或编辞书,纷纷强调《金瓶梅》用是山东等其他地方的方言,乃至有人从小说中找出北京、广东、 湖北、山西等地的语词。不可否认,他们的工作也卓有成绩的。 因此,到目前为止,恐怕只能说:《金瓶梅》中所用的方是十分复杂的。但不管怎样复杂,它确实存在着吴语方言,而且存在着不少现在还活在上海市郊的吴语方言。
    那么,《金瓶梅》中的方言能否为作者问题的“‘破案’提供线索”呢?按理,应该是能的。我也曾经在这条道路上走过。但我后来越来越觉得在目前的条件下要破这个案还是困难重重的。这是因为《金瓶梅》这部小说“嵌”了不少前人的作品,且往往是处理得十分巧妙,不露痕迹。比如,《金瓶梅》第九十八回结尾和下一回的故事,就是“镶嵌”了《古今小说》中《新桥市韩五卖春情》的内容,基本上只是换了一下人名与地名而已。假如我们没有搞清楚 《金瓶梅》中哪一些是“镶嵌”了前人的作品,哪一些才是作者自己 的创作语言,那就要出大问题,会把前人的用语当作作者的用语来 加以“破案,这必然会产生张冠李戴的错误。像第一个提出《金瓶梅》中有吴语方言的戴不凡先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所据的有些例证就是《金瓶梅》抄录《水浒传》的部分,如第二回“武松便掇杌子打横”等的“掇杌子”,第九回武松对郓哥道“待事务毕了”等 的“事务”,都是浒传》中原来就有的,这怎么能证明《金瓶梅》的 作者用的是吴语方言呢?这只能说明《水浒传》中存在着吴语方言而已。因此,我们假如要根据小说中的词语来追寻小说的作者,首先要弄清《金瓶梅》的“镶嵌”情况。但要弄清“镶嵌”的情况,真是谈何容易!前人的作品已大量散佚,我们怎么能去按图骥呢? 我总认为,在《六十种小说》中肯定有不少作品被《金瓶梅》所“镶嵌”,但目下我们能见到的只剩几种了。看来,我们要彻底搞清 《金瓶梅》的“镶嵌”情况是十分困难,甚至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退其次:我们应当特别注意《金瓶梅》“作者在抄录现成作品时所作的改动之处。这种改动,才是较真率地暴露了作者的用语特色”——这是我曾经提出过的区区之见。可惜的是,时间过去了二十年,能注意这一点的人并不太多。相反,还不时见到一些人在未能确定所摘的一些《金瓶梅》中的词语、事物究竟是否是作者所写时,就轻易地来证明作者的某某身份。这样的研究,在我看来,真是“可怜无费精神”。
    如今,见半农先生对《金瓶梅》如此钟情,对语言的研究又如此热爱,是否能在以往研究的基础,进一步注意分辨作者用语与“镶嵌”用语,为破解《金瓶梅》的悬作出一些令人期待已久的结论来呢?当然。我也清楚,这个要求对于一个业余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十分苛刻的。但我总觉得,做学问的成败主要在于有一种执着追求、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我认识的业余研究的朋友中,不乏有真工夫的人在,他们的功力往往远在专业者之上;而相反,在专业的队伍中,也不乏淘浆糊的人在。半农先生在家里,“日逐吃过夜饭,就拿伊当桩事体,像正在读书个学生子”那样勤奋;去图书馆,“不晓得几转,老早出去,老晏转来”,“有时去得忒早了只好候在外头,坐在阶沿上等开门”。这,就是做学问最可宝贵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铁杵就是能磨成针。我相信半农先生一定能在以往的基础上更一层楼,能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是为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7 04:26 , Processed in 0.0969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