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69|回复: 0

楹联的修辞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5 1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diuu.html.533.net/shgc/yl/xiuci.htm



楹联的修辞技巧非常丰富,不但种类多,变化大,而且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还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简单地说,修辞就是修辞语言,其作用和目的就是使内容表达得更恰当、更准确、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情趣。常见的手法有:

1.比喻。如长江三峡联:


两岸如剑立

一江似布悬
此为明喻;又如广西桂林阳朔画山联: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此为暗喻;又如河北赵县赵州桥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象这类只有本体没有喻体的是为借喻。它使联语更加凝练和直接,给人以联想的余地。

2.反复。如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又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3.叠字。如杭州西湖中山公园天下第一景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借代。如湖南岳阳小乔墓联:


铜雀算老瞒安乐窝,卖履晚无聊,一世雄尽,美人亦尽

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立,抔土不忘
联语涉及到三个人物,四处用了借代,用“老瞒”代曹操,用“夫婿”代周瑜,用“美人”与“香”代小乔。

5.嵌字。就是为了突出某人,某地,把某些人名,地名等嵌入有关的地方,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对联意中有意。对上下各七个字的对联,按古法都可嵌字。按其所嵌的位置依次称鹤顶(又叫凤顶、虎头)格、燕颌(又叫凫颈)格、鸢肩(又叫鸳肩、鹿颈)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格、雁足格。如山东泰山玉花道院(亦称雨花观)联: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此外还有将所要嵌的字,嵌在上联首字和下联末字的称魁斗格;嵌在上联末字和下联首字的称蝉联格;嵌在上联第二字和下联第六字的叫云泥格;所嵌的人名或地名必须是三个字的(上联首、尾和下联中间各嵌一字;反之上联嵌中间,下联嵌首尾亦可),在上下联中是鼎足之式的称为鼎侍格。

除了上述的格以外,还有两格兼用或超过两格外的嵌字。如刘振威题广东南雄梅关联:


南国风光推北粤

雄州景色数梅关
对于一般较长的对联,嵌字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分类,即分为整嵌个分嵌,分嵌又有横嵌和竖嵌之分,竖嵌又可再分为首嵌、尾嵌、腹嵌和插嵌。如香港宋城联:


大宋汉山河,气势长存威海内

富家王府第,声名远播震城中
本联就采取首嵌“大富”,腹嵌“宋城”的嵌字法。由此不难看出,所谓的分嵌就是把一个名称拆开,分别嵌如有关位置。

而上述刘振威梅关联,就是属于横嵌。因上联“南粤”下联“梅关”都有其独立性,本身就是地名,且在上下联内分别嵌完的。再如四川剑阁姜伯约祠:


九伐竟无成,心师武侯,能继祁山六出志

三分不可恃,计诛邓艾,已复阴平一败仇
本联有两个人名和两个地名嵌入联中,象这样不拆开,完全保持其整体性的叫整嵌。

6.集引。又称集句,就是直接或间接地集合或引用一人一处或几人几处的诗词和文章成句的。分两类,一为名引,一为暗引。如伊秉缓题扬州平山堂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上联集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集自王禹(左单人,右上“爪”下“冉”,字典竟无此字??)《黄冈竹楼记》和苏轼的《放鹤亭记》,象这样直接引用前人散文(诗词、文章、话语)不加变动,构成一种新的意境的对联称为明引。还有一种稍加变动的引用,本意未变,也属于明引。如湖南岳阳楼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上联引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应用了杜甫的《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不过作者做了简化,没有照搬。

有的化用了古人诗词(或名篇)之意境成对,不但字句上作了变化,而且内容亦有所变化,这就是暗引。如赵朴初题杭州岳王庙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本联四处化用岳飞的《满江红》词“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显得浑然天成,不露一丝痕迹。

7.藏典。就是藏有典故之意,它包括历史、故事、掌故、传说等,是楹联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之一。如安徽和县霸王庙联: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斗碎霸图空
暗藏项羽巨鹿破釜沉舟败秦军及鸿门设酒舞剑宴刘邦两个历史典故。

8.顶针。又叫连珠或珠联,分为部分顶针或全部顶针。前者如中山王徐达题南京瞻园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曰尧天
上下联中各有两句顶针;后者如湖南长沙天心阁联: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望舟,舟流洲不流
9.设问与反问。设问指并无疑问,却又故意提出问题的一种修辞方法。它们共同点是在形式上是一个问句,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索 ,有多种类型,如江西石钟山坡仙楼联:


岭上梅子熟未?

座中木犀香乎?
上下联都是问句,但并不需要回答。又如安徽灵壁虞姬墓联: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上下联内部,前面设问,后面回答。为了肯定或强调某一思想,或者肯定或突出某一问题,在本来没有疑问的情况下,设置疑问句而明知故问。这一类的问句就称反问。如吴作人题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联:


岂真有鬼狐?前贤行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上联的反问句实际上是肯定没有真鬼狐;下联的反问句是强调真正美的东西是装不出来的。由此不难看出反问句的目的和用意。

10.比拟。简单地说,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或以一物拟一物,就叫做比拟。如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中自对句: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在上联,作者把自然美景当作梳妆打扮的妙龄少女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感,这就是以物拟人;在下联,将“苹”比作“羽”,将“苇”比作“霞”,即以物拟物。

11.夸张。即铺张夸大。也就是抓住事物的某些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强调和夸大其特征,使人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陈毅集杜诗句题成杜甫草堂联: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杆作者用“新松”、“恶竹”借代人、社会集团或势力,以“高千尺”和“斩万杆”进行夸张,进一步表明其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
12.衬托。又叫映衬,指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把相关的事物拿来,以彼此相互对照。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如济南大明湖沧浪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联中用“湖”衬“山色”,以“柳”衬“荷花”,柳与荷,湖与山色都是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这就是正衬,亦叫陪衬。再如福建南安郑成功祠联:


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

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作者没有从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而是以“河山之异”来衬“风景不殊”,用“妇孺皆知”来衬“雄图虽渺”,象这样用相反特点的事物来作参照,谓之反衬。

13.转品与歧义。转品又叫转类,就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或多义的特点,通过转音或转义,使一个词语由一类转化成另一类。如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若将“朝”与“长”的多音多义搞清楚,也就不难理解了。此联可读作: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可见这副用字奇巧、结构独特、令人费解的对联,细品却妙趣横生。用时有造成了起落跌宕的气势,使语言精练。此外这副对联还有多种读法(详见《孟姜女庙联赏析》),并产生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意思,这就是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与转品有关,也与对联不打标点符号,全凭人们自行意会有关。

13.自对。一般把上下联内部相邻的句子相对的叫作自对,可分为三种类型:排偶自对、对偶自对、排比自对。如陈榕题扬州史可法祠联:


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惜命

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
又如阮元题浙江杭州府贡院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上联的“桂子”两句,下联的“西湖”两句,分别是对偶自对句。即它们对仗的词性几乎相同或相近,语法结构相称,两边平仄相反。再如江苏江阴双忠祠祠联:


僮可烹、妄可杀、城不可亡、矢志保江淮半壁

生同岁、死同卒、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
15.当句。又叫双对偶,指那些上下联内部相邻的句子能形成自对,同时上下联之间又能够成对偶的句子。多在八字或较长的对联中出现。如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再如潘炳烈题武汉黄鹤楼长联的末尾四句:


……又奚必有头佩剑,画里酒钱,岭际笛声,空中鹤影

赏不尽郭外柳荫,亭前枣实,洲边草色,江上梅花
16.排比如张之洞题湖南洞庭湖君山屈原湘妃祠联:


……焉知他是雾锁吴樯,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洲雀舫,是澎蠡渔艭……

……也任你说拳椎黄鹤,也任你说盘贮青螺,也任你说艳摘醴兰,说香分沅茞……
17.回文。又叫卷帘或回环。指上下联全部或部分顺读倒念,往返回环,皆文字通顺、意义完整,具有奇特妙趣的对。可分为暗回和明回两大类。

暗回,指字句的回环不在或不完全在上下联中表露出来的对联。可分为形回、意回和音回三小类。如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全联分别顺读和倒念文字上完全一样,称为形回联。又如北京颐和园月波楼联:


三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即顺读倒念字句上明显不同,但意思基本不变,这就是意回。再如云南通海秀山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此联利用“青”与“轻”、“古”与“鼓”的谐音,造成回环,虽和形回、意回不同,但在语音上听起来却一样。

明回,指字句回环都在上下联中表露出来的对联。可分为大回、小回、间回三小类。如广州天然居饭店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这类大回联的特点是下联正好是上联的倒念,且文字通顺,意思完整。又如杭州西湖西泠印社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象这样上下联各后面六个字(即部分)回环,并紧相承接的对联,称小回联。再如清代诗人袁枚书房联:


我自注经经注我

人非磨墨墨磨人
18.双声。指上下联中某一个词组(即相邻的两个字),其声母相同,且上下联相对。如江西庐山清风阁联:


身在匡庐,不识庐山真面目

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
此上联的面、目,其声母都是M;下联的心、胸,其声母都是X。因此,“面目”与“心胸”构成双声对。

19.叠韵。指上下联某一个词组,其相邻的两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同时上下联又相对。如成都望江楼公园联: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
上联的苍、茫,它们的韵母相同,都是“ang”;下联的咫、尺,它们的韵母也相同,都是“i”,这样“苍茫”与“咫尺”便构成叠韵对。

20.双关。即从字面上看是一层意思,在仔细推敲,还有另一层意思。它有谐音、借形、寓意三种表达方式,在胜迹楹联中寓意最为常见。如贵阳图云关山亭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

一亭俯看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本联明写登山观景,暗寓人生、社会哲理,可见这样的双关就是“寓意”,往往能收到奇巧有趣、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又如王夫之题湖南湘西草堂联: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是明末著名学者,抗清失败后,隐居在船山的湘西草堂,仍忠于明朝。传他不论晴雨天气,出门皆打伞穿屐,以示与清朝不共天地。清朝官员许以高官厚禄也遭拒绝。本联的“清”指清朝,“明”指明代,这就是借形,表达了作者事“明”不事“清”的心志。

21.炼字。所谓炼字,就是反复推敲、锤炼用字用词的技巧。主要在动词、形容词上下工夫。如鸡头关联:


怒水盘根迅

雄关立壁危
上联一个“怒”字,就把水写活了,赋予水以人的情感,使人想到水势之凶猛,状貌之可怕;下联一个“危”字有高险之意,使人很容易联想到高峻险拔的崖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印象。可见,炼字在联语中的重要,一个字(或词)用好了,就可使全联顿然增色,给人以新颖别致耀眼夺目之感。

22.假称。即故意把要讲的话语假托他人之口叙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杭州岳王庙(张俊、万俟禼)跪像联:


唉 ,唉,唉!日晒雨淋,真是受罪

喂,喂,喂!人多嘴杂,切莫吭声
本联就是借张俊、万俟禼之口,把这一文一武助纣为虐的奸臣贼子的丑态,尤其是受到历史惩罚后悔恨害怕的心理状态,刻画的神形毕现。

23.用数。数字,通常是乏味单调的,但是在对联里用好了,能收到特殊效果。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联:


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全联用了四个数字,通过四组景物(湖光,山色,松翠,荷香),把三潭印月的山水花木,描绘得美如图画。

24.虚字。指某些对联中较多的使用虚字(或虚词)成联。这类对联时实时虚,读起来别有趣味。如苏轼题广州越秀山真武庙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鬼蛇云乎哉
上下联各用了三个虚字,可谓险奇佳绝。

25.分总。对联中对某些事物既有分述,又有总述,就叫分总。如:


雪月梅花三白夜

酒灯人面一红时
联中“雪”、“月”、“梅花”与“酒”、“灯”、“人面”是分述,“三白”“一红”是总述,这里是先分后总。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郑板桥题写的对联中,上联“三绝”是总述,“诗”、“书”、“画”为分述,这是先总后分。

有时还用隐含数量词来概括。如:


孔门传道诸贤:曾子,子思,孟子

周室开基列圣:太王,王季,文王
而广州陶陶居对联的总述部分,则为分述词语的直接相加: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此外,总述部分有时为叠用词语。

除上述手法外,尚有混异、析字(拆字和合字)、同旁、绕口等修辞手法。

混异指音同或音近的字在同一联中,听起来难分,看起来明白。如明代杨继盛(号椒山)题镇江焦山联:


扬子江头渡杨子

焦山洞里住椒山
又如杭州天竺顶竺仙庵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联语采取离合字体的办法,将三口为“品”、白水为“泉”隐与上联;将二个为“竺”、山人为“仙 ”隐于下联,一语双关地喻指竺仙庵二个老尼为“仙人”。如此谓之“析字”。

再如广东虎门联:


烟锁河堤柳

炮镇海城楼
联中将“火金水土木”五行作偏旁,按一定规则组合成联,称之为“同旁”。

成都望江楼公园有一联称为绕口。联曰: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的“楼”与“流”,下联的“井”与“影”读音相近。象这样两字读音相近,放在同一联中交错反复,读起来咬口,容易搅扰的就叫绕口。

上述近三十种修辞手法,也还不是对联艺术技巧的全部,如递越、同出、两兼、缺如、串组、换位、隐切、拟声、飞白等手法,在一些“巧对”中不乏其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3:00 , Processed in 0.0871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