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28|回复: 5

[专题讨论] 海市蜃楼与“网络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4 1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萧 为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3-11-6 13:49:28

--------------------------------------------------------------------------------

开场白

大家知道,海市蜃楼是一种虚拟现实。我曾在去敦煌的途中亲见这种大自然的奇观。从典型化的意义讲,文学也是一种虚拟现实,或者虚拟的非现实。

网络当然是虚拟现实。网络技术的最大神奇,就是基本上克服了空间概念,既可以使相隔万里之人如在目前,又可以使独处荒郊之人坐拥闹市,这是其虚拟的一面。网上交流的实时性、交互性和包容性,则提供了其现实的一面。只是在今天,网络对于懂得利用的人说来,已经无所不及,要啥有啥了。但是对于毫无所知的的人,它还啥也不是,甚至不如一张免费广告。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立论,是信息存储构成了人类历史,是信息传递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基于历史和社会的文学幽灵,在网络的时代里应该如何存在呢?

这也许用得着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To be,or not to be,this is a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的确是个疑问。--《哈姆雷特》)

网络文学:“网络”还是“网罗”?

今年七月,惯于捕捉名人新闻的报刊纷纷发表了一则消息,说是六名作家状告一家网络公司“侵权”,为此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访。尽管各路专家都在振振有辞地发表高论,但是法院方面却非常谨慎地低调审理,目前还没有判决云。九月的新闻,则是网络公司控告一家报纸的“侵权”。虽说现而今有点名头的人,恨不得上公厕抢墩坑儿都要打一把官司,但在下这番关于“网络文学”的议论,还就得打这桩官司谈起。

“网络”打呱呱落地,也就三十年功夫,当初也没觉着咋,所以发明时连光屁股照片也没想到该要拍上一张。但是对于世界而言,基于英文的个人电脑(PC)和网络技术的发明,毕竟是比好莱坞电影和可口可乐更具影响力和冲击力的美国玩意儿,于是很快产生了cyber culture(网络文化,在英文中,cyber这个词根的意思泛指计算机,音译为“赛博”),cyber space(网络空间,出自威廉·吉卜森(William Gibson)的小说《燃烧的铬(Burning Chrome)》),cyber punk(网络崩客),等等现象。自从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后,网络的行市和人气骤然飙升,成了怎么估价都不过分的东西,尤其是最近公布的四十岁以下的世界级新富翁,几乎个个都是靠网络赚钱的高手。

诺基亚(Nokia)本来是一家芬兰的老牌造纸商,1991年改业移动通讯后,股票增值两千多倍,目前正在进入移动网络时代。这就是产业换代的一个缩影。

但毕竟一口气吹不成个大胖子,尤其是网络迅速抢滩,登陆飞跃发展的中国以后,网上的中文信息(台港翻译为“资讯”)还少得可怜,于是从传统媒体上攫取现成的资料,就成为全球中文网站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于是“网络”暂时变成了“网罗”,最初的“网络文学”,其实也就是“网罗”来的文学作品。这种状况固然有培育市场,吸引网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经过两岸三地,包括新加坡和海外华人的共同努力,破除了西方偏见,使中文的信息化技术迅速完成以后,抵御英文的网上霸权,确立中文在全球的网络地位密切相关。这其实和我们国家要不惜一切,派人先期到南、北极甚至月球建站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的长足发展,迅速抢占未来的全球化战略空间。我认为原其初始,“网罗”之举实出无奈,无可厚非。

据汪小熙《因特网与文学研究》一文统计:“通过‘东方网景’搜索引擎在使用‘国标码’的所有‘中文网站’中查询,与文学相关的网站有250个左右,如果加上使用‘大五码’的网站,则至少可达350个。”其中被推为“十大文学靓站”的就有《清韵书院》、《国风》、《新语丝》、《橄榄树》、《风林火山》、《太阳升》、《因特中文网》、《嘉星文学网》、《女作家文库》、《全景中文图书》等家。以我看来,还应包括进去《黄金书屋》、《亦凡书库》等数家。这里说的网站和电子刊物大多是海外华人建立的,近水楼台,由于技术和资费的优势,读者也多是海外人士。据赵毅衡1999年2月23日在BBC节目中介绍,“最‘销行’的《华夏文摘》,据说每天有七八万人次访读网站,那样的话,普及面就超过国内外任何传统印刷刊物。”

这种网站或站点其实不难设立,它们的信息源大部分来自电脑时代的另一个产品--光盘库。光盘库里已经有现成的数千种光盘书籍,这是出版商和盗版商连手经营的成果。其实不管是在中关村还是边远小城,买盘盗版光碟(事实上这也是目前最活跃的地下产业之一)所花的钱,决不会比网上阅读或下载读物的费用高。应该说,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可能是世界上最差劲的了。虽说有号称世界大型的国家数字化图书馆的种种说法,但是查个《论语》恐怕也得去私人或商业网上寻找。盗版书籍光盘存在的合理性,也许正在这里。真正构成侵犯作家合法权益的,首先当数盗版光盘。只是这些盗版者是“行商”,既抓不着和尚又找不到庙,不象网站那样属于“坐贾”,一抓一个准,所以拿他们打官司,也是杀鸡儆猴的意思。只是据明白人儿说,虽然“网络传播权也是著作权的一种的说法更站得住脚”,可是“目前我国无一部法律专门规范网络”。最近海淀法院已做出了有利于原告的一审判决,这是事先料到的。只是赔偿数额之大,令人想到两个前景:一是成名作家尽可以带着大兜子,和律师们一起找网站割茬,肯定比他们在传统媒体上斩获要多得多;二是下载作品的网站会赔得连裤子都穿不上。至于中国文化的战略利益,究竟会因此案宣判受到多大损害,目前尚难预料。

这些作家中,有我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他们的为人和创作旨趣似乎大不相同,却如此同仇敌忾,自有值得他们奋争的经济原因和其他理由。当前被侵权最多的金庸,不过口头授意《新语丝》从他的电子文库中,撤掉他的全部作品,而两位当今的“另类”作家,一位是钱锺书,他早就授权建立自己作品的网站(http://www.rol.cn.net/art/qzs/),只是《管锥编》文本毕竟难以输校对,而兼职版主又忙于他务,所以迟迟未建完整。另一位是王朔,他索性把网上转载的作品搜集起来,在国中网(http://wangshuo.cww.com)上建立了个人网站,“顽主”又过了把当“版主”的瘾。这使我想起早年图书版权页上的两种声明:

一种是“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另一种是“版权所有,欢迎翻印”。其间指向的市场和非市场之别,大可玩味。

网上联姻:嫁接还是拼合?

网上“网罗”来的文学,并没有改变传统市场的格局--如果把光盘也算作传统的话。但是网络改变了传送的渠道。尽管由于中国电信高得离谱的上网费用,和慢得出奇的上网速度,把多数电脑拥有或可能拥有者拒之门外,以致网络便捷的传输方式,尚不足以动摇或威胁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但它毕竟在黑屋子里打开了一扇窗,掀开屋顶也只是早晚的问题了。近年倒是报刊经常从网上攫取信息,因为那更“鲜活”,也更省事儿。好听点的做法是开辟个“网络园地”之类的专栏,附上网址及网站名称;隐蔽的则是下载刊发,装着不知道网上已然发布过。

这也引发了官司,而且还有希望成为越来越多著作权案的引发点。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既然网络作为新型的传输渠道,影响将会是全方位,具有颠覆性的,那么文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产品,不可能,更不应该拒绝这种变化,尤其是文学市场极度“低迷”的现在。不仅动辄数百万印数,让全国人民争看一本书的“黄金时代”已然去不复返,就连“一本书主义”,写本小说或吟两句诗歌,就可以终身享受几级作家的快活时光,也都变为“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的梦幻了。

但是现在中国的“专业作家”,具体说就是占着“作协”大大小小的位子,领着一二三级公家薪水,把持着国家出资刊物的一把子人,组成了中国的现实“文坛”。这个文坛上除去三十年代的一茬,建国五十年实际上只产生了两代半作家:文革前一代、文革后一代半(“半”指目前以“签约”形式,力图进入“专业”作家的一批“准职业”人士)。另类作家是钱锺书和王朔,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和作协组织没啥关系。围绕这个文坛的是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报刊和传统媒体,组成了现实的“文化市场”。它们和作家同出一门,血脉相承,结成了天然的利益共同体。无论是出于适应有关出版规则法律的资格需要,还是维护传统媒体的垄断性市场地位,作家和出版、发行商都得并着膀子干。

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除了必要或不那么必要的审查制度形成的居高临下外,还有编辑明白或不那么明白的“雄关漫道真如铁”。编辑也分几级,大抵具有与作协制度共同的价值标准、联系方式和思维特色,只是更多了点官气或商气,这有效地防止了文学新人和新作的自然涌现。所以翻开大小报章的副刊,都是那么老几位在迎风洒泪,对月长吁,闲话张长,平章李短。本来应当反映社会变化最活跃的“文坛”,却依然“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们不必历数有多少作家作品曾经或者正在编辑那里备受冷遇、挫折和失败,那一定不会比官司中的冤案少。只是文学没有法则,因而更无公道。

英国作家奥威尔曾写过一部科技政治幻想小说《1984》,其中一个叫老大哥(Big Old Brother)的家伙,通过传播技术取得了政治独裁的权力。我们该记得,在国家控制的大型计算机正在向无所不能发展时,乔布斯等发明的个人电脑,就是向计算机大型化具有的垄断性进行挑战,这最终改变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基于PC技术的英特网横空出世,具有同样的革命性质。何必再俯仰传统媒体的鼻息,死缠烂磨,用热脸去贴冷屁股,楞管小辫子编辑叫“老师”呢?无论是“愤怒出诗人”的西方理论,还是抑郁之气,不吐不快,发奋之作的中土故典,都说文学是情感,是天籁,是心理学称作“宣泄”,哲学谓之“彼岸”的东西。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不必顾忌或迎合传统媒体代表的“主流”观念、潮流。

在本质意义上,文学在网络上都可望获得再生。

比如诗歌,这是最具个性,最富激情,也是最需要交流的个人化创作。然而当代诗坛沉寂已久,我曾应邀为一位诗人的集子写序,其中谈到“诗为天籁。随着第一声人的呐喊,穿透了万古蒙昧的洪荒与苍穹,就诞生了诗。其实诗的意境早已先于人类而存在,只不过人类能够把对自然的不同感知纪录下来,并且流传不绝。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纪录都起源于诗和画,这不是偶然的。焉知百鸟啼鸣,万兽呜喑,花发五彩,木逞千姿,不同样是对自然的赞叹讴歌呢?只不过它们没有手段,把内心的慨叹纪录下来,流传后世而已。”“近些年来,素以‘诗礼之邦’著称的神州,诗歌迅速‘滑坡’,‘低迷’到难以置信的地步,仿佛一个没有穷尽的‘熊市’。其间原因固然可以罗列很多,但我总以为睽隔自然,趋于功利是主要因素。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上班、炒股、撮麻、陪读、婚外情,加之商海中钩心斗角,人际间尔虞我诈,几乎榨干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也因此迷失了自我。仅仅是亲近和欣赏一下自然,也演变成为迹近奢侈的‘旅游’消费。流行歌曲产业中如果还残留着‘诗’的一丝丝影子,也鼓噪着‘先富起来’的宣泄,和渴望着‘脱贫致富’的苦闷和无奈。‘富裕’和诗歌,似乎成了一对生死冤家,证实着先哲‘文穷而后工’并非妄言。‘现代化’的进程,果然是诗歌的屠宰场吗?”在另一篇序言中,我还说“诗歌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最本原而且最本真的艺术。它铭刻着人类的理性与情感,睿智与思索,想象与呐喊,坎坷与坦途。有人预言,今后艺术将成为人类的上帝。如果没有‘彼岸’上帝的话,我想是的。”

免费阅读的特点,使目前网上文坛不提钱财,而为计较稿酬版税的“专业”

作家所回避。这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激活了文学的原创力,其中最为抢眼的,是复活了始终难以“市场化”的诗歌,网上文学刊物大抵因诗歌而起。也据汪小熙介绍,网上既有象“蓝亭诗苑(www.sas.upenn.edu/~nieting),一个爱诗的girl的个人主页……病孩子(http://sickbady.yaah.net)是广州几个网上文学爱好者们建设的一个集文学、摄影、诗歌为一体的创作天地”,也有如“新创世纪诗歌(www.zhanjiang.gd.cn)包括现代诗歌创作、诗歌网上刊物、诗歌网络联盟、诗人数量、诗歌文学电子公告等等。”实际上网上诗作的数量相当多,恐怕已经超过了同期传统媒体发表数的总和。如果把海外华人网站的诗歌,以及《新语丝》等录入中国古典诗集的不懈努力包括进去,则成果更为突出。

文学是生命的倾诉,文学始于交流,网络发布技术的实时性和交互性特点,尤易在虚拟环境中,营造出如无名诗人辈出的“诗经时代”,如唐诗宋词,或俄罗斯十九世纪的沙龙的氛围,与诗歌的创作规律天然契合,融汇无间。他们既可以在自个儿一壁厢浅吟低唱,孤芳自赏,也可以两人对谈,如琢如磨,尤宜三五同道酒酣耳热,挥斥方遒,自然也不妨群雄聚会,华山论剑。这种创作和发布上的民主、平等和自由之风,谁说不能复兴诗歌的黄金时代呢?尽管我们还不敢据现有的网上诗作,恭维“诗歌的第X个复兴已然出现”,但是激活诗歌,也就激活了文学的原生态,激活了文学的原始基因,使诗歌与现代技术妙合无垠,跟上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目前网上文学的游记类和幽默类散文也值得一读。它们在个人化、随意性和毫无功利心方面,本来是诗歌的近亲。《新浪》开辟有“新旅人”专栏,集文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文笔清新活泼,叙事迭宕多姿,传述细致亲切,早已超过了过气“名家”和“老装”学者。幽默是本能,是纾缓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及人际关系紧张感的良方。一篇轻松俳文,几句绝妙隽语,描绘世象变迁,凸现尴尬两难,“当下”处境,自嘲嘲人,都在网上转贴,甚至一贴再贴。所以赵毅衡认为:

“尽管有那么多困难,网上文学的质量,一直使我惊喜:远远比一般报刊的副刊强。肆无忌惮的形式实验,汪洋恣肆的笑骂讽嘲,形形色色,多姿多态,那种自由度正是摆脱了主流文学样式的种种的约束。”

正如工业化出现了“摩登时代”和“套中人”,都市化进程产生了无数个“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或“编辑部的故事”一样,网络化进程的紧张感与冲突,也产生着自己的故事和人物。据介绍在美国的网络文学中,“Cyber punk是指一些以电脑网络为背景的小说,进而也指和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有类似特征的那一类人。它们的特点是以电脑等媒体为背景,大致的故事结构总是发生在一个大的比较专制的政府部门或者公司里,这些地方往往与网络,电脑等有很强的联系。由于压力的巨大,人往往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而变得机械。这是‘cyber punk’的‘cyber’一面。然而总有一些人不甘心如此,这些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这些人希望拥有自由。Cyber punk的故事就讲述这些人如何利用高技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cyber punk’的‘punk’一面。这些Cyber punk的主人公还可以更加细化……Hackers是计算机领域的精灵,他们熟知电脑网络原理,喜欢做一些比较奇妙的事。他们寻找系统漏洞,但是不破坏系统。这一群人不会利用这些技术来获得非法的利益。Crackers则是一群以破坏别人的系统为爱好的人,他们或者为了获得某些好处,或者仅仅为了破坏而发起攻击。Cracker与Hacker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使别人受到损失。打个比方就好比武林邪派人物和正派人物。Phreakers则工作于电话网络,工作内容与Cracker类似。最典型的就是想办法如何打电话不付钱。Cypher punk则致力于软件的加密解密部分,他们相信可以使用一个优秀的加密算法来达到保护私人信息的目的,进而可以保护系统免受攻击。Cyberpunk和生活中的旁克一族在思想表现上有些类似,都反传统,但是Cyber punk集中致力于技术领域,对生活的其它方面,如服饰等却没有很鲜明的标新立异。

他们的punk思维是通过他们在技术上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市场原本势利眼。端赖市场的文学,如标榜“纪实”,夸示“揭密”,或者通俗文学的三把杀手锏--武侠、侦探和言情的作品,目前还专注于传统的出版媒体。网上虽也看得见个人展示,但创作“投入”与发表“产出”之间的巨大差距,尚不能够维持最简单的再生产,这也是“网络文学”的声势尚不足以震动舆论视听,不得不退求“网罗”的重要原因。但是,凡事“照例”有例外,据《新语丝》1999年8月号报道,“有‘网上爱情经典’之誉的、由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班学生蔡智恒(痞子蔡)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即将由台湾导演金国钊搬上银幕。该片的女主角‘轻舞飞扬’的扮演者,将由网友在网上公开投票选出。”在网络中,眼下已形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民间写作力量,比如蓝芸珊、方舟子、散宜生、图雅、百合、宁财神、邢育森、李寻欢等,依我看,他们不仅来自从地域上更广阔的世界,也是来自更为广阔的精神空间。

和讯中金网1999年9月16日报道说,“据统计,去年年底我国网上用户数为200万。而到今年6月,网上用户数已猛增至400万。专家认为,我国互联网事业将进入整体盈利期。”这使我想到,如果在渡过初期创业的窘境,有实力有见识的网站业主能够看准作品,“签约”网上作家,进行文学产品的上游操作,在适当宣传之后“闪亮登场”,并代理传统媒体的转载权和影视作品的改编权,那不仅能报“二、三媒体”(这里我把“纸前”时代如岩石、泥版、龟甲、钟鼎等算作“第一媒体”,纸为第二媒体,胶片电磁纪录传输为第三媒体,数字传输即网络为第四媒体)当初嫉恨轻蔑的胯下之辱,而且可能从中国文坛的体制怪圈突围,冲破文学市场化的瓶颈地带,为中国文坛带来更多生机,更大活力,更广市场,同时也使“第四媒体”的大蠹傲然飘扬,先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再作从容问鼎中原之计。

回到本题,“换”过“笔”的作家们,错把电脑录入当作了“信息化”,却并不了解网络,甚至有些人把网站看成小报那样鬼鬼祟祟,见不得天日的东西,以为作品收入网站,有如“鲜花插在牛粪上”,远不如纸媒体出版物那样精美,踏实、沉甸甸地透着份量。也有人以为弄台电脑就一步跨进了“信息时代”,敲打键盘或者请人照稿录入,发表在网络上,就是“网络文学”了。尽管网络对传统媒体具有包容的特性,以致在相当一时期内,会允许这种混合现象存在。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化进程,“文学”和“网络”的物理性拼合,就会发生生物性的嫁接变化,发布方式和技术反过来会影响创作方式和思维,出现新的文本,新的样式,新的品种。谓予不信,请听下回。

文学创作:“换笔”还是“换脑筋”?

1992年中国政坛出现的最重要词汇,是“换班子不如换脑筋”。稍后又造出“作家换笔”的媒体新闻。所谓“换笔”就是改用电脑输入,本为电脑商家为促销制造的新闻,但也确有一批作家赶上了潮流,且胜任愉快。也有一些又回去找“纸笔亲和”的感觉去了,还有人惦记着“手稿”要藏诸博物馆,以便千秋万代都能瞻仰到他的“手泽”,就更不愿意放弃手写“稿本”,哪怕字写得像蜘蛛爬。作家和大夫的字儿,大抵都是令人头痛的东西,大抵!

网商曾循故路,向文坛的达官闻人们赠送了每月30小时的免费上网时间,可惜他们错抛了媚眼。不知是“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太虚,不如搬台电脑实在,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即使“换笔”的作家,对上网的兴趣热情也不很高,《中华读书报》一则报道说:“在中国作协、《作家通讯》和《微电脑世界》联合举办的‘数字化时代给文学带来什么’的活动中,100多位作家出席,其中只有2人上网,还有几位曾经在网上遛达过。网络对多数作家是‘如雷灌耳、视之无物’。

他们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文学秩序的格式。”我认识的几位“受赠作家”,网时都让孩子们“冲浪”玩儿了。

目前已经出现的基于网络技术的实时性、交互性和包容性三大特点的新文体,有文字、声音和图像按照非线性链接的“超文本小说”(hypertext fiction)、由多人接力参与的,网上即时性创作的“合作小说”(collaborative fiction)或称“接力小说”,“接龙小说”、在网上作者与读者互动完成的“交互小说”

(interactive fiction)或称“互动小说”、编制故事框架,提出若干问题,留给小读者以想像空间填写的“填空图书”,以及运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手段创作“多媒体小说”(multimedia fiction)等等。我想随着今后CCD技术的发展,纯数码家用摄像机出现和图形压缩解码技术完善后,目前走红的电影电视人,也会感到网上原创作品的威胁,不独诗人作家而已。

人类的信息传播曾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金字塔结构”,即是由单一的权威发布源负责传播,而大众被动地接收;第二是“梯形结构”,由多种媒体发布,受众可以选择接收;第三是“网络结构”,即发布者和接收者可以互动,灵活地变换角色。通过公共系统实现“点对点”(包括一点对多点和多点对一点)的实时交流,使每一个读者都成为潜在的交流对象,也在根本上改变着人际交流的概念。自古慨叹“知音难寻”的个人化创作,不难在网上觅得锺子期,就连着眼于大众的社会化创作,也寻找到激发读者兴趣的新形式和新热点。正如汪小熙所说:“超文本小说、交互小说等网上文学体裁的着眼点在于读者、观众的高度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过去由于物质和技术的限制而受到阻扼的人的意志和欲望,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可以畅通无阻地宣泄出来了。过去,作者就是上帝,而读者只能享受有限的、变相的自由,如今,读者纷纷解脱了束缚,开始享受泛文化意义上的‘交互性’,进入自由创造和参与领域。网络成就了无数有创新力、文学才华和写作欲望的人们。文学体裁的这种变化,象征着文学从非交互性逐步走向交互性的历程,而交互性一直是它努力的一个目标。”

技术工具一向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所利用,但反过来它也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诗经》合辙押韵,短小精悍的口传特点,显然是契刻时代的产物。

毛笔发明以后,书简的写作变得容易了,于是有《史记》和汉赋长篇的出现。纸张普及,连篇累牍的佛经和洋洋洒洒的诗文骤然增多,促成了唐诗宋词一挥可就的潇洒,于是出现灿若河汉的系列文学名家。至于印刷术带来的传播革命,对于整个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则培根和马克思早已悬有宏论,不劳在下聒絮。略通一点文学史者,都能明白其中关联。以为作家创作只须“换笔”而勿须“换脑筋”,显然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见解。

网络技术最重要的成就,也许是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对于文学网站而言,最大的困惑也在于如何给当前的“专业作家”付酬,合法地实现“资源共享”。海淀法院判决后,这个前景恐怕还得推后若干时日。如果这个判决的“著作权”概念延伸到公共领域,比如气象预报、航班、列车的实时信息,汇率股市变化等等,都要由特定机构发布,而这些政府机构工作热情和效率又极其低下的话,那么收到损害的恐怕就不止刚刚起步的国内网站业,而是广大网民了。

鉴于教育体制的分割,我国当代习文者鲜有熟悉和关怀技术进程的,所以写不出“科普”作品,和科技含量极高的侦探推理小说,甚至也写不好想象力丰富的少儿读物;而宣传体制的特殊性,又使传统体制内的“专业作家”和媒体受到足够的保护,而不思进取。所以“换笔”易,“换脑筋”难。我们有理由相信,“换脑筋”的过程决非象政坛那样,可以一蹴而就的。这里面既有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调整,又有技术发展和市场化压力的催迫。适应“无纸传播”时代的新文学,也许要在“两代半”以后成长起来的作家,才足以担当此任了。

目前对网上原创文学的批评,多半集中在游戏化,“内容粗糙、杂乱、不规范、良莠不分等方面”。须知文艺的来源的诸种假说中,“游戏说”、“冲动说”

本为两大家,一点不比“反映论”的拥护者少。这些充满假“贵族”气和仿“精英”口吻的轻蔑批评,不过说明网上文学还处在“自在”阶段,无拘无束地成长。

多年前曾在荣宝斋见到启功先生书写的一幅中堂,道是“唐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后的诗是仿出来的。”不言而喻,文学的青春期,注重的是“长”和“嚷”,而不在“讲”和“仿”。一位自称“网虫”

的作者在互联网上发表感慨说:“混沌无序的网络文学现状,就像神话中的创世纪一样,虽然混沌无序,然而却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广阔世界,它的发展空间是十分乐观的。”(《易维IT评论周刊》吴过《从王蒙等人打官司说起》)

“网上侵权案”原告律师有一段颇有意思辩护词,大意是“如果允许网上下载作品,会伤害作家的创作热情,从而导致网上作品的枯竭。”我以为,只须在“作家”前面加上“传统意义上的”几个字,这位律师的话大体成立。可惜他太自负了,网络几乎无限的的容载量,今后还会端赖这老几位甚至几千位“传统”

作家吗?这些“传统”作家的创造力,还能满足网络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吗?基于机电技术的电影,基于电子及其传播技术的电视,都以其多媒体综合性的特点,使读者冷落了作家。而基于微电子及其传输技术的网络,已经开始了席卷过往,包举宇内的汹涌浪潮。文学本来就是一头无头无尾,流淌着前进的怪物。任何给文学定义的企图,都证明是过去时的努力。所谓“作家”,不过是某一时段依附在这怪物上的活人。网络也是一头怪物,它无边无涯,有始无终,容纳百川,涵育万物。两个怪物交会,在“后纸张”时代会造成什么样的阅读奇迹,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为自然界的虚拟现实,海市蜃楼所以神妙迷人,正在于它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恰如哲学所谓“彼岸”。好的文学作品亦复如是。网络作为技术上的虚拟现实,我们希望能在意想得到的地方,看到更多的,更加神妙迷人的“彼岸”,来敦促人类不断提升。
 楼主| 发表于 2004-5-4 1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颠覆文学?

作者:孙 洁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3-11-6 13:46:53      

--------------------------------------------------------------------------------

      当中国作家对于电脑的认识由“换笔”时代推进到“主页”时代或者“BBS”时代的时候,“网络文学”这个名词也便应运而生了。近日,网络文化话题的霸主之一网易上正在轰轰烈烈地谈论“网络文学”。这种谈论的背景事实是:

一、痞子蔡、安妮宝贝等网络作家已经正式进入读者的视野;

二、文学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它们吸引了很大一批熟悉网络的文学爱好者的参与;

三、无论是首先通过网络传播的创作品终于通过借助纸媒介(出版或发表)而定型,还是大量的经典的或热销中的作品相继上网,都已经构成了对人们既有的出版观念和阅读理念的颠覆。

然而,这种表面的热闹和改变之中还蕴含了可以进一步注意和探讨的话题。因为就文学而言,网络充其量只是一个给网民提供了相对大的发言可能性的载体,它本身是无意味的。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一个文学作品是否终于会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与它被传播的中介究竟有多大关联,这个命题本身是很可质询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既不应对当前“网络文学”勃兴的事实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更无必要无分析地夸大其冲击力。网络作为一个传播迅捷、覆盖面广的新进媒体,它带给作家(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应当是更多更快地面对读者的可能性,带给读者的则是更快更廉价地获得作品和作出回应的可能性。而这些,对于文学本身的建构和发展其实正是大有裨益的。至于这种以“快”为特色的可能性背后隐藏的手法的粗糙,这并不是网络的过错。

任何一个作家,酝酿一部作品的过程无论如何都不应如在网上“灌水”一般轻而易举的。任何一部作品,更不是靠向读者抛几个媚眼就能载入史册。一切留待读者和时间的评判,媒介只是媒介,如是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4-5-4 12: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文学中能发现许多至真、至纯的东西

好孩子烟烟(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网站兼职编辑)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3-11-6 13:45:32      

--------------------------------------------------------------------------------

数字化革命给世界带来勃勃生机,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它面前面临着新的抉择,颇有“生存还是毁灭”的味道。我们是不是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文学能否在这场革命中寻得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谋求新的发展。还是默然视之,假想着“花永不残,月永不缺”,继续叨怨着:“一天不如一天”?

其实,将文学与数字化革命交融的尝试早已有人在做,正在悄然兴起的“网络文学”便是其中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首先,网络文学的创作群体是广泛的,不需要必定是专业学者或作家,你不必要担心是否有资格进行文学创作,或者是否会被取笑了;其次,作为网络文学的载体———国际互联网,它使得网络文学有无限巨大的生存空间;再次,网络文学有着相对宽松的创作氛围,你可以在文学范畴内抨击“主流”,藐视“权威”,立自家言。而传统媒体因考虑销量、效益、名誉等等因素而拒绝发表一些作品;最后是它的内涵,网络文学因其创作者不以稿酬、名利为目的,所以我们能发现许多至真、至纯的东西。

数字化革命对文学来说是一个机遇,在这个机遇下,文学有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新领地。
 楼主| 发表于 2004-5-4 1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作家眼里的网络文学

作者:阿 嗄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Special_News.asp?SpecialID=7
2003-11-6 13:43:12      

--------------------------------------------------------------------------------

5年以前,没名没权的人想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很难。如果再加上没有才气,那就更难,难于上青天。报端常常这样介绍一些不屈不挠的文学青年——退稿装了一麻袋,终于,他的勤奋和真诚打动了编辑,一颗文学新星升起了。现在装东西改塑料袋了,也没几个人死气白赖一而再、再而三地往报刊杂志上投稿了,因为,有点发表欲的,都奔网络了。

因为“发表”变成了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那些笼罩着光环的作家渐渐也有些黯淡,网络写手一朝红编天下,难免会挤占传统作家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传统作家是怎么看网络文学的呢?现在发言:

莫言:网络文学没有超出我想象的地方,也许真正的好作品没有选出来,这些网络文学也都是书上能看到的,没有新造出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下结论。

说它的可取之处,就是给人们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渠道,网上文学也有些渣子,像厕所文学,当然也有些好的,类似阳春白雪的文学。我在办公室里上过两次网,觉得没有什么让人振奋的东西。无非是从报纸上摘些内容,也不比我们看报纸快。在网上能看到在报纸上也能看到。参加评选“网易”中国网络文学时,我对其中的一首《窗口》的诗歌印象比较深。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网络精神,想象很丰富。我觉得如果放在几千年前屈原就是个网民。好的网上作品就应该像屈原的诗歌一样,充满瑰丽的想象力,否则在网上讲插队的故事啊,讲什么我的猫啊,就没必要了。我认为我心目中的网上文学在遣词造句并非严谨,体现人们的自由精神。现在的网上文学是从本子贴上去的。我在参加评选的时候是向这方向倾斜。总之我对于网络文学也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今后我是不会再评什么奖,不谈这些莫名其妙的网上文学。

刘心武:网上创作接近于涂鸦。网上文学会丰富人们的阅读,但不会取代。

刘心武:网络文学还是有新意的,引入新的文学体裁,网络文学的文学情感、文学思维,文学当中一些新的因素;网上创作接近于涂鸦,无拘无束,像美国地铁站喷绘的图形,构成了涂鸦艺术,甚至搬出一块到博物馆,当然网络文学很多可能进入不了艺术范畴,只是有一部分有这个特点,不是很多。

我认为网络文学应该强调与传统文学的差别。像网民的心理,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也没有得到重视。目前的网络文学在题材上和非网络文学没什么区别。其次,多少要有一些无拘无束的,更为放肆的情感的喷发,几首诗歌和散文中有这些因素,但还是幼稚阶段。同时,有一些作者很少给报刊杂志投稿,像安尼贝贝,在网上创作有一两年的时间,量也比较多,我对这些作品比较重视。

网络文学会丰富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我反对一些人用“取代”这样的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还有一些文盲、还有文化水平比较低的,说话不要太夸张。不是取代,是兼容并存的关系。电脑是美国发明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很松弛,不觉得电脑代表水平、文化程度,电脑只是一种工具。就像有吸尘器,照样用笤帚,有剪草机,照样用耙篱一样。不是说进入一个“吸尘器时代”,而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元并存的时代。网络文学给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带来些影响,会增加一些乐趣,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新的东西,但是如同美国硅谷书店照样很红火,不像有些人描写的中国书店的老板惶惶不可终日,是不是要改卖电脑了?人类文化是一个多维、多元、兼容的时代。

张抗抗:我本来做好准备要步入一个新奇的领域,但是阅读后发现目前的文学与传统文学本身区别不大。

张抗抗:文学评奖有基本标准,是有个性、成熟的文本,网络是一种载体,还是以文学标准来评价。小说没有写到网络的生活,没有网络带给人们的影响,以及网络作为新的手段和它的演绎、故事,以及怎么影响、改变当代人(当然是一部分)的生活。从这部分内容说,可以直接地把故事写出来,可以了解到纸质文学的不同,和日常生活不同,和表现方式不同;在表现手法上、叙事方式上,语言比较上与纸上文学差别不大。

我是很希望了解网络文学的。但是阅读完以后,发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本身的区别不是很明显。这与我预测的不同。我觉得网络文学应该是随意轻松的、个人化的,在阅读作品时,有一些东西改变了我的看法。有很多作品都不是很个人化的,依然是跟社会生活、精神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络文学的表现内容在虚拟的感受,有一些跟现实生活很大的距离和不同。评选中由于不成熟,不完整,评委不是决定谁得奖,而是谁比较好。现在很难做到全面的概括。通过阅读,我才发现,就是在语言叙述方式上、语词的使用、文体方面都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离经叛道,它有一些传统的因素。我本来是做好了准备要步入一个新奇的领域的。

网络文学应该说还是一个开端、起步,现在呈现出的依然是过渡阶段。现在提出的是否也没有明显界线。各种方式、各种文体都有,应该是开放性结构,在网络文学中我们也能看到旧体诗、现代诗,在散文中有前卫的也有传统的,包容性的东西很多。7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经过了兼收并蓄、吸收调整的过程,呈现在网络文学上,也应该是这样。

网络文学忠实地反映了目前写作者的多种风格,开辟出包容性、多元的结构,有很大的自由度。作者写作时,表达一种倾诉的欲望,是非功利性的。我感到很高兴。文学本来就应该是心灵的流露。写作者只是追求个人价值感的认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网络文学排除了文坛名利的诱惑。

现在我们不能有很确定的结论性的评语,应该给网络文学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写作,自由地倾诉,应该说每个人都可以说,在网上有心灵的空间无限大。我相信网络文学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不会成为一个作家的写作,而是为表达而写作。
 楼主| 发表于 2004-5-4 12: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化的文学

作者:方舟子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Special_News.asp?SpecialID=7
2003-11-6 13:39:29      

--------------------------------------------------------------------------------

据说现在网络题材是图书出版的一个热点。河北一家出版社即将出一套网络文学的丛书,别的出版社也有在筹划中的。这些所谓的“网络文学”,除了是首先在网络上发表之外,在形式上与常规文学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将之下载、印刷,也不会有任何的磨损。它们不过是利用了网络做为发表场所而已,在创作中并未结合网络的特点。

真正利用了网络的特点,与之密不可分的文学,我们不妨称之为网络化的文学。这样的文学如果印刷出版,即丧失了部分创作,要完整地欣赏它,只能在网上。网络可资利用的特点有二:一是开放性,二是多媒体性。我们先来看看开放性。常规的文学作品一经印刷发行,就已定型,广大读者读到的也只有同一个版本,要等到再版时才可能进行修改。但是网络上的创作却是随时可以更动的,可以永远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可以有“互动性”,根据不同的日期、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版本,也可以由众人集体创作。“泥潭游戏”(MUD)其实就颇象一部永远在变动、永远未完全、具有互动性和集体创作的小说,但是我并未见到有人从事具有“泥潭游戏”特点的小说创作。在中文网络上做过实验的,我只见过众人接龙创作小说。小说接龙据说以前也曾经在报纸上实验过,但毕竟不如网络上的方便、及时、广泛。这其实只要利用电子邮件就可以做到了,并不需要建立特别的网站。比如“新语丝之友”电子邮件通讯组在一九九六年年初成立时,就接龙创作过几回《红楼别传》,一起作贱《红楼梦》,以后在那里也接龙创作过一篇没完成的爱情小说。“小说接龙”也是国内BBS上常见的栏目。利用网站进行小说接龙、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激流》上的“守门”,似乎是一部武打小说。这部小说有一个主线条,由三个人主笔各写三个主要角色,但是又欢迎所有的人在任何段落任何地方开始联手。这样,就不只是一条龙的接龙,而是错综复杂的网络状结构了。这个结构复杂到需要编写一个“守门结构图”为读者导航。但是在写了二十节之后,大家就对之失去了兴趣,看样子也不过才起了个头。至于其写作水平如何,恕我无法评论,因为对这种折磨读者的思路的实验小说我向来是不读的,给我两百块大洋也不读。

相比之下,中文网络文学创作对多媒体的利用则几近于零。固然,许多中文文学网站也会加上插图、动画或音乐,但那只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并非不可分割的创作部分。即使是装帧较有艺术特色的文学网站“黑白世界”、“涩橘子的世界”,对图片的利用也仅仅是装帧,利用印刷也未必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妙缪庙”倒是充分利用了图片、动画和声响进行创作,而无法被印刷所再现。但是,这个网站虽然自称“具象诗”,而其实已无多少文学性可言,应该归入网络艺术了。除了增强艺术表现力之外,多媒体对某些文学题材也是颇具有实用价值的,比如对游记而言,相片、音乐、电影都可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在一九九五年创办的以游记为主要内容的海外刊物《大千世界》,虽然号称是多媒体刊物,而其实也只限于文字和相片。这份刊物本来是最有可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但是在一九九七年由于内部纠纷而停办,到现在则是连存档处都没有了。国内也曾经出现过一个类似内容的网站《一角》,现在也无法连上。可见如果要字、图、声面面俱到地进行创作,是很难持之以恒的。

事实上,开放性也罢,多媒体也罢,都是文学创作的另类,只具有实验意义,并不具有多大的欣赏意义,或者说,它们对创作者的价值远比读者大。这也就注定了它们只能是某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而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所以,它们的萧条也就不足为怪。所谓“网络化的文学”也就只能是网络文学中被忽略的一个变种,如果有人要对之大力提倡,恐怕也只能是徒劳的。毕竟,对文学而言,个性化的文字才是最根本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4 12: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说网络文学

作者:泡 沫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Special_News.asp?SpecialID=7
2003-11-6 13:33:47  

--------------------------------------------------------------------------------

首先,还是先说一下我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我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在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上发布、传播并获得回应的文学存在形式,至于这种形式的合理性、自足性,乃至于人们所议论的独立性、革命性,都有待于时间的证明。在激烈然而混沌的争论中,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面目模糊的文学样式产生了,但它的定义——它的出生证尚在办理之中。

我对这个东西有几种戏说。

1、平民文学

——突然来了一个机会,空空的没有目的······机会到底是什么,一时还不太清楚,而行动已经雷厉风行而且严肃。——《投机分子》一种在网络上的表达机会进而也是一种在其他媒体上发言的机会突然降临,与在心头弥漫已久的倾诉欲望一拍即合,就产生了这个概念不清的网络文学。尽管如此,网络文学的迅速蔓延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网络与文学的私生子长得很快,但大家却不知道它要长成什么样子。

基于目前泥沙俱下、来势汹汹的蔓延态势,实际上否定了在当下立即给出网络文学合适定义的可能性。我仍然倾向于网络文学是一种文学试点或试验的看法。它的首要特征就是,网络给了文学一个相对自由宽容的生存空间,平民话语终于有机会同高贵、陈腐、故作姿态、臃肿、媚雅、世袭、小圈子等等话语并行,在网络媒体上至少有希望打个平手,我从点击数和跟帖数上看到了这个趋势,并且体会到了:网络就是群众路线,网络文学至少在机会均等上创造了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演我们的欲望”。

但在另一个方面,多态生存的现状中,网络文学又给写作和阅读提出了一个难题,它增加了选择、判别和价值评估的难度,尽管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可的精品和垃圾,而且从大的趋势上来说,垃圾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多于精品,平民化的写作和阅读面对着空前高涨的网络创作、发布量,必然会产生因重复、淹没、遭遇伪劣产品、判断迷失等等而导致的精力、时间、注意力的浪费,这个冲突虽然在传统文学中也有所体现,但网络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那么,谁又有资格来遴选、导向、解惑?

2、涂鸦文学

——打不开天,也穿不过地,自由不过不是监狱。——《这儿的空间》既然有了近乎无边的发言自由,有表达欲望的人怎么会沉默?只不过自由是一回事,水平是一回事。当然,很多人认为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改变了文学的游戏规则,把价值从深度和沉重中解救出来,创造了新的游戏规则,把目光投向了个体、内省、个体和外界的联系等等。不过,基于自由的缘故,我还是照自己的思路戏说下去。我还是把文学和日记、时尚版文字等作了小小的区分。

文学在“深度模式”约束下代表了通向思想、人性、人的价值、终极意义之类崇高、深奥的范畴的路径,即使在解构之后,也仍然对结构技巧、对极致体验的描摹、文字氛围的把握乃至文体创新的可能性的探求等等推敲再三,细细把玩。但网络时代向世人证明,言论、出版自由又向前进了一大步,文学当然也更自由了。于是乎继八十年代之后,又一个文学春天来临,不同的是当初是诗歌和诗社运动,现在是网络白话文和文学网站运动。从言说权力的获得来讲,网络文学更类似于一种涂鸦文化和街头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显然有着高于御用和听命文学的价值。涂鸦就是自由、情绪化、即兴式的表达,没有什么约束,这同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很契合,BBS上的自由自在对写手来说是空前的。随意性、情绪化既产生快感,也表达了自由真实的想法,为文学回到诚实和天真上来创造了条件。随心所欲是网络文学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但它自身的自律能力又决定着它的生命力和价值。在获得了某种权力之后,只有很少的人会完全因为自律而不滥用它。比如我现在,也许就在滥用网络赋予我的一点发言权。我个人认为网络文学不应该是小女人散文(请主动去掉其中的男权主义意味,我是指其中的鸡毛蒜皮味和惺惺作态)或者电台的午夜电话诉衷肠节目的网络翻版。网络除了给文学以表达的权力之外,并没有附加上堕落的权力。你可以在网络上发言,因发言和宣泄而快乐,甚至为快乐而堕落,但最好不要滥用网络文学的名义;倾诉和表达可以产生快乐和轻松,在网上倾诉和表达更容易实现,可它不会必然地导致网络文学的产生,否则网络文学的范围就太宽泛以至于没有什么意义了。表达的权力至少要加上思考的义务(而不仅仅是宣泄的行为)才能有“文学”的可能。语言自由的失控至少面临着堕落,这二者即使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可能有或然的联系。愈快乐愈堕落,愈堕落愈快乐,这是谈及网络文学时应该注意的话题。涂鸦在文学上的意义不要因为极端化而丧失。当然这种说法也许只是自己太把文学当回事,也太担心网络文学的遭遇。

3、个人文学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网络文学的平民性质所昭示的是自由,而个人性质则使其指向私人化和个性化,但现在究竟是不是百花齐放,或者说究竟是一百朵同种的花、还是一百种不同的花同时开放,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也就是说,个人化是仅仅指亲历性、体验式,还是再加上个人或个性化的文体试验、创作思路探索等等,是叙述类似经历、感悟、感情而仅仅是作者不同而已,还是涌现出开创性的创作多元化的局面。

当然这二者在现在的网络文学中是并存的,我们讨论的目的就是在这个现状下厘清某个方向,试着分析它们的比例。

在大行其道的当红网络文学中,首先在一篇小说中看到甲有一个女友A,然后是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悲剧结尾;然后在另一篇小说中看到乙有一个女友B,然后是又一个已经显得不太曲折、动人的故事,又是悲剧结尾;然后在另一篇······不同的是第一个在聊天室聊了两年,第二个聊了两个月,第三个用ICQ,只用了两次,都进入网恋,开始了小说中的爱情。

这种更换主角名字的个人化,显然被作为成功和省力的模式继承下来,一时间还有很多喝彩。

如果把这类鱼目混珠的“重复建设”去掉,网络文学可能会在数量上大大缩水,但更耐看。

在“表达就是一切”的喧嚣中,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有从数量上被淹死的危险,不过看看传统文学和传统媒体上的情况,我仍觉得欣慰。种种独立、试验式的写作还在复制、抄袭、模式化的海量生产中顽强地生长。孤独的人现在是可耻的,以后可能光荣。这里所说的个人化写作,是每个真正有意义的写作实际上都面临的思考。网络文学到底是文学卡拉OK、模仿秀、还是严肃的创作?(严肃这个词现在是不是特别招人忌恨?)4、速度文学

网络时代终于到来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迫使我们把速度感提上了议事日程。现在我很怀疑才买的一套《追忆似水年华》自己会不会真的去看它。现在网络文学出现了,尽管现在我还无法确认它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它是信息时代催生的产物,它天生遗传了一种特性,即速度感,这种速度感表现在写作上,也表现在阅读上,还表现在反馈上,一篇万把字的东西贴出来,最快的居然在5分钟内就有可能见到简捷的评论:“好!”或“屁!”——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方便面,这个特征好像立刻就可以致网络文学于死命:垃圾文化,没有内涵,缺乏思想。对,很多网络文字就是这样,但一棍子扫过去,全部倒下,白茫茫一片的干净,究竟又有什么意义?

速度和爆炸的信息是这个数码时代的特征,网络文学应该在这个意义上满足时代的要求,——即使是传统文学,也同样存在这个要求。只是网络文学比较而言更天然地有满足信息和消费时代胃口的能力。速度对于网络文学的要求不仅是量的要求,也有层面上的丰富性要求。

萝卜快了不洗泥,恐怕是现在网络文学面临的尴尬之一。毕竟天才是少数,大家的文学素养、思维敏捷度参差不齐,又要质又要量,该怎么办?这一点,我也没有什么“全面解决方案”,我自己也只不过是个在网络巨大的自由羽翼庇护下胡诌的一般人。我只是在欣赏更新速度很快、文章很短的网文时,又对自己陷入浮躁情绪感到无可奈何。

好了,就到这儿吧。戏说比较好,我可不算搞定义的人,那是理论大家、文学领袖的事,我就是把自己的嘴伸出一个窗口(Windows2000?),连脸都不给你看,就这么说说,扔砖头是别人的事,我也没有真挨上,也许这就是网络文字的好处,不管它是什么吧,我喜欢。

主题:戏说网络文学(二)所属组别:戏说网络文学(二)

作者:lyl

一、年轻文学

--来吧,年轻的,走向茁壮的时代

--《年轻的喝彩》

目前的大量统计结果表明,在网上活动的多为10多岁至30多岁的年轻人,在对网络文学这个模糊概念加以使用的时候,无论你的解释是什么,恐怕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既成事实,就是网络文学即使没有概念、没有相应的理论体系,但它在此时,是年轻的,因为写作者、传播者、阅读者的主体是年轻的。

今天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了一篇介绍八十年代网络写手的《你竟敢如此年轻》,其中,赵亮晨的一段话很有意思:"70年代玩的80年代已经没有机会玩,80年代玩的70年代正在玩。

区别在于,他们正在变老,我们正在变成熟。"这使我想起了张楚的另一首歌曲:"没人知道我们去哪儿,你要寂寞就来参加。你还年轻,他们老了·····"这又是几年前的事?多么短暂的人生!

网络之上,活力四射的写手群代替了满脸严肃的作家们,而且年轻这个词语正在被生理年龄所垄断,心理年龄是一个日渐沦为笑话的概念。在网络文学这个文学酒吧,环境正在变得如同古龙小说一般,中间不断涌现出像小李飞刀一样的年轻快手。在舞池中央闪亮、赢得欢呼的人是体力与活力都很好的年轻人,带来惊奇比舞技地道更重要,至少是一半对一半。而且谁也不能说他们的智力比谁差。在文学迷宫中,年轻的更能坚持到找到出口的一天,这正是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

换个角度来讲,网络文学起到了一种无声而迅速的演变的催化剂的作用,当然我也不否认其中有"四包肥"的作用,后者使我们吃到了味道寡淡的猪肉和藐视季节的蔬菜。被恶炒的"70年代"在近期名声大噪之后,80年代已经粉墨登场,而60年代及以前年代的,在网络上已经被尊称为"老师"和"老同志",即使不是消失,也已经成为评论家式的壁上观者。(这只是对网络而言,老师们仍拥有传统媒体。)幸好90年代的还被高考壁垒挡在"文学"之外。

当然,这个现象暂时还只在网络上发生。文学或者网络文学这个圈子里的"年轻化"现象,其实是有趣的,它的背后又是时髦的话语权问题,在70和80年代之间隐隐浮现的话语权归属问题,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伪问题,--至少现在是。比较一下双方的创作动机、表现方式、文体、题材等等,没有明显的分野,关注的都是自我和与自我相关的东西,以年龄区分这些写作,不是蓄意炒作就是蓄意愚蠢。在二者之间,反正我只觉得写作者才能用年龄区分。

所以,网络文学在现实上是年轻的,无论是它自己还是活动于其间的人;不过愚蠢的分类只会导致"谁比谁浮躁"这样的比赛。

二、共享文学

--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

这是由商业软件、共享软件、自由软件这样一些概念引发的联想。这一个戏说特别适合网络文学。技术的支持造就了网络文学的这个特点,一个Email可以把你的作品推到四面八方,无休止的转贴会把你的话送到意料不到的站点,跨越国界,跨越语言。以前的主流文学在比较之下,不知道应不应该与商业软件一样命名为商业文学,不过理由似乎不太充足,我们才进入市场经济(还是初级阶段)多久?那又该叫什么呢?但好歹共享文学甚至自由文学已经在网络上初露端倪,真有点文学共产主义的味道,"各取所需,按需分配"。

在这里,版权好像仅仅是一个署名权,其他的就是大家的。只有在下网发表了,到了传统媒体那儿,才又成为具有货币价值的"稿件"。对写作者来说,只是表达和自由思想的代价;对阅读者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不过常常也有掉下个臭的或糊的的情况,那就认了吧。总的来说,读、写双方都比较两全其美,相得益彰。自然,如果有人考虑一下网络文学在网上的劳动价值进而货币价值的话,出名的写手自然喜上眉梢,但也许发布者又愁上心头了,海量的稿费会拖死人的,然而面对的受众从总的人口绝对比例来说却是小众,不是大众,这个投入产出比应该好好计算。我又一想,这个小众也许能代表大众,因为影响大众的人很多就隐藏在这个小众里,--他们拥有传统媒体,也就是说,他们既是网民,也是报刊、出版等单位的头儿。不管怎样,现在我们总在网络上尽情地共享着文学,对阅读者来说,还是将文学共享进行到底比较好。

好了,就这样吧,戏说就是戏说,思维混乱,逻辑肤浅,经不起推敲,就为逗乐,你别太当真,我是谁,您是谁呀。对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6:43 , Processed in 0.1626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