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77|回复: 1

哪些书影响了我院百名博导之三--------文史哲博导谈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8 09: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 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http://www.cass.net.cn
   

      文史哲片42位博士生导师共计推荐了204部(篇)著作,其中属于各位导师本专业的推荐著作有138部(篇),非本专业著作为66部(篇)。被多次提起的论著有《论语》、《史记》、《鲁迅全集》、《资治通鉴》、《道德经》等。从这些导师推荐的书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读书在于塑造完全的人格,我们首先应该学会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在苦难面前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成长成熟起来。有导师说,“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有智商也有情商,做学问也不例外。”“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顺逆、浮沉、荣辱、成败,无所不有。熟悉《道德经》一书中的道理,便会冷静、清醒地对待周围的一切,———而这正是使人不断求进的先决条件。”有导师认为,“上当受骗并不可怕,挫折失败也不可怕,被人误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斗争的勇气,从而根本上失去了实现生命价值的机会。”
     其二,对这些导师影响较大的不仅有小说、传记等非专业书籍,还有老师、文人、成功人士。有导师说:“看梁启超的年谱,就可以看到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最有头脑、最有知识、又勤于思考的一些代表人物,如何为了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而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思考和工作。”有导师谈到,“范老(范文澜)是我们的第一任所长,我为范老的再传弟子。我很敬佩他的为人,尤其是他的‘二冷’精神。我最崇拜的两个中国人:一是毛泽东,一是范老;解放思想学习毛泽东,治学崇尚范老。”还有导师讲,顾准“在极为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更为发奋学习、思考、研究,得出超越时代局限的可贵见解,其精神与人格都值得当今学人深刻反思,以除去学风不正之弊”。
     其三,要打破传统的认识,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有导师说:“史学不以理论为重,却不能拒绝思索;思索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有导师提到《劝学篇》中的一句名言“轻信容易受骗,怀疑可致真理”,说这句话激励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于日本哲学的研究。有导师认为,《人论》一书启发了他的思考力和理解力,教给他“一种看问题的方式,启发我形成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在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时,就需要培养创新思维。有导师谈到,《走进思维的新区》一书“以哲学为坚实基础和广阔视角来阐述创新思维”,只要我们不把书中的一些与人们常识相反的观点推向极端,就会从中受益。
     其四,强调国学功底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为人还是在治学方面,他们自己从中汲取了许多营养。有导师主张我国的小学、中学、大学也都应开设《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选读课程。有导师提到他自己最喜读《柳河东集》,尤其喜欢寓情于山水的《永州八记》。因为该书字凝语炼,含义深刻,对他后来的写作有很大启迪和影响。
     其五,部分导师也很推崇科学精神与浪漫精神的融合。有导师在推荐《震撼世界的七大思想》一书时写到:“该书简要地介绍了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七大革命思想。他们的成功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对我们搞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也有导师在推荐《自然科学史》一书时说:“此书乃沟通我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兴趣的桥梁,它引导我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织、学会理性思维与浪漫思维的共融。”
     读书是为了汲取营养,对于书中的观点也未必完全赞同、未必完全支持,只要一本书的某一点或者是几点能给人以启发,能从中受益就是好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必要广泛阅读,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别人的观点,而最终实现“集百家之长,而为我所用”,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3-9-18 09: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塑人格能力助成功 ——访民法学专家梁慧星

作者:严  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日前,笔者采访了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请他就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将形成怎样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
   
    ●您认为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梁慧星:一个人要成名成家,要看许多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要汲取本专业的大量知识。这就是平常所谓“专业基础”。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全部。我想套用前几年流行的一个词来表达,就是“情商”。尽管我对于“情商”并不是完全赞同,我只是借用这个词来表达专业知识、能力之外的,属于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毅力、信念方面的因素。
     
      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绝不退缩的精神,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现在多数年轻人所缺乏的。我们讲定力,其实就是说,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目前的问题是,有许多年轻人老是跟风、跟潮。今天,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了,就匆匆决定要做什么事情;明天,新的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了,马上就转变方向,去做其他事情。作为《法学研究》的主编,我感到一些作者投稿就是看刊物现在发表什么,刊物现在关注什么热点问题,他就研究什么问题。等他的稿件投来的时候,热点早就变了。这些都不是好的现象。我所提倡的是:要坚定,自己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别管别人如何说。
   

●哪些书籍曾经对您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为什么是这些书籍?
   
      梁慧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三本翻译小说:《牛虻》、《怎么办》、《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伏尼契的《牛虻》描写了一个献身伟大事业,即使受尽磨难也绝不动摇意志、毅力和信念的革命者。读《牛虻》,不是一般所说的“感动”,而是“震撼”。这本书我读过几遍,每一次读到牛虻与蒙泰里尼在牢房见面和执行死刑的场面时,都是泪流满面。《牛虻》对人的意志力的描写达到了极致。
     
     《怎么办》的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民粹主义革命者,所反映的是俄罗斯下层农民的希望和追求。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在监狱中写成这部小说的,书中对爱情、友情等有很美的描写,主要体现了民主、自由、博爱、平等这些思想。我从事民法学研究25年的学术生涯,所追求的仍然是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这些价值目标。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被污辱和被损害的》体现的是对受苦、受难底层人民的关心,或者说是对弱者的同情。我们研究民法,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保护弱者。这本书使我看到了人类社会最底层、最弱小的人民的不幸,强化了对弱者的同情心。同情弱者、保护弱者,这在我的民法思想中是一贯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小说对我就没有影响。相反,有些古典小说对我也有很大影响。比如,《水浒传》我看过好几遍。这部书对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他的中国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对我就没有多大影响,甚至于我都没有读完。《水浒传》写宋江领导一班人马“替天行道”,反贪官。这就表现了老百姓的“仇贪”心理,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从我自己来说,从事民法学术研究的25年,所渴望的就是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为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制定一部科学的、进步的、完善的民法典。我参与了国家的民事立法工作,1988年参加了经济合同法的修订;1993年参加拟订统一合同法,立法方案由12个单位的学者分头起草,我负责统稿最后完成合同法专家草案。我负责的物权法研究课题组由9位学者组成,用5年多时间完成了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共计435个条文,每一条都附有立法理由。我领导的民法典研究课题组,由北大、清华、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和我院法学所等9个单位的25位学者组成,完成了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共计1925个条文。这与宋江的思想是不是有所相似。这是说《水浒传》对我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作家当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鲁迅,我的一些性格就曾受到鲁迅的影响。比如,进入学术界以来,我和别的学者进行过大大小小的论战,人们可以看出,我不是轻率的,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除中国的和外国的小说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书籍也对我有重要的影响。比如,50年代国内有一种出版物叫《中华活页文选》,由中华书局出版。它所选编的就是一些中国历史上古代文化的精华,《古文观止》、《史记》、《战国策》中的一些精彩内容都选编在内。当时我就是通过读这些“文选”而了解和熟悉了中国的古代文化精萃,同时对培养中文功底非常有益。我现在常建议研究生读《古文观止》,比如,将其放在枕边睡前读一篇,这将对提高中文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23:21 , Processed in 0.1325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