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0|回复: 2

[讨论]关于China一词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6 16: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北大中文论坛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35388&extra=page%3D1
-------------------------------------------
关于China一词的来历的有3种说法:
1、因为瓷器叫china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2、古罗马把东边叫做类似“chai”这个读音的单词。又加a这个带有歧视性的读音,故后来称China。
3、china源于藏语对“茶”的称谓。

-------------------------------------
[center]与瓷器无关--中国为什么叫China[/center]
作者:流沙河
来源:文汇报
2005-04-05 09:45:05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 音译。随着景德镇精白瓷大量流传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说china最初是昌南地名译音,我觉得很新鲜。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起)改名景德镇。此时所制瓷器已负盛名,特供御用。按照“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推论,其后本镇瓷器外销朝鲜、日本、越南,又其后经阿拉伯远销到欧洲,皆以产地昌南作为商品名称。昌南两音,口碑远播,写成法文便是chine,写成英文便是china。china又回译成汉文瓷器。瓷器名声响遍全球,欧洲人就把中国也叫作瓷器,而大写其字头,成了China。这个推论亦能自圆其说。

  然有极大障碍,景德镇人难以克服。就是至今无人能够否认英文China起源于印度古梵文“支那”。这个支那又作脂那、至那,三千年前就出现了。想想三千年前是什么意思吧。那就是说,什么昌南,什么瓷器,还得在娘胎里静待两千多年,方能一朝分娩出世。资格太嫩了,昌南瓷器争什么。三千年前,不但焚书坑儒的秦朝,就连春秋五霸的秦国,都还不存在,China怎么能是秦的译音呢?论资格,支那之名比周朝还要老,怎轮得上替暴秦争面子呢?

  请容详说支那由来。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云:“西国名大唐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他显然不同意China与昌南瓷器或与秦朝挂钩。隋代慧苑法师《华严经音义》云:“支那,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他则直探古梵文“支那”的原义。两位僧人生在隋唐,那时昌南尚名新平,所制瓷器亦未颖出。

  二十世纪之初,China一词起源问题,学界曾经讨论,众说纷纭,未定一是。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我华夏。他研读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这两部著作,其原义为“智巧”。他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彼邦人士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智巧”与慧苑所说之“思维”内涵略有不同,想系词义因时代而演变所致。

  外邦对我华夏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国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称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汉译应该是“支那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此处ware应是瓦之译音。支那瓦者,中国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国名,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掉ware,简称为China,才小写其字头,获得瓷器之义。这已经是晚近的事了。

  景德镇人不必失望。你们不是还有浮梁县的高岭村吗?没人替它争取,它却进入洋文。在英文里,Kaolin义为瓷土。景德镇瓷器最初用高岭村出产的粳米白泥作原料,称高岭土。Kaolin乃高岭之译音也。后来欧洲人制瓷器,凡是瓷土,不管哪里产的,皆以高岭称之。贵村之名于焉“走向世界”,不亦壮哉。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16: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中文论坛相关回复:

potatos666666:
凤凰台的纵横中国上说的第二种说法

水自闲 (yaoyao) 版主:
我还听过那种惯常的说法————即把秦——延长——成此音
是耶?非耶?

0987654321 :
水自闲阁下所讲的乃是那个敏感的称呼的来历.而那个敏感称呼的对音,似乎不是转自china吧.
又potatos666666君,为什么a是有歧视性的呢?还望赐教.

yima :
1是肯定不对的,因果关系搞翻了。是因为瓷器来源于China,所以,被称为china。
正如“开斯米”来源于“开斯米尔”。

mandarin  版主  招生及考试版主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gsky at 2005-7-5 20:22
外邦对我华夏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


隋唐时期,西域对中国确实称为拓跋,根据突厥碑文转写出来应当是Täbgäč,或Tabgach,当时被汉人译作“桃花石”。突厥人的地理观念内,东方的大国,就叫这个“桃花石”。现在根据对音,确定其为“拓跋”。
拓、桃、ta,在这里,“桃”被读为送气清音,再加上突厥的“突”也被用来对译送气清音,可见浊音清化在中国的西北有着一个一千多年的传统。

海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高中的时候,看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和塔吉克斯坦队的比赛,当时是在塔吉克斯坦首都踢的比赛,我无意中发现屏幕上的塔吉克语字幕表示中国为“чин”,因为本人高中学的是俄语,而塔吉克语也是用的俄语字母,发音类似于中文的“秦”。而塔吉克语又属于印欧语系。我也比较赞成是由“秦”借去的。
在网上查了下资料,还有类似的说法:
China一词,法语是Chine,伊朗语是Chin,阿拉伯语是as—Sin。这些都来自于一个词根:Cina。在新疆出土的古粟特文的文献中,Cina这个词被用来称呼汉人。梵文还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译作震旦。东晋翻译家帛尸黎密多罗说:"此名与支那皆为秦字的对音。Cin/Cina当是外部世界对中国最古的称呼。

上海閒話ABC
“秦dzin”本来是浊音字,尖音字,变得和cina相像已经是不久前“金元辽化”后的事了。好像不太可能。
拉丁文,包括现代意大利语、西班牙语-a是阴性词,-o是阳性词没有歧视问题。而且本人印象当中,阴性词都是大国家、重要国家,阳性词是弱小国家。
比如法语中,中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都是阴性词,日本、美国、加蓬、摩洛哥、突尼斯、津巴布韦都是阳性词。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16: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文“CHINA”来历源于丝绸

发布:王洪涛
来源:http://www.xmedu.net.cn 
时间:2005-6-14 11:26:26

  
  关于英文“CHINA”一词的来历,一直有三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一词,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有关(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茶叶挂上了钩。

  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曾在2002年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这位精通多种西方语言的博士生导师通过对西方语言演变史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认为“CHINA”(中国)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丝绸。

  周启澄教授是在2002年的《中国古代纺织品研究》国际学术报告会上,向与会的国内外考古专家发表这一研究成果的。

  周启澄教授从西方语言演变历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进行考证,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丝绸。

  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周教授对丝绸与“CHINA”一词之间的关联作了解释。他认为,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

  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

  周教授还找到了其他旁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说,英文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翻译中,中国被译成“SINO”,这与拉丁文中的“丝”比较接近,而在印度语中,“丝”被称为“CINA”,后来口译成“支那”。

  周启澄认为,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6 10:20 , Processed in 0.1341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