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3|回复: 0

网言网语学生作文新时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7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珠江时报http://dadao.net  2006-03-03 09:10:29  

“我”不称“我”而称“偶”,“动物园”则被称为“200”……

      随着网络在学生生活中日益普及,一些新型的网络语言代替了传统话语,正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口头禅。不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日记周记里用上了网络语言,更把这些网络语言搬进了作文里。不少老师和家长都开始担心,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到孩子的母语学习。
  日前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我市多所中小学,发现在课堂和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在网上聊天,发短信的时候都会用到网络语言,但是在考试、作文等时候还是比较少使用。

     “偶买疙瘩,今天我和几个刚认识的mm约好一起去逛街。结果见到她们才发现全部都是恐龙。-_-!我随便应付了他们一下,说了一声3166,就和几个朋友上网去了。我们一起玩了一会CS,结果有菜鸟作弊。让我郁闷了很久。我认为作弊的人简直都有RPWT。今天这一天可真没有意思。”

     近日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写在作文本上的文字他完全看不懂,对此他感到很担心。经孩子翻译后,他才明白日记的内容:“偶买疙瘩”意思是“我的天啊”;“mm”是“妹妹”这个词拼音字母的缩写;“-_-!”这个符号表示“流汗,觉得无奈”;“3166”是日语表述“再见”;“CS”是一款射击游戏的字母缩写;“RPWT”则是“人品问题”的拼音缩写。孩子解释说,这些都是网络流行语,不知道就跟不上形势。

学生———
使用网络语言会看场合

  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何告诉记者,在老师布置的作文里,他从未使用过网络语言,而且他也很少看见同学在作文中使用。他表示,“现在很多网络语言我都知道,我和朋友在一起时也常使用。但我不会用这种语言和老师、家长对话”。他认为,同学们之所以只在私下交流,是因为“大家都能分清场合”。“网络语言存在于网络世界中,并不是真实存在;而学校是一个严肃正规的场合,有特定的规矩,不能混为一谈。”
  而在同一学校初三学生阿林则表示,他平时只会在网上使用这些网络语言,“但给朋友通信和聊天时的确说得较多。”   

老师———
把握尺度引导规范

     “学生把网络语言带进课堂还没有发现过,”某中学初二任语文课朱老师告诉记者。朱老师认为,学生在课堂外喜欢使用网络语言交流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的流行趋势。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和同事们还没有发现学生将这些口头禅写进作文当中。
  而另一位张老师则表示,有个别学生曾经在作文中出现这种情况,如将“我”写成“偶”等。他认为,课堂外的确有很多学生把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口头禅,其实是为了显示自己了解很多社会上流行的新知识,从而引起身边同学的好奇和兴趣。现在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十三四岁的学生已经在网络上熟练地聊着QQ,使用着许多如密码一样的网络语言聊天。不过,“把这些带进课堂和作文中,我们是坚决反对的。”张老师态度鲜明地表示,这样的作文将变得不伦不类,有些语句变成了明显的病句,再加上中文、英文、还有数字都混杂在一起,文章可以说是大杂烩,已经失去了让学生写作文的本来意义。因此,“学生在正式场合应该尽量少使用这种不规范的语言,而我们老师应该做的,是把握‘度’”。   

专家———
家长没有必要恐慌

  语言方面专家的意见则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时代一个特殊现象,是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的语言现象,这也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利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现代汉语有一种过滤的特质,一些不利于运用的词汇会被自然淘汰,但这并非朝夕可以完成的,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语言的发展演化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学生喜爱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学生将这些语言用作口头禅有其调侃和游戏的味道,如果学生将这些网络语言写进作文中,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王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6:09 , Processed in 0.0667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