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91|回复: 1

说说古人的名·字·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6 12: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曾庆明  孟祥森
来源:  摘自《语言文字周报》第1078号第四版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1、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

      2、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戒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3、以室名、斋名、轩名、堂名为号的。如王夫之号姜斋取自他的室名;辛弃疾的号稼轩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4、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5、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号一诗人谢朓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6、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发表于 2006-7-17 18: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引之将据名取字的方式分为五类:“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

同训:诸葛亮字孔明。

对文:韩愈字退之。

连类:王守仁取“仁者安仁”字伯安。

指实:郑国然丹字子革,因为古时多以丹染革。

辨物:孔鲤字伯鱼,因为鲤是鱼之一类。

清末洪恩波又增加了两类。

思齐:如慕韩、慕陵等。

识产:公孙龙生於楚地石龙,故字子石。

[转贴]《古人名字解诂》的学术渊流与价值
作者:吉发涵
来源:中华读书报 http://www.gmw.cn/01ds/2005-06/29/content_261121.htm

  古人有名又有字,两千多年来,这种礼俗被广泛而严格地遵循着,以致成了一种重要的汉语文化现象与民族文化基因,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研究中十分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已经开始利用名与字的关系进行字的本义的阐释。同时代的班固,进而揭示了前述名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唐代的注疏家,如司马贞、颜师古,也都曾直接继承许君所创之法,利用古人名字的关系注释古籍,破解疑难。名字训诂之学至清而大盛,《说文》四大家桂馥、段玉裁、朱骏声和王筠,无不重视许君用名字关系解说文字这一做法者。特别桂馥在《说文义证》中,更是大量利用名字相协所保存的语言资料来解说文字,且所用人名已不限先秦,下限已到六朝。训诂学大师王念孙,也极重视古人名字的词汇学价值。他的《广雅疏证》,也屡以古人名字解释词义。其子王引之远承许君,近继其父,作《春秋名字解诂》。这是训诂学史上第一部名字训诂专著。全书计290条,考释春秋时代(有少数战国的)人物名字338个。毫不夸张地说,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的出现,使这一古老的学问起了质的变化,从此“名字训诂学”真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王引之将原先零星、分散的名字训诂资料,综合起来进行了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了条理,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提出了认识名字问题和解决名字问题的方法。《春秋名字解诂》中首次把先秦人名字间的关系概括为“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五种类型。并提出了观察它们的六种方法,即通作、辨讹、合声、转语、发声、并称。王引之奠定了名字训诂之学在古代汉语研究中独立成学的地位。他是许叔重的功臣,也是名字训诂学的功臣。遗憾的是,《春秋名字解诂》考释的仅限于春秋时代(有少数战国的)人物名字,之后古人的名字一概未收未解。其后清季近70年中,俞樾、胡元玉、王萱龄、黄侃等学者又继王引之的研究作过一些补充工作,但都未取得王引之那样突破性的成就。特别是对于先秦以后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名与字关系的阐释,除桂馥曾稍有涉及外,也没有其他学者再给以关注。近百年以来,这一渊源有自的传统学问,更是愈加无人问津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5 20:00 , Processed in 0.0694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