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8|回复: 0

电视纪录片的人物刻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5 18: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 徐夏
日 期:2001年8月20日 17:23
来源:中国影视网

  

    对任何类型的纪录片而言,人物的刻画都是至关重要的。能达到“入木三分”,那便是一个境界。
  如何多元素、多角度、多层面地调动电视艺术表现手段去刻画人物,并把他自然、真实、原汁原味地融合于生活之中,我曾作过不少的尝试。

  一、从采访开始,贴近人物

  采访是纪录片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生活,不只是需要纪录,更需要发现。无论是前期了解性采访,还是摄制过程中的人物访谈都是发现故事线索和捕捉并展现人物心灵轨迹的重要手段。乍一看,采访是一个普通得不足挂齿的字眼,但深究之中却发现这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跨越那道“陌生”的防线,走近你的被拍摄对象,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开头,有时候,连你的神情、语气都很重要。刚开始时,我曾有过这样的苦恼,在前期采访时表现出色的主人公,面对摄象机镜头后一下子不知所云,或者只回答一个简单的概念,甚至会对你说:“这件事我昨天已经说过了呀!”等等。一般来说,第二遍的采访效果往往不如第一遍来得自然,且摆拍的痕迹加重。那么,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后来,我终于发现,原因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你摆出一付来拍电视的架势,而你的对象却不是那些训练有素的演员,自然会乱了方寸。于是,我们就以一种朋友式的关怀去走近被采访对象,让他觉得你是一个可以耐心听他叙述的人,是一个想了解他,甚至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可得到帮助的朋友,这样,他便会因融入自己的生活而融入在你的拍摄中,真实、自然、毫无顾忌地展示他的喜怒哀乐。所以说,在拍摄的始终,我时时提醒自己,你不是电视编导,而是生活在主人公身边的一双眼睛。而当你静下心来,用这双眼睛观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用采访的方式无法获取的信息。到后来,我已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在经过充足的案头准备后,直接带上摄像机把前期采访和人物访谈合二为一。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通过不断地沟通、磨合,编导与摄像已达成了一种配合上的默契。
  因此,做好人物的采访是刻画人物的先机。

  二、把握人物的个性悟言

  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表现人物个性、生活状态及不同的经历和遭遇最直接的反映。这里所说语言指的是除采访以外的生活化的人物对白和同期声。往往我们了解主人公最先觉的便是他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是极具个性特色的口头禅。
  我曾拍摄过一部时间跨度长达半年的纪录片《爱的故事》(获纪录片金鹰奖),讲述一位健全的山东姑娘和浙江一位残疾青年历尽磨难的爱情故事。不少观众说,出人意料的是这部催人泪下的片子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竟然是两位主人公乐天的语言,例如:张秀英对王渊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表现的敬佩与自豪是用一句玩笑话说出来的:“你是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连镇上哪儿造了个公共厕所都知道”;又如风波过后,王渊鹏陪张秀英去买结婚礼物,张秀英选了一副金耳环,问王渊鹏好不好看,王说:“好看好看闪闪发亮了。”张秀英笑答:“就见着耳环闪闪发亮,哪还看得到脸?不买了不买了。”两人的和谐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跃然而出,难怪有些观众说:他们那么艰难地生活着,但却如此快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快乐一点呢?确实他们的故事里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爱的故事始终满盈着幸福与希望。
  饱含生命力的同期声永远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三、个性化细节的捕捉

  细节往往是人物稍纵即逝的个性化动作表现,是纪录片的“闪光点、兴奋点”,对编导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运用得好会产生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当然,这对摄像师来说,捕捉到这样的细节是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艺术修养。当然,作为一个编导来说,如何选用这些细节,以及怎样去用,用在哪里都很关键。
  记得曾经跟拍一群老知青回访曾经插队的第二故乡的纪录片《北大荒,你好》,其中不乏生动感人的细节,使这部以叙述事件的为主线的纪录片,因细节的真实、质朴,而让众多人物鲜活起来,再加上浓郁的北大荒的风味,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老知青们去探望当初没有和他们一起回城,而是娶了当地媳妇扎根在北大荒任中学教师的老张,几十年后的重聚使老朋友们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只见老张满脸风霜,已成了地地道道的北大荒人。老张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青老乡,憨厚地笑笑,从怀里掏出一只布烟袋,扔给他身边的老友,并随手撕下一角旧报纸,示意老友们再卷一卷北大荒的土烟。看着老友抽上第一口土烟被呛着的时候,大家开怀而笑……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看看,看看!”老张笑着叹了口气,被地域所分离的友情仿佛又回到了同抽一口烟,同睡一张炕的年代。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凝聚着一代人的悲欢!
  细节,增强了纪录片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是真实纪录的血肉所在。

  四、把握激烈的矛盾冲突

  人物间的冲突,似乎像电影、小说里的情节。但纪录片中的人物冲突往往比任何电影小说还要来得激烈、富有画面冲击力。因为它真实、赤裸地展示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的人物已全然不受外界的支配,他们只想完全地宣泄自己的感受。只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无论编导还是摄像都要以极冷静的态度去把握纪录的机会。
  在摄制《洒满阳光的窗》续集《琳琳的命运》时,摄制组就碰上了这种冲突。琳琳是身患白血病的花季女孩,父母都是老知青家境贫寒,当全家人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刚踏上工作单位的琳琳身上的时候,病魔使这个家庭濒临绝境。在老知青们的资助下,琳琳赴哈尔滨治病。面临着骨髓配型的失败,面对着家庭越背越高的债务和父母越来越疲惫的心身,琳琳绝望了,她选择了拒绝手术。于是,一场琳琳与尽心尽职的主治医生之间的冲突在她拒绝吃药的前提下爆发了。琳琳歇斯底里地哭喊:“你只是个医生,你不明白我的立场,既然都是死,我就要好好陪我父母开心地玩几天,如果手术不成功,我就连这点愿望都不能实现!……”医生也因焦急而言辞激烈:“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病人,昨天那个六岁的小孩都知道跪在我面前,说叔叔救救我,哪怕让我多活一分钟。……今天你再不吃药的话,马上结账离开医院!”长达近十分钟的矛盾冲突,将严峻的生死搏斗置放在同样为生命而呐喊的两个不同角色之间展开,无疑把人们对于生命那种极度渴望的情绪推向高潮,观众并无冗长之感,反在触目惊心的场面后陷入深思,是啊,两人谁也没有错,但事情又该如何解决呢?
  再看《爱的故事》中,王渊鹏和张秀英家人在旅馆见面后的一段情节。秀英的父亲没有出现,秀英的母亲说着客套话,突然,秀英跟着姐姐走到了走廊上。随着王渊鹏失神的眼睛,长镜头从屋内摇向门口,静止的门缝里只望见秀英无声抽泣的肩头。这种无声的冲突,同样把人们的心揪到了一个富有悬念而令人关注的高处。
  激烈的矛盾冲突增强了纪录片的节奏感、冲击力与可看性,为更好地开掘主题提供了事件因素。

  五、音乐的烘托

  音乐是一种很好的电视手段,它可以作气氛的渲染,也可作情绪、情感的烘托。但在这里,我想突出一点,那就是音乐必须用得“精彩”。尤其在纪录片中,不是用得非常到位的宁愿不用,不是非要取代同期声、背景声的更要慎用,以免“画蛇添足”之嫌。当然,在散文式的纪录片中对音乐的要求更高,有的甚至是量身订做。
  记得三年前我做过一个片子《行车万里》,其中有一段新疆鼓点是全片的亮色,少年趁暑假独自骑着单车从杭城出发,东西横穿中国至新疆边城,历经饥饿、夜狼、路匪和长达一个多月的孤独跋涉……终于到达乌鲁木齐,衣衫褴褛的少年在乌鲁木齐街头听到了这具有新疆特色的鼓点,在少年的心中所激发而出向终点冲刺的希望是任何音乐无法比拟的。这激动人心的鼓点将继续伴随少年勇往直前,直至最终完成他的梦想之旅。
  音乐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纪录片编导必须善用这种力量,使音乐成为激发人物情感内在张力的脉搏。

  六、巧妙运用特技手段

  特技,在纪录片中用得不多。为表现纪录的原生态,编导们一般采用硬切的剪辑手法,在段落转场时用入黑、黑起比较普遍,以避免刻意雕琢的痕迹。但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少许巧妙的特技处理有时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爱的故事》结尾,王渊鹏和张秀英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拍一张共同站立的照片。家门前,身材弱小的张秀英扛着高位截瘫的王渊鹏从轮椅上颤颤巍巍地站立起来,王渊鹏失去知觉的下肢一直神经质地在颤抖,没等站直,张秀英支撑不住了,两人双双倒下,王渊鹏的膝盖重重地磕在泥地里……最后,两人微笑着搀扶着终于双双直立于蓝天之下,拍摄了一张今生最完美的照片。在两人倒下瞬间,用了一倍的高速作了特技处理,令人屏息静气地去领悟两个人坚贞的爱情。
  所以,只要是纪录的需要,处理人物场景的需要,刻画人物个性的需要,特技手段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之,刻画人物是纪录片纪录的要义,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物的故事,人物的活动,人物的视野,人物的情感。纪录片的纪录目的是启发人类高尚的情感,追录人类生命的轨迹。在“以人为本”思想愈加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我们电视编导,应该做好的是认真地关注人生、立足生活,以更高的哲理性思考和艺术修养去纪录好身边“小人物”的“大事件”。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02:26 , Processed in 0.1690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