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4|回复: 1

诗意的叩问与灵魂的拯救——读诗集《暗夜横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意的叩问与灵魂的拯救——读诗集《暗夜横渡》
作者:吕刚  
来源:http://www.xslx.com 2007-01-28


  今年年初,轩鸽出了两本著作。一本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印行的50余万字的《拒绝堕落》,属于伦理学方面的专著;另一本是这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暗夜横渡》[注1],收录2001年到2005年所作的200余首诗歌作品。这是课业以外的收获,也是他迄今出版的第二本诗集。真是内外兼顾,左采右撷,韶光不费,叫人欣羡与赞叹啊!

  大学毕业后,轩鸽在高校教过几年书,随后到税务系统工作。无论职业怎么变换,数十年来,他不间断地致力于伦理道德与税务理论的研究,时有论文与专著刊发,且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至于诗歌创作,则似纯属意外。

  记得2000年前后,轩鸽与我们一帮写诗的朋友聚谈,时长日久,相互浸染,都不免受了些影响。就是在那时,在那种场合,轩鸽因为爱待写诗的朋友而与诗结缘。他不但读诗,而且学习写诗。时间不长,就辑了厚厚的一册,转眼之间,便自费出版了。是为他的处女诗集《醉舟无岸》。谁知至此以后,轩鸽一发难收,不断有新作问世。尤其是2001年始,在北京学习的两年间,他的诗歌创作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暗夜横渡》中的大部分诗作都是那个时候写成的。现在回头来看,轩鸽对于诗的情愫绝不是外力的偶然植入,而是生命本源里就潜藏着诗性的种子。否则,恰如一块僵硬的石头,如何给它阳光和雨露,并不能生出些许的绿芽来,遑论开花与结果了。然而对于轩鸽来讲,诗歌的种子不但从他的灵魂里抽出勃勃的枝条来,且发出烂漫的花色,也必将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果实。

  轩鸽是一位术业有专攻的学者、专家。值得称道的是,在这个普泛的物化的时代里,轩鸽却一直葆有强烈的人文知识分子的救世情怀与自觉的社会担当意识。他时常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带入自己的理论研究领域,也试图通过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拓展,摸索救世疗瘼的路向。他的第一本专著《困惑与观照》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解读,新近出版的《拒绝堕落》,竟直是对中国当下社会道德问题的现场批判。展读诗集《暗夜横渡》,会发现他的这种情怀与精神,也自然地延续到他的诗歌创作中。请看《叩问现代化》:
所有的现代化
都是在地球的伤痕处长成
疯长的欲望
在一片片绿色的皮肤上开垦
沉醉的美梦
继续在幢幢钢筋的密室里膨胀

挣扎的民工
依然承受着生存的煎熬
被诅咒的气派
以及豪华、富贵
正在血汗里享受高潮
疤痕处
一丛丛现代化巍然屹立
藐视周遭
整首诗浸透着对现代化合理性的质疑与批判情绪。在诗意的言说中,道明人类社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的对于自然与世道人心的破坏。而这一切之根源,是物欲的膨胀、人性的物化与异化,抑制了人精神生命的生长,乃至人性最终走向它的反面。《城市掠影》写了《书市》、《写字楼》、《超市》、《公共汽车》、《家属楼》、《美容店》、《秧歌舞》、《酒吧》、《宾馆》和《厕所》等一组十数处城市场所与景观,几乎涵盖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主要方面。其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全是“负面”的:“写字楼”“把生命的精彩连同梦想”“埋葬”,“超市”是“欲望的集市”,“公共汽车”“每天驮着希望奔忙/每天载着沉重奔波”,那些“光顾”“美容店”的少妇、姑娘是“为了增强资源的聚集能量”,“家属楼”是“生命的囚室”,“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厕所是最紧缺的资源”,“酒吧”里,“膨胀的胃不停地呼唤酒/酒在被吞噬的同时发出奇怪的哭声”,诗人“以为全世界都堕落了”。好不容易在“书市”看到一缕灵魂的亮光,“新的担心又涌起/他(她)们是不是还是为了钱/用‘知识’去换取更多更大的钱”。还有诸如《在都市的末梢编码》、《时代在庸俗的颠簸中》、《黑暗给了魔鬼的色胆》等,单看题目就不难想见诗歌的情绪渲染与主题设置。自然,诗里所展示的不都是诗人经验世界的全部,但绝对是基于经验世界之真切感受的诗性言说。轩鸽在诗中所抒发的也绝不是一己之怨愤私情,而是此一时代人们共通的感受与意绪。所以,这类诗所裹胁的意绪最易引起读众的共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批判”意识极强、情绪激烈的作品,就诗艺本身而言,语言显得太过直白,诗的肌理不够饱满、细腻。还带有从处女诗集《醉舟无岸》里努力生长的痕迹。甚至连同作者一以贯之的诗歌观念。

  轩鸽常讲,学术立场决定学术品质。这一观念很自然地延展到他的诗歌写作中。记得有一次,我跟他辩论,说,对于诗歌创作而言,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我们之间类似这样的辩难不知有多少次。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立场。然而不久,我注意到一个微妙的变化,轩鸽用他的新的诗歌作品悄悄地回应了我的观点。
傍晚时分
游荡到繁华街道的天桥上
看川流不息的动物
匆匆忙忙

突然闪出一个念头
想象着天桥断裂的瞬间
自己恐惧的尖叫
怎样吓得行人发呆
在媒体的关注下
告别喧嚣

或许,还能捡回半条残命
从此专注于生命的体悟
在想象中自由飞翔
审视周遭的贪婪、无耻以及肮脏

想象天桥坍塌的一刻
多少虚妄都会从此坠落
融入虚妄
这首题作《在想象中自由飞翔》的诗简直把我惊呆了。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轩鸽的作品,但又怎么会呢?我是替他高兴。他的诗艺有了大的长进。如前所言,他的诗歌立场是一贯的,关注生命、审视现实。然而转变与提升了的是诗的艺术品质。诗由一个寻常的、瞬间意念切入,展开想象与联想,恰如其份地融入诗人的生命体验,揭示了一个现代都市“思想者”精神的苦痛与生存的尴尬。叙述性话语的娴熟运用,简洁细致,婉转绵密,又不乏内在的诗歌张力。确是一首难得的诗歌佳作。像这样诗艺上乘的作品(或某些段落),集子中还有:

  如《流星雨》:“上帝不知为什么/也会流泪”,“在这初冬的夜晚/满天泪痕”,“流星雨/这般动听的名字/却由一个生命的粉碎铸成”;又如《四十岁的心》:“一间低矮的家属楼里/三杯啤酒/整个世界的苦恼/都装进一个狭小的黑屋”,“四十岁的心/疲惫的担忧/无法讨好膨胀的渴求/依然挣扎着自己的责任”;还有《我热泪盈眶》:“只因为你说/你已经很成功/梦中曾挽着我的荣耀散步/我因此/脆弱得不像个男子汉/偎在你胸前饮泣”,等等。这些诗句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与一个有血性的人当下的生命体验胶合起来。因此,它们鲜活饱满,坚挺而有质感。自然,也不难看到,这些作品的调子不似以往那么高亢,情绪也不比先前激烈,多少浸漫了些潮湿、深沉的色调,甚至表现出生命/灵魂内在的矛盾冲突。但这不是作为学者的轩鸽社会责任感的退潮,恰是其欲为一个诗人艺术家思想的加深与诗艺的成熟。因此,我愿意这样来理解:当面对今天这个物欲膨胀、精神异化的都市社会的“暗夜”时,轩鸽可以站在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立场,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与辛勤的著述,助人“横渡”;然而一旦他从这种社会角色退出,回到自己生命的本源时,才发现自我的精神世界也遮蔽在肉体——这个“暗夜”的巨大阴影下。这时他发现诗歌——只有诗歌,才是拯救灵魂,助己“横渡”到生命彼岸的方舟。

  轩鸽是非常强调诗人的责任与使命感的。问题是诗,以及其它形式之艺术的社会功用究竟该如何来发挥?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也认为,作家应该通过写作来干预社会,介入生活。但他同时指出,由于诗的“意义浇铸在词里”,人们只关注词的音响与外观——即词语本身,而忽视了词语的现实指示性[注2]。因此,萨特把诗排除在“介入”文学之外。到了六十年代,萨特改变了这种看法。他意识到文学对于生活的“介入”没那么直接,那么迅速,而是间接的,缓慢的。因为这种“介入”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因素。所以文学要关注时代,更须超越时代。因为一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这个时代,甚至下一个时代的“人”方能解决。因此,真正的文学不是一时一世的,而是时时世世的。大凡古今优秀的作家作品,如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小说、鲁迅的杂感等,莫不如此。轩鸽定是了悟于此,故而,诗便顺了自己心动的向路去写,猛不防就深入人心,动人肺腑了。这种感动虽不形于声色,却是久长与恒远的。

  轩鸽年过不惑,写诗也不足十年。虽然就总体而言,《暗夜横渡》还不能算是一本诗艺多么齐整、完满的集子,但确不乏好的作品。而其诗歌创作的状态日呈上扬之势。所以,我们有时间,也有理由寄希望于将来。

                               2006年11月16日

    [注 释]
1、《暗夜横渡》,姚轩鸽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为什么写作》,萨特著,转引自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吕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诗人
    联系地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邮编:710055
发表于 2007-6-17 2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匆匆忙忙

"傍晚时分
游荡到繁华街道的天桥上
看川流不息的动物
匆匆忙忙"
相信我同样是其中一个罢了,有点无可耐何,有点无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0 22:50 , Processed in 0.2162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