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梦的轻波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8 1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的祖母在1957年被放在雞籠裡活活餓死。
在這軍醫部長的面前。
然後我們要去掃墓
她的遺言是要我們帶肥豬肉回去
我們作到了
发表于 2003-12-28 13: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555~~~怎会酱紫滴?

好可怜好可怜的祖母
真想陪水电君哭死在祖母坟前......
发表于 2003-12-28 17: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Just in vain
发表于 2003-12-28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才是真实?
我没看过这纪录片,
但我敢打赌,想从这个片子中了解所谓的真实,
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真实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说,太沉重,太奢侈了,
以致于大家都选择了逃避。
发表于 2004-1-1 23: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纪录片《走进毛泽东》昨日首映

-------------------------------------------------------------------------------------------------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2日 14:27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开国领袖。昨天,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的百年大讲堂举行了首映式。两千多名北大学生有幸最先观看了这部影片。

  一部长达九十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一百多组生活、工作的镜头首次在银幕上出现。当我们的镜头再次聚焦在这位历史人物时,独特的视觉下,已不再只是那个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经典画面。《走进毛泽东》把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代伟人,又是性情中人的一面呈现给广大观众,抒写了他的生活个性,情趣与幽默。也正是基于这部纪录片欣赏性与精彩值颇高的特点,主办方信心十足地让这部伟人的传记式纪录片也走上了市场发行的路线。而操作过《绿巨人》、《终结者》等大片的华影公司,更是主动请缨。



(编辑:李宁?来源:CCTV.com)
发表于 2004-1-9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既是一代伟人,又是性情中人的一面呈现给广大观众,

早已成为模式,
成为八股
发表于 2004-1-19 0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敢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

来源:《广州日报》
----------------------------------------------------------------

     随着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在全国全面上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前身是延安电影团)跟随毛泽东足迹整整65年积累下的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也终于首次公之于世。有关毛泽东的纪录片段不在少数,占尽先天资源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之前已经在1983年毛泽东诞辰90周年摄制了《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又摄制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时隔10年之后,《走近毛泽东》让看过的很多观众都大感意外,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老师看完后评价说:“谁敢像艾辛这样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

  艾辛者,该片导演也,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年轻女性。对于《走近毛泽东》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年龄。本报记者近日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 

  全新解读:

  翔实资料让毛泽东更真实

  记者:《走近毛泽东》的开头让一群衣着时髦的现代男女青年在街头弹着电吉他唱着“摇滚乐”。这样的处理手法是非常新鲜也是非常大胆的。你的考虑是什么?

  艾辛:那首摇滚是张广天专门为我们这部影片创作的,叫《永远的毛泽东》。毛主席宣称自己是:有个性、有猴性、有虎性。像这样都和当代青年有共通的感情,有共同的语言。

  记者:有没有担心自己因为年轻,对这样的大型历史纪录影片很难在拿捏分寸上做到位?

  艾辛:其实也许正是因为我有年轻的视角,这个机会才最终给了我。当我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走近毛泽东,有机会接触大量珍贵翔实的资料,我发现毛泽东正是因为普通才伟大。我这一年都是在很大的压力下度过的,要拍好它的使命感有时我觉得比生命还重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大量看素材,搞得结膜充血,光素材就看了500本,有的还要看好多遍,还有很多国外的文献资料,老前辈的回忆录。

  观念新锐:

  有喜怒哀乐的真实毛泽东

  记者:你是如何表达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呢?

  艾辛:这个片子我觉得是用一种人情和人性的角度充分显示毛主席独特的性格和情感。你会在影片中发现毛泽东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普通人的很多行为动作。例如他吃饭的时候也会“咂吧”嘴,他见人就给人让烟,还给客人布菜,他还会游完泳以后光着膀子就跟老百姓坐在一起抽烟,他累了也会坐到土坎和铁轨上等等这些细节。

  记者:影片有一个细节被很多人认为非常大胆:就是陕甘宁边区有些老百姓咒骂毛泽东:“天上的雷咋不劈死毛泽东?”这件事,一个电影学院一个老师看完后评价说:“谁敢像艾辛这样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你有没有因为这份“潇洒”遇到审查方面的压力?

  艾辛:没有,《走近毛泽东》是一审通过。我想我必须用艺术的力量来征服评委,不能因为要审查就缩手缩脚,后来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构思奇巧:

  资料珍贵,视角更独到

  记者:电影中哪些镜头是首次面世?

  艾辛:其实电影中的资料某些个镜头观众可能以前也看到过,但是以我这样的角度挖掘和运用,绝对是第一次,例如他身为全军统帅,却一生不曾发过一枪,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他为了不被中南海高大的红墙隔断他和群众的联系,坐着专列深入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但是有关部门担心毛泽东外出视察常常造成人们围观拥堵,对毛泽东的安全不利,便规定毛泽东外出或在公众场合,必须戴口罩。他就这样戴着口罩外出考察。累了,就在铁轨旁或是土坎儿上歇会儿,抽口烟,这样的情景,安全是加强了,但从他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不能接触人民群众的孤独和无奈……这样的手法不依照年代顺序,自由组合,但却重塑了时空。

  幽默感人:

  没人能演得像毛泽东

  记者:你觉得你真的走近了毛泽东吗?

  艾辛:当时跟随毛主席拍摄的中央摄影队的一些老人们告诉我,毛主席对于他们拍什么一点都不在乎,一次他们拍主席的时候打灯,主席可能嫌太亮了,就开玩笑说:你的那个灯是什么太阳,都把我这个太阳给照晕了……毛泽东的很多个性故事和个性魅力真的很打动我。我希望所有的观众也跟我一样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记者:很多观众进影院可能还是冲着《走近毛泽东》是纪录电影去的,毕竟特型演员演得再好那也只是表演。

  艾辛:纪录影片的魅力就在真实,当初影片拿到洗印厂去洗的时候,一个老师傅就说,没人能演得像毛泽东,那些特型演员,只能是形似,好的也只能做到部分的神似。我觉得毛主席精辟的语言,独特的性格是很难克隆的。

【 走近毛泽东 】

【导  演】:艾辛
【摄  影】:李雄
【出  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影片介绍】:

  文献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继1983年毛泽东诞辰90周年摄制的《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摄制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后,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推出的又一部纪念毛泽东的影片。

  这部影片不是面面俱到的人物传记片、功勋片、成就片,而是以毛泽东一生所经历的革命历史事件作为背景,重点着眼于毛泽东在五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
发表于 2004-1-19 0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近毛泽东》揭开尘封“镜头” IDG主动要求代理在美发行

来源:新闻晨报

----------------------------------------------------------------------------------------------


       80%首次解密的电影镜头,展示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历经磨难,从一个书生成为世界巨人的经历。这是将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夕放映的纪录影片———《走近毛泽东》。
  影片一开头就发人深省,一群衣着时髦的现代男女青年,在街头弹着电吉它,深情地唱起怀念毛泽东的自编摇滚歌曲《毛泽东》。接着,影片播放了大量从未曝光的有趣的历史内幕:比如摄影师偷拍了毛泽东逗猴玩、笨拙地挥拳打沙包、故意摹仿非洲妇女行屈膝礼,还有毛主席他老人家有时哭笑不得的无奈表情……据悉,影片在中央党校放映,近千名研究院师生观看本片,8次热烈鼓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主动要求代理该片在美国的发行。
发表于 2004-1-19 0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央视热播 市场销量过数万

来源:www.jfdaily.com

--------------------------------------------------------------------------------

       本月刚刚在央视一套播完的大型电视文献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在观众中反响热烈,观众普遍反映该电视文献片的解说词到位而生动,收视排名也很靠前。受此影响,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联合制作、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发行《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也在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目前已有数万销量,而同类碟片一般的市场销量不会超过一万。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观众再次走近一个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毛泽东,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是首次公开。毛泽东除了是国家领袖外,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激越豪放、荡气回肠,但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诗词创作背后的故事却并不为观众了解。本片侧重展示了凡人毛泽东、诗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在毛泽东豪放雄浑的诗句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在那些和谐美妙的诗韵之间,蕴含着毛泽东情感深处的喜怒哀乐。法国前总理富尔说得好:“诗是了解毛泽东性格的关键之一。”要想了解更真切的毛泽东就必须从他的诗词入手。



  在本片中,观众可以了解学生时代毛泽东的伤世感怀和青春意气,可以看到井冈山难忘岁月中红军官兵上演《毛泽东空山计》的来龙去脉,可以知道千古绝唱《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和发表后引发的波澜。通过观看这套文献片,观众还能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伟人故事。
发表于 2004-3-13 20: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敢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

作者:纪录·中国 编辑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时间:2003-12-13 11:48:12

--------------------------------------------------------------------------------

  随着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在全国全面上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前身是延安电影团)跟随毛泽东足迹整整65年积累下的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也终于首次公之于世。有关毛泽东的纪录片段不在少数,占尽先天资源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之前已经在1983年毛泽东诞辰90周年摄制了《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又摄制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时隔10年之后,《走近毛泽东》让看过的很多观众都大感意外,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老师看完后评价说:“谁敢像艾辛这样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

  艾辛者,该片导演也,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年轻女性。对于《走近毛泽东》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年龄。本报记者近日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 

  全新解读:

  翔实资料让毛泽东更真实

  记者:《走近毛泽东》的开头让一群衣着时髦的现代男女青年在街头弹着电吉他唱着“摇滚乐”。这样的处理手法是非常新鲜也是非常大胆的。你的考虑是什么?

  艾辛:那首摇滚是张广天专门为我们这部影片创作的,叫《永远的毛泽东》。毛主席宣称自己是:有个性、有猴性、有虎性。像这样都和当代青年有共通的感情,有共同的语言。

  记者:有没有担心自己因为年轻,对这样的大型历史纪录影片很难在拿捏分寸上做到位?

  艾辛:其实也许正是因为我有年轻的视角,这个机会才最终给了我。当我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走近毛泽东,有机会接触大量珍贵翔实的资料,我发现毛泽东正是因为普通才伟大。我这一年都是在很大的压力下度过的,要拍好它的使命感有时我觉得比生命还重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大量看素材,搞得结膜充血,光素材就看了500本,有的还要看好多遍,还有很多国外的文献资料,老前辈的回忆录。

  观念新锐:

  有喜怒哀乐的真实毛泽东

  记者:你是如何表达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呢?

  艾辛:这个片子我觉得是用一种人情和人性的角度充分显示毛主席独特的性格和情感。你会在影片中发现毛泽东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普通人的很多行为动作。例如他吃饭的时候也会“咂吧”嘴,他见人就给人让烟,还给客人布菜,他还会游完泳以后光着膀子就跟老百姓坐在一起抽烟,他累了也会坐到土坎和铁轨上等等这些细节。

  记者:影片有一个细节被很多人认为非常大胆:就是陕甘宁边区有些老百姓咒骂毛泽东:“天上的雷咋不劈死毛泽东?”这件事,一个电影学院一个老师看完后评价说:“谁敢像艾辛这样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你有没有因为这份“潇洒”遇到审查方面的压力?

  艾辛:没有,《走近毛泽东》是一审通过。我想我必须用艺术的力量来征服评委,不能因为要审查就缩手缩脚,后来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构思奇巧:

  资料珍贵,视角更独到

  记者:电影中哪些镜头是首次面世?

  艾辛:其实电影中的资料某些个镜头观众可能以前也看到过,但是以我这样的角度挖掘和运用,绝对是第一次,例如他身为全军统帅,却一生不曾发过一枪,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他为了不被中南海高大的红墙隔断他和群众的联系,坐着专列深入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但是有关部门担心毛泽东外出视察常常造成人们围观拥堵,对毛泽东的安全不利,便规定毛泽东外出或在公众场合,必须戴口罩。他就这样戴着口罩外出考察。累了,就在铁轨旁或是土坎儿上歇会儿,抽口烟,这样的情景,安全是加强了,但从他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不能接触人民群众的孤独和无奈……这样的手法不依照年代顺序,自由组合,但却重塑了时空。

  幽默感人:

  没人能演得像毛泽东

  记者:你觉得你真的走近了毛泽东吗?

  艾辛:当时跟随毛主席拍摄的中央摄影队的一些老人们告诉我,毛主席对于他们拍什么一点都不在乎,一次他们拍主席的时候打灯,主席可能嫌太亮了,就开玩笑说:你的那个灯是什么太阳,都把我这个太阳给照晕了……毛泽东的很多个性故事和个性魅力真的很打动我。我希望所有的观众也跟我一样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记者:很多观众进影院可能还是冲着《走近毛泽东》是纪录电影去的,毕竟特型演员演得再好那也只是表演。

  艾辛:纪录影片的魅力就在真实,当初影片拿到洗印厂去洗的时候,一个老师傅就说,没人能演得像毛泽东,那些特型演员,只能是形似,好的也只能做到部分的神似。我觉得毛主席精辟的语言,独特的性格是很难克隆的。

【 走近毛泽东 】

【导  演】:艾辛
【摄  影】:李雄
【出  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影片介绍】:

  文献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继1983年毛泽东诞辰90周年摄制的《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摄制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后,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推出的又一部纪念毛泽东的影片。

  这部影片不是面面俱到的人物传记片、功勋片、成就片,而是以毛泽东一生所经历的革命历史事件作为背景,重点着眼于毛泽东在五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4:07 , Processed in 0.0624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