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4|回复: 1

《桃李》:现代版《围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7 22: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邢晓芳  
2002年8月5日 16:53  

-----------------------------------------------------------------------------------------------------

青年作家张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桃李》以辛辣诙谐的笔调讲述了发生在北京某著名学府内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故事,被圈内人称为“现代版《围城》”。这部26万字的小说曾以三个中篇的形式先后被全国多家文学期刊发表和转载,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

在《桃李》的封底上,印着杨绛先生的一段话:“钱先生写了一部《围城》,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生活状态,我写了一部《洗澡》,反映五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生活状态。对于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交替期间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我了解不多,看了张者的小说,我很惊奇……”

这部令杨绛先生“惊奇”的小说,一开头是一句:“老板回来了”。老板,是大学里学生对导师的称呼。这个有点俗不可耐的叫法在当下校园里极为流行。“经济时代,把导师称为老板是高校研究生的独创,很普遍。老板这称呼在同学们嘴里既“经济了一回”,也增加了知识的成分,很有时代感……喊得踏实,叫着通俗,显得导师有钱有势。”这样的开场白之下,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邵景文和他的诸多弟子们,在校园、商场、法律界这个大社会里上演了一出出令人“看的时候想笑,看完笑不出来”(王蒙评语)的悲喜剧。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认为《桃李》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幽默面孔中一丝警觉”。当威风一时的邵景文最终以非理性的方式死于情人的小刀下,张者在黑色幽默的背后,为人文精神在物质时代逐步解构而发出了呼喊和悲鸣。小说正视了知识分子所遭遇的世俗化的新现实,写出了一帮教授、博导、博士生、硕士生在金钱和欲望的碾磨下,如何一步步“痛苦”地改造自我,最终成为“快乐”的消费者。作品为经济社会下的校园题材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解读角度和文本,更为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在消费社会到来之时,思想和操守上发生的种种“变异”和“畸形”,进行了反思,塑造了全新的文学肖像。

不可否认,青年作家张者身上也有着书中多个人物的影子:本科读中文,毕业后当过财经记者,又是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张者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没有放弃过孩提时代树立起的文学理想。对于《桃李》的走红,张者坦白“完全不敢与钱钟书先生相提并论”。他说:“我们这一代写作者,没有这个资格去调侃,去消解。因为我们只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一员,我们只能走进去,去融入,甚至有时会带着欲望去写。”正因如此,在《桃李》的写作中,张者选择了容易引起争议的“零距离”叙述。但是,张者又是个严肃的“一本书主义者”——“不是说一辈子只写一本书了,只是在写的时候,有着明天再没有写作机会的假想”。
 楼主| 发表于 2004-1-7 23: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桃李》

 
选稿:张军
来源:科学时报
2002年8月5日 16:55  


----------------------------------------------------------------------
很难有一本小说的座谈会能整齐地会聚到四代北大人,包括谢冕、孟繁华、曹文轩、孔庆东、胡续冬以及北大、清华在读的中文系研究生们,这便是被杨绛先生称为类似《围城》、《洗澡》写知识分子生存和生活状态的张者的小说《桃李》。

《桃李》写的是某名牌大学的各色人等,作者张者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系研究生,书中透着浓厚的“北大味”,因而到会的北大人自然而然地就“对号入座”了。谢冕说很好奇小说里的哪个人物是以自己为原型,他说“我想我应该不是那个老板,老板比我年轻,老板应该是我的学生。”可他又觉得也不是“蓝教授”,因为他没有那么古板。小说中的“老孟”又被大家怀疑是不是孟繁华。在北大也生活了10年以上的孔庆东和胡续冬,则说小说中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能在北京大学过去的真实事件中找到蓝本。

谢冕:开头和结尾相比较的话,开头非常好,第一句“老板从南方回来了。”有意模糊导师呀、老板呀,这个处理是很戏剧的。

孟繁华:知识分子写作已经成为现代小说的一个传统。张者在写作上显然继承或者借鉴了对这种传统的某种理解。

曹文轩:张者叙述的分寸感控制得比较好,控制得当。

另外书中是第一人称,但这个“我”在作品里面从表面上看是无所作为的,但又正是因为“我”使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了亲切逼真的氛围。

胡续冬:这本书的开头很像十九世纪英国小说的开头,通过聚会七嘴八舌的几句话将人物的关系都交待清楚了,这点可见张者的古典文学修养还是比较丰厚的。

孔庆东:看了书后,感觉很多故事确实是北大发生的。我感觉作者对北大没有像我们那样爱北大。要说骂北大,你骂不过我,我们已经写了很多批评北大的文章。但不管我们怎么骂,外面的人总说我在夸北大。我曾经写过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卖关子说我将写一本《狗日的北大》一本书,很多人问我这本书什么时间出版,看《桃李》这本书后,我说这本书出版了。

之后,北大、清华在读的中文系研究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面对着的是自己的师长,依然提出了不同意见,针对孔庆东提出:“从文学上讲,这种小说不是先锋性的小说,可以划入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胡少卿认为:这部小说没有太强的批判色彩,书中对邵老师的描述,是中性的,带有点调侃性的。

因为是“话说”,大家聊得很随意,一致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很好读,读的过程很愉悦,孟繁华说他是“一边读一边笑”。但又都认为小说仓促地结束有些不尽人意,尽管也有人认为很有《红楼梦》“曲终人散”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01:19 , Processed in 0.1092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