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2|回复: 7

民俗雅绎:风和日暖话清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1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3-03-29 03:38:52 
   

    天再旦,年复来,节气二十四个,一一而出。立春之后是雨水,雨水之后是惊蛰,接着是春分,十五日以后,斗指乙,便是清明了。

    到了这个节气,日暖,天朗,风和,雨沛,草尽染绿,木咸丰茂,冬之灰黄转而为春之青翠,山川河流,一片欣然。人也充满希望,姑娘更是灿烂。古贤者认为,万物生长于斯,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诚然如此,古者之观察精而细矣!

    清明是春播的有利之机,自秦汉以来,长安人便循此节气耕耘自己的庄稼。“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此谚语既有提醒,也有总结的意思。可惜我在农村的时候,土地都归人民公社,种什么庄稼,上有长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的意见,下有队长的意见,于是土地尽种小麦。清明前后,经过施肥和除草,小麦起身拔节,已经可以遮住乌鸦了。农民有一点自留地,恐粮不够,也都种小麦,惟特别聪明的人才种极少的瓜豆。我家前院颇大,母亲遂在靠墙一带种梅豆、豇豆,还会抓一把笋瓜籽和丝瓜籽埋至黄壤之中,以待夏收。

    木有伐就有植,清明前后也宜于栽树,因为过了这个点,日晒,天热,树难以活。人民公社的那些岁月,应清明之节气,总是在路边和水渠边挖坑栽白杨树,几年之后,叶子便有郁郁之貌。受长者的影响,小时候我在清明之际也栽过树,前院栽桐树、德国槐树,后院栽柿树、桃树,遗憾桃树未成。

    清明节古既有之,是悠久的传统了,其内容丰富,不过扫墓至重。所谓扫墓,实际上就是祭祀祖先,出于祖先崇拜的心理,也是慎终追远的一种表达。

    在长安,扫墓兴于秦,成于汉,盛于唐。唐政府会在清明节放假,令其官员扫墓,若家在外州外府或外县的,还可奏请返乡扫墓。唐有千百关于清明节的文章,吾独爱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的习惯一直沿袭到明清。清有贤者指出:“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寒食节是以禁火的方式纪念介子推的,不过寒食节与清明节在唐就融合了,所以这里指的就是清明节的扫墓。

    在20世纪,扫墓遭遇了封建迷信的指控,遂顿为简陋,不过,对祖先的敬意,使它得以传续。小时候,我随祖父,随父亲,都上过坟。家长捧着祖先的牌位在前,我在后,缓缓进入茔地。拔掉蓬蒿,砍去斜枝,便恭敬给冢培土:把雨水所冲刷的曲缝浅洞一律填充并夯实,以保护墓穴不受浸泡,再修圆顶部。吹一口气,遂整平墓前之地,立牌位,献米献面,献酒献烟,献水果献糕点,烧纸致哀。举目而望,方圆数里,上坟者来来往往,烧纸者星星团团,颇有鬼在之象。

    清明节正逢春光亮丽,长安人素好出户踏青,尤其是青年,成群结队,以入终南山作乐。唐长安踏青颇为流行,文士、仕女、宫女,每每人以位分,走曲江池,登乐游原、少陵原,远一点的往樊川。唐诗人崔护踏青,在樊川敲门求饮见到一个姑娘,面若桃花,遂彼此有意,不过仅以目传,尚未相亲,崔护也止渴而别。时令循环,又是清明节,崔护之爱难以自禁,又往樊川觅其姑娘,不料院敝门空,惟桃花映天,使其惆怅无限,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现在的人踏青之心更强,可惜曲江池为楼所围,乐游原也削尽其田,少陵原开发腾腾,遂乘车钻终南山诸峪,然鲁来莽往的,不够风雅。

    清明节还打秋千。资料显示,这是北方山戎之戏,春秋时代传入中原。唐玄宗执政,曾经在宫中立木以打秋千,荡嫔妃于空中,升高落低,宫女嬉笑,他也喜悦。打秋千遂翻越宫墙,进入坊间乡里,风传为俗。20世纪中叶以后,西安打秋千的多是孩子,春风吹红了花,他们便找到绳子,拴在两棵树之间,坐上去推引起来。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国槐、柳树、椿树、榆树,小孩子选窄距的两棵树,荡得低一点,大孩子选宽距的两棵树,荡得高一点。如此之娱,迁延迄夏。

    拔河在古者有祈祷丰收之意,清明节恰恰宜于春播,遂拔河大行。唐中宗有一年幸梨园,巧是清明节,便命大臣分组拔河,宰相、将军,甚至皇亲,都脱然加入。赢者一组必然拉倒输者一组,逗得唐中宗笑。我小时候,到了清明节,学校有拔河,村子里也有拔河。学校里的拔河气壮山河,不过总觉得有纪律的约束。村子里的拔河固然散漫、自发,不过偶尔也会举巷动员,全街出战,男女老少全加入。

    清明节也是放风筝的绝妙时候。若天开透蓝,风吹送熏,便当尽松其线,放风筝于万里云霄,以应人的纵情之性。小时候,见城里人骑自行车登我少陵原,不为别的,就借此隆起之势放风筝。旷野无垠,小麦郁郁,有一鸟翔于空,让人向往。

    朱 鸿 (西安)(作者为作家、教授,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发表于 2013-4-5 12: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em]各地清明节民俗

[size=1em]来源:光明日报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山西绵山脚下,老人围坐在一起制作“子推燕”等清明寒食面塑。 本报通讯员 宋晖摄

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生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用鲜花缅怀革命先烈。CFP

河南牡丹文化节期间,中国国花园内请来“武皇”赏花。 CFP

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比赛在潍坊浮烟山放飞场举行。



    山西:绵山脚下忆先贤

    燕子传言莺送信,寒食清明时节悄然而至。“放风筝、镂鸡子、做面塑”,在山西介休,介子推的故里,人们用传统习俗纪念先贤,祈求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介休市绵山脚下有座长寿村,记者信步走进一户农家,映入眼帘的就是屋檐下挂着的一只只用面粉捏成、柳条串起的“子推燕”,胭脂点红,柳条嫩绿,素淡中点缀了院子的宁静。开门迎客的老人对记者说:“介休方言‘燕’与‘念’发音一样。”记者顿悟,这子推燕意为念念不忘介子推“忠信洁惠,用行舍藏”的高风亮节。

    推开屋门,几位老人盘腿围坐在炕头上,正拿着筷子、剪刀,用娴熟的技艺把面粉和着枣泥做成各种姿态各异的面塑。“这是‘枣山山’,那是‘蛇盘兔’,还有‘佛手手’、‘石榴榴’”,迎客的老人向记者介绍道,“这些面食吃了可以消灾避邪。”说话的神情中带着虔诚。老人们说,这种面塑的手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臣介子推,已经在子推故里流传了2600多年。

    南屈子、北介子。历史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年轮,清明节、寒食节成了一代代普通老百姓崇敬先贤的传统节日,清明柳伴着子推燕在风中起舞,寄托了百姓对先人的追思和其品格的景仰。(本报通讯员 任瑞媛 宋晖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江苏:雨花台上祭英烈

    又是一年清明时,逝者远,生者念。

    距清明节还有几天,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扫墓祭奠活动已悄然开始。烈士纪念碑前的百级台阶上,6万余盆矮牵牛和孔雀草组成了巨大的雪松图案,黄色的“思念”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惹眼。玄武区紫鑫城社区40多名党员、南京中学的百余位学生以及以很多携家带口的市民,都来雨花台祭扫烈士陵墓,表达对先烈的缅怀。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祭奠活动倡导绿色祭奠。雨花台陵园管理局张建军告诉记者:“祭奠活动中,我们注重低碳环保,用矮牵牛、孔雀草、丁香等十余种花卉代替了纸花圈,装点雨花台的每个角落,保持英魂陵地的圣洁。”绿色祭奠理念带来了文明祭祀的新风,以往焚烧纸币的现象不见了,市民选择了手持菊花祭奠先人,让花瓣化作春泥呵护逝者。

    清明节祭奠先烈是追忆,也是对自己的警示。张建军说,南京是一座“悲城”,历经千年历史风霜,特别是近代遭受多年屈辱,革命英烈为了今日和平血洒红土,牢记历史、瞻仰先烈是南京人清明节必做的事情。

    对于南京“新移民一族”来说,祭奠英烈也成为他们过清明的常规习俗。在雨花台,来自东北的张宇夫妇领着孩子在碑前鞠躬,他说:“在南京生活5年了,我们一家每年清明都会来雨花台追思先烈、回顾历史,让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逝者已远,生者追思,掬一抔虔诚,撷一片赤诚,心不死,忆长存。(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丁奕)

    河南:洛阳城里赏牡丹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有着赏牡丹风俗的古都洛阳便人潮涌动。第31届中国牡丹文化节开幕在即,在洛阳中国国花园、王城公园、神州牡丹园等牡丹观赏园内,一些“心急”的牡丹已经迫不及待地以“笑颜”迎人了。
    “瞧,这洛阳红开得多好啊!”在中国国花园刚刚结束排练的洛阳宇峰艺术团老年模特队的杜晓娥和她的姐妹们在园内赏花。“踏青不出城,尽享牡丹红”,杜晓娥话未落音,众姐妹围着她笑作一团。

    我国牡丹观赏栽培已有1600余年。相传武则天有一次专门宣诏:“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时值寒冬,武则天次日游览花园时,众花竞开,独有一片花圃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焦骨牡丹”由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牡丹自然花期从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并通过人工技术措施,实现“花开花落随人愿”,催花牡丹四季开放,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

    春天来了,摇曳的各色花朵,让春风也鲜艳起来,让清明踏青的人们喜看春风艳,尽享满城牡丹香。(本报记者 崔志坚  本报通讯员 王 颖)
    山东:潍坊河畔放风筝

    在山东潍坊,清明节除了祭祀和扫墓以外,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要数放风筝了。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人郑板桥生动地记录了潍县清明节的盛况。

“以前老潍县人都是只在清明节前后的一个月放风筝。有的在白浪河沙滩上放风筝,有的在家院子里放,人们三五成群、仰首观望,很是热闹。”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徐树芝告诉记者,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

    风筝是潍坊的标志,是潍坊的灵魂。自从1984年举办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来,今年已经是第30届。

    清明时节,一起去潍坊放风筝!

(本报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
发表于 2013-4-5 1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话清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篇》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寒食(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采桑子(宋)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南歌子·晚春(宋)苏 轼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余清。
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 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于 2013-4-5 12: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海观澜:清明联 趣盎然

作者:缪士毅

来源:
光明日报



    清明节,既指节气,又是节日。在浩瀚联海中,一些巧嵌“清明”二字的对联,别具智趣。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特采撷一些和“清明”有关的对联,与君共赏。

●据传,明代一秀才路过天台山时,天色已晚,便投宿山间一茅屋,翌日起床时,发现所投宿的茅屋上一片白霜,触景生情,便吟诗道:“昨夜大寒,霜降茅棚如小雪。”但苦思不得下联。此事被房东知道后,便将上联记下。时隔数年后的一个清明节,另有一秀才路过此茅屋,从房东那里得知几年前的这副上联,便稍思片刻,吟出下联:“早春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上下联语出自然,读来明白如话,房东赞叹不已。



●某地一杂志曾出一上联征对,上联云:“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上联嵌有“冬至”、“霜降”、“大雪”、“小雪”、“白露”五个节令,且通俗易懂,贴近自然现象,若续下联有一定难度,但仍有不少征答者。最终中选的下联为:“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从中可见,下联与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加雕饰,却也有趣。



●相传,古时一陈姓才子常与一李姓才子作对互娱。一年清明节,两人路过一湖畔,陈姓才子吟道:“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那李姓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气,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上联是丽日,下联是风雪,景观不同,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河北某地民间流传着一副对联,联云:“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上联中嵌“清明”、“小满”两个节令,下联中嵌“芒种”、“夏至”两个节令,可谓上下呼应。上联中的粮食作物“高梁”、“谷”,又与下联中的经济作物“芝麻”、“豆”对应,自然流畅。同时,上下联中各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更见工巧。




发表于 2013-4-5 1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的文化解读
来源: 光明日报




4月2日,参加祭扫烈士墓的广西靖西县新靖镇中心小学学生用笔记本记下英烈事迹。新华社发


    清明,从最初的清明节气到如今的清明节,经历了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嬗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从节气到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萧放教授告诉记者,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也就是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农业是传统中国民生的主业,人们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产周期中的自然时序位置。清明是播种与准备养蚕的季节,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比如立春到春节、夏至到端午节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代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萧放说,“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出现得晚,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萧放解释,中国向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并无墓祭的礼俗,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时至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但此时,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在唐朝已将寒食清明并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至此,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


    萧放进一步说明,到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之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清明也由原来的节气日演变为重要的民俗节日。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春节外唯有清明了。


从自然到人文


    “人为万物之灵长,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在与自然密切交流中,人们又感知到生命的发生与死亡是一个相依相存、相接相续的自然过程。生命的躯体可以生死,生命的力量却不息永生,由此人们在自然的春天感念着亡故的祖先,以追悼纪念的仪式召唤着生命的力量。”萧放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清明节的认知。


    农业社会强调人们之间的宗法关系与生死相依,祖先崇拜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主要信仰与精神支柱。在自然春天到来的季节,人们举行隆重的春祭仪式,对祖先亡灵礼敬纪念,“慎终追远”。伴随着庶民社会的成长,清明在唐宋以后,人文意蕴凸显。


    正如著名人文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教授所说,纪念先人同时也是希望后人不忘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因此,人们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由此可以说,清明是民众思亲情感的释放日,也是生命伦理的教育日。


    萧放解释说,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同时也是与祖先对话的机会。人们在祭祀仪式中,实现了家族历史与精神遗产的正向互动,促成家族子孙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操守的坚持与对俗规国法的遵守。


    另一方面,清明是强固血亲根脉的重要节日。李汉秋认为:历史可以传承人类的生命信息,但国史和方志容量都有限,传统的家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因此,“清明节正是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顿。”


    萧放则表示,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


    而这种根脉意识进而发展为对国家的牵挂,中国子民难忘故土的情缘至今依然。时至今日,祭祖仍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时节,不仅环居祖墓的亲人要上坟祭扫,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样纷纷赶回祖籍,祭奠祖灵。而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作为中华民族的祭祀地,每当清明时节,民族亲情都在这里汇集、凝聚,从虔诚拜叩的肢体语言中,我们能读出“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缘。


    两位专家还不约而同地强调,清明是悼亡节,更是重生节,传统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祀祖先与郊游踏青。自然节气引发人们的人文情怀,人们礼敬祖先,重温历史。同时,人们也借扫墓传统,郊外踏青,放风筝、荡秋千,亲近自然。自然与人文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融汇并流,人们的情感、历史观念、自然伦理与社会伦理都能在节日中得到相应的满足与表达,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生命动力所在。


从物质到精神


    李汉秋指出,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清明节“慎终追远”的人文内涵就是这种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解。


    他说:“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是上帝赐给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从自己开始一代一代追寻上去,所谓“慎终追远”,也就是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他说。


    “中华民族特别尊重祖宗、祖先,这就是敬祖意识,祖先崇拜。中国人把人生价值归结为光宗耀祖,不辱没自己的祖先,不做对不起祖宗的事。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生发出来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与生命意识绑在一起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意识,积淀成中华文化,得到不断强化。”他说,“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最重人伦道德,由文化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铸成中国心,中华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永远保持着中国心,永远是中华儿女。大家同根同源同宗同祖同种同文。”


    李汉秋特别解释说,这种“慎终追远”并不仅仅是对小家庭祖先的追忆,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始祖的感念。


    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追本溯源,一代代追溯上去,文明的始祖以黄帝为最重要的代表。祭祀黄帝表达了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寻根追祖的文化认同。今天,黄帝是一个共同文化的旗帜,民族凝聚力的标志。祭祀黄帝,是中华儿女一方面向自己的祖宗宣示;一方面也是激励自己:要光大中华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李 韵)
发表于 2013-4-5 1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清明”准确时间为4月4日23时02分

  新华网天津频道4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 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4日23时02分将迎来“清明”节气。

  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我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每年编算次一年的日历中,包括朔望和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林愿介绍说,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清明”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发,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林愿表示,民间有“四五清明”的说法,公众千万不要因此就认为清明就固定在4月5日这一天。事实上,清明在阳历中的日期会在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这三个日子中变动。

  统计结果表明,在1582年采用现行公历至2100年的518年中,清明在4月4日的为219年,4月5日的为281年,4月6日的只有18年。

来源:新华网
发表于 2013-4-5 1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春分
作者:乔兆军   来源:光明日报

    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均”的谚语。

    春分时节,杨柳吐绿,莺飞草长,春风和畅,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一段日子。欧阳修曾有一段对春分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此时是人们踏青赏春的最好时光,置身于田野花海,领略于湖光山色,沐浴着暖阳春风,释放了身心,愉悦了心情。

    春分这天,有一种“竖蛋”游戏。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起来,鸡蛋竖起来是不容易的,乐趣也就在这屡试屡败中产生了。

    春分时节,正是啜茗品茶的好时光。此时,气温适中,雨水充沛,茶芽浅绿而柔嫩,纤细如仕女之秀眉,喝一杯香气扑鼻的春分茶,倍感爽心。明代诗人高应冕《龙井试茶》写道:“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春分时分,也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清代孔尚任有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把一个风筝放不上天,却迁怒骂天公的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让人看后忍俊不禁。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23: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的轻波 于 2013-4-5 23:10 编辑


清明上河图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998.htm?fr=ala0_1_1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宽24.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23:33 , Processed in 0.0654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