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9|回复: 9

【专题讨论】毕淑敏:给医学裹上文学的糖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6 20: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蒋楚婷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www.booktide.com 2003-07-09

--------------------------------------------------------------------------------

[img=left]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20814/bsm.jpg[/img]
      三月份就听说毕淑敏要出一本写乳腺癌患者的书,有几家出版社在争这部书稿。三个月以后,终于看到了这本新书,封面一张发表于1980年《斗士》杂志上的照片很震撼人心:裸身的乳癌患者梅姿格朝天张开双臂,清楚展现一只乳房完好,一只乳房已被切除,原本的手术疤痕代之以刺青,首次让人感到,缺少了一只乳房的女人,也可以充满魅力。这样的一本书,竟是以一个男性乳腺癌患者想要用自爆的方式自杀以掩盖其得病的真相这样的情节作为开头的,一上来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接下去,留美心理学博士程远青登报招聘乳腺癌患者组成心理治疗小组,于是公务员、老干部、下岗女工、硕士生、白领丽人以及上述那个乔装成女人的男人带着各自的秘密和对死亡的恐惧纷纷出场……一口气看完了全书,我拨通了毕淑敏的电话——

     记者:你当初怎么会想到要写这个题材的小说的?小说中的人物有没有原型?你创作这部小说用了多长时间?

     毕淑敏:我的父母都患有癌症,父亲已去世,母亲和我同住,仍在治疗中。由于我作为医生的经历和我自己与父母共同走过的岁月,我深知在这种困境中,人所遭受的恐惧和孤独,包括癌症患者亲人的焦灼和哀伤,直至死亡降临之时,人的绝望和挣扎是怎样的酷烈……我很早就想用自己的笔来描写这种悲怆壮丽的过程,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死亡的必然。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这种愿望就更强烈了。2001年,长达3年的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刚刚结束,我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这部小说的创作之中。小说是完全虚构的,没有原型。

     记者:这部小说题材虽有些沉重,但故事却很好看。从《红处方》、《血玲珑》到《拯救乳房》,你一直尝试着讲一个好看的医学方面的故事,这固然得益于您的人生经历,但真正要将“医学真实”和“故事好看”结合得完美,是不是很难?

     毕淑敏:我迄今所写的长篇小说都和医学有关,我喜欢医学,也喜欢文学,在小说中,我把这两种喜爱搀合起来,挺快活的。医学术语通常是艰深和晦涩的,医学话题也很令人沉重。我竭力想把肃穆的题材写得轻松一点幽默一点好看一点。如同那些很苦的药粉,裹一层美丽的糖衣。

     记者:由于你的作品常常探讨由医学问题引发出的社会问题,所以往往具有较大的反响,但你介不介意人们对你小说的社会价值的关注更甚于对文本价值的关注?

     毕淑敏:我喜欢就我所关注的问题,和更多的读者交流。至于文本还是其它,和我的写作无干。

     记者:这其实是一部写“拯救心灵”的小说,你还写了探讨心灵问题的随笔,你认为中国人有心理疾患的人多吗?今后的写作会不会围绕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毕淑敏:心理问题不是一个贬义词,就像感冒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的心灵也会感冒。从这个意义上讲,90%以上的人,在自己一生的某个阶段,都可能罹患心理上的病症,这不但是正常的,而且关注心灵是文明发展进步的一种表达。我会把心理随笔继续写下去。

     记者:听说你自己开了一家诊所,那是什么性质的诊所?作家、医生、心理治疗师,哪个是你现在的主业?或者说你最喜欢干哪样?

     毕淑敏:我和我的同学们共同在操持这家心理诊所。他们大都是心理学的教授,共事中,让我受益匪浅。我现在对人是越来越尊重了,再也不敢有丝毫的骄傲和浮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宝贵和特异,他们内在的世界都是那样丰富和幽深。

     记者:前段时间有报道说你到非典第一线体验生活,预备写非典的小说。

     毕淑敏:采访非典是作协派我去的,当时是4月底,情形还很危急,到一线去,要冒风险。我想我以前当过医生,这种时刻不能推辞。就是要穿防护衣戴隔离手套,我也会比别人更内行一些,就答应了下来。以后具体会写出什么来,暂时还拿不准。

[ 本贴由 柴禾妞 于 2004-1-27  02:02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并非哗众取宠 毕淑敏《拯救乳房》首印12万册

作者:李瑛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www.booktide.com 2003-06-11  

--------------------------------------------------------------------------------

      已经让读者们期待已久的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新书,首印12万册,昨天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对外首发。《拯救乳房》集合了毕淑敏以及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昆玉河上探讨起了生死,而出版社还将首发的100册新书全部捐赠给了北京市肿瘤医院。

     书名并非哗众取宠

     乳腺癌病人的故事

     早在毕淑敏的新书公布书名的时候,就引起了评论界和文学界的哗然。《拯救乳房》由于惹眼的题目而让人们联想到了近年来文学界的“一片叫喊”。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刘玉山对记者表示,出版社与毕淑敏是经过非常认真的讨论,在诸多的题目中最后敲定这个书名的。之所以取名“拯救乳房”并非为了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或者是哗众取宠。对于没有看过该书内容的读者来说,书名也许会让人浮想联翩,但是看过之后就会明白这个书名是最贴切不过的。文学评论家王干也表示,相对于不少书籍纯粹为书名惹眼而抛却内容取名,《拯救乳房》是结合内容之后真正的名副其实。

     记者了解到,毕淑敏的新书讲述的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场景: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刊出广告,面向社会招募乳腺癌病人,组成心理治疗小组。前程似锦的公务员、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清秀妩媚的硕士生、形容枯槁的下岗女工……这些命运天差地别的各色人等因为共同的病痛汇聚到了一起,携带着复杂难言的经历和对死亡的深深恐惧,经过艰难的碰撞,他们在小组中找回了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期望着生活。

     首部心理治疗小说

     性征丧失心理失衡

     癌症患者在全世界比比皆是,而癌症种类非常多样,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乳腺癌作为关注焦点呢?毕淑敏公布了这样一些数据,在全球统计乳腺癌已经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120多万妇女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而由于乳腺癌患病部位的特殊性,对大多数女性来说,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外,更多的由于这一女性象征的丧失,她们将比普通癌症患者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压力。正因为如此,乳腺癌理所当然成为毕淑敏关注的焦点。

     由于题材和毕淑敏身份的特殊性,《拯救乳房》成为了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樊富珉对记者介绍说,其实类似于小说中的这种团体心理治疗最早产生于1905年的波士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比较普及,而我国直到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了研究。她认为类似这样的心理治疗小说完全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研究的教材和参考书。

     “一个作家写一部小说一定有原因,”毕淑敏说:“对我来说由于年轻时候的经历使我一直对人有兴趣,充满着探索自我的愿望。我特别想传播‘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这样一个积极的心理学观点,希望我自己的文字对所有面对病魔承受心理压力的读者有所帮助。”

     小说中,作者将乳房这一女性象征所带来的各种情感问题做了探讨。有的小组成员因为失去乳房,而开始游戏感情,不再认为自己有真正婚恋的权利;有的则受到了他人的歧视和“另眼相看”;更有甚者,因为患乳腺癌而开始人格分裂……如此种种,在小说最后都有了希望性的交待,也让读者们真实感受到对病人们心理关怀的重要性,也提醒医生和所有病人的亲友们不要漠视癌症患者内心的情感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社友好竞争 毕淑敏新作花落“人文”

崔雪芹   
中华读书报
www.booktide.com 2003-04-24

--------------------------------------------------------------------------------

       毕淑敏被七家出版社围抢的关怀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长篇新作,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七家竞争版权的出版社分别是:作家、北京十月文艺、中国青年、上海文艺、华艺、人民文学和长江文艺等。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坦然告诉记者,几家出版社竞争比较激烈。人文社最终以12万元人民币拿到书稿,而其他出版社报价都比较高,有的出版社报价20万,有的承诺版税15%,并当场付清。而人文社是以的品牌和整体优势打动了作者。孙顺林认为:七家出版社这样激烈地竞争书稿是一种好的现象,各自的考虑都有合理性。有的出版社本身是做畅销书的,有的是想提升自己的品牌。孙顺林透露,有的竞争对手最后得知书稿将由人文社出版,还打电话表示祝贺。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毕淑敏长篇新作还未出炉 即遭多家出版社高酬哄抢

作者:孙 红   
来源:北京晨报
www.booktide.com 2003-04-01  

--------------------------------------------------------------------------------



    最近,著名作家毕淑敏被几家大出版社重重包围了,因为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刚刚杀青。而在还不知道作品内容何许,出版社就纷纷主动提出高版税、高起印数的情况,连毕淑敏本人也是头一次见。“真没有想到,如今长篇小说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

     日前,毕淑敏告诉记者,她的新作依然以一个曲折的故事作为依托,围绕一群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病理问题展开,再一次发挥了她在心理学方面的优势,在“心理小组”这样一种心理学范畴的特殊组织形式的框架下,表达了对于终极关怀等问题的关注。“在人文科学中,心理学还属于一种十分年轻的学问,但是在今天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对于它的需要越来越深刻。早在三四年前,我就酝酿了这个故事的雏形,后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30万字。”

     根据以前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的经验,毕淑敏第一次聘请了一位律师代理出版事宜。律师把小说读完后,写了个不到200字的简介,拿给早在动笔之初就与毕淑敏接洽的两家出版社,但之后却又冒出来好几家!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还没有一家出版社看过作品的内容。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这次竞争圈里的一员,其策划部主任表示,对名作家作品的这种竞争态势,是目前出版市场上已有的现象,因为一个优秀作家的作品让人信赖,在读者中更有“人缘”。据了解,参与这次竞争的出版社还有作家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目前,毕淑敏本人虽已经有明确指向,但是依然有出版人开出更高的条件,在与她商谈。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毕淑敏

作者:吴洪群
来源:中华读书网
http://www.cReader.com 2001-06-08/16:19:30

--------------------------------------------------------------------------------


    阅读毕淑敏的新作《血玲珑》,我们再次感受到毕淑敏那浓的化不开的母爱情怀。

     《血玲珑》是毕淑敏继引起轰动的小说《红处方》之后创作的又一个动人故事:卜绣文的女儿夏早早患上了绝症--渐进性贫血症,骨髓停止造血,医生提出了名为“血玲珑”的医疗方案:让卜绣文再生一个与夏早早基因相同的孩子,抽取新生儿的骨髓挽救夏早早。在“血玲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篇小说将母爱、恋情、伦理、高科技等诸多现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一对对复杂的矛盾。

     在执行“血玲珑”计划过程中,卜绣文、魏医生及其导师钟先生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卜绣文一心抢救女儿夏早早,为了这一点她几乎放弃了一切;魏医生救夏早早责无旁贷,但出于对卜绣文的与新生命的爱怜,他并不太配合钟先生;“血玲珑”的设计者钟先生执行起来却是态度鲜明、百无禁忌的。

     毕淑敏曾说:“在小说里,我躲在人物背后窃窃私语。在散文里,我站在浮动的文字面前自言自语。”在《血玲珑》这部小说中毕淑敏里以她母爱的情怀,让卜绣文、魏医生与钟先生做了自己的代言人,各自表达她自己对“血玲珑”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意志。除此之外,还有卜绣文的丈夫、考古学家与薄护士都让人感到他们与毕淑敏息息相通,一脉相承,表现了毕淑敏般母亲宽容、博爱的另一侧面。

     “我的小说……它的核心问题是探讨高科技对人的生命的干预。”毕淑敏说。科技的发展,医疗的进步,能延长人的生命,给人带来幸福,似乎科学可以解决生命问题,但毕淑敏对此却不能抱完全乐观的赞成态度。作为“药品”被制造出来的小女孩夏晚晚只能牺牲自己换取夏早早的生命吗?为了寻找两全其美的法子,毕淑敏不惜重墨杜撰了两个民间秘方“元素疗法”和“百血丹”。但她没有设计太完美的结局,故事在钟先生刺向夏晚晚的针刺到一半的时候因故停了下来。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如何呢?毕淑敏留给我们悠长回味。

     其实毕淑敏为这部小说本来写了另外一种结果,民间偏方治好的夏早早。从这里,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毕淑敏那慈爱的情怀。她爱这两个孩子,她不忍心让她们其中任何一个有所闪失。毕淑敏,她那母亲般广博、伟大的胸怀,总是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血玲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2月北京第1版 定价21.00元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毕淑敏笑言“今生的苦难”——清华女生节新书发布演讲

杨 北京青年报
http://www.cReader.com 2002-03-11

--------------------------------------------------------------------------------


    3月7日傍晚时分,带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毕淑敏走进了初春的清华校园,这天恰逢清华女生节,这位著名女作家的到来更是为洋溢着温馨气息的校园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次毕淑敏为清华学生带来的是她刚刚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三本新书,包括由小说卷和散文卷两本书组成的《毕淑敏自选精品集》和最新力作《面具后面的脸》。毕淑敏说这本新书讲述的是她在美国进行访问时的所见所闻。“我到美国去,最想看到的是美国人怎样衰老,怎样死亡。”带着这样的初衷,毕淑敏向读者介绍了一个我们不了解,甚至从来没有想要去了解的美国。

    《你是否需要预知今生的苦难》——这是毕淑敏此次在清华的演讲题目,源于新书中的一篇文章。然而演讲内容却并不像题目这样沉重,毕淑敏那温文谦逊的微笑和亲切诚挚的讲话,在座无虚席的清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引起阵阵笑声和掌声。

    毕淑敏在谈到对苦难的看法时谈到自己年轻时坎坷的经历。她说,苦难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动力,事实上并不存在苦难越多,动力越强的事情。它最终是会转化为动力,还是成为借口,甚至得出“人性恶”的观点而去报复这个世界,在于我们怎样去看待它。人生会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修正这种观点。

    毕淑敏还提到不久前清华学生刘海洋的事情,并由此引发了对于家庭教育的讨论。一位学生在提到毕淑敏从前的一篇文章《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时,作家表示现在要修正这种观点。她说,孩子所犯的错误是因为他们在摸索世界时对很多事情一时不能理解和自我约束,在这样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正面的关怀。

    人生的意义是个永恒的话题,清华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种种困惑。毕淑敏说,每个人都要给自己规定一个人生的意义,这个意义不是书本上教给我们的,也不是父母强加给我们的,而是需要经过自己思考的。“我思考的结果,是要用我的生命去做我所热爱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不仅对我是快乐的,并且是对人类有所帮助的。”而对于自己选择的路,作家表示,要看淡别人的评价,勇敢地走下去。演讲结束后毕淑敏还进行了签名售书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毕淑敏:勇气自尊力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者:孟晓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0-07-21/09:33

--------------------------------------------------------------------------------

毕淑敏,专业作家。主要著作有毕淑敏文集四卷,长篇小说《红处方》等。


   成熟的女性,应该有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

    晓云:听说你现在正在北师大读心理学,能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女人是成熟女性?成熟的女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淑敏:我觉得成熟女人首先是一种年龄上的界定。女人从30岁成熟,或者是25岁,大致有个范畴。但也许个别人50岁也还不成熟。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直至巅峰,然后又走向衰亡的过程。而从心理上看,如果她有很好的心态,在她成熟以后,她应该具有更为持久、更为永恒的那样一种品质。因此,我认为一个成熟女人,应该是有力量,有智慧,有光彩的。

    晓云:这是否就是女性成熟的标志?

    淑敏:如果从心理上说,我认为成熟的女性应该有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

    晓云:这个见解很独特,能不能展开谈谈?

    淑敏:我觉得女人一定要爱自己,这种爱不是单纯的生物之爱,也不是盲目的、不顾一切的、完全奉献的那种。我想,爱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的容貌,无论美丑;她还要知道自己作为女人的长处和短处。一个成熟的女人应该接受这些不可改变的东西,然后去挖掘深藏在自己身心中美好的东西。比如我们都将衰老,就要面对和接受这个现实;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勇气并不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晓云:读过你的一篇散文《我很重要》,是否也是爱自己的一种版本?

    淑敏: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很重要。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晓云:爱别人的含义是什么?

    淑敏:爱别人,这“别人”就是自身以外的东西:爱异性,爱自己的事业,爱孩子,爱动物,爱功利以外的种种,包括大自然。总之是属于人性中的那些善良的部分,我觉得女性应该有这些品质。

    晓云:实际上就是有爱心。你是否觉得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责任心?某件事交给女人做更让人放心,这可能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关吧?

    淑敏: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女性肩负着主要的繁殖、繁衍人类的重任,世上没有什么比哺育自己的后代更有责任感的了。我想,一个人培育另外一个人,这可能是世界上顶顶需要责任心的事情了。我生下孩子以后,第一个感觉是责任,这或许就是母爱。

    婚姻不仅是两情相悦,生死与共;它还是考验,是煎熬,是双方智慧、勇气、人格、意志的重组。

    晓云:你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家庭处于什么位置?

    淑敏:在家里,我既是个母亲,又是个妻子;我还有我的工作,还要读书,同时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之间会有冲突,我必须不断地合理安排这个序列。

    晓云:是否会互相干扰?家务事谁来做?先生能帮上忙么?

    淑敏:先生不可能取代我,虽然他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应该说,家庭,会有很多很细小的事情,直接影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写作,我对他们说,心情就是生产力。

    晓云:这话说得很好。

    淑敏:我要想办法使大家在情绪上平衡。比如,我就经常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我们这些人常常羞于表达,似乎我不说你也知道,心领了就是了。其实不然。我经常会对我爱人说,你帮我这么大的忙,我非常感谢你。其实也不能说你帮了我,这是我们共同的事嘛。后来他说,咳,我看你忙成这样,我不帮你,谁帮你!这不就行了。

    晓云:谈谈你对婚姻的看法,好么?

    淑敏:婚姻并不仅仅是快乐,是两情相悦,是生死与共;它还是考验,是煎熬,是一种熟悉生活的破坏和一种崭新模式的建立,是包含了智慧、勇气、人格、意志的双方重新组合。就像进入一块陌生的大陆,所有的事件都可能发生,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

    晓云:看来对婚姻不切实际的憧憬,会削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承受艰难的耐力。你觉得怎样才能维系好一个“家”呢?

    淑敏:家是什么呢?是一对男女永不毕业的大学。人们以为家中的人多温柔多和蔼,真是错了。在涡轮般旋转的社会里,家庭里的人也许比街市上的人更脆弱,更敏感,更容易冲动。常常听到因小事争吵的女人说,我从此不理丈夫,等他来同我说第一句话。男人就更是不肯低下高昂的头。

    晓云:要是你遇到这类事怎么办?

    淑敏:冷漠后的第一句话就真的那么重要么?既然我们相爱,爱就是我们共同的心声,爱里面就有原谅,宽恕,包容和鼓励,这就是我的处理家事的态度。

    晓云:难得。这也算是爱他人的能力吧!你是怎么教育你的孩子懂得爱他人的?

    淑敏:现在的孩子往往觉得他们所得到的一切,精神的,物质的,都是应该的。我有一次问一个孩子,你是否觉得自己是在甜水中泡大的?他的回答让我震惊:不,没觉得有谁爱我们。我循循善诱说,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挣钱养家多不容易!孩子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你们当了爸爸妈妈!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我认为,作为父母,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从懂事的时候起,就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男人是悲壮的动物   女人是希望的动物

    晓云:你对男人怎么看,能不能谈谈你眼中的男人?

    淑敏:我觉得男人应该有责任感,应该更为理智,更为坚定。我说的“更”不是比女性“更”,而是比现在“更”。许多男人总是强调他们作为决策者,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责任感,我认为女人的责任感要比男人强。我还希望男性能更多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感情,也许是文化的训练或者社会角色的规定,限制了他们感情的表达,比如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啊等等。他们表达恨还比较充分;表达爱,表达温情,表达关切,在他们的某种潜意识里,似乎觉得那是一种软弱,是女人的专利。其实这是人类的共性,它让我们感到人性的可爱。试问,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父亲向自己很明确地表达过温情。

    晓云:我去瑞典,认识一位中国人,他的第二个孩子在瑞典出生。他说,在瑞典,妻子生产丈夫要陪住,还要在旁边看着接生,就是为了让丈夫受教育,使他知道生命是怎么诞生的,生孩子是多么痛苦,以便让丈夫对妻子、孩子更加关爱和体贴,共同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

    淑敏:有意思!

    晓云:你觉得女人和男人的区别是什么?

    淑敏:区别不在于生理而在于心理。男人和女人都做事业,男人是为了改造这个世界,女人是为了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男人为了事业可以抛却生命和爱情,男人是悲壮的动物;女人为了事业,力求生命和爱情两全。她们总相信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会出现奇迹,她们崇尚生,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自己曾制造过生命,还有什么制造不出来呢?女人是希望的动物。

    晓云:你认为女性成熟美是怎样的一种美?

    淑敏:成熟美不单是一种外表的东西,它应该有一种内在的张力。它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咀嚼,不是浮光掠影的、浅层的、很快的被人解码的那种美;而是含蓄的、耐得住思索的、有力量的美。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鬼容易话人难——作家毕淑敏访谈录

作者:红娟
来源:中华读书报

--------------------------------------------------------------------------------

     看过毕淑敏或长或短不少的作品,很欣赏她文风中那股成熟自然的韵味。直到在一次《小说月报》的颁奖仪式上才真正见着她本人,胖乎乎笑眯眯的,与我想象中的毕淑敏一模一样。友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毕大夫,说她又会看病又会看相。慢条斯理地聊起来,又在她恬静沉稳的外表后领会着她内心的潇洒。
    问:文坛近几年很时兴把作家分类归派,一会儿把你划为新体验的代表,一会儿又说你是新古典主义,你自己认为你是哪派的呢?
    答:我觉得分派别是评论家的事,对于作家来讲,观察他的作品是纵的,与别人的作品比较是横的。还有人说我是历史现实主义,科幻现实主义,归于哪个主义对我而言没有指导意义,我只想通过作品来表达我对世界的看法。若非得把文学分成版块,我想我是现实主义。文学有一个永久的价值,每个人对时代的感受都是切肤的,不能用流派来约束它。我可能最近的写作会局限在现实主义流派的范畴中,也可能会有小的技术改进,因为现实主义也是不断发展的,例如魔幻现实主义。我也不排除可能在某时写些具象意味的小说,写作是流动的过程,作家不可能一成不变。
    问:我看过你的作品《昆仑殇》和《预约死亡》,它们给我的感觉是在作品中你愿意把自己深深藏起来,这一风格,与大多数女作家作品中重在描绘自己内心感受有所不同。
    答:每个作家写作时,她作品中倾诉的都是对生命的感悟,善于自我剖析的人让她写社会生活恐怕也是强人所难。读者爱看各种各样的作品,而作者只能有一种风格,没有高下优劣,只是百花齐放,把自己擅长的题材发挥到极致。我觉得作为个人可以偏爱某一作家或某部作品,但人的年龄在变,喜好在变,每个作家都是把自己最精华的情感以最好的最多样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我个人写作的风格与我的经历有关,16岁时当兵去西藏,从大城市里一下来到阿里的旷野之中,当时的感受可谓悲壮,这份悲壮猝不及防地给了我一种宇宙观。独特的西藏生活经历和后来当医生的经历影响了我日后的写作风格。
    问:我很喜欢你的《预约死亡》,可心中也有一个问号,那就是你为什么单单将笔触指向中国人民很忌讳的这一沉重话题呢?
    答:《预约死亡》里面有大量虚构的成分,但它也大有迫近死亡的真实。创作这个题材在我而言非常必然,因为我当了20多年的医生,我内心强烈地感觉到其实人们对于死亡除了恐惧还有好奇。中国人只看重生命的尊严而不关注死亡的尊严,事实上在其他很多国家,这种关注已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写这部作品就是想告诉身边的人们,在中国,死亡的尊严是个盲点。
    问:你的作品中涉及现代题材的并不多,1996年有这方面的创作意向吗?
    答:我在写长篇,慢慢地写,慢功出细活。另外又打算写几部迫近现实的中篇,一是现实不断在变,再一是话鬼容易话人难。社会在飞速发展,作为当代作家理当关注自己的时代。像写昆仑山可以任意发挥,而反映现实生活则较困难,深入生活、住招待所没有经费。特别是商海,白领阶层这一新开辟的领域,读者很希望看到有关这方面的作品,可作者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太困难。以前我写过有关女经纪人的题材,我花整段时间去听课,但我没法体验大输大赢的滋味,因此我只有把它写成散文。新兴的阶层需要反映,老写昆仑会写到尽头,作家应跟进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毕淑敏:写作在生命更迭之外

作者:舒晋瑜   
来源:中华读书网
www.booktide.com 2003-01-20/10:03:28

--------------------------------------------------------------------------------

      毕淑敏是平和的。她的宽容与和善,不仅体现于文章。“三·八”妇女节前夕,我采访她时,她刚刚搬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她首先想到的是为母亲滕出一间房。她还因为书稿太多、要麻烦搬家公司多搬很多趟而感到很不过意;同时又要考虑搬了新家的行车路线,想着早点儿上课,千万不能迟到——总之是那种人到中年万事忙的感觉,但却有条不紊,事事都考虑到了。她说:“我搬了新家,首先要做的事儿就是把妈妈接过来一块儿住。我最高兴的事儿就是可以给妈单独布置一间房,并且按她的意思把墙刷成玫瑰红的颜色,我觉得上了年纪可以随心所欲用各种颜色,妈有这个特权。如果一个人爱世界,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的母亲。”
  
      你无法不敬重一个热爱自己母亲的人。何况她的爱心并没有局限于母亲。生命思考和母爱主题是一直贯穿在她的小说创作中的,无论《红处方》还是《血玲珑》。对此,毕淑敏说:“我是女性、母亲,还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总能感到母亲们在生死抉择之际不可理喻的母爱。医生的职业使我看惯了生命更迭,一次次被触动。在西藏的经历加强了这种感受:生命本身是特别复杂的过程,人类遭遇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生命。”

    毕淑敏出生于新疆,半岁时随父母返京,1969年参军,是以特等甲级的身体状况被派往西藏。专职写作之前,毕淑敏从事了22年的医生职业,至今仍对医生的职业充满热爱和敬畏之情。1980年返京后,她被分到工厂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直到1991年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出于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敬重,才脱离医生专业,专门从事写作。1998年起,正处在写作黄金时期的毕淑敏放弃写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并非为了要“充电”。做医生是从生理上认识人,写作中对人的认识主要是针对人的社会性去探索,而读心理学,可以使她超越以往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在这三个不同层面上实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怀。

    毕淑敏是平和的,同时她的语言却妙语连珠,每每令人捧腹。有一次她谈到自己在北师大上学时的经历,那时,她还是硕士研究生班的班长。她说自己每天奔波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像小儿郎一样;吃遍了北师大从学一到学四的所有菜,只是排队让人受不了,因为别的同学可以加塞,但是她却没有那么庞大的同学队伍。令自己稍显尴尬的是,每次端着饭盆去打饭,人家都以为她是老师……校园里的毕淑敏经常遇到拿着书本请她签名的学生。有些同学对她说:“我知道你在这里读书,总希望有一天能碰到你,果然就碰到了。”有的同学甚至拿她打赌,一个说是,一个说不是,“毕淑敏怎么会在食堂排队打饭呢?”她一边对我说,一边开心地笑。

    其实重新回到校园,毕淑敏有着太多的感受。她已经习惯了相对自由甚至有点“懒散”的写作,又要按时上课、按时交作业,这些已经很陌生。医生是个严谨、细致、真实的行当,没有一点浪漫主义,从医生到作家的跨越很大,完成这个转变,对毕淑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今,她又由作家成为“学生”。毕淑敏说:“面对新的领域,不能说从0开始,也是从1开始。”原来的写作是凭个人角度的体验、观察,学心理则是上升为科学学习。她希望从人的心理方面更多地接触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色人等,这两年她将中短篇小说创作全部放下,非常努力、吃力地在学。努力是一种状态,吃力则是因为心理学是非常系统的学科,她没有心理学本科的学位。

    毕淑敏对自己要求有些苛刻。因为自己在北师大上课,几年间也就迟到过一次,但她还是特别遗憾。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毕淑敏颇有些人缘,她有些自豪地告诉我,自己曾是硕士班的班长:“可能众望所归吧!”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副班长当助手,班里的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导师是美国心理学专家,为人做学问非常严谨,但对毕淑敏评价很高,他说,自己教过很多学生,很少遇到像毕淑敏这样努力的。她基础不是很好,提高进步最大。

    其实毕淑敏的学习并没有缜密的计划。1996年她写完《红处方》,正处于非常好的创作状态。这时候正好有学习的机会,她便选择了后者。“10年以前我就有文学硕士的学位,所以再学心理学不是想拿什么学位,而是想丰富自己,更客观地丰富自己作品的角度。”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索的过程,是对自己、对人生的探索,这个过程是很快乐的,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晰地把握自己,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创造,跟在别人的后面学习,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新的道路,更多地用于自我的创造。毕淑敏借用鲁迅的话比喻自己学习的目的:鲁迅说,我时时在解剖别人,也时时在无情地解剖自己。我是通过分析和了解别人和自己,更清晰地透视到事物的背后,更清楚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坚定对自己内在的判断。
   
    学习间隙毕淑敏完成了《爱怕什么》,书里涉及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她说,现代社会多元化,人们对自己心理的关怀越来越凸现。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快乐、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孤独,人要寻找生存的意义,这些本质的东西在满足了温饱需求后会更强烈地冲击人的思维。中国的心理学基本是引进的,西方的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把握和研究有系统的知识,但对东方人来说未必完全合适,学习过程中,毕淑敏希望将感悟与更多的人分享。
   
    今年初,毕淑敏又创作出《血玲珑》。这是一个复杂故事:卜绣文的女儿夏早早患上了绝症,骨髓停止造血,医生提出了名为“血玲珑”的医疗方案:让卜绣文再生一个与夏早早基因相同的孩子,抽取新生儿的骨髓挽救夏早早。在“血玲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篇小说将母爱、恋情、伦理、高科技等诸多现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一对对复杂的矛盾,书的结尾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很令人疑惑。毕淑敏对此的解释是,自己的小说并非研究医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探讨高科技对人的生命的干预。《血玲珑》包含了伦理、科技、言情等多种因素,还有一个通俗曲折的故事外壳,毕淑敏说:“出版社编辑评价《血玲珑》是“大雅大俗”。有的读者会被故事的悬念牵着走;也有读者能领会其中生命的内涵、科学的两难处境等话题。我希望传达出自己的思索和忧患。”

    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我与毕淑敏有过一次对话。这时,我又认识到一个坦率又充满童趣的毕淑敏。她的想法很是可爱。申奥前夜,她的儿子和伙伴一起到外面等待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先生去单位值班,只剩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看电视。她觉得5个城市陈述的时间特别难熬,还不如在第一轮就宣布结果。第二轮时,毕淑敏看到工作人员交给萨马兰奇的信封,就觉得信封里面应该写的就是北京。因为大家太期望北京能够成功了,这次果然众望所归。毕淑敏说:“这时窗外鞭炮响了,从我们家可以看到中华世纪坛上空礼花也升起来了,中国大地整个都沸腾了。然后我开始好好地算,2008年我多少岁,会去奥运会主会场买什么票,看什么比赛——我特别想看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能看到的奥运会。因为今后二、三十年,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的概率很小了。我还和住在奥运场馆附近的朋友商量,如果我没有可能进入主会场,就预订他们家的窗口。朋友说,他们家亲戚还没有预订呢——也不知奥运会的主会场外围会不会特别高,如果高过窗户,那他也没办法了。”

    毕淑敏曾说过,散文是血写的,小说是水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从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到《预言死亡》、《婚姻鞋》和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处方》,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广大读者。其《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

    越接触,越觉出毕淑敏的豁达、直率与幽默,不论为人还是作文,似乎无一不足以拿来当一面镜子。她的生活是丰富的,即使是上学期间她也客串一下教授。有很多大学都请毕淑敏当客座教授,但时间不能保障,她推辞了。“一个被论文逼得眼睛发绿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去开讲座呢?”但她发现当自己偶尔作为学生去讲课时,所讲内容比以前更适合学生。去年她去大连大学任职客座教授,自定的讲题是“生与死”、“文学与人生”。毕淑敏说,在大学里也许还没有人开这样的讲座。我们的民族是不谈死亡的,忌讳死亡。但是青年学生对这个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出乎她的意料。学生们排队发言,没带纸笔的在台下四处借笔借纸抢着递条子,纷纷撰写自己的墓志铭,表达自己对死亡的看法,以致于最后校方不得不出来干涉。毕淑敏说,她以后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毕淑敏访谈:写作在生命更迭之外

作者:舒晋瑜   
来源:中华读书网
www.booktide.com 2002-08-14  

--------------------------------------------------------------------------------

     毕淑敏是平和的。她的宽容与和善,不仅体现于文章。“三·八”妇女节前夕,我采访她时,她刚刚搬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她首先想到的是为母亲滕出一间房。她还因为书稿太多、要麻烦搬家公司多搬很多趟而感到很不过意;同时又要考虑搬了新家的行车路线,想着早点儿上课,千万不能迟到——总之是那种人到中年万事忙的感觉,但却有条不紊,事事都考虑到了。她说:“我搬了新家,首先要做的事儿就是把妈妈接过来一块儿住。我最高兴的事儿就是可以给妈单独布置一间房,并且按她的意思把墙刷成玫瑰红的颜色,我觉得上了年纪可以随心所欲用各种颜色,妈有这个特权。如果一个人爱世界,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的母亲。”

     你无法不敬重一个热爱自己母亲的人。何况她的爱心并没有局限于母亲。生命思考和母爱主题是一直贯穿在她的小说创作中的,无论《红处方》还是《血玲珑》。对此,毕淑敏说:“我是女性、母亲,还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总能感到母亲们在生死抉择之际不可理喻的母爱。医生的职业使我看惯了生命更迭,一次次被触动。在西藏的经历加强了这种感受:生命本身是特别复杂的过程,人类遭遇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生命。”

     毕淑敏出生于新疆,半岁时随父母返京,1969年参军,是以特等甲级的身体状况被派往西藏。专职写作之前,毕淑敏从事了22年的医生职业,至今仍对医生的职业充满热爱和敬畏之情。1980年返京后,她被分到工厂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直到1991年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出于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敬重,才脱离医生专业,专门从事写作。1998年起,正处在写作黄金时期的毕淑敏放弃写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并非为了要“充电”。做医生是从生理上认识人,写作中对人的认识主要是针对人的社会性去探索,而读心理学,可以使她超越以往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在这三个不同层面上实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怀。

     毕淑敏是平和的,同时她的语言却妙语连珠,每每令人捧腹。有一次她谈到自己在北师大上学时的经历,那时,她还是硕士研究生班的班长。她说自己每天奔波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像小儿郎一样;吃遍了北师大从学一到学四的所有菜,只是排队让人受不了,因为别的同学可以加塞,但是她却没有那么庞大的同学队伍。令自己稍显尴尬的是,每次端着饭盆去打饭,人家都以为她是老师……校园里的毕淑敏经常遇到拿着书本请她签名的学生。有些同学对她说:“我知道你在这里读书,总希望有一天能碰到你,果然就碰到了。”有的同学甚至拿她打赌,一个说是,一个说不是,“毕淑敏怎么会在食堂排队打饭呢?”她一边对我说,一边开心地笑。

     重新回到校园,毕淑敏有着太多的感受。她已经习惯了相对自由甚至有点“懒散”的写作,又要按时上课、按时交作业,这些已经很陌生。医生是个严谨、细致、真实的行当,没有一点浪漫主义,从医生到作家的跨越很大,完成这个转变,对毕淑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今,她又由作家成为“学生”。毕淑敏说:“面对新的领域,不能说从0开始,也是从1开始。”原来的写作是凭个人角度的体验、观察,学心理则是上升为科学学习。她希望从人的心理方面更多地接触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色人等,这两年她将中短篇小说创作全部放下,非常努力、吃力地在学。努力是一种状态,吃力则是因为心理学是非常系统的学科,她没有心理学本科的学位。

     毕淑敏对自己要求有些苛刻。因为自己在北师大上课,几年间也就迟到过一次,但她还是特别遗憾。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毕淑敏颇有些人缘,她有些自豪地告诉我,自己曾是硕士班的班长:“可能众望所归吧!”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副班长当助手,班里的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导师是美国心理学专家,为人做学问非常严谨,但对毕淑敏评价很高,他说,自己教过很多学生,很少遇到像毕淑敏这样努力的。她基础不是很好,提高进步最大。

     其实毕淑敏的学习并没有缜密的计划。1996年她写完《红处方》,正处于非常好的创作状态。这时候正好有学习的机会,她便选择了后者。“10年以前我就有文学硕士的学位,所以再学心理学不是想拿什么学位,而是想丰富自己,更客观地丰富自己作品的角度。”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索的过程,是对自己、对人生的探索,这个过程是很快乐的,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晰地把握自己,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创造,跟在别人的后面学习,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新的道路,更多地用于自我的创造。毕淑敏借用鲁迅的话比喻自己学习的目的:鲁迅说,我时时在解剖别人,也时时在无情地解剖自己。我是通过分析和了解别人和自己,更清晰地透视到事物的背后,更清楚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坚定对自己内在的判断。

     学习间隙毕淑敏完成了《爱怕什么》,书里涉及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她说,现代社会多元化,人们对自己心理的关怀越来越凸现。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快乐、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孤独,人要寻找生存的意义,这些本质的东西在满足了温饱需求后会更强烈地冲击人的思维。中国的心理学基本是引进的,西方的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把握和研究有系统的知识,但对东方人来说未必完全合适,学习过程中,毕淑敏希望将感悟与更多的人分享。

     今年初,毕淑敏又创作出《血玲珑》。这是一个复杂故事:卜绣文的女儿夏早早患上了绝症,骨髓停止造血,医生提出了名为“血玲珑”的医疗方案:让卜绣文再生一个与夏早早基因相同的孩子,抽取新生儿的骨髓挽救夏早早。在“血玲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篇小说将母爱、恋情、伦理、高科技等诸多现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一对对复杂的矛盾,书的结尾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很令人疑惑。毕淑敏对此的解释是,自己的小说并非研究医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探讨高科技对人的生命的干预。出版社编辑评价《血玲珑》是“大雅大俗”。有的读者会被故事的悬念牵着走;也有读者能领会其中生命的内涵、科学的两难处境等话题。她希望传达出自己的思索和忧患。

     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我与毕淑敏有过一次对话。这时,我又认识到一个坦率又充满童趣的毕淑敏。她的想法很是可爱。申奥前夜,她的儿子和伙伴一起到外面等待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先生去单位值班,只剩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看电视。她觉得5个城市陈述的时间特别难熬,还不如在第一轮就宣布结果。第二轮时,毕淑敏看到工作人员交给萨马兰奇的信封,就觉得信封里面应该写的就是北京。因为大家太期望北京能够成功了,这次果然众望所归。毕淑敏说:“这时窗外鞭炮响了,从我们家可以看到中华世纪坛上空礼花也升起来了,中国大地整个都沸腾了。然后我开始好好地算,2008年我多少岁,会去奥运会主会场买什么票,看什么比赛——我特别想看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能看到的奥运会。因为今后二、三十年,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的概率很小了。我还和住在奥运场馆附近的朋友商量,如果我没有可能进入主会场,就预订他们家的窗口。朋友说,他们家亲戚还没有预订呢——也不知奥运会的主会场外围会不会特别高,如果高过窗户,那他也没办法了。”

     毕淑敏曾说过,散文是血写的,小说是水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从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到《预言死亡》、《婚姻鞋》和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处方》,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广大读者。其《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

     越接触,越觉出毕淑敏的豁达、直率与幽默,不论为人还是作文,似乎无一不足以拿来当一面镜子。她的生活是丰富的,即使是上学期间她也客串一下教授。有很多大学都请毕淑敏当客座教授,但时间不能保障,她推辞了。“一个被论文逼得眼睛发绿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去开讲座呢?”但她发现当自己偶尔作为学生去讲课时,所讲内容比以前更适合学生。去年她去大连大学任职客座教授,自定的讲题是“生与死”、“文学与人生”。毕淑敏说,在大学里也许还没有人开这样的讲座。我们的民族是不谈死亡的,忌讳死亡。但是青年学生对这个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出乎她的意料。学生们排队发言,没带纸笔的在台下四处借笔借纸抢着递条子,纷纷撰写自己的墓志铭,表达自己对死亡的看法,以致于最后校方不得不出来干涉。毕淑敏说,她以后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1:28 , Processed in 0.0761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