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1|回复: 1

[中考]2016年南京中考作文:《让我想一想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16: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jiangsu.sina.com.cn/edu/jyzx/2016-06-20/education-ifxtfrrf0686819.shtml

“让我想一想”,相信很多人都常说这句话吧!昨天上午,这句话成了南京2016年的中考作文题。今年4.7万考生都是00后,面对这样的题,他们会给出什么答案?考试后,现代快报记者还采访到中考第一天语文、物理、化学三科的一线名师,他们的共同评价是很接地气很生活。

  19日,南京中考将进行数学、 英语、 思想品德和历史考试。

  考生反馈

  作文“让我想一想”,看他们想了什么?

  昨天上午11点,语文考试结束。在南京第九初级中学考点外,陈同学笑着说,“作文题目就是‘让我想一想’,我写的是爸妈平时让我们学这个学那个,干这个干那个,我们自己也很需要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这题目挺好入手的。”

  唐同学把思绪放飞到中考结束之后,她说,“之前为中考准备了挺长一段时间,看到题目立马想到考试后的新生活,有期盼了很久的美食、旅游和聚会,也预想自己考上了理想中的金陵中学,如何开始高中的新生活。”

  王同学则在一个虚拟的故事中完成了“想一想”。王同学告诉记者,“假想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我和我的好朋友都遭遇了毁容厄运,但我的好朋友很乐观,我自己却一直沉浸在悲伤中。直到有一天两个好朋友重聚,我才猛然发现,人应该乐观面对生命中的各种起起伏伏。”

  另外,张同学回忆,“试卷大体没什么变化,但以前阅读书目题是单列出来的,但今年归在了阅读题中,考了《骆驼祥子》。”

  化学计算不多, 物理考到电饭煲功率

  昨天下午进行的是物理和化学考试,“化学这次的考试计算真的不多。”九初的李同学说。

  考生反映,这次化学考试偏分析,最后一题中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多少”让陶同学印象深刻,“感觉有点点偏,并没有考到平时看的一些实验和数据。还有没怎么考到酸碱盐方面的题目。”

  物理考卷很多考生反映跟平时模考差不多。“考到了力学、电学这方面的内容,电学就是考一个电饭煲的高温档和低温档的使用,让我们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案,如何把低温档的功率提高10%。还蛮接地气的。”

  名师点评

  语文 作文题选材空间很宽

  [点评名师]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天景山中学杨正奎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三中文昌初中赵富良

  去年的中考作文题是“想想别人”,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注重情感;而“让我想一想”关注的不仅是情感,还有理性思考。

  今年作文题开放度较大,审题难度较小。对学生而言,尽管思维活动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但也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其次,选材的空间很宽。“思考”的行为是离不开生活的,因为思考的内容常常就是生活本身。

  物理 检修管道的机器人入题

  [点评名师]

  南京二十九中致远初级中学校长杨清华

  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校长李善保

  试题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例如第27题,以近期南京街头出现的检修下水管道机器人为素材,考查了电磁波、速度、重力、压强计算的知识点;再如第14题,以夏天吃冰棒的过程为素材,从包装纸上的“白花花的粉”、冰棒周围冒出“白气”……这些现象,考查了多个关于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化学 考到了屠呦呦与青蒿素

  [点评名师]

  南京市化学学科带头人、第十二中学副校长怀龙法

  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龚颖潮

  整卷重视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命题素材源于教材,如以“空气的组成”“硬水的软化”“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化石燃料”“化学式与化合价”“物质的转化”“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等学生熟知的问题,形成试题。试卷考查了“吸烟的危害”“汽油除油污”“食物的pH”“屠呦呦与青蒿素”“水与人体健康”“干冰升华”“食品的干燥与保鲜”等知识点,均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陈曦影 徐萌 黄艳)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中考题出风头,更胜高考一筹来源:http://learning.sohu.com/20160621/n455460533.shtml


    截止到目前,2016年高考结束过去两周了,与2015年高考相比,今年高考结束之后似乎平静了不少。或许是因为高考成绩未出,“后高考时代”的巅峰还未到达,今年网友们对高考试题的吐槽少了很多。倒是给了中考出风头的机会。

  2016年各地中考陆续进行中,学科网正在陆续发布已经结束的地区的中考试题。在众多地区的中考试题里,南昌的一道物理题和南京的语文作文题成功成为2016年已经发布的中考题中的焦点。

  南昌中考物理题——“王爷爷赶火车”


  

  南昌中考于6月19日结束,由于部分考生及家长认为物理试卷第23题“王爷爷最快能赶上哪趟火车”存在争议,20日,多名家长向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反映情况。江西省中考物理命题小组回应称,第23题并非考查纯数学计算,试题及参考答案无科学性错误,参考答案系唯一正确答案。

  吐槽:这道题值得商榷

  据了解,争议最多的是物理试卷第23题。

  该题为计算题,已知条件是:王爷爷驾车带小孙子到南昌西站,准备乘高铁去上海迪士尼乐园。9时35分驾车出发时,爷孙俩离南昌西站距离为30公里,交通指示牌显示,驾驶路段最高限速60公里/小时。问题为,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趟高铁?三个选项为:9时43分出发的G1346、10时05分出发的G1386以及10时26分出发的G1348次列车。据悉,该题标准答案为第3选项。

  对此,有家长表示:“这道题不严谨,有待商榷。若考核物理基础知识,应选10时05分的选项;若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那算上等待红灯、到达后停车、购票、进站时间,很可能10时26分的火车也赶不上。”

  解释:并非考查纯数学计算

  面对考生及家长的质疑,江西省中考物理命题小组就此题发布了试题命制书面说明,小组成员同时于20日出面向家长解释。

  命题小组在说明中提到,试题素材选用铁道部官方网站12306现时运行的铁路时刻表,结合道路交通法有关规定及所学的物理知识编制而成,旨在从学物理、用物理角度,考查学生实际生活与物理相结合的有关知识。命题小组表示,汽车依据交通牌标志能于10时05分到火车站,但并非达到火车站台,因此王爷爷无法赶上于10时05分出发的列车。“该试题并非考查纯数学计算,而是体现实际的物理意义。”

  “试题及参考答案无科学性错误,‘最快赶上G1348次列车’是唯一正确答案。”命题小组解释称,题目中说明“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这表明包含了“红绿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且问题为“最快能赶乘上哪趟车”。因此,依据列车时刻表,最快只能赶上10时26分发车的列车。

  小编说两句

  曾经有人呼吁我们的教育、试题脱离实际生活,在大多数人习惯了这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题目后,突然改成了“接地气儿”的风格后,大家又不习惯了。无非是思维惯性在作怪,一直都是这样的,突然变成了那样的,大部分人会来不及反应。如果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加入“接地气儿”的元素,或许在考试中就不会有人大惊小怪了。

  南京中考作文题——“让我想一想”

  

  最近有个有趣的段子刷爆朋友圈:

  “孩子,南京中考今年作文题是什么?”

  “让我想一想。”

  “到底是什么?”

  “让我想一想。”

  “作文题就几个字,还要想啊?”

  “作文题就是——让我想一想!”

  这样的中考作文题受考生欢迎是必然的了,因为“有话说”!

  语文学科权威点评

  作文:要求学生智慧表达生活思考

  点评人:杨正奎(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天景山中学)

  今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体现“在关注生活中学会思考”的理念。

  首先,整份试卷的选材凸现了“人与生活”的主题,语基部分的“住”、文言文阅读的“食”、小说阅读的“行”、非连续文本的“衣”,都反映日常的生活。更直接体现理念的是作文题“让我想一想”。

  首先,审题的难度较小。此题选用了学生最常见的直接命题形式,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甚至没有导语,因为“让我想一想”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语, 也是学生的常用语,无需任何辅助条件即可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想一想”呢?遇到某个问题,某件事或处于某种情境之中,这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 种常态经历。为什么要“想一想”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来想一想,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答案,找到更好的方法。停下来“想一想”是让我们明白独立而 深入的思考在学习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对学生而言,尽管思维活动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但也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如果说去年的作文题力图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为人着想,偏重于情感的培育,今年的题目则立足思考,体悟生活,既重感性,又重理性。其次,选材的空 间很宽。“思考”的行为是离不开生活的,因为思考的内容常常就是生活本身。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都值得用心“想一想”,于是,可“想” 的问题,也就成了学生自由选择的广阔天地。题目力求引导学生不要只忙于题海,而忽视了对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的思考,对生活的体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 里,有时我们要学会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总之,今年的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力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思考人生,体悟生活,对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语文素 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小编说两句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反应学生的作文“谎话连篇”、“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学生的观察、思考不足,另外就是题目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但是出题者在命制试题的时候是否也同样容易忽略很多东西?学习的目的应该在于应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能力有可用之处,大概会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吧。

  学科网正在陆续发布2016年各地中考试题,敬请关注!

  查看2016年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来学科网,在线估分火热进行中!

  

  (m.zxxk.com编辑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4 10:35 , Processed in 0.0649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