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37|回复: 2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揭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5 1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肖宪//张宝昆


内容提要

    犹太民族是一个举世公认的智慧民族。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卡夫卡、马克思、海涅、门德尔松……这些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作曲家都是犹太人,还有许多经济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也都来自犹太民族。可为什么犹太人会有如此巨大的智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教育理念、教育特色和教育体制分不开。本书便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对他们进行了详细、深入地叙述。希望读者读后,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目 录
第一章  古老民族的教育理念
  第一节  从诺贝尔奖看犹太教育的巨大成功
  第二节  学习是信仰的一部分
  第三节  生有涯而学无涯
  第四节  教师比国王更伟大
  第五节  学校在,犹太民族在
  第六节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第七节  认识自我  超越自我
  第八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  神奇民族的教育特色

  第一节  从成功的美国犹太人谈起
  第二节  美国犹太人成功的秘密
  第三节  从宗教教育到世俗教育
  第四节  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
  第五节  物色鲜明的教育形式
  第六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章  智慧民族的视角:教育=财富

  第一节  知识是夺不走的财富
  第二节  犹太人的经营之道
  第三节  财富、金钱背后的犹太人教育观
  第四节  犹太人富凯尔博士的故事
  第五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第四章  从犹太学术巨人看成功的犹太教育

  第一节  哲学、社会科学巨匠
  第二节  经济学界骄子
  第三节  科学天才
  第四节  文学泰斗
  第五节  新闻、传播业的革新者
  第六节  艺术大师
  第七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教育:以色列的立国之本

  第一节  新国家的第一块基石
  第二节  政治家与教育家
  第三节  在教育上的钱是决不会白花的
  第四节  教育目标: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第五节  书的民族  书的国度
  第六节  研究开发  科技先行
  第七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第六章  教育=未来,以色列的教育体制

  第一节  以色列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以色列教育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
  第四节  轻松活泼的教育形式
  第五节  社会教育——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第六节  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第七节  以色列人深感骄傲的七所大学
  第八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第七章  以色列的强国之道:教育=力量

  第一节  胜利背后的重要秘密
  第二节  战争的胜负并不在战场
  第三节  透过经济奇迹看教育
  第四节  人才-以色列的宝贵资源
  第五节  移民熔炉
  第六节  希伯来语的复兴
  第七节  以色列人的教育风格
  第八节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
附录  以色列留学指南
参考书目
后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9: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导 语
        教育造就了无数精英,熔铸了民族之魂,托起了美好希望,这是一个智慧民族的成功秘诀。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厄运,又在无数次的厄运中重新崛起,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他们就是犹太民族,他们坚信教育能够强大整个民族、教育能够成就民族的希望。本书是对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的全面揭秘。

--------------------------------------------------------------------------------
后 记

    在新世纪之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本书两位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作者相当认真地在云南大学美丽的校园中讨论起中国和以色列教育问题。一位是云南大学长期从事以色列问题研究的教授,一位是长期从事教育问题研究的教育学博士。讨论的结果是,很有必要把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家的教育成功经验、教育观念介绍给中国教育界同仁,介绍给中国的家庭父母和学校老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呢?这是因为以色列、犹太民族的教育观念对我国21世纪的教育改革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因为两国均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两个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文化、教育传统,所不同的是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以色列是个人口小国,但中国却是一个教育相对处于弱势的国家,以色列却是一个教育处于强势的国家。大和小、强和弱在教育这个切入点上发生了变化。看到这种导致两国教育差距的原因后,我们共同的愿望是把各自学科研究的特长在教育这个结合点进行整合,以此写出一本专门论述以色列、犹太民族教育、人才何以如此强大的书,供教育界同仁参考,供我国教育改革加以借鉴。

    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艰苦努力,其间一位作者赴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半年,一位作者赴荷兰进行学术交流半年,加以各种工作、事务繁重,伏案撰写本书的工作断断续续,但经过不懈努力,这本《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揭秘》一书终于可以付梓问世了,我们对此感到由衷的欣慰。作为潜心于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没有比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奉献给读者,并对学术界同仁有所启迪更令人高兴的事了。本书的写作分工如下:

    第一、二、五、六、七章的主要内容由肖宪编写,第三、四章的主要内容由张宝昆编写,各章之后的“启示”部分由两人共同撰写。

    在本书的资料收集、构想、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以色列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诸多方面的热情支持,他们不仅给作者提供了最新的中英文资料,而且对此书的写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本书在构思、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学术同行、朋友的真诚帮助和指点,他们也提供了一些颇有深度和见地的研究资料。另外,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不少有关的书籍和报刊,有的我们已列在参考书目中,有些散见于报刊上的资料则没有列出。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最后;作者还对本书出版经费给予支持的策划人桑思奋先生及中国工人出版社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精心组织和心血,要完成这种从全新视角研究犹太人和以色列教育问题的书是不可能的。值本书出版之际,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9: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第三节  生有涯而学无涯

    犹太人之所以对教育如此推崇,赋予了它非凡的价值,愿因之一就是对学问本身的热爱。《塔木德》中记载了古代一则流行的谚言:如果你拥有了知识,那你还缺什么呢?如果你缺乏知识,那你还拥有什么呢?

    有一本名叫《虔诚者的书》上记载着,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都放有书本,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死者就会从坟墓中爬起来看书。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从中我们却能一窥犹太人对求知的态度:生命是会有终结的,但学习却不会终止。

    犹太人把书本当作宝贝。在古代,由于书写和印刷工具简陋,书本难得,他们把书看得更加珍贵,一本书往往被翻看得破破烂烂,仍然舍不得扔掉。一直要等到整本书都七零八散,字迹模糊不清,再也不能翻阅的时候,四邻才会聚到一块,像埋葬一位圣人一样,恭恭敬敬地挖一个坑,把这本书埋掉。

    在犹太人家庭中,可以没有高档家具,但不能没有书橱书架。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俗,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头,而不能放在床尾。因为他们视书为高洁之物,若放错了位置,会被认为对书不敬而受到指责。犹太人日常也十分珍惜书,孩子的生日礼品总免不了有书,新婚彩礼也总会有书。书损坏了一定要修补。犹太人从来不焚烧书本,即使是攻击犹太人的书,可以不看,但不许毁坏。

    犹太人的求知欲,是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养成的。据说,一种有趣的风俗从古代一直保持到今天,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舔。这种做法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另一种说法是,犹太学校里有一种仪式,男孩子们头一次进教室上课,总是沉浸在兴奋的热闹之中。孩子们穿上新衣,由教士或有学问的人带到教室。每位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有用蜂蜜写成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孩子们一边诵读字母,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随后,拉比们会分给他们蜜糕、苹果和核桃。这一仪式的目的是要使他们在学习中一开始就尝到甜头。

    在传统的犹太社团里,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三岁上学,每周上课六天,平均每天六小时至十小时,他们必须全心全意地在学校或老师家中,接受教师的灌输,直到长大成人。而成人之后继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终生的事情,生命没有结束,充实自身的过程就没有结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我年纪太大了,还学什么。或者,我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习。这对犹太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事。不管一个人到了多大岁数,也不论他有多么贫穷,只要他是人,就可以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保持“青春”,保持年轻人的心态,还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财富”,取得精神上的富足。“忍冻学习的希勒尔”的故事,就是一个为犹太人熟悉的勤奋好学的例子。

    名垂千古的犹太大学问家希勒尔年轻的时候,抱着一个很大的希望,那就是专心致志研究“犹太律法”。可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裕的金钱,他的愿望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因为他实在太穷了。在左思右想之后,他终于发现一个可以完成心愿的办法:拼命地工作,靠收入的一半过活,把剩下的钱送给学校的看门人。“这些钱给你,”希勒尔说,“不过,请你让我进学校去听课,我很想听听贤人们在说什么。”

    在一段时间内,希勒尔就靠着这种办法听了不少课,可是他的钱实在太少了,到最后他连一片面包都买不起。这时候,让他感到难受的并不是饥饿,而是看门人坚决地拦住了他,不再让他走进学校一步。

    怎么办呢?求学心切的希勒尔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沿着学校的墙壁慢慢爬上房顶,然后躺在天窗旁,这时候,他就可以清楚地看见教室里面上课的情形,也可以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5:55 , Processed in 0.0974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