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74|回复: 1

温州话探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0 0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沈克成
-----------------------------------------------------------------------------

  在外地遇上老乡说起温州话,就会招来很多惊异的目光--你们叽哩呱啦到底说的是什么话?温州地处浙南,从区域上讲,应属吴语区,但温州话与杭州话、苏州话相差甚远。温州离闽台很近,但说的语言又与闽南话大相径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难说难懂难学的温州话到底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温州在秦汉以前为瓯越地,属百越的一支,主体民族为百越人,说的是古越语。古越语通行于春秋时的吴越两国,跟北面的齐国不能通话,与西边的楚国也不同语。齐楚两国说的是汉语(华言),吴越两国说的不是汉语。据专家考证,古越语属于侗台语,是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以温州方言为例,最为明显的佐证是形容词后置于名词(如"腰身、菜咸、笋干、饭焦、楼阁、酒汗、板砧、膀蹄、头衔、墙围、豆腐软、菜头生、履鞋拖"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吃添、走好"等)及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苦倒"等)。

  公元前3世纪,楚国灭越,派春申君治吴。楚人给吴越带来了最初的华夏语影响,从此汉语通过楚方言的形式大量进入吴越。楚治吴始于前249年,至西晋永嘉之乱长达560年,直到秦统一中国后,楚人在吴地仍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温州话中至今还保留着南楚沅湘方言,?quot;惮(发怒)、訾那(怎么样)、憨(痴呆)、晒谷壇、吃吃嬉嬉??、牛拔过?勿著虱爬过密密掐"等最具温州方言特色的词都见于楚语。

  秦始皇于吴越地东置会稽郡、西置鄣郡,东汉又分置会稽、吴郡为二。秦汉置郡设官驻兵,标志着汉人对吴越地区进入正式开拓阶段。汉以后,越民族逐渐融入汉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但没有汉化的越人却避入山区成为"山越",当时的浙南、闽北一带还是越人天下。

  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大量汉族移民南下,在长江南方逐渐形成了江东方言,是现代吴语、江淮官话、闽语、徽语的祖语。江东方言是温州话中前中古层次(白读系统)的主要来源。

  宋室南迁,更使首都临安(今杭州)的吴语带上官话色彩,杭州人说的就是宋代由汴京中原官话渗入吴语而形成的独特的杭州吴语。由于政治变迁,在江浙一带造成两方面影响,一是汉人人口大量增加,他们努力学习土话,增强了当地汉语方言对非汉的同化力量,二是中原南迁人士大量聚集于新都城,又使都城一带形成双重语言制,即士族说官话,庶民操吴语。中国最大的几次从北向南的移民运动都发生在唐宋。中原方言在温州方言中留下了中古层次即文读系统。江浙北部地区受北来雅音官话的影响形成北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而离京城较远因而发展较慢的南吴语(以温州话为代表)则仍保持较多的古老特征。在现今的汉语方言中,吴语的地位仅次于官话居第二位,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用语。

  吴、闽两语都从古代的江东方言分化而出。后来,北部吴语在北方话的影响下与闽语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温州地处吴语区的最南端,且与闽语区接壤,故温州话中保留了较多与闽语相同的特征,如"配(下饭的菜)、滥(湿)、赚(错)、囥(藏,音抗)、?(覆盖,音滚,膝盖叫脚?头?)"等都是典型的闽方言。温州话虽然带有很多闽语特征,但总体上还是跟着吴语地区一道发展为现代吴语,这是因为温州从东汉开始属会稽,东吴属临海,323年才分置永嘉独立建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温州都受会稽(今绍兴一带)的行政管辖。此外,北方的移民也往往从宁绍一带沿海南下。

正  因为温州话是古吴语的继承者,比受官话影响的北吴语更古老;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温州古为瓯越地,温州话在古代瓯越语和瓯越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温州方言历来深受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有关温州话的研究,在汉语方言研究、汉语历史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美国著名语言学大师张琨写了《温州方言的音韵历史》,指出温州方言比北吴语保留了更多的古语古音,对研究汉语语音史、语言史具有特殊意义。

  温州还是中国真正戏剧南戏的发源地,传留的南戏作品如《张协状元》、《琵琶记》、《荆钗记》等剧作中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剧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不少学者(如王季思、钱南扬等)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大量引用温州话。

  温州话分布在温州市区、永嘉、瑞安、文成、平阳的大部、苍南的小部、泰顺的百丈、乐清的清江以南、洞头的一半及青田的温溪万山两区和玉环的陈岙李岙一角。说温州话的人口约五百万,不包括苍、平、泰、洞等处说闽语、蛮话者。

  历代有不少学者对温州方言卓有研究,如宋代戴侗、明代姜准、清代余国光、谢思泽、林大椿、陈虬、近人张玉笙、叶蘅、黄绍裘、谢用卿、杨绍廉、包筱清、郑衡等,还有在歌谚、剧注中使用温州词韵的潘穷明、陈适、王季思等。其中很多有关温州话写录形式的介绍、评定及词源材料,不仅对温州方言,也对吴语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颇有价值。

  当代研究温州方言的学者有郑张尚芳、潘悟云、游汝杰、温端政、颜逸明等人。他们的造诣不可谓不深,他们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他们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了,急盼着能有学术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博大精深的温州方言也急待着有人去发掘和整理。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温籍研究员郑张尚芳先生研究温州方言已历五十余年。由郑张先生主持编纂的《温州话辞海》是一部大型方言词典,收词近3万条,用国际音标注音,释义义项详备,并加用例和书证。书中附有三千来条词源考证,是郑张先生对温州方言词语的汇总,既囊括郑张氏多年搜集调查所得,也包含历代学者对温州话词语的记录。本词典还附录温州俗谚、民歌及俗谜,如能得以出版,将对瓯越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重大贡献。

  温州历史文化蕴积丰厚,经济发展模式独特,来温外来务工者及在外温籍侨胞众多。由于温州方言独特,在国内外都很出名,国人及世界都希望能了解温州,了解温州方言。温籍著名作家林斤澜先生非常关心并多次呼吁能出版一部温州方言集大成之作。我们期盼着这一美好愿望能早日实现。(原载《温州日报》2000年4月2日,台湾《温州会刊》《浙江月刊》《国花》等杂志先后转载)
发表于 2004-6-2 0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温州话曾用作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通信用语,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8 13:17 , Processed in 0.1016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