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83|回复: 13

汉语的声母与声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6 1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研究汉语的声母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式相似,只是在送气与不送气,塞与擦,边音与鼻音上有所区别,则所表达的概念也多相同.即b与p,d与t,l、n与r,j、q与x,z、c、s与zh、ch、sh,g、k、h之间是混同的。这种混同表现在方言中更明显,比如,南方话就没有翘舌音,许多地方话就l、n不分,b、p不分。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推测:应该是汉语的声调问题。汉语的四声,是后来的事;在古代,声调主要在于发音的长短、轻重,发音短促,就成了不送气的塞音;发音长,就成了送气的塞擦音。也就是说,汉语的真正声调不是什么四声,而是送气与不送气,塞与塞擦,翘舌与不翘舌!方言的差异,实际上是声调的差异!
只是由于文字的为了适应语言的这种变化,造出了相应的同义字,从而导致了这一规律的迷失,成为无人知道的秘密!
这可能更是惊天发现!因为连类似的提法都没有见到过。希望有识之士能留心一下这个问题!

[ 本贴由 萧李银 于 2004-6-26  22:2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6-30 13: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语中就没有声调,只有高音和低音。

[ 本贴由 山豆杰 于 2004-6-30  18:46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6-30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的差异,实际上是声调的差异!
--------------------------------------------------------------------
在同一方言区,尤其是同一小片,方言之间的差异才主要体现在声调的差异上。

在方言大区之间,比如粤语、吴语、客家语和闽语等等,就不是 靠声调来划分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5: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声调已经不是指四声,而是指“b、p,d、t,g、k、h,z、c、s、zh、ch、sh,l、n、r”之间的差别了。
发表于 2004-6-30 15: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萧李银先生请教:

萧李银 于 2004-6-30 07:03 PM 写道:
我所说的声调已经不是指四声,而是指“b、p,d、t,g、k、h,z、c、s、zh、ch、sh,l、n、r”之间的差别了。


您所说指的声调应该是指声母(辅音)吧?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古汉语的声调主要是指:
在古代,声调主要在于发音的长短、轻重,发音短促,就成了不送气的塞音;发音长,就成了送气的塞擦音。也就是说,汉语的真正声调不是什么四声,而是送气与不送气,塞与塞擦,翘舌与不翘舌


照您这种说法,那我们如何来理解守温三十六字母呢?

声调等同于发音方法?
发表于 2004-6-30 16: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李银 于 2004-6-30 15:03 写道:
我所说的声调已经不是指四声,而是指“b、p,d、t,g、k、h,z、c、s、zh、ch、sh,l、n、r”之间的差别了。


原来萧先生给“声调”赋予了新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么,你给“声母”赋予的是什么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7: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问题其实是与《汉语的音义起源》中的同韵同义源现象一脉相承的。
声母也有着概念上的趋同性,如发“B”音的字,几乎都含有”挨近的、表面的“的概念;而发音方式相近的”p“,也是这样。所以,我怀疑发声的塞与不塞、送气与不送气,没有意义上的根本区别,只是声调上的区别;或者说,声母的这种分化是由于声调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方言中存在许多”b、p“不分的现象的原因。
发表于 2004-7-5 2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气与不送气没有意义上的区别吗?

那请问萧李银先生:

了=了?
发表于 2004-7-6 17: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李银君:
读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相近则有可能(不是一定)意义相近。这个意思在清代就有一个有名的大学者叫王念孙的表达过了。现代所有研究汉语语源、词族的学者都是从这个角度去进行研究的。这个“惊天大发现”可不是你的。 :-)

[ 本贴由 lax 于 2004-7-6  17:17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4-7-8 1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的轻波 于 2004-7-5 23:03 写道:
那请问萧李银先生:

了=了?


我说“b、p”等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根源于汉语声调的长短,而是从声母的分化根源上来看的,也并非说它们的意思全然相同。
另外,我的原话是“如果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式相似,只是在送气与不送气,塞与擦,边音与鼻音上有所区别,则所表达的概念也多相同”;“概念”相同,并非就“意义”相同。“饱”、“跑”、“泡“、“包”的共同概念是“鼓出的”,但意义当然是不同的;尤其是“跑”,它的义项是快走,与”爆“接近,细究起来,当是从”包“的过”饱”而爆裂飞迸而来,只有音源上的联系了。

[ 本贴由 萧李银 于 2004-7-8  11:33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1:11 , Processed in 0.0794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