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7|回复: 0

[网络与文化]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兼论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4 2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陶东风
来源: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2003-9-3 12:57:06  

---------------------------------------------------------------------------------------

    一

    所谓网络文化,我认为是真正能够体现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的文化,亦即:不是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东西都是所谓网络文化。比如说,如果一个作家先把作品写好了,修改得非常整齐了,再发到网上,或者网站直接把纸媒体上的作品输入计算机再上网,都不是我理解的网络文学。因为这根本不能体现网络这个特殊的交流媒体的特性,也体现不出网络交流对于作家的思维活动与写作过程的内在影响,他依然是在用传统的方法思维与写作,不过是将它上了网而已。只有那些在线写作,边写边即刻上网的写作,才属于网络文学。这个时候,网络这个媒体已经内在地改变了作家的思维与写作方式,也改变了作品的存在方式乃至整个文学活动的方式。比如写作的即时性,传统的写作方式是可以颠来倒去反复修改的,有完整的构思,而网络写作是即时的,当下的,边写边发表,他的一段文字一旦上去了就算是发表了。网络写作很难有非常完整的构思谋篇,因而其游戏性质非常强。 同时,网络创作中,创作与批评具有同步性。传统的文学创作都是写好作品发表了,才能有读者和批评家的反馈意见,创作与批评不存在同步性;而网络创作是一边创作,一边就有网友的反馈。所以批评和反馈的活动与创作活动几乎是同步的。总之,真正的网络文学是充分体现网络特征的,而不仅仅是发表在网上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网络是把各种已经在纸媒体上发表的东西,搬到网上,我不认为这是网络文化。至少,它不能最充分的体现网络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那么,网络传播或网络交流有那些特点呢?人类的交流活动除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外,其他交流类型都是与特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或通过特定媒介进行的,即经过媒介中介的。因此交流的特点常常由于其所借助的媒介的不同而不同。同样,网络交流由于借助网络这个特殊的媒介而相应地具有了以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网络的交流有最突出的匿名性。在网上交流的人常常相互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与身份,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不知道对方是谁。BBS上的聊天最能够体现这个特色。这样的交流与面对面的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与那些署名的纸媒体交流也差异甚大。
     其次,由此匿名性导致网络交流的第二个特点,是监督机制的弱化甚至悬置,也就是说,匿名性使得网络的交流没有其他交流常常具有的社会监督与文化禁忌以及自我心理防御,因而也没有必要带上人格面具。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交流是最真实的,最没有作假的必要。比如,如果交流的双方或多方彼此知道对方的身份,说话就比较谨慎。同样,如果在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即使不署名也常常能够查出来),作者必然会顾忌很多,难以完全说真话。网络交流的这个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从消极的方面说,大家说话可以不负责,相互欺骗,甚至脏话连篇,把本我中最原始的一面宣泄出来;而从积极的方面说,大家没有出于种种文化禁忌而隐藏伪装自己的必要。如果没有匿名性,那么你与别人说的话、你发表的见解都是要负责任的,这使得你在非常自律的同时也学会了作假;
     第三,匿名性还使得其他交流中必然存在的交流者之间的那种不平等权力关系被搁置起来。大家知道,交流行为中存在许多扭曲交流的真实性与平等性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交往者之间必然存在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包括政治地位的不同、经济地位的不同、文化资本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甚至长相的不同等等。这些因素都必然在交往的时候进入交往过程,成为交往的重要社会性语境,乃至扭曲交往的真实性,使得交往不可能完全是平等的、理性的、以理服人的。而网上的交往就不同,大部分在网络上聊天的人都是用的化名,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平时总是带着假面,也希望有机会“胡说八道”),所以,他们的身份与权力在匿名交流中不起任何作用。这使得交流变得更加真实与平等。
     这几个特点所导致的最后结果实际上是一样的,这就是网络的交往形式是最真实的,同时也是最虚幻/虚拟的。也可以说,它的特定的真实性正是产生于他的虚拟性。这是网络交往及其所塑造的网上社会的非常有趣的两面性。
     二
     如上所述,在网上交流中,由于扭曲交流之真实性的各种因素都不存在或被弱化,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当然最真实的不见得就是最理想的或没有缺憾的。我们在BBS中见到的各种帖子就是这个真实自我的流露,它既体现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有时也夹杂着各种低级肮脏的杂音,甚至非常难听的、不文明的漫骂与发泄。泥沙俱下与良莠不分是BBS这种最具有网络特点的交往方式给我的特出感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匿名性,如果存在监督机制、社会文化禁忌、权力关系,那么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出现。基于这样的原因,网上交往的质量不但最能够体现交流者个人的文化素质,而且最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在强制的状态下举止言谈文明并不难,而在一个自由的、非强制的状态下这样做就很难了。与此相应,网上的东西常常具有很大的反抗性、另类性或颠覆性,原因也在这里。因为我们平时都是处在其他的交往方式中,无法满足真实自我的表现需要。我们有太多的时候不能讲真话: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与老板在一起的时候,乃至与同事、同学、爱人、恋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如此。我们平时的反抗的欲望经常是被压抑着的。
     但是如何理解网络社会的虚幻性呢?其实虚幻性与真实性本是同根生,同样是起源于网络交往的三个特征:匿名性、社会文化禁忌与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权力的不在场。因为没有了各种监督与制约,所以人们可以自由地甚至不负责任地编造自己的身份、地位,一个穷光蛋可以说自己是大款,一个贫民百姓可以说自己是局长,一个丑八怪可以把自己描述成绝色美人。而且,男人可以扮成女的,女的可以扮成男的。等等。许多网上的欺骗行为常常就是因此而发生的。这也就是所谓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游戏性。它危害性与魅力就是来自于此。
     此外,我们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或虚幻的,也有另外一层意思:人在交往中的必然面对种种禁忌,作为社会事实,虽然与真实的自我常常是有矛盾的,但是它们也是真实的,特别是作为客观的社会力量、社会规范,它们无疑是真实的。相反,一个完全摆脱了这种社会文化力量与规范的纯粹的自我,在社会的意义上反而是不真实的。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真实。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人们常常必须通过伪装的方式才能表现“本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把那个充分社会化、理性化的“我”隐藏起来,才能表现被这个社会化的自我压抑的“我”。网络就是这样一个隐藏一个“我”呈现另外一个“我”的场所。
     三
     现在我们来看看网络交流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青少年占据了网民的绝大多数。青少年喜欢上网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网络交流与青春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亲和性。青年的特点是:具有叛逆性、想象力、颠覆性,不满于现状,充满幻想,同时,相对来说也比较幼稚,也就是所谓的"不成熟""非理性"。有人说,诗是青年人的艺术,一个人如果说在青春期不想作诗,这个人肯定是一个未老先衰的人。这就是青年人或青春文化的一般特征。但是,青春并不完全是一个年龄的概念,也就是说,生理的年龄和心理的年龄有时候是错位的,有些人年纪很轻,甚至是少年时期,就已经老于事故了,就已经没有批判性,没有叛逆精神,没有想象力了,实际上这个人按照生理的标准,还是属于青春期,但是按照心理的标准,他已经进入老年了,相反,有些人根据生理标准,已经是老年了,但是他的心还很年轻,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仍然还处于青春期。所以,青春不完全是一个生理的概念。
     青年喜欢网络,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少年的自我表达欲望最强,他们的压抑最严重,他们的反抗性是最强烈的。但是这种反抗性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发泄。因为他们有许多的顾忌。现在好了,有网络了,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别人是谁,我可以完全没有顾忌地袒露我们真实的自我,我可以尽情地发泄自己的反抗的欲望。网络是青少年自我宣泄与表达反抗欲望的重要渠道。同时,青少年是游戏冲动最强烈的一个群体,他们想象力最为丰富,精力最旺盛,他们的游戏冲动在现实社会中却又得不到发挥,他们被深深地枯燥机械没有趣味的学校学习生活中。正是网络的虚拟性使他们获得了满足游戏冲动与想象力的最好机会。
     最后让我们看看亚文化的特点。“亚文化”是和“主流文化”相对的概念,而且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也是会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一特定的时期,亚文化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转化成主流文化。一般来说,“主流文化”是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以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而亚文化则相反,它是代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它对于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亚文化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当然,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并不永远是对抗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有时会出现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相互转化,原来是边缘的东西,逐渐地变成了主流。比方说在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消费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占据边缘地位,是属于亚文化,比如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所表现的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对自我与个性的赞扬,穿喇叭裤、留长头发,突出自己的个性,它在当时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的,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颠覆。但是,到了今天,消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它逐渐被主流文化吸纳,甚至于变成它的一部分。所以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需要做历史的分析。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文化中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文化。专门提出这一点是因为青年文化中也有非常主流的,并不是所有的青年文化都是具有颠覆性、边缘性与批判性的文化,在中国尤其是这样。这部分主流化的青年文化实际上已经失去我们上面分析的青年/青春的那些特征。只有青年文化中的那种比较另类的部分才属于亚文化。我觉得网络中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征的是BBS等栏目。也是这部分最令政府主管部门与教育工作者感到担忧。确实,这部分尤其具有泥沙俱下的特征。有人建议应该对这些栏目进行严格的监督甚至取缔它。我倒觉得,对于青少年上网进行适当的引导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在相对缺乏监督的交流环境中常常不能自律。但是我不同意对青少年上网进行过去死板的控制,这不仅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意识,而且也未必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因为青少年毕竟还是需要在一个真实的、也就是既有鲜花也有野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锻炼他们的判断力与鉴赏力。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一个幼儿放在一个没有细菌的玻璃罩里面进行培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这个经过严格消毒的环境当然是非常干净的,但是他的免疫系统却会遭到破坏,而他又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罩中人”。一旦他离开玻璃罩,他因为没有接触过细菌而不堪一击。而如果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就接触过细菌,那么他就会有比较强大的免疫能力。何况青年已经不是婴儿,他们已经具有基本的鉴别力,更重要的是,许多网站上BBS板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的网友是具有理性的自律能力的,他们自己会形成交往的规则,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行自我监督,这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压力,使得那些随波翻起的泛起的沉渣得到清理。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青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3 13:31 , Processed in 0.0723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