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4|回复: 0

语法项目的选择和排列次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7 23: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周小兵
来源:http://www.keanmedia.com/bbs/bbs/topic.asp?topic_id=256



一、导言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涉及3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
第一个问题跟语言学相关。
第二个问题跟教育学相关。
第三个问题跟心理学相关。
这三个问题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

最早的研究只从语言学出发,忽视教育学和心理学。后来对教育学重视了,但忽略心理学。从90年代开始,对心理学跟语言学的交叉开始重视,也陆续有一些成果了。
下面要讨论的,涉及到“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前往往从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和系统出发,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虑“怎么学”比较少。

二、语法项目的选择
(一)教学内容
语法教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大类。
(1)词的构成(语素和语素构成词)规则;
(2)词类划分;
(3)词和词构成词组的规则;
(4)词和词、词和词组、词组和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
也有人认为,语法教学还应该包括“句子构成语篇”。(盛言,1990;吕必松,1996)但对汉语句子如何构成句段,句段如何构成语篇,现有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可以有部分内容的教学,但很难有系统的教学。
(二)语法项目的选择
语法项目的选择进一步涉及到“教什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
1、体现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项目
在教一种语言的语法时,当然要注意体现这种语言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语法点。如:汉语的语序;修饰语的位置;一些比较特殊的词;动词结构;等等。
此外,词的构成方式;词类的划分和划分标准;句式成分和句子类别等,都能体现汉语的总体特征。如汉语句子,按功能分有5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呼应句。按谓语类别分有4种句式:体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汉语的疑问句,按结构分有4种句式: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
此外,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必须选择的语法点。
2、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应作为必选的语法项目。问题是如何确定难点。一般说来,应该通过语言对比,通过教学实践,找出学习难点。学习项目往往可以分成难度等级。如:
(1)低难度
母语和目的语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法项目。如名词类。再如表示等同的“是”字句。对低难度的语法项目,可以不讲或少讲。
(2)中难度
语法项目部分对应,部分不对应。如汉语的被动句和英语的被动句。英语被动句都有标志,汉语有一些被动句用“被、给、叫、让”等标志,有一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被成为意义被动句,如“饭做好了”。此外,即使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也可能是部分对应,部分不对应。如汉语“被”字句和英语 be Ved by NP的句式。
再如,汉语越南语的有标志被动句有一些区别。请对比:
a. 钱被偷了。 b.她被大会授予金奖。
Tiền bị lấy rồi. Cô ấy được đại hội trao giải vàng.
字译:钱 被 偷 了 她 被 大 会 授予 奖 金
对比可知,汉语不论行为对当事人是如意还是不如意,都用相同的介词(被动句标志);越南语里,不如意行为用bị,如意行为用được。一语两个语言项对应于二语一个语言项,学习难度较低,偏误不多。
汉语和越南语的另一个区别如下:
a. 她病了。 b. *她被病了。
Cô ấy ốm rồi. Cô ấy bị ốm rồi.
字译:她 病 了 她 被 病 了
在有标志被动句中,汉语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出现;越南语不及物动词可以出现(被动句中的bị也可不用)。由于越南学生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及其在两种语言被动句中的分布不清楚,常常会将不及物动词用在汉语的有标志被动句中,说出“*他被病了”的句子。
(3)高难度
可以分成几小类。
第一类,母语没有、目的语有的语法项目,如汉语的个体量词,“把”字句,许多语言没有,学习难度很高。
第二小类,母语的一个项目对应于目的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
请看时量词语的例子:
a.汉语: 半天 | 半个星期 | 半个月 | 半年
越南语:nửa ngày | nửa tuần | nửa tháng | nửa năm
字 译:半 天 | 半 星期 | 半 月 | 半 年
b.汉语: 一天半 | 两个半星期 | 三个半月
越南语: một ngày rưỡi | hai tuần rưỡi | ba tháng rưỡi
字 译: 一 天 半 | 两 星期 半 | 三 月 半
a.是词组义小于一的“半”,汉语放在时间单位词或量词前边。越南语用nửa,放在时间单位词前边,没有跟“个”相应的量词。B.是词组义大于一的“半”,汉语或放在时间单位词后边,如“一天半”;或放在“个”和时间单位词中间,如“两个半星期”。越南语用rưỡi,一律放在时间单位词后边。
对越南学生来说,类似a.的时量词语,即词组义小于一的时量词语,比较容易学习掌握,只要学会哪些需要用“个”(钟头、月、季度、世纪),哪些不要用“个”(秒(钟)、分(钟)、天、年),哪些可以用“个”可以不用“个”(小时、星期)就行了。
类似b.的时量词语,即词组义大于一的时量词语,掌握起来稍难一些。相应的规则有两条:
(1) 要用“个”或可用可不用“个”的词语,“半”放在“个”
(2) 和时间单位词中间,如:“一个半月,两个半钟头,三个半小时”。
(2)不用“个”的词语,时间单位词是单音节的,“半”放在时间单位词后边,如:“三分半,一天半,两年半”;时间单位词是双音节的,“半”在时间单位词中间,如:“两分半钟”。
如果初学者未能掌握这些,就容易说出类似“我睡了两个小时半”的句子。但要让初学汉语者掌握这些规则,难度相当高。
从语言对比难度上看,越南语一种形式对应于汉语的两种形式,难度高。从认知难度上看,学生很难看出汉语区分这两种形式的必要性,对于它们的分辨就自然不容易了。
为什么汉语不说“两个星期半”呢?这主要跟汉语注重音律和谐有关。“两个星期/半”是41组合,说起来听起来不那么和谐。而“两个半/星期”是32组合,说起来听起来比较和谐。(周小兵,1996)
第三小类,表层相同深层不同的语法项目。如:
来客人了。 客人来了。
前一句的“客人”是不定指的,即说话人原来不知道、听话人更不知道的客人。后一句的“客人”是定指的,即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的确定的客人。
中等难度和高等难度的语法点,应该作为教学中的语法项目。
三、语法点的排列次序
语法点的排列次序,涉及到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的问题。可以分几点来讨论。
1、由易到难
由易到难是一般教学的次序。问题在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哪些语法点比较容易,哪些语法点比较难,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认为,测定语法点的难度,不仅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虑其语义、结构的难度,还要从交际的角度考察其使用难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其学习难度。如下面两个语言单位:
A、把书打开 B、把书放在桌子上
从结构上看,A片段比较短;包含4个词;补语只由一个动词构成。B片段比较长;包含6个词;补语由3个词构成的介词结构充当。从语言结构上看,B显然比A难学。因此,有的等级大纲就将A列为甲级项目,认为应该先教;B列为乙级项目,认为应该后教。
施家炜(1998)根据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资料统计发现,即使先教A,后教B,学生也是先掌握B,后掌握A。原因在于从学习和使用的角度看,B比A要容易学。这可以从几方面讨论。1)B是强制性“把”字句,它的意思不用“把”字句很难用其他句式表达(“他放书在桌子上”不能成立)。A是非强制性“把”字句,意思很容易用以前学过的非“把”字句表达(“他打开书”)。因此,A句式可以回避而不出现偏误;B句式很难回避。2)由于第1)点的存在,留学生听到的A句式就比较少,B句式比较多。由于输入少,A句式掌握起来就难一些。这跟使用频率有关。3)教学过程中,A句的意思是一个物件本身的变化,动作性没有那么强,那么大;B句的意思一个物件的位置变化,动作比较大,动作性强。从引起学生注意力这个角度看,B句式表达的意思比较容易演示和操练,容易教,容易学。
2、从交际出发
从交际出发是功能教学法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跟最基本交际密切相关的语法点先教,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后教。
比如说,理论语法认为:“了”可以分为“了1”和“了2”;“了1”放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如“他买了一本书”;“了2”放在句子末尾,表示事件、情况的发生或将要发生,如“他去北京了”,“吃饭了”。以前的对外汉语教材通常按照理论语法的顺序,先教“了1”,再教“了2”。但学生的习得顺序正好相反。
邓守信(Shou-hsin Teng,1999)根据台湾师范大学第二语言中介语数据库进行的统计发现,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往往较早习得“了2”,再经过几周的时间后才习得“了1”;尽管教师是先教“了1”,后教“了2”。他认为,根据习得情况,应该尽可能早地教“了2”,“了1”则要在学生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基本动词和类似“昨天、上个星期、今天早上”等时间词后才教。
这里就涉及了交际性问题。留学生在学习了很简单的句子后,就可以在句末加“了2”,使句子表达更为丰富。如:
a1. 我是留学生。 a2. 我是留学生了。
b1. 我们是朋友。 b2. 我们是朋友了。
c1. 现在十点。 c2. 现在十点了。
d1. 今天星期五。 d2. 今天星期五了。
e1. 他说汉语。 e2. 他说汉语了。
f1. 他用词典。 f2. 他用词典了。
上述句子中,左边的都是留学生较早学习并掌握的句子。只要加上“了2”就可以变成右边的句子,意思有所变化。但左边的句子中,a句b句的“是”后一般不能用“了1”。c句d句是体词谓语句,也不能用“了1”。e句f句的动词后边可以用“了1”,但光加一个“了1”句子的可接受性有问题(*他说了汉语;*他用了词典)。必须在句内加上一些成分,或加上另一个分句。如:
e3. 他说了汉语,但我听不清楚。 f3. 他用了我的词典。
显然,这两句对更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从这个角度看,“了2”对刚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交际性要比“了1”强。留学生如果掌握了“了2”,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多的交际。而“了1”的使用则要受到较多的限制。
3、参照使用频率
语法点的使用频率,跟它的交际迫切性相关。一般来说,交际迫切性强的,使用频率就可能高。因此,语法点教学的先后次序,也可以考虑其使用频率。
如“着”的教学。描写语法的研究,通常将“着”分为“着1”和“着2”。前者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后者表示状态的持续。较早的对外汉语教材多是先教“着1”,后教“着2”。但从实际运用来看,“着1”的使用频率很低,“着2”的使用频率很高。“着1”常常跟其他成分如“正(在)、在、呢”一起表示进行;“着2”常常独自担任表示持续的功能。此外,表示进行的功能往往可以由“正/正在”独自承担。
因此,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中,应该先教表示持续的“着2”,后教表示进行的“着1”。
此外,使用频率有时也跟难度相关。使用频率高的,学生经常接触,输入多,输出也相应的多,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使用频率低的,学生很少接触,学习起来可能困难一些。
4、相关语法点组成系列
如表示比较的句式,有等比句式,差比句式。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将先出现的称为被比较项,写作A,后出现的称为比较项,写作B。如“我比他高”写作“A比B+形容词”。
等比句式可以分成好几类,如:
他跟小王一样。
他跟小王一样高。
他有小王那么高。
差比句式起码可以分成两类:一般差比句,度量差比句。前者如:
他比小王高。
他没有小王高。
度量等比句可以分成清晰度量差比句和模糊度量差比句。前者如:
他比小王高两公分。
模糊度量差比句如:
他比小王高一点。
他比小王高得多。
此外,一般差比句还有两种特殊句式,一种是预设差比句:
媳妇儿比女儿更亲。
今年夏天,北京比广州还热。
这类句子中的用了“更”“还”等副词,表示一种预设义:比较项B已经具有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如第二句,预设是“广州夏天热”。
另一种是话语否定式,如:
他不比小王高。
这类句式在形式上看,好象是“他比小王高”的否定式。但在意义上跟“他比小王高”构成反义关系的,是“他没有小王高”。“他不比小王高”一般用于话语否定,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话、别人的话、或一种看法。如:
甲:他比小王高。
乙:他并不比小王高。他长得瘦,而小王太胖,看起来好象他高一点。
否定一种看法的如:
女性并不比男性差。
句子否定的是一种观念:女性比男性差。尽管这种观念在近上下文里可能并没有以话语形式出现,但它存在于许多人的脑子里。
以上举了几种比较句。其实实际语言中的比较句更多。如心理动词、述补词组充当谓语的“比”字句:“他比我更喜欢运动”,“他比我跑得快”。这么多句式当然要在好几课里教。但最好在教的时候形成一个有序的系列。比如说:
等比句 →
一般差比句 →
清晰度量差比句 →
模糊度量差比句 →
预设差比句 →
差比句话语否定式
这6类句式难度依次增加。其中模糊度量差比句跟一般差比句和清晰度量差比句拉开一定的时间距离,以减少“*他比我很高”出现的可能。预设差比句放在后一点,也可以降低学生将“他比我更高”泛化为“*他比我很高”的可能性。
有关“比”字句的等级切分,吕文华教授(1994)有很好的论述,可以参照。
有一本教材,在初级班的一课中,教了一般差比句中类似“我比小王高”的句子,还教了差比句话语否定式(我不比小王高),却没有教一般差比句中类似“小王没有我高”。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只看表面现象,将“我不比小王高”当作“我比小王高”的简单否定句,而忽略了“我比小王高”的反义句式“我没有小王高”。
5、复杂的语法点分阶段教学
如“了”可以分为动词后边的了1和句末的了2。这两个“了”都是一个语音形式,语法意义有相似之处,写法也相同。但放在一起教难度太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比较好的办法是,先教“了2”,经过两、三周时间,让学生完全掌握了“了2”,再教“了1”。这样,不会人为地增加学习难度。
再如:包含“着”的句型在初级阶段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1、 主语+动词-着(大家说着,笑着,……[动态]//教室的门开着[静态])
2、主语+动词-着+宾语(他拿着很多花)
3、处所主语+动词-着+宾语(存现句:墙上贴着红双喜字)
4、主语+处所状语+动词-着(出租汽车在楼前停着)
5、主语+动词1-着+动词2(+宾语)(连动句:她坐着发言呢/听着音乐聊天)这5个句型在难度上有一定区别。前4句都只有一个动词。其中存现句体现出汉语特点,有一点难度。句型4动词前有状语,跟句型3有变换关系(出租汽车在楼前停着→楼前停着出租汽车)。句型5包含两个动词,比前几个句型难一点。这5个句型在教学中是应该在一课中教完,还是分开几课教?
我们考察了3本教材,发现不同的教材处理不同。
《初级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学院来华留学生三系,1987)包含句型3、句型4、句型5;前两个句型在第二册43课教,后一个句型在45课教。
《现代汉语教程-读写课本》(李德津、李更生主编,1989)包含句型1、句型2、句型3、句型5。头两个句型在第二册51课教;句型3在52课教;句型5在54课教。
《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2000)列出句型1、句型3、句型5,都在第二册下的47课教。
我们觉得,前两本教材的处理相对好一些,将几个句型分开教,先教简单的,再教复杂的。后一本教材处理过于集中,学习难度偏高。 (周小兵,2003)

几种难度:1/认知难度在前,还是语法结构难度在前。
2/教学过程
语言-思维-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5 09:30 , Processed in 0.0996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