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6|回复: 1

晋语从官话分离的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0 2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donews.net/


      晋语指山西及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自治区等5省区的174个县市,使用总人数达到4600多万人。1985年,著名语言学家李荣提出把“晋语”从“北方官话”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官话、吴话、粤语等大方言并列的一大方言区。这一学说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中古以前扬雄《方言》中提到的赵魏方言(晋语的前身)接近于以都城长安为中心的秦晋方言(今中原官话中关中方言、河东方言/汾河方言、秦陇方言、陇中方言的前身),而那时秦晋方言为天下的“通语”,故赵魏方言(晋语的前身)是不被重视的。

      中古以后都城迁离了秦晋方言区的长安,古晋语便不再以变味儿的“通语”的身份出现。这个时期正像许多晋语研究者认为的那样,由于晋语区在北方有一个很封闭的地理环境(西有黄河和吕梁山、南有黄河、东有太行、北有阴山),所以古晋语受到阿尔泰系民族的影响相对较小,发展缓慢,保留了较多古代特点,这使晋语最终在今天产生了与官话很大的差异。

      同时,由于近古都城迁至北京,古晋语进一步被边缘化。因为晋语源于先秦的中原?秦晋系统,而北京话源于先秦的燕?齐系统,二者本身差异就较大。

这一时期的晋语已接近于今天的晋语。

下面介绍一部分晋语的特点。

1)读音上:

     它保留了入声,古代-p,-t,-k等入声尾失去,转化为喉塞音尾-?;

     [m]、[n]、 [η]中,除[am]、[an]、[aη]外一般都合流为[η],[am]、[an]合流为鼻化元音[ae~],[aη]演变为鼻化元音[a~];

     它保留了数百个上古汉语中的复辅音字,今天演化为分音词(同样的情况也见于福州话中的切脚词和某些汉藏语系其他民族语言中),而其他汉语方言中上古汉语中的复辅音字一般都演化为单辅音字,保留下来的很少,如官话中的“窟窿(kulong)??孔(kong)[上古kong为klong],“机灵(jiling)??精(jing);

      晋语中古疑母字不像官话那样完全演化为零声母字,其声母多为[η],大同包头片主要为[n];

      晋语核心地区方言(主要为“并州片”和“吕梁片”)的文白异读现象很显著;

      晋语z、c、s和zh、ch、sh与普通话不一致;

      声调分化与官话不同也是晋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甚至是晋语中八片的主要划分依据(也就是晋语内部最主要的差异),但是由于八片的声调分化各不相同,见下:

      晋语中入声分阴阳的片有:并州片、吕梁片、上党片、志延片;
      平声不分阴阳的片有:并州片、张呼片;
阴平和上声不分有:五台片;
去声分阴阳的片有:上党片;

      另外,即使声调分化与官话相近的大包片方言的调值与北京话的差异也极大。如内蒙古托克托话的阴平调值与北京话的阳平调值相同,而阳平调值与北京话的阴平调值相同,正好与北京话完全相反。………………


2)词法上:

      量词“个”(今写作“圪”)演化为名词的前缀;

     同时量词“个”(今写作“圪”)演化为趋向助词,成为动词的前缀;

     “个”(今写作“圪”)还作为动词的趋向补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去”;

     与官话相同,晋语也有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但方式与官话方言有很大的不同:

      它较少像官话那样靠合成来构成双音节词,而是靠叠读同一单音节字构成双音节词,或加“圪” (本字为“个”)/“忽”/“入”等入声前缀构成双音节词,与官话一致的是其在单音节词后加后缀“子”(晋语中这个后缀读入声,与“子”的本字不同,依地域的不同它可读为“子”、“日”、“的”),另外晋语中还有“家”等常用用后缀(如“女子家”=官话中的“女孩儿”);

     晋语还常以“圪xx”的方式构成三音节词,如“圪台台”=官话中的“台阶”;

     晋语还以“x眉x眼”等句式构成非常多的四音节的“准成语”,如“挤眉弄眼”、“呆眉悻眼”、“贼眉溜眼”;

    晋语有指示代词三分的特点………………


3)在句式上:

      整体来说,晋语是包容官话的句式特点的,但其特点仍很明显:

      晋语常用句尾的语气词来表各种不同的意思,这些语气词往往是复合语气词,如“呢哇”、“了哇”、“来来”等;

      晋语中还常使用倒装,如:“去北京了我”;

      晋语还常以“圪”(本字为“个”)构成词的前缀以表趋向,如“圪转圪转呢哇”(普通话说作“出去走走吧”);

      “圪”(本字为“个”)在晋语中表趋向的用法还有“他伢(nia)磕上海圪啦”(普通话说作“他去上海了”);

      晋语一般不像官话那样说“你能不能搬动?”

      这样的句式,而说“你荷动荷不动?”;

      晋语还以语气(包括变调和拖长)表句意,如呼和浩特方言将“是”读为“时”,并将其拖长表疑问………………

      晋语在几百年来一直被官话地区的人视作异类(最出名的是它的鼻音非常显著),近古发山西口音的人常被官话区的人(尤其是燕齐一带的人)轻视,被称为“老西儿”。直到近现代,有些北方人开玩笑时还专门学两句山西话,引得哄堂大笑,这也常被相声艺人所利用。所以,近古以来,北人已对晋语不同于一般官话有一定的认同感。总之,一般认为晋语是北方话中的“山里话”,比较留古。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晋语内部差异较大,甚至十里不同音。

========================================
posted on 2004年06月17日 5:50 PM

Feedback
# 回复:晋语从官话分离的标准 2004-07-25 5:26 PM xx
晋语在几百年来一直被官话地区的人视作异类(最出名的是它的鼻音非常显著)。
可否详述显著鼻音之语音特征?

有些北方人开玩笑时还专门学两句山西话。
请问:山西话是不是和四川话、东北话一样,可以让外地人听出来?

# 回复:可否详述显著鼻音之语音特征? 2004-08-28 8:15 PM 云中散客
[m]、[n]、 [η]中,除[am]、[an]、[aη]外一般都合流为[η],[am]、[an]合流为鼻化元音[ae~],[aη]演变为鼻化元音[a~]

当然,这只是大多数晋语的共性,存在例外:

如晋南的晋语(上党片、邯新片),但其情况仍近于上述特点,只不过不合流为[η],而合流为其他鼻音韵尾;

再如 并州片 的太谷县,[η]进一步失落,en/eng合流为鼻化元音e~,in/ing合流为鼻化元音i~,un/ong合流为o~;

再如 张家口---呼和浩特片 的呼和浩特,en/eng合流为e~ng,in/ing合流为鼻化元音i~ng,un/ong合流为o~ng,使鼻化音进一步加重。

# 回复:山西话是不是可以让外地人听出来? 2004-08-28 9:32 PM 云中散客
把山西话分成晋语和中原官话汾河片两派后,可以这样说:

晋语至少是北方话中最难懂的,其难懂度大约可和江淮官话相比(可能比江淮官话略难),或者更进一步认为其难懂度近于徽语、湘语和赣语(解放前这三者也被认为是官话的分支),晋语和吴语有很多共同特征(故吴语区的人能听懂较多晋语),但由于晋语和官话的关系比吴语和官话更紧密,故晋语比吴语易懂,晋语远没有粤语和闽语难懂。

一般来说,中部晋语区的方言(并州片、吕梁片)最难懂,甚至可以认为其难度稍稍接近吴语,尤其是并州片方言(因为其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声母文白异读显著);

第二难懂的大约是张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这种方言的形成与明清晋中(并州片)晋商(山西帮)在东西两口(张家口和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频繁旅蒙商业活动有关,至今该方言像并州方言那样平声不分阴阳,但其也在晋北方言的包围下使入声不再分阴阳、声母文白异读的特征也几乎荡然无存(与官话的声母近似);

与张家口---呼和浩特片难度相仿的是上党片,虽然与并州片相比上党片方言已大为简化(向官话靠拢),但其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晋语的独特之处,其调类也有六到七个(平、入分阴阳,一些地区去声亦分阴阳);

邯郸---新乡片和志丹---延川片入声已在很大程度上消失,很多其他晋语特征亦不太明显,受到中原官话影响很大,但由于中原官话本身与北京官话有较大差异,故这两片晋语方言虽比前几种方言易懂,但外地人听起来仍会有较大困难;

大同---包头片和五台片方言虽完整保留了入声(尽管不分阴阳),大部分晋语特征也较南部晋语显著,但由于这两片方言地域靠近冀鲁官话和北京官话,调类与北京话相近(大同---包头片平声分阴阳---虽然调值与北京话很不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它完整的保留了入声),声母文白异读已几乎荡然无存(即大部分声母与北京话相同),该区大部地区像北京话一样把“我”读做“wo”(其他地区的晋语一般都读“nge”),所以北部晋语(张家口---呼和浩特片除外)尤其是大同---包头片是晋语中最好懂的。当然,五台片要比大同---包头片难懂一些,因为其调类不完全与大同---包头片相同(阴平=上声),是大同---包头片的变种。

运城和临汾的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显然具有陕西关中话的特征,但由于也有晋语特征和很多既不同于关中话也不同于晋语的特征,所以它比关中话要难懂。关中话(中原官话关中片)和晋语区以外地区的人大约只能听懂5%~30%。 我甚至见过两个陕西汉中(属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人几乎完全听不懂新绛话(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倒是一个浙江台州人(讲吴语)称可以听懂20%~30%。
发表于 2004-10-21 1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云中子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21:23 , Processed in 0.0665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