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调类比较表
来源:http://www.yyxx.sdu.edu.cn/chinese/new/content/2/04/diaoleibijiao.htmhttp://www.yyxx.sdu.edu.cn/chinese/new/content/2/04/diaoleibijiao.htm 这是北京话(普通话)声调演化表
其中全濁阳上变去,入派三声 xphh 于 2004-2-16 17:40 写道:
这是北京话(普通话)声调演化表
其中全濁阳上变去,入派三声
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是: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全浊上)
入派四声 xphh 于 2004-2-16 04:30 PM 写道:
你说的轻声和半上的变调都是连读中语调的变化,在单字中并不可能出现,也就是说这些变调是不辨意的。
你说汉语只有4个声调?
古汉语有8个声调
银川话只有3个声调
苏州话7个声调
绍兴话8个声调
广州话9个 ...
我的指的是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发音。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这对于任何语种都是适应的。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发音里,下列词汇的轻声是固定的,跟语境没有关系,跟语调也毫无关系,如果你不发轻声,你发的音就不是普通话。
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轻声 分别用1,2,3,4, 0 表示
例如:
红的, hong2de0
消息, xiao1xio
月亮, yue4liango
需要指出,有些词变调,也带来语义的变化。
例如;
老子lao3zi1
老子lao2zi0
下列内容来自论坛的资料,很有说服力
(2)动词变为名词
运气yùnqì(动词)“练气功首先得学会从丹田运气。”
运气yùnqi(名词)“你真是运气。”
(3)形容词变读轻声后成为名词
对头duìtóu(形容词)“这件事,他做得很对头。”
对头duìtou(名词)“他俩是死对头了。”
第二,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孙子sūnzǐ(名词)“孙子在当时很有名气。 ”(指战国时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孙子sūnzi(名词)“他的孙子都有好几个了。”(指儿子的儿子。)
兄弟xiōngdì(名词)“他们兄弟俩可好多了。 ”(指哥哥和弟弟。)
兄弟xiōngdi(名词)“他有两个兄弟。”(指有两个弟弟。)
上面所举的例子,轻声和非轻声的书面形式相同,在区分时口语中倒是更便于区分;如果在书面语中,则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区别开来。
报仇bàochóu(动词)“他发誓要报仇雪恨。 ”(词义指采取行动,打击仇敌。)
报酬bàochou(名词)“他们主动上街为民服务,不求报酬。”(词义指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钱或物。)
文字wénzì(名词):他是搞文字工作的。 (词义是指写文章或写材料这方面。)
蚊子wénzi(名词)(意指一种昆虫,吸人畜的血液,传播病菌。)
我想我们必须给轻声正名,作为一种声调,无可厚非;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声调理论。
[ 本贴由 鲁易 于 2004-2-1618:27 最后编辑 ]
恕偶直言
:alien::alien::alien:个人认为,讨论学术问题的前提是:起码要对所讨论的学科有点基本常识,如果不具备这一点,说来议去都是一些不科学的无依据的想当然的东西,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感觉:xphh需要加强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 :cool: 湘里妹子 于 2004-2-16 18:14 写道:
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是: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全浊上)
入派四声
平分阴阳只是因为其他三声的的阴阳两调都合并了
像很多南方话还保留着阴阳两套调
比方绍兴,就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入派三声好不好!派入平上去,哪来4声? 我并没有否认轻声的存在啊
但是从来没一个字读成轻声
所以轻声不属于一个独立的声调
老子的子是3声
看了你的例子,我收回轻声不辨意的说法
照你说来,那上声变调也应该算一个声调了咯?
还有,即便你的声调理论统一了普通话和英语,但不能用来描述其他汉语,那有何用?
致xphh兄:
请xphh兄认真读读《古今调类比较表》!“入派四声“ 是从古汉语调类与普通话调类比较来说的,您说的“入派三声“中“平“还是指古汉语中的平声。看清楚再发言的比较好。 请参看本坛: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223 问题是“入派三声”是个学术术语
从来没有“入派四声”这种说法
你倒给我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