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看本坛:
古影母字在“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中的表现及其他*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3987
“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是《中原音韵》在声调上与《切韵》音系3个重大的区别中的两个 (另一个是“浊上变去”),其具体内容是:《切韵》的平声在《中原音韵》分为“平声阴”(阴平) 和“平声阳”(阳平) 两类,《切韵》的入声在《中原音韵》分为“入声作平声阳”、“入声作上声”和“入声作去声”三类。
这两项分化基本上是以古声母为条件的,大体是:
(1) 平声中古清声母字为阴平,古浊声母(包括全浊和次浊)为阳平;
(2) 入声中古清声母字为入声作上声,古全浊声母为入声作阳平,古次浊声母字为入声作去声。
..
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应该是: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入派三声
在第 13 楼我之所以说入派四声,主要是针对11楼的《古今调类比较表》对比来说的。因为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一小节是难点,如果说“入派四声“,对比发音举例就比较直观,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比如:
出chu1 国guo2 百bai3 阔kuo4
粤、客、闽三大方言完整地保留了入声韵尾[-p、 -t、 -k],湘方言保留了假入声调类(入声韵尾消失了),这些方言区的学生只要将方言中读入声的字和普通话对比着发音很快就能找到感受,理解“入派四声“(或三声)的声调演变规律。北方方言区的学生则麻烦一些,因为入声调类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他们很难发好(感觉)古入声字。讲“入派三声”道理是一样,只是把阴平和阳平合起来讲,可以说是从古到古,“入派三声”可以说是从古到普也许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吧,后来,有个别的现代汉语教材也改为入派四声了。
xphh兄坚持说入派三声当然是很正确的。
欢迎xphh兄常来讨论问题,最好能在发言中举一些实例。谢谢! 谢谢站长妹子姐指教
不过我认为即便为学生考虑,“入派四声”的提法也是不科学的,尽量少提为好。
还有一点想请教站长,我对湘方言不太熟悉,难道湘方言连喉塞韵尾也消失了吗?仅仅是读的短促而已?还是这里的“假入声调类”是说也不读短促了,但仍保留单独调式(比如温州话)?
另外,老湘语和新湘语有什么区别?新湘语是否已经完全清化,向西南官话靠拢?
小弟谢过先! xphh 于 2004-2-16 06:51 PM 写道:
我并没有否认轻声的存在啊
但是从来没一个字读成轻声
所以轻声不属于一个独立的声调
老子的子是3声
看了你的例子,我收回轻声不辨意的说法
照你说来,那上声变调也应该算一个声调了咯?
还有, ...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 有字的概念,也有词的概念;
在拼音文字里如果非得找出字的概念来,那就是词根了,
相对而言, 要研究语音, 以词为基准,比较科学。因为一般来说词的发音,与实际语言的发音保持一致。
而字就不一样了, 有些是多音字,有些在不同词里,发不同的音,这时候你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举例:了它可以发好几个音,le,liao2, le1
但是在词汇里,就是固定的。
了解 念liao2
完了 念 le
跑了 念 le1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元,可以单独存在,而字不是。
有些字离开了词汇,无法在语言中单独存在,也毫无意义。
例如; 尴尬,旮旯 邂逅
[ 本贴由 鲁易 于 2004-2-1718:16 最后编辑 ] 你的理论根本是错的
汉语和英语不能比
前者是独立语,以字为单位
后者是屈折语,以单词为单位
就拿你的例子说
“完了”非得念wan2le?
如果念wan2liao3也不错啊
还有“老子”,也有两读,这么说词也存在“多音词”,如何比字优越?
所以你的理论自相矛盾
还有
尴尬,旮旯 邂逅
这些词早有研究,是单纯词,当然不能拆开看
还有你没有回答我如何统一其他声调语言?
如果仅仅是统一普通话和英语,毫无意义 xphh 于 2004-2-17 09:04 PM 写道:
你的理论根本是错的
汉语和英语不能比
前者是独立语,以字为单位
后者是屈折语,以单词为单位
就拿你的例子说
“完了”非得念wan2le?
如果念wan2liao3也不错啊
还有“老子”,也有两读,这么说词也 ...
对于任何语言,以词为单位的理由:
知道每个词的含义,就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
如果以字为单位,既是知道每个字的意思,很可能仍然不知道句子的意思,因为字不是独立的语义单位。
例如
按字分,
他 挨 红 牌了。
按词分
他 挨 红牌了。
红 + 牌 不等于红牌
沙+发 不等于沙发 沙的意思和发的意思 和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沙发的意思。
非+典 不等于非典
我并不是完全否认字的概念, 值得庆幸的是 99% 的字本身就是单音词。
从独立的语义单位而言,是词而不是字。
但是搞拼音文字, 必须放弃字的概念,否则就成汉字编码了。 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好不好?
如果讨论的是拼音文字,那毫无疑问是以词为单位更便捷易认,这点你当然是对的 xphh 于 2004-2-18 10:03 PM 写道:
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好不好?
如果讨论的是拼音文字,那毫无疑问是以词为单位更便捷易认,这点你当然是对的
你正面的问题是什么?
还有你没有回答我如何统一其他声调语言?
如果仅仅是统一普通话和英语,毫无意义
别的不说了,就这个问题吧 xphh 于 2004-2-19 05:36 PM 写道:
别的不说了,就这个问题吧
其它声调语言,我懂得不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好像汉藏语系和泰语都是公认的声调语言。
假如我的理论正确的话,意义非常重大:
1,发展了汉语四声理论,引入轻声为声调的概念,汉语的语音学基本理论将彻底改变。语音学方面的书籍,将全面升版。这将造成语言学方面的地震。
2, 用汉语的声调理论很容易解释英语的轻重音理论,而且把重音进行细化,更能反映英语语音的规律,说明声调理论是一种比轻重音理论更先进的理论,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这是中国人对语言学方面的最杰出的贡献, 西方人必须学习我们的声调理论。
3,这两个理论统一以后,也就是说从语音角度,已经统一,也就是说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达到了统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本质和核心。这将为汉语走向拼音文字提供理论依据。说白一点; 汉语可以是拉丁字母来书写; 反之,英语也可以用汉字来表达,但需要重新造字,因为英语里面有些音节是汉语没有的。
[ 本贴由 鲁易 于 2004-2-2011:08 最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