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易
发表于 2004-2-24 14:03:58
xphh 于 2004-2-23 10:30 PM 写道:
1、“55韵”?是什么东西?
有关“韵”“韵部”“韵母”“韵类”的关系请参看唐作藩《音韵学教程》p43-p45,在这里解释不清,反正206韵是包括4个声调的,当然有那么多。
2、3、你没看过“等韵图”吧,恐怕也 ...
1, 关于55韵, 你手头有资料,努力点,参考书,我相信你可以讲清楚,这样大家读可以学点东西;如果我错了,我可以刊误,以示道歉。
2,隋朝的55韵,和宋人的36字母--声母 你认为 这时的声母,韵母基本搞定。
由几点疑问,依然过于乐观,逻辑不严密:
a,关于55韵,有表达方案吗?类似36字母的表达方法或其他方法。
如果仅提出数量的概念,没有实质的内容,是不能称为“准确“。
b,每一种声韵方案,首先是针对某一方言; 例如,汉语拼音方案是针对以北京地区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的方案。 隋人的 55韵是针对哪一种方言的?
宋人36字母是针对哪一种方言的?能配套吗?如果一个是驴唇,一个是马嘴,这是你的逻辑就是不严密,有点穿凿附会之嫌,盲目的为祖宗脸上贴金。
[ 本贴由 鲁易 于 2004-2-2414:12 最后编辑 ]
xphh
发表于 2004-2-24 15:40:17
没有实质内容,怎么数的出来206韵??
“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五支……”这不全在么
请参看韵镜,典型的声母韵母表,全列在上面了
你的55韵是什么东西??我没看见过。
你的方言问题很好,不过学过音韵学的都该知道:
《切韵》音系是在隋唐时代共同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一些成分的一个音系。
好了,废话该扯完了,能谈正题了吗?
xphh
发表于 2004-2-24 15:43:05
请参看: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1070&sid=CwfzKG9r
鲁易
发表于 2004-2-24 17:29:53
xphh 于 2004-2-24 03:40 PM 写道:
没有实质内容,怎么数的出来206韵??
“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五支……”这不全在么
请参看韵镜,典型的声母韵母表,全列在上面了
你的55韵是什么东西??我没看见过。
你的方言问题很好,不过学过音韵学 ...
你说话时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严密,容易引起歧义,产生纷争。
1,55韵,韵的含义是 :含有相同声调和相同韵母的一组字,定义为一个韵。很显然,韵的含义,不等于韵母,与声调息息相关。现代韵母的定义与声调毫无关系。
2,我说过,几百年来,声母韵母没提炼出来,其中提炼的含义是
龚,动,红,同,宋---------- --提炼后 韵母为 翁 或者其他符号
工,滚,干,光,伽 -------- -------提炼后 声母为 哥 或者其他符号
〉〉〉〉〉〉〉〉〉〉〉〉〉〉〉〉〉
其它,依此类推!!
按这个标准, 你在想一想。
[ 本贴由 鲁易 于 2004-2-2418:06 最后编辑 ]
xphh
发表于 2004-2-24 17:52:28
哈哈哈,那么明显的错误,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韵”什么叫“韵母”什么叫“韵类”
韵——韵腹韵尾相同的称为一个韵
韵母——韵头和韵相同的称为一个韵母
韵类——声调和韵母相同的称为一个韵类
广韵连韵类都提炼出来了,难道还不知道韵母吗??
个人认为,讨论学术问题的前提是:起码要对所讨论的学科有点基本常识,如果不具备这一点,说来议去都是一些不科学的无依据的想当然的东西,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鲁易
发表于 2004-2-25 09:31:38
xphh 于 2004-2-24 05:52 PM 写道:
哈哈哈,那么明显的错误,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韵”什么叫“韵母”什么叫“韵类”
韵——韵腹韵尾相同的称为一个韵
韵母——韵头和韵相同的称为一个韵母
韵类——声调和韵母相同的称为一个韵类
广韵连韵类 ...
1, 仔细看一下, 我对55韵 的韵的解释,与你的说法,并不矛盾。指的是韵类
2,无论广韵,唐韵,主要采用的描述字音的方法是反切;并没有提炼出比较准确的表音符号,这实在是一种遗憾,不能提炼出专门的声母,韵母,或者元音辅音,注音技术,就不会发生质的飞跃,拼音文字就不会诞生。其实,从古典音韵学,到现代的声韵学,也只是一纸之隔,但是几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捅不破,因为我们太崇拜汉字,以为这是唯一的书面符号,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几乎将汉字神化;显然用汉字作为表音符号,这是一种效率很低的方法。这就是我对古典音韵学的评价, 唯独四声理论,卓尔不凡,独领风骚。
[ 本贴由 鲁易 于 2004-2-2512:17 最后编辑 ]
xphh
发表于 2004-2-25 11:14:08
告诉你,古人最烂的成就就是四声理论,只有一个外表,毫无实质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广韵来读古音,然而却不知道如何发声调。你完全好坏不分,我无语了。。。
你似乎仍旧不想谈你的“声调理论”,算了,或许你也知道错大了。
鲁易
发表于 2004-2-26 16:44:20
xphh 于 2004-2-25 11:14 AM 写道:
告诉你,古人最烂的成就就是四声理论,只有一个外表,毫无实质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广韵来读古音,然而却不知道如何发声调。你完全好坏不分,我无语了。。。
你似乎仍旧不想谈你的“声调理论”,算了,或许你也知 ...
四声理论,字典,词典,辞海 都在使用,小学教育,是个重点。
对于普通人, 没有必要学习古典声韵学; 但四声理论是个必修课,搞不清四声,普通话的水平,就很难提高。轻声的加入,这是四声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xphh
发表于 2004-2-26 21:15:09
古人的四声和普通话的四声又不一样的
似乎没有哪个小学生在学“平上去入”吧?
鲁易
发表于 2004-2-27 07:58:55
xphh 于 2004-2-26 09:15 PM 写道:
古人的四声和普通话的四声又不一样的
似乎没有哪个小学生在学“平上去入”吧?
四声理论,也在与时俱进,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