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希 发表于 2004-4-8 22:58:32

关于量词的泛化

款、道、把等量词的使用范围、使用对象在扩大,对此现象,该如何看待?

Artvine 发表于 2004-4-13 02:38:52

..

或可參閱:
主觀量問題初探─兼談副詞“就”、“才”、“都”
[:LocalURL:]viewthread.php?fpage=1&tid=5121

希希 发表于 2004-4-14 00:15:53

关于量词的泛化

新时期,量词的使用范围呈现出扩大(缩小)的不同趋势,这里,主要想探讨以下有关量词的扩大使用范围的情况。
如“把”,原先只用于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扶、帮、捞等,现在出现了用于非与“手”有关的用例,如“火一把”“”酷一把“表现一把”等。
再如“款‘,不仅用于服装,还用于汽车、电脑等。
除此之外,汉语中,这种泛化的量词还有那些,该如何看待这种量词的泛化,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时尚么?

Artvine 发表于 2004-4-14 02:21:37

..

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
http://chinese.pku.edu.cn/yuyanxlwx/37.TXT
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
http://chinese.pku.edu.cn/yuyanxlwx/116.TXT
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
http://chinese.pku.edu.cn/yuyanxlwx/154.TXT

Artvine 发表于 2004-4-14 13:17:37

..

我不是學中文的,您關心的社會文化面向,可能要由一些對中文有素養的朋友
來回答較適合。
就程式設計的角度說,我們會很高興看到這些量詞(簡類成Units)的出現;因為
它們所組合成的詞語是較定型(Solid)的,在分詞、多國語轉換與翻譯各層面,
這個現象是可以簡單解決的。舉例↓
(0......9...餘)*(種...類...把...個...斤...Kg...)
只要預設好量詞單位,所有聯結成的詞都不會錯。

變化型↓程式中的人名處理
(張....李....陳......)#單姓
(歐陽...司馬...)#複姓(共約3900組)
}*
(小寶...小平...小花....)#中國名(不限字數)(共約135000組)
P.S.單名較麻煩

希希 发表于 2004-4-15 00:12:00

关于量词的泛化

一部分量词泛化,自然会有另一部分量词的使用范围在缩小,这是由语言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这种变化,也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的体现吧。

xychy 发表于 2004-4-15 00:20:51

不必大惊小怪

希希 于 2004-4-14 12:15 AM 写道:
新时期,量词的使用范围呈现出扩大(缩小)的不同趋势,这里,主要想探讨以下有关量词的扩大使用范围的情况。
如“把”,原先只用于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扶、帮、捞等,现在出现了用于非与“手”有关的用例 ...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从甲骨文到仓诘创制汉字,从古文到近代和现代语言文字,不仅词语和语法变化很大,有些字词消亡了,新的词语又不断涌现。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你所说的量词返化也就是这种情况。像“火一把”“”酷一把“表现一把”等借用单位词作为动量词用得很形象,而且要表现那种“火”“酷”也非用“把”形容不可。“款”是指样式单位,由口语“款式”减缩而来,并没有你所说的“泛化”。
我想这种语言变化不一定跟时尚有关,而是为了丰富表达形式的一种语言创造。

[ 本贴由 xychy 于 2004-4-1500:23 最后编辑 ]

Artvine 发表于 2004-4-15 18:29:02

題外話

臺灣的國語受到吳語的影響,疊字現象較北京普通話多;如↓
些些、種種、款款、把把......(可參考臺灣影視廣告)
這可能也是有趣的現象。

rocky 发表于 2004-4-17 13:14:10

对哦,有变化的东西才能显出生命来啊,死气沉沉的没有人喜欢的,什么都一样。

希希 发表于 2004-4-19 23:22:02

关于量词的泛化

变化必定是有原因的。是什么原因?与量词的语法化的发展有关系吗?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量词的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