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07|回复: 4

捅破谭盾的窗户纸:音乐与杂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8 0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鲍昆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1年11月12日

      
      近年被传媒捧得神话般的音乐大师谭盾,终于捅破了一层自我神话的窗户纸。近日,谭盾在保利剧场开了一场令人惊奇的“音乐会”,给一直景仰和崇拜他的听众奉献了两部新作品——《永恒的水》和《卧虎藏龙协奏曲》。应该说,我们许多听众在音乐剧场文化方面已经开始和国际接轨了,他们能够按照国际上流行的规矩,履行听众的义务,即不管是否喜欢演出者的艺术水平,都要礼貌地在演出结束时给予热烈的掌声。虽然这一切显得有点生搬硬套和装腔作势。掌声过后,许多人面面相觑,大多数人似乎怀里都揣着同一个问题走出音乐厅:“这叫音乐吗?”

      谭盾先生别出心裁地将水罐子搬上了舞台,并且当真地鼓捣了一番,让舞台上各种杂乱的乐器声中又添了一抹“天籁”之响。谭盾也很会命名,为自己这部作品起了个大巧若拙的名字《永恒的水》。但音乐就是音乐,在音乐之外的东西是最终无法当成音乐的。世界上所有的音响都可以是音乐的元素,但它们必须构成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必须有合理的理由。这点道理,两千多年前的祖宗们就已经很明白的指出了。《礼记·乐记》中有如下表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就像语言一样,所有的单词必须构成句子,才会产生文学的意义。可惜《永恒的水》并不显示符合这些艺术的基本要求。作品里支离破碎的杂乱音响,没有任何理由的不和谐音,形成的只是噪音的结果。原本应由音乐造成的水的意象,变成谭先生干脆直接把水罐搬上舞台折腾出水的动静,结果让音乐天赋的抽象美感荡然无存,颇像一场滑稽的杂耍。也许谭盾先生认为我们不懂音乐,即使略懂也是传统艺术的一点基本知识,根本无法鉴赏或判断他充满前卫意识的音乐创作。但就我们拥有的可怜的一点艺术常识告诉我们,这种前卫尝试,洋人早在好几十年前就玩过了,而且比他玩得有意义和技巧。因为那时他们毕竟是第一次玩,是对当时铜墙铁壁的古典的反叛突破;况且,技术上也没有问题,他们能将所有不和谐的因素,即无调性甚至难听的音响整合成和谐的意象。

     《永恒的水》没有显示出这种聪明和才华来。当然谭盾先生会说,现在还讲什么和谐呀?那多通俗呀?传统的东西我不是不会玩,而是不屑再去搞这些通俗的东西。但可悲的是,谭先生在《永恒的水》后紧跟着就来了一把通俗的《卧虎藏龙协奏曲》,而且相当通俗。其实音乐在诸般艺术中是最讲才气和天赋的。它不像文学、绘画等相对来说有形可抓,而且比它们更需要技术技巧。音乐独特的语言是相当抽象的,组织起来难度很大。对旋律、节奏的感觉、进入与发挥,天赋所起的作用极大。这就是作曲家为什么少之又少的原因。被称为通俗的音乐,大多为前卫音乐家们所指责的缺点就是旋律和节奏感太强,可这又恰恰是极需要天赋和才气才能写出的基本音乐要素。俗与不俗并不是有无旋律和节奏,而是旋律和节奏是否似曾相识和过于简单缺乏个性。如果非强辞夺理地说,旋律和节奏就是俗音乐的标签的话,那就是拿人们与生俱来的音乐审美要求开涮了。可能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是否一些作曲家恰恰因为在旋律和节奏上毫无创作能力,或者正是为了回避这一难题,才玩起了杂耍而冒充前卫呢?谭先生的《卧虎藏龙协奏曲》没什么说的,具备一切所谓通俗音乐的特点。因为它有较强的旋律感和非常鲜明的故事性,表明谭先生还是要在传统的音乐理念上露一手。音乐形象的确不必非是田园诗的画面描绘或模仿生活情节的具象,它可以抽象地表达人类灵魂的诉求和作者独特的心声。但它仍然必须是形象,是音乐的形象,而且是有结构的音乐形象。它不可能是永远的一片混乱和并不高明、缺乏才气的试验。否则就是只要谁有钱,有能力凑出一套人马,造出不管什么样的音响,然后找一些人云亦云的娱乐记者吹捧一番,就可以成为音乐大师了。

      谭盾先生近年来经常强调前卫音乐手段的宽泛和可能,比如在音乐中制造超长时间的静默停顿;在音乐中引进表演、舞台光效等,同时还强调音乐的可看性。我们乐意看到谭先生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多种尝试。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作曲家们在人类耳朵听觉领域比拼创造的艺术。如若游离开此领域,企望靠增加视觉效果来强化音乐,不如别戴音乐的帽子,大可以用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甚至舞台艺术等有的是的名词为自己正名。这样听众和观众也可和希望标新立异的艺术家共享宽容。就是如此,也得“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作品能够给欣赏者带来灵魂的震动、情感的冲击和关于人类创造发现的喜悦。否则就是艺术家自娱自乐的“皇帝的新衣”。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0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http://fm974.ent.tom.com/

[img=left]http://fm974.ent.tom.com/img/assets/1/tandun_a.jpg[/img]      1957年出生于湖南的谭盾,曾多次荣获中国国家级创作奖,他的管弦作品《道极》更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除此之外,谭盾在实验创作艺术上也非常活跃。他的《纸乐》、《陶乐》与《水乐》等音乐剧,都在国际前卫艺术领域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获得广泛的好评。其它诸如“Weber国际作曲奖”、“山多利作曲大赏”、“MIT杰出艺术成就奖”等国际奖项,更将他的声誉推至最颠峰。

     除了是一位出色的作曲者之外,谭盾还是一位著名的指挥家,94年受聘为BCC 苏格兰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兼副指挥,并且以指挥具有多元文化特色又令人折服的20世纪新作品著称。2000年为电影《卧虎藏龙》所做的配乐,更让他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电影音乐大奖的华人。诚如谭盾的理念把“中国当代音乐与文化风貌介绍出去”,而随着他的成功,华人的音乐舞台也得以更加宽广。

      与新力音乐合作期间,谭盾的作品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颠峰境地。如歌剧《马可波罗》,音乐内涵结合了西方宗教圣乐与东方京剧的精髓,是96年的年度最佳歌剧作品。而与大提琴巨星马友友合作的《交响曲1997》,力从中国文化中天、地、人三境界来诠释乐曲,结合乐器"编钟"的使用,建构出史诗般波澜壮阔,磅礡动人的气势。加上与世界级女高音黄英合作的《Bitter Love》,以及收录由《吉普赛国王》现场演唱雷鬼之父巴伯马利作品《One Love》的专辑《2000 Today》,多样化的风貌,谭盾再次证明了他的创作实力与无远弗届的音乐魅力。 在此次第44届格莱美中,谭盾再度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以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曲《月光爱人》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龙》原声带中的《永恒的誓言》获得“最佳古典音乐”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协奏曲则获得了“最佳古典音乐协奏曲”提名。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http://ent.sina.com.cn/s/m/f/tand.html

[iframe] http://ent.sina.com.cn/s/m/f/tand.html[/iframe]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09: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谭盾谈《夜宴》音乐:挖掘人性的寂寞(附图)

来源:新京报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01:14


[center]
得过奥斯卡奖的谭盾在《夜宴》中追求时空感[/center]

  “看过剧本之后我就觉得剧本里已经有音乐了,很戏剧性,也非常迷人,所以当我写主题歌的时候那个感觉很快就来了。”这是谭盾在谈到初次看完剧本后的感受。

  《夜宴》主题曲《越人歌》是来源于《诗经》,“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冯小刚说,“这两句唱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一个人如果懂了这首歌,这个人就不会寂寞。”谭盾说,“《夜宴》是在挖掘人性深处的一种寂寞,然后再从这个寂寞里寻找希望。我觉得这正是这个剧本最吸引我和震撼我的地方。”由此看来,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与《哈姆雷特》的关系:音乐并没有东西方的割裂

  对于《夜宴》的灵感来自于莎翁的《哈姆雷特》,在影片中谭盾如何将中国音乐的元素融入其中的创作,谭盾表示,“音乐对我来说没有东西方的割裂,就像我读《夜宴》的剧本也有同感一样。在西方人眼里他是《哈姆雷特》,在中国人眼里他是《夜宴》。其实小提琴表现出来的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的心声只有观影者自己去体验,其实都是在挖掘人性深处的一种寂寞,然后再从这个寂寞里寻找希望。我觉得这正是这个剧本非常吸引我和震撼我的地方。《夜宴》是把欲望和很多美好的东西结合起来,把惨烈的感觉跟非常温柔的东西融合在一起。”

  与《卧虎藏龙》的区别:这次有一种跨越几千年的时空感

  对于《夜宴》在音乐创作上与《卧虎藏龙》的区别,谭盾表示,“做《卧虎藏龙》的时候我更注重于江南的委婉和北方粗旷的一种对比,把马头琴和二胡做到融合。《夜宴》则更具挑战性,我要考虑如何展现唐代这个比《卧虎藏龙》早1000年的音乐风格,特别是结尾如何把导演冯小刚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感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撞击表达出来。

  所以这次的音乐有一种跨越几千年的时空感,在片中是非常古典和唯美的,而在结尾则是非常现代和摇滚的。“谭盾在《卧虎藏龙》中将中国戏曲的大鼓与武打节奏全新的结合令观众耳目一新。谭盾表示,”在《夜宴》的剧本里我感受到中国戏曲班里的一种武术风格。中国的武术是从戏曲班里发展出来的,从最早的傩戏到后来的京剧。在拍《卧虎藏龙》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用鼓等乐器去表现武打的场面。这次的《夜宴》我觉得更像一个歌剧,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同时我觉得它也像京剧里面幽而不默、悲而不怒的一种非常优雅的皮肤与皮肤、意念与意念的一种争斗。它的武打就很具有这种色彩。我觉得这次音乐与武打的融合是极具变化的,有时像芭蕾,有时像歌剧,有时又像戏曲。“这次的主题曲已经定为由腾格尔和周迅演唱。谭盾表示在音乐创作中他始终都在想着两人独特的嗓音,”腾格尔是一个非常悠远的乐者,他的歌唱是可以把我们从野性的草原带到空灵的天空中去。从他的歌声中可以体会到非常愉快的寂寞,非常渴望的痛苦。“

  与冯小刚的合作:他就是中国的伍迪·艾伦

  虽然是与冯小刚的首次合作,但是谭盾表示两人相识已久。“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艺术,我觉得他对我有一种很有力的撞击。他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他的电影我每部都看,他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导演之一,就像我喜欢的美国导演伍迪·艾伦一样,他的影片给社会各界人士一种撞击,我觉得冯小刚就是中国的伍迪·艾伦。这次促成我们合作是因为冯小刚说他找到了一种感觉,找到了一种新的视听语言的方向,就是从非常戏剧性的冲突里面找到古代和现代的碰撞点。所以这次合作可能是我们合作非常好的第一步。”

谭盾访谈由华谊兄弟提供
发表于 2005-12-10 15: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97香港回归的时候听“天地人”,我就实在没感受出很多的东西来。到现在,除了作品名字,就记得编钟用的是曾侯乙的,此外什么都记不住了。
曾经看过一个记录片,讲述的是巴西著名森巴音乐家Pualinho da Viola和他的音乐。有个片断让我特别震撼:音乐家弹着琴和另外一位歌手合唱,那位歌手手里拿着个很小的乐器打节奏,发出的响声特别有味道。一时间,我形容不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它能发出刷刷的声音,但感觉里面的撞击体要比较大,跟沙锤不同;歌手不时轻轻用手指扣一下,又能发出不同的声响。这时镜头拉近,天,那乐器竟然是一盒火柴!可见好音乐在由乐者放进音乐的思想和美妙的节奏、旋律交织而成的。名贵的乐器并不能让空洞的音乐活过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4 07:21 , Processed in 0.0988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