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51|回复: 2

[原创] 陈晓卿:历史的侧脸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7 2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陈晓卿
来源: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27日 10:37


  大概十年前,电视台突然要求全楼办公室禁烟,于是我等大烟鬼只得躲在茅厕吸烟处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吞云吐雾。一次,社教中心的老主任高长龄一边猛嘬烟头一边无奈地感叹:“抽烟真不好,招人烦,这不,全都调到文史(闻屎)办来了”。多年以后,我还一直“记恨”着高老爷子,正是他当年的一语成籤,我在“文史办”的坑里一直爬不出来。

  《朱德》、《刘少奇》、《百年中国》、《宋庆龄》,一个接一个的历史纪录片, 好容易摊上了个纪录片栏目《见证》,还被魏大爷加了个副标题——影像志!唉,我这辈子估计跟“史”是分不开了,而且不仅自己掉进去了,还拖累了一帮小兄弟。

  这几天,我们在做《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二十多个人连天加夜地在干。有天夜班儿,自编机房一男一女在交流创作体会。男编导说:“白天我在编中韩女模大赛,大腿林立;晚上监视器就变成黑白的了,还是尸横遍野,你不觉得我的落差有点大吗?”女编导接着说:“可不是,昨天跟我弟说,远东运动会足球决赛中国队赢了日本,他居然说,不会是女足吧?可1934年就是这样的……”这些编导最大的不过三十郎当岁,现在一打开电视,全是“恭喜你,答对了”、“OK,给点掌声好不好”,在如此喧嚣的环境里,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咀嚼一下自己祖辈的生活,让他们不觉得自己伟大,也难。

  别说,这史啊,你咂摸时间长了还真有点儿味道。慢慢地,真觉得自己有点学问了,有段时间我甚至想读个历史学博士,后来琢磨琢磨,自己年老体衰,还是作罢吧。当然,也有考不过外语的问题。

  今年关于抗战的片子巨多,纪录片也不少,我总担心他们做得不够全面,所以就拾遗补阙地做了一些,篇幅也不长,三十集吧,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说老实话,那些事儿,有的已经重复了许多许多年了,有的呢,又不方便说,呵呵。也许看了片子,有人会说,那些年打仗打得那么厉害,官话叫民族危亡的时刻,你们为什么净挑这些事儿来说呢?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笑话。

  笑话说的是关兴和张苞是发小儿,当他们teenager的时候,俩人比谁爹更牛X 。张苞说:“我爹当年喝断当阳桥、夜战马超、义释严颜。” 关兴口吃,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说:“我爹须长数尺,人称美髯公。”旁边的关羽急了,大喝:“你这不肖子!你爹我过五关、斩六将、斩华雄、诛文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皆是千秋功业,你全不记得,为什么只说你老子这一口胡子!”

  我们这片子,讲的就大多是“胡子”的故事。被接二连三的抗战纪录片中的正史轰炸之后,也没准我们找的这些“胡子”能让观众在电视机前提点精神呢?所以,我们就挑了点什么结婚的、出殡的、什么房价跌涨啊、舞女工资啊来糊弄观众,当然这一切都在大的战争背景下。如果用有学问的话来说,我们做的是社会史、民生史。片子中看不到所谓的专家,不需要他们引导观众。取而代之是一水儿的原片原版放映,有声片全用了原片的同期声,而且,全部表明了出处,过瘾。

  有天和刘春老师喝酒。刘老师至今改不掉一喝酒就谈创作实践的老毛病,这次话题是历史纪录片。刘老师说起了他策划的纪录片栏目《口述历史》、《凤凰大视野》。黄金时间啊!全国谁敢?俨然一副众台皆醉我独醒的“凤凰自豪感”。我泱泱CCTV职工有点挂不住,立刻说做历史纪录片,我应该是权威。然后我又嗫嚅地指出他们的历史节目在资料使用上不严肃的问题,比如打仗总是那几个画面反反复复使用等等。

  刘老师微笑着,很同情地看看我,耐心地给我上了一课。

  “本来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遑论历史资料呢?”刘老师这样开始了他的演讲。“你知道么?当年德国人电影中法国军队败退的画面到了美国《我们为何而战》中就被说成是法军进攻了;Riefenstahl的《意志的胜利》中的希特勒多狂啊?苏联缴获了这批素材,交给了《列宁在十月》的导演Milail Romm,他编巴编巴希特勒就成傻X了,这就是你看到的《普通法西斯》。”

  我觉得在理儿,我们经常看到的“南京大屠杀”中鬼子活埋中国人之后大笑的画面其实不就是另一个纪录片中的镜头吗?喝了一杯“普京”,刘老师继续他的教程:“大众传播学的鼻祖麦克卢汉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段画面,内容是一个人在街上走,配上不同的解说词和音乐,结果,解说词说他心情好的他就显得心情好,说他心情不好的他看上去就挺沮丧,同样一段画面啊!”“所以,”刘老师最后总结道:“画面就那么回事儿,关键在于你想说什么,观众哪能看出来?”

  刘春自从当了副台长之后,学养也跟着上去了,这厮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早几年不把他送去“大辩会”质问反方同学真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几下子,他就把我说得心悦诚服地,高了。

  回去出酒的时候我又后悔了。我寻思,理论是挺有道理的,但你让蒋介石站在武汉保卫战日军进攻态势图前指挥辽沈战役(难怪失败了呢),让毛主席给丁玲提了个“自己动手”的字(多那什么呀~),让陈云56年就去人民大会堂开会(那楼是59年才盖好的啊),怎么想,也还是有点不够厚道。

  我想我们的片子里还是尽量不要出现这样的bug。于是第二天《侧影》的编导们又看着老陈拉着个马户脸严肃地叮嘱:摆事实就好,别讲道理!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段子。说老两口拍照纪念金婚,摄影师问:“要全光还是侧光?”老头儿说:“我全光了也就光了,不过,你大妈还是让她留条裤衩儿吧!”

  对于历史纪录片来说,留条遮羞的“裤衩儿”固然重要,但在允许的情况下,还是照“侧光”的吧。就像我们这次的“侧影”,起码不用脱衣服。多好。

2005、7、24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4: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时代的侧影》后记

作者:陈晓卿 (2005年7月23日)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27日 11:12)


  这里结集的是我们正在制作的三十集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的文案,也就是电视节目的初稿。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因此,国内各种媒体都把抗战作为今年的报道重点,我所在的电视台也是这样。在年初的选题会上,许多栏目根据自身特点申报了有关抗战的选题,我们《见证·影像志》也不例外。

  这个片子的想法是几年前就有了。这之前,我已经做过《百年中国》等一批历史题材纪录片,对历史资料的熟稔程度已经足以向我的同行炫耀。但是在制作过去那些片子的时候,每次总有遗憾——大量的编余资料静静地躺在边上——并不是说这些资料不够珍贵,而是由于主题和节目长度的原因,许多观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历史镜头无法在屏幕上显现。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把这些资料作为节目的主干来呈现给观众,而不强加于它我们主观的解释和评说,这对于中国观众更加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先辈曾经走过的路程的确善莫大焉。

  于是从2004年春节开始,我们以纪录片《申年记忆》开始了我们的实验。在节目中,没有个体的口述和采访,没有事先设定的主题,而是以年度为时间框架,把我们能够搜集到的当年的所有影像素材进行类型化梳理。实验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众的认可程度,该片的收视率和音像制品的销售量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二是对我们熟知而观众相对陌生的影像素材进行了有效地挽救。

  这次实验显然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所以我们在选择抗战题材纪录片制作的时候,决定沿着这条路子继续走下去。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这十五年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显然无需论证,我们选择这个时间段作为我们的叙事出发点,抗日战争肯定是贯穿于始终的主旋律。但《一个时代的侧影》不是单纯的抗战史,我们给它的定位是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生活史和民间史。因为关于抗战的更多的文本记忆在宏大叙事、重大事件、精英人物和悲情述说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我们不必重复。可以说《一个时代的侧影》是对上述这些主流电视节目的有效旁证和补充。

  中国和战争已经有五十多年的距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可能很难体会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我们最大程度选择了百姓生活作为我们叙述的核心,目的也是为今天的人们找到体验战争的参照物。所以,在节目中,经常见到的是战争背景下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意义的内容,我们要求编导在构成影像时一定要选择当时的歌曲,电影,戏剧,小说,照片,海报,家居、娱乐、饮食之类的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民俗的,有质感的东西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准确地说,这个片子应该是在战争天空下中国百姓的生活图景,这其实也是我们反复端详这些素材之后得出的感受,从那一时期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命运的波折和表情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在百姓身上切肤地体现出来的,正像张养浩在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说的那样:“山河表里潼关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很快就感到了素材的枯竭。毕竟900分钟的容量,对于我们大脑的库存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候,我们得到了两位先生的帮助:一位是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马英魁先生,他是与我合作多年的资料顾问,对新影厂片库的资料如数家珍。年初他新近发现的一批汪伪政权拍摄的纪录片为我们节目提供了有效的素材支持。另一位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王天竞先生,他与去年新发现了由我国最早的纪录片摄影师孙明经拍摄的多达90盒赛璐珞胶片,为我们认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全貌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

  有人说,和西方相比,中国人缺少影像历史记录的习惯。的确,保存至今的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资料并不多,因此我们使用了由英国、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摄影师在中国拍摄的大量历史影像。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当年影像的完整,这既包括纪录影片的完整性和它所负载的声音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大量的国外制作的影片也都保留了其语言的原始状态,目的是让观众更真切地体会那个年代给我们提供的所有信息。对中国的历史,鲁迅以为“从来不缺真话,而是缺少一张西方式样的,摆放真话的圆桌”。《一个时代的侧影》尝试着寻找先生首肯的这张“圆桌”,在选择历史影像的时候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资料的严谨和准确,对于那些经常被使用的似是而非的“史料镜头”尽可能找到它的准确拍摄时间地点,做到“无一字无出处”。

  说实话,对于历史,我们是一群没有经过历史学系统理论培训的后生晚辈,因此我们从南京请来了李继峰博士。李博士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位历史学学者,多年来从事民国史研究,治学严谨,此前,他已经出版了多部历史学专著。他的到来对我们这些显然缺乏“历史免疫力”的菜鸟给予了有效的匡正。六年前,杨天石先生曾经呼吁建立中国的影像史学研究,我们也谨以此书表达对前辈们的敬意吧。

  参与这次纪录片制作的岁数最大的编导不过三十来岁,很难得在今天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下,有这样一批人夜以继日地研读他们的祖辈曾经经历的场景。中央电视台《第一线》制片人肖同庆博士为此片的前期策划贡献了才智,中国传媒大学的何苏六教授、刘红梅博士等带领十几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这项工程,广西师大出版社刘瑞琳女士、曹凌志先生为此书的出版多次催促于我,在此一并谢过。

  按照天干地支的规律,60年是一个甲子,一个轮回。当年的那场战争距离我们整整六十年了,我相信,有心的观众会从这部纪录片中读出某种宿命的东西。我想,只有从全景的角度认识昨天和今天的社会,中国人才能在战争之前避免战争的发生,才能在战争发生后赢得战争。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2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众来信:深刻的侧影

央视国际 (2005年09月21日 10:30)

       由电视节目转化而来的图书,我基本持排斥态度,但这本书是例外。

  《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由中央电视台一部30集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文案初稿而成。书里没有发掘新的历史,只是把散落在不同书写空间的史实搜罗到一起,它的每一个时间断面所呈现出的巨大反差,让人目瞪口呆,在天气炎燠热的广州,翻检1935年的中国社会,万花筒般的离奇世象颇耐人寻味。

  关于该片,书的封底有一句话的概括:“抗战中的社会、民间、生活”,总编导陈晓卿在后记中说:“关于抗战的更多的文本在宏大叙事、重大事件、精英人物和悲情述说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我们不必重复。可以说,《一个时代的侧影》是上述这些主流电视节目的有效旁证和补充。”

  这种旁证和补充确实有效,该片在央视反复播放,最近一次的足本重播安排在一套的子夜之后,我尽自己的一切可能追看。几集下来,听着我的超级偶像任志宏舒缓冷静而张力千钧的解说,看完每一集最后出现的片尾字幕,我对这帮做出这件事的人充满深深的嫉妒。抗*日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这一年,许多以此为主题的影视、报刊作品浮出水面,却把那段悲壮的历史弄得像个偏执凉薄的笑话,我相信到不了明年,《一个时代的侧影》就会把其他诸多“抗战概念股”对比成垃圾。

  全片用民间的、民俗的、有生活质感的细节,来描摹战争天空下中国百姓的生活图景,公布 的影像资料大多前所未见,他们还采用了英、美、苏等国家摄影师在中国拍摄的大量影像,包括日本侵略者留下的资料,也以完整状态出现。像1937年那一集,就用了日本的宣传片,反映南京沦陷后所谓进入正常秩序的市民生活,街道上的中国人必须佩带日本国旗。还有日军向难民发放良民证,要求中国士兵主动自首。一些裁缝和做苦力的人在被检查手掌后,被当作“可疑的人”带走。画面上,是几个身着臃肿长袍的中国青壮男子向手持刺刀的日军点头哈腰。当我目睹到这一幕,几乎不忍再看下去。

  该片在制作过程中,肯定有着很清晰的蓝图,编导人员知道什么样的片子是好的,也知道怎样才能实现那种好而不是起到相反的效果。“把这些资料作为节目的主干呈现给观众,而不强加给它我们主观的解释和评说”,陈晓卿在后记中写道。把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画卷展示给观众,同时还能控制住自己的表达欲,在该安静下来的时候不多嘴,把思考的余地、评说的权利留给观众,善莫大焉。

  北平沦陷后,辅仁大学缪金源教授给友人的信中说:“全家长幼均多病,以贫困故,概不服药”。然后片中出现成为汪伪政权教育督办及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的周作人,他说自己有了这样的职务“可以更方便地照管北大校产,维护华北教育”,随即又引用了他的日记,“和森介绍绍兴成估衣庄来,留狐皮衣裘二领,共千五百元”,然后,任志宏用平静的语气念道,在1941年这一年里,周作人全家使用仆人十三人,物质生活非常阔绰。

  这套纪录片隶属央视“见证·影像志”系列,但依我看,以影像而志,还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为我们向来缺少用影像记录历史特别是个人历史的习惯,所以遗留下来的那些为数不多的资料就弥足珍贵,一用再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1944年那集,日军攻占独山,陪都危在旦夕,蒋介石调集他能调集的一切军队,片中称一些部队从黄河两岸步行2000多公里而来,画面上出现的是一群士兵像拔河一样,用力拉拽一门深陷在河沟里的大炮,大意是表现中国军队的艰苦跋涉。过了没两天,我在东方卫视看到另外一部抗战记录片,同样的画面在用在屏幕上,表现的却是日本军队在华步履维艰,陷入泥沼不能自拔云云。

  但即使没有这些画面,全片冷静而形象的文字感染力也属一流。更难得可贵的是,《一个时代的侧影》下了许多笨工夫,挖掘出历史的边角余料,素材之丰富,征引之广博,探究之细微,我认为是超过了今年风行一时的《非常道》。

  这是一本可以从任何一页翻起的书。买到后,我随手一翻,看到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南京闭幕,亚洲飞人刘长春代表沦陷敌手的东北选手发表《告别书》:“诸位有家回去,我们随地漂流。热烈希望下届运动会在沈阳举行,恢复东北河山颜色”,顿时气为之结。

  我改动了该书封底的广告语,来总结这部总长度达900分钟的民生历史:“历史会记住他们,哪怕只是留住他们的一个侧影,因为波澜壮阔的战争就是靠他们才熬过来的”。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30 04:00 , Processed in 0.0890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