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63|回复: 0

“重叠”语法手段与“疑问”语法范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08: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徐杰(新加坡)
来源:http://ling.ccnu.edu.cn/yy/bbs/ShowPost.htm?id=257


提要:语法手段(形式)跟语法范畴(内容)之间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作为一种语法手段,“重叠”可以用来构造语素,构造复合词,构造新词形,产生不同功能的句法结构,还可以用来表达“疑问范畴”。而作为一个语法范畴,“疑问”可以通过助动词的移位,句末语气词或句中副词的添加和谓语核心成分的重叠三种不同手段表达。以此为基础,本文就汉语的正反问句(反复问句)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学分析。认为, “重叠”这种语法手段在汉语的普通话和方言中,在其他一些语言中,都可以用来实现对“疑问”范畴的表达。具体实现时有“正反相叠”和“正正相叠”两种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历史来源如何,在共时的人脑语言运算系统中,表达“疑问”的“重叠”都跟选择问句无关,不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而是一种独立的语法表达手段。

一 引言
众所周知,语法手段(形式)跟语法范畴(内容)之间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同一个语法手段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语法范畴的表达;而同一种语法范畴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作为一种语法手段,“重叠”可以实现多种语法功能,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法范畴;作为一种语法范畴,“疑问”在不同语言中,甚至在同一种语言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

二 “重叠”手段可以实现多种语法功能

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这种手段作用于某具体语言单位,便产生一种新的形式——重叠式。人们一般把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
       重叠语法手段
[1] 基式           重叠式
重叠及其语音、语法、语用特征近年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一个重要的热点课题。正如刘丹青(1986)(1988),石毓智(1996)和李宇明(2000a)(2000b)等学者所指出的,“重叠”(“复叠”)的定义和范围可宽可窄。广义的重叠包括多种类型:(一)既包括完全重叠(AA式、 AABB式和ABAB式),如“看看”,也包括不完全重叠(AAB式和ABB式),如“(帮我)看看家”;(二)既包括单纯重叠,也包括重叠手段与“嵌插”等其他手段的结合使用,如“看”重叠成“看看”是单纯重叠,而重叠成“看一看”的则是重叠与“一”字嵌插的结合使用;(三)重叠基式既可以是语素、词、短语,也可以是没有独立意义的一个音节。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重叠”可以实现哪些语法功能呢?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既然重叠的基本功用是把“基式”变成“重叠式”,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基式”和“重叠式”的不同,离析出二者的“差”,并把这个“差”归纳为“重叠”手段的功能,亦即下列[2]。  
  [2] “重叠”的语法功能 ═ 重叠式─基式
如“宝宝”是一个用重叠手段构造而成的复合词。重叠前的基式“宝”不能单独运用,是个语素,重叠之后的重叠式是个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里重叠的功能就是构成复合词。用这个标准来判断,“重叠”这种语法手段至少可以实现下列几种语法功能。
(一)构造语素
“重叠”手段的功能之一是构造语素。有些重叠以前的基式没有任何意义(如下列“蛐”),仅仅是个音节。重叠以后的重叠式因为有意义(“蛐蛐”)而成为语素。
基式=无意义的音节        重叠式=语素
蛐                        泱                       饽                         猩                       脉                         茫                        绵                         霏                        蛐蛐泱泱饽饽猩猩脉脉茫茫绵绵霏霏
(二)构造复合词
“重叠”手段也可以用来构造复合词。有些重叠以前的基式就已经有自己的意义(“语素”),但是不能独立运用。重叠以后的新形式可以独立运用。
基式=不成词语素 重叠式=重叠式复合词
宝爷弟妹姑伯公婆 宝宝爷爷弟弟妹妹姑姑伯伯公公婆婆
(三)构造新词形
“重叠”手段也可以给某个词制造一种新的形态,即重叠形态。这里的基式本来就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重叠之后还是同一个词,只不过以另外一种形态呈现。
基式=词 重叠式=同一个词的重叠形态
漂亮干净介绍快活痛快散心帮忙洗澡实践开发弯曲 漂漂亮亮干干净净介绍介绍快活快活痛痛快快散散心帮帮忙洗洗澡实践实践开发开发弯弯曲曲
(四)构造新的句法结构
“重叠”手段也可以用来构造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句法结构。重叠前的基式本来就已经是个句法结构,重叠之后形成一个新的句法结构,表达各种语法功能。
基式=句法结构 重叠式=具有新语法功能的句法结构
一座缝着一年一家 一座座缝着缝着一年一年一家一家
严格说来,(一)(二)两类是词法手段,(三)(四)两类是句法手段。但是不管是词法还是句法都是广义的语法手段。词法“重叠”,功能单纯;句法“重叠”,功能多样。有关于此,各家已有详尽的描述,深入的分析,无须赘述。 (1)
除了上述各种功能外,“重叠”手段还有一种同样重要的,但却不太为人充分注意的功能,那就是表达“疑问”范畴。(2)表达“疑问”的重叠式有个突出特点,它不是直接单纯的重复,而是跟否定词“不”或者“没(有)”的嵌插结合使用,大体上可以归入刘丹青(1988)所说的“综合重叠”。它既可以是完全重叠(如下列例[3][4]),也可以是不完全重叠(例[5][6])。
[3] 你去不去?
[4] 你喜欢不喜欢新加坡?
[5] 你还记不记得那本书?
[6] 你可不可以去劝劝刘大爷?
我们知道,这些例句都是汉语语法中所谓的“正反问句”(又称“反复问句”)。有关“正反问句”,汉语语法界广为信从的做法是把它处理为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区别仅在于一般的选择问句要对方在“X”与“Y”之间选择一项作为回答,正反问句则是让人在“X”和“非X”里选择一项作为回答(如朱德熙 (1985))。我们不同意这种处理方法,认为正反问句跟选择问句表面上相似(即在意义上都有“选择”因素),实际上不是一回事,在语法形式上不能当作一类处理。选择问句的规定性形式特征是使用了表选择的疑问连词“还是”,这个连词是不能省去的。
[7] 你是明天来还是后天来?
  [8]*你明天后天来?
正反问句就不是这样。正反问句的“正项”和“反项”之间一般不用“还是”。有些正反问句的正反项之间完全不能嵌入“还是”,根本不能满足作为选择问句的基本条件要求。
[9]*你羡还是不羡慕王先生?(比较“你羡不羡慕王先生?”)
因是之故,我们不能根据意义上的“选择”把正反问句归入选择问句。如果可以仅仅根据意义上有“选择”这个理由就进行这样归类的话,那同样可以把是非问句也归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当然也要求“选择”,在“是”与“非”之间选择。支持此一看法的还有一个语言现象:汉语“正反问句”的“反项”只能以“不/没+正项”的方式构成,而不能用“正项”的反义词。这也说明正反问句本质上不是真正的 “选择”问题。(徐杰 (1999))。
[10] *这些房子漂亮难看?(比较“这些房子漂亮不漂亮?”)
我们认为汉语的正反问句根本不是一种“选择问句”,而是表达“疑问”范畴的两种“重叠”方式之一。用“重叠”手段表达“疑问”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一个“正项”加一个“反项”的特殊重叠式;其二是两个“正项”相叠的普通重叠式。前者即如汉语的正反问句,后者在汉语中似乎不存在。但是,如果我们放宽视野,跨语种地宏观考察,两个“正项”相叠表疑问的重叠式在自然语言中是存在的。根据倪大白(1982),同属汉藏语系的彝语就是使用“正正重叠”的方式来表达疑问范畴的。例如:
[11] nμ33 bo33  bo33?
     你   去   去
    “你去吗?”
  [12] nμ33 dza33 dzμ33 dzμ33 o34?
    你   饭   吃    吃   了
    “你吃饭了吗?”
[13] nμ33 n?33  su33 Nμ33 Nμ33?
    你   彝   族   是   是
    “你是彝族吗?”
  [14] üi33 ts'?34 gμ33 ndüa55 ndüa33?
     房子 这   些  漂亮   漂亮
    “这些房子漂亮吗?/这些房子漂亮不漂亮?”
  [15] ts'?33 mu33 kμ55 kμ55?
     他    做   会   会
    “他会做吗? / 他会不会做?”
彝语使用“正正相叠”的方式表达疑问是个重要的语言事实,它更进一步旁证了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没有关系,不能归入一类。在彝语中,有关的两项都是“正”,还有什么好“选择”的呢?!更有意思的是,这一重要语言现象其实不仅存在于彝语中,汉语中也有。只是不见于普通话中,而是存在于某些方言中。罗福腾(1996)指出,现今胶东半岛的招远市和长岛县等地汉语方言中有以“V + VP”重叠方式表达疑问的现象。其特点是,如果提问部分是单音节,则直接重叠该音节;如果是多音节或短语,则只重叠第一个音节。中间一律不带否定词。
山东招远汉语方言(罗福腾(1996)):
[16] 你去去? (你去不去?)
[17] 这是是你的东西?(这是不是你的东西?)
[18] 你肯肯给他?(你肯不肯给他?)
[19] 你能能矣?(你能不能?)
[20] 愿愿意吃干饭?(愿不愿意吃干饭?)
山东长岛汉语方言(罗福腾(1996)):
[21] 你会会? (你会不会?)
[22] 花儿香香?(花儿香不香?)
[23] 长得苗苗条?(长得苗不苗条?)
[24] 家干干净?(家干不干净?)
[25] 电影好好看?(电影好不好看?)
此外,谢留文(1995)和黄伯荣(1996)也分别指出,江西于都和福建长汀的客家方言中也存在类似语言现象。
江西于都客家方言(谢留文(1995)):
[26] 明朝你去去赣州?(明天你去不去赣州?)
[27] 绳子猛猛?(绳子长不长?)
[28] 这条裤子短短?(这条裤子短不短?)
[29] 你食食酒?(你喝酒不喝酒?)
[30] 这件衫缩缩水?(这件上衣缩水不缩水?)
[31] 这扇墙坚坚固?(这堵墙坚固不坚固?)
[32] 你看扫得干干净?(你看扫得干净不干净?)
福建长汀客家方言(黄伯荣 (1996)):
[33] 粥食食?(稀饭吃不吃?)
[34] 要要纸票(要不要钱?)
在这些事实面前,也许有人会说这种 “正正叠用”是省略了否定词造成的,本来也是“正反叠用”。朱德熙先生(1991)就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有的“V-Neg-VO”型方言里“V-Neg- VO”经常紧缩成“VV形式”,并列举福州话、连城(新泉)客家话、绍兴话和嵊县话里“V-Neg-VO”与“VVO”两种说法并存的事实来说明 “VVO”就是“V-Neg-VO”省略了(或“融合”)否定词后紧缩而成的。但是即使上述各汉语方言中的“正正叠用”是由“正反叠用”省略否定词紧缩而成的,这并不能证明任何方言(或语言)中的“正正叠用”都是从“正反叠用”省略来的。正如罗福腾(1996)所指出的,前面提到的山东方言中就没有“V + 不 + VP”正反式叠用跟正正式叠用并存,这说明这里的“V + VP”式至少在这些山东方言中 不是“V + 不 + VP”式删去否定词紧缩的结果,而是一种独立的、用重叠形式表达疑问的语法手段。退一步说,即使在福州话等方言中,“正正叠用”跟“正反叠用”并存这一现象本身就很值得深思。大家知道,不仅在汉语中,在任何语言中可以省略的都只能是那些没有携带多少语言信息的、可有可无的次要语法成分。句子的否定词是语义的焦点,绝对不是这种不重要的成分。它可以省略,说明它在这里已经虚化了,弱化了,已经不是典型的否定词了。因此,在我们看来,福州话等汉语方言疑问句中的否定词可以省略其实不仅不跟我们的论断相矛盾,反倒是提供了另外一种有力的旁证。

三 “疑问”范畴有多种表达手段

前文指出,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可以采用“正反相叠”或者“正正相叠”的重叠方式表达“疑问”范畴。如果把有关现象放到汉语整个语法体系中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仅仅是全部规则的一个方面。汉语的语法运算系统表达“疑问”范畴有两种方式,除了“重叠”以外,还有加用疑问语气词(典型代表是“吗”)的方式(如下列例 [35])。实际操作中遵从两个条件:〖1〗这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运用于一个疑问句(例[39]不可接受);〖2〗两种方式也不能运用于已经包含带[+q] 的其他疑问成分(如疑问代词)的语句(例[37][38]不能成立)。相关例句如下。
[35] 你喜欢新加坡吗?
[36] 你喜欢不喜欢新加坡?
[37]*你喜欢什么地方吗?
[38]*你喜欢不喜欢什么地方?
[39]*你喜欢不喜欢新加坡吗?
跨语言地来看,我们会发现汉语在用加疑问语气词的手段表达“疑问”范畴时顾忌该句是否包含疑问代词的做法是一种特例。跟汉语“加用疑问语气词”可比度最高的是日语的“加用疑问语气词”。汉日两种语言都采用这种手段表达“疑问”,不同的是使用条件。汉语对句子是否已经包含带[+q]标记的疑问词语敏感,日语则不敏感。日语中只要是个疑问句,不管有无疑问词语都可以加用疑问语气词ka。例句如下。
[40] Anatawa honwo kaimasu-ka?
    你      书    买-疑问语气词
    “你买书吗?”
[41] Anatawa naniwo kaimasu-ka?
     你      什么  买-疑问语气词
“你买什么?”(日语原句直译是“你买什么吗?”,其中“什么” 表疑问 ,而非虚指)
上述“重叠”和“加用疑问语气词”之外,表达“疑问”范畴还有第三种语法手段,那就是英语所代表的语序倒装,亦即英语语法学中俗说的“主语-助动词倒装” (Subject - Auxiliary Inversion)。在运用条件方面,英语跟汉语不同,而跟日语一样,在处理疑问范畴时对句中是否已经包含[+q]疑问标记的词汇项不敏感。在英语中,不管是特指问句、是非问句,还是选择问句,不管句子中是否已有疑问代词,只要是疑问句,只要有“疑问”范畴,就一律强制性地执行主语和助动词倒装。
[42] What will John buy?              〖特指问句〗
[43] Will John buy apples?             〖是非问句〗
[44] Will John buy apples or oranges?       〖选择问句〗
英汉两种语言在疑问句的构造上表面似乎还有疑问代词语序安排上的不同。英语要把疑问代词前移至句首(如上例[42]中的what),而汉语的疑问代词却留在原位置。但是,我们认为这一不同跟全句的功能范畴“疑问”没有直接关系。疑问代词前置在英语中是具有独立存在意义和广泛适用性的“焦点前置”(Focus -Fronting)在英语特指问句中的实例化表现。疑问代词要前置是因为英语中只要是焦点成分(不论是不是疑问代词)就前置,而从词库中带进焦点标记 [+F]的疑问代词一定是疑问句的焦点成分。此外,“主语-助动词倒装”是一种朴素通俗的说法,在现代语法学中有特定的理解和诠释。“倒装”实为一种“移位”(movement),一种“中心语移位”。在英语中,“主语-助动词倒装”和“疑问代词移位”虽然同见于特指问句中,但是它们并无直接联系。它们是语法规则系统对不同性质语法范畴的不同反应,应该脱钩并分别处理。就语法手段的运用来说,二者都是“移位”,一个是“中心语移位”( head-movement),另一个是“短语移位“(phrase-movement)。这些意思可以图示如下。
[45]      CP

      Spec      C’                    

         C      IP

         [+Q]  Spec      I’     

            John  I      VP                  
       “疑问”
        移位     will  V      NP                   

                  buy    the house 

[46]      CP

     Spec      C’                    

         C      IP

        [+Q]  Spec      I’     
     “焦点”
      移位    John   I      VP                  
        “疑问”
         移位     will  V      NP                   

                   buy    what[+F]


还有一些语法现象强烈支持我们有关汉语的“正反重叠”和“加用疑问语气词”跟英语的“主语-助动词倒装”功能相同,都是疑问范畴的语法表达手段的论断。
(一)附加式疑问句(Tag questions)的唯一功能就是表达疑问,而不涉及焦点,所以应该最能纯净地体现“疑问”范畴的语法表达手段的本色。而汉语中的附加式疑问句只能体现为带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英语中只能是主语-助动词倒转的句式。
[47] 张教授昨天走得晚,是吗?
[48] 张教授昨天走得晚,对不对? / 是不是?
[49]*张教授昨天走得晚,谁走得晚?
[50]*张教授昨天走得晚,张教授走得是早还是晚?
[51] John does not like New York, does he?
(二)石毓智(2000)指出,从句是句子内部的一个成分,它的构造不受句子以外的各种语境因素和某些功能范畴(如“疑问“范畴)的影响,代表的是汉语基础性的、核心的、自然的、无标记的句子结构。跟无标记结构相对的有标记句子结构则是应各种外部语境因素和功能范畴而通过改变语序或者添加语法标记等手段产生的各种灵活多变的格式。把这一判断标准运用于我们这里讨论的问题,我们发现汉语的“正反重叠”和“加用疑问语气词”和英语的“主语-助动词倒装”都不能进入从句。
[52]*你买吗的新房子很漂亮?
[53]*你买不买的新房子很漂亮?
[54] 谁买的新房子很漂亮?
[55]*The new house which will you buy is very beautiful?
[56] Is what you bought very beautiful?

四 语法手段与语法范畴

本文的有关分析是建立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这两个核心概念上的。那么什么是语法手段,什么又算语法范畴呢?
4.1 语法手段(Grammatical Devices)
语法手段,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语法形式上所能够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它作用于以深层结构为代表的语法基础形式,作用的结果将导致这种基础形式的改变。跟“语法手段”相对的是“词汇手段”和“语音手段”等等。任何语言所拥有的语法手段都是有限的。语法手段可以划分成有限的四个大类:
[57](A)加进某些没有词汇意义而只有语法功能的所谓“虚词”。(3)
    (B)重新安排某语法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
    (C)重复某语法成分。
    (D)删除某语法成分。
这四类语法手段可以分别简称为“添加”(Adjoining)、“移位”(Movement)、“重叠”(Reduplication)和“删除” (Deletion)。这概括性的四大类语法手段在不同自然语言中,跟不同的语法范畴匹配时会有不同的实例化方式。就我们所了解的语料来看,还未见这四大类概括不了的语法手段。此外,这四类语法手段中有三类在表达“疑问”范畴上都有表现(唯一没有使用的是“删除”),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实例化方式。
首先是“移位”。用“移位”方式表达“疑问”的代表语言是英语。英语的语法系统一旦发现一个语句带有“疑问”范畴,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句中有无疑问代词,就把助动词移至句首。唯一的条件是疑问句必须是个主句,宾语从句即使带有“疑问”范畴也不能移走助动词。
[58] What do you t like ?
[59] Do you t like apples?
[60] Do you t like apples or oranges?
[61]*I wonder what do you t do like.

其次是“重叠”。“重叠”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正正”式重叠,代表语言是彝语和某些汉语方言。一是“正反”式重叠,代表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绝大多数汉语方言。我们前面说过,“正正”式重叠有多种功能,表达疑问只是其中一种。其实“正反”式重叠也一样,除了表达疑问外还有别的功能。如合肥话没有“正反”式疑问句,但是“正反”形式却有别的作用,可以构成非疑问句的“正反”式。如“好不好都要”,“好不好不要紧”(好不好没关系)等(看朱德熙(1985),李宇明(2000a))。
再次是“添加”。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语言是日语。如本文前面所指出的,在日语中,只要是个疑问句,都可以在句子末尾添加疑问语气词ka。我们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运用“添加”语法手段表达“疑问”范畴时不一定要用语气词,也不一定非要用在句末。我们知道汉语也可以用“添加”手段表达“疑问”,并且常用句末疑问语气词,但是我们知道这不是唯一的方式。正如朱德熙(1985)所指出的,有许多汉语方言都采用在VP前边添加一个疑问副词的方式造成一个疑问句(即朱文所谓的“K-VP”句式)。这个动词前疑问副词在苏州话中是“阿”[a  ],昆明话中是“格”[k  ],合肥话中是“克”[k  ]。例句如下。
[62] 苏州话:耐阿晓得?(你知道不知道?)
        耐看阿好?(你看好不好?)
        阿要吃点茶?(要不要喝点茶?)
[63] 昆明话:你格认得?(你认得不认得?)
        这条裙子格漂亮?(这条裙子漂亮不漂亮?)
        他格是你弟弟?(他是不是你弟弟?)
[64] 合肥话:你克相信?(你相信不相信?)
        你克喜欢看电影?(你喜欢不喜欢看电影?)
        你来闻闻这朵花克香?(你闻闻这朵花香不香?)
朱德熙(1985,1991)反复强调指出,这类所谓的“K-VP”句式与“正反”式疑问句“VP不VP”互相排斥,不在同一种方言里共存。有些汉语方言只有“K-VP”式(如某些吴语,某些东南官话,大部分西南官话),其他的只有“VP不VP”式。因此可以作为从语法上区分汉语方言类型的一种根据。在我们看来,这种互相排斥现象的存在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它所体现的正好是语法手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方言)在处理同一种语法范畴时一般只能采用同一种语法手段。而“K-VP”和“VP不VP”所代表的正好是“添加”和“重叠”两类语法手段。在面对“疑问”这一语法范畴时,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一般只选用一种语法手段,这是常规:彝语选择的是“重叠”,日语选择的是“添加”,英语选择是“移位”。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性的背后原因应该跟“避免羡余原则(Redundancy- Avoiding Principle )”相关。说到这里,人们应该马上联想到汉语的情形。汉语似乎是这一“常规”的例外,因为汉语表达疑问时,既采用“添加”手段(即加用句末疑问语气词或者句中疑问副词),又采用“重叠”手段(即所谓的“正反问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只能“交替”使用其中一种手段,不能“同时”使用两种手段表达疑问。所以“重叠”和“添加”在汉语中表达疑问也是相互排斥的,互补的。相应地,我们可以把上述原则修改如下:表达同一语法范畴的语法手段处于互补状态。为了降低语法形式的羡余度,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方言)一般不能“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交替”)采用两种或多种语法手段表达同一种语法范畴。
[65] 你喜欢武汉吗?
[66] 你喜欢不喜欢武汉?
[67]*你喜欢不喜欢武汉吗?
“语法手段”是跟其他语言手段如“语音手段”和“词汇手段”相对而言的。就拿语音手段来说,它跟语法手段就明显不同。如果说语法手段是语法单位的“移位”、 “添加”、“重叠”和“删除”,那么语音手段则主要是轻重音类型(stress patterns)和升降句调(intonation)。语法手段跟语音手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从而在表达语法范畴方面形成种种复杂有趣的拼盘配套。同一种语法范畴在一种语言中用语法手段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用语音手段表达。即使在同一语言中,有些情况下用语法手段,另外情况下用语音手段。更有意思的是,不仅是语法手段之间是互补的,语法手段跟语音手段之间也常常是互补的。如在本文关心的疑问范畴方面,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除了语法手段外还常常使用语音手段,那就是上升语调。其基本特点是,当某疑问句中如果没有词汇或者语法形式表达“疑问”范畴时,它一定要使用上升语调。如果已有词汇或语法形式,它可用可不用上升语调,一般不用,用的话是加强疑问语气。
[68] 他是教授?      〖升调〗
[69] 他是谁?       〖降调或者升调〗
[70] 他是教授吗?     〖降调或者升调〗
[71] 他是不是教授?    〖降调或者升调〗
如果接受乔姆斯基等人的观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语音手段的运用是有先后次序的:如下图(72)中箭头方向所示,(1)先使用词汇手段(以“词库”为“输入INPUT”,以深层结构为“输出OUTPUT”),(2)再启动语法手段(以“深层结构”为输入,以“表层结构”为输出),最后才动用(3a)语音手段和(3b)语义解释手段。它们象接力赛一样,前者作用的结果(“终点”)自动成为后者作用的对象(“起点”)。这一观念在生成语法的一些论著中常常做如下表达 (如Chomsky and Lasnik (1993)等)。
[72]              1
           深层结构      词库
          (D-Structure)    (Lexicon)
2
               
         3a
   语音式     表层形式
    (PF)     (S-Structure)
3b
                     

            逻辑式
            (LF)
就前面的几个具体例子而言,谁都可以看出那几个极其普通的疑问句有一些跟“疑问”有关的特征,亦即我们常说的疑问句的“特点”:“他是教授?”使用“上升语调”。“他是谁?”使用疑问代词“谁”。“他是教授吗?”使用语气词“吗”。“他是不是教授?”以正反方式重叠“是”。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些“特征”是来自不同的层面的,有的是词汇的,有的是语法的,有的是语音的,必须拆卸开来并分别进行处理。
[73]

             词汇手段        语法手段      语音手段
              (1)         (2)       (3a)

 他是教授?        -           -        升调

 他是谁?      使用疑问代词“谁”      -        -

 他是教授吗?       -        添加语气词“吗”    -

 他是不是教授?      -        正反式重叠“是”    -

如果把上列[72]和[73]两图拼合起来,并跟可比的英语现象对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下列[74]一幅画面。我们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疑问句的“特征”所处的不同层次以及整个推导派生过程的流程作业。
74]图有两点需要解释:
(一)为什么把运算过程的第一步叫作“词汇(语法)”?我们的意思是,组成“他是教授”一类基础句式主要是词的选择问题,唯一的一点“语法”是X阶标原则(X-Bar Principle),其实质是组合的层次性。
(二) [+W]和[+W]的区别?不加底线的前者代表的是无形的语法范畴“疑问”。无形的语法范畴必须通过某种有形的语言手段实现和外显出来。这种手段可以是词汇的,可以是语法的,也可以是语音的。外显的语法范畴下面加底线表示,如[+W]。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语法手段经此分辨提取后清晰可见:针对“疑问”语法范畴,汉语语法是“添加”和“重叠”两种手段交替使用,而在英语中则一律是“移位”。
4.2 语法范畴(Grammatical Categories)
什么是“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语法化了的,抽象概括化的语言范畴,跟“语义范畴”相对。语法范畴可以分为线性语法范畴和非线性语法范畴(徐杰,李英哲(1993)),线性语法范畴(如“主语”,“谓语”,“施事”,“受事”,“主动”,“被动”等)的表达在类型上较为简单和直观。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所谓组词成句的线性语序手段来实现。非线性语法手段就要复杂得多。
本文所关注的“疑问”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语法范畴。除了“疑问”外,一般认为“否定”“焦点”也是非线性语法范畴。但是“疑问”和“否定”跟“焦点”有所不同,前者是属于全句(可以是主句,也可以是从句)的语法范畴,而“焦点”则是说话者所强调的重点。它是句子中某语法单位的一种属性。我们可以把这些非线性语法范畴理解为线性语法形式所携带的种种标记,它们在语法运算系统中扮演着“启动”相应语法手段的角色,它们在各种不同语言中会促动该语言语法系统启用相应的语法手段。就下列例[75]来说,我们可以根据“他”“喜欢”“武汉”之间的“施事”“受事”等语法关系推出这句话的基础形式应该是“他-喜欢-武汉”。与此同时,我们还知道它是个疑问句,是个否定句,其中的“他”是说话者所强调的重点。这些非线性语法范畴应该在基础形式中通过“标记”的形式反映出来,即树形图[76]。最后生成的表层形式就是这些“标记”促动相应的语法手段发挥作用造成的结果:〖1〗[+疑问]标记(常码化为[+W])导致添加疑问语气词“吗”;〖2〗[+否定]标记(常码化为[+Neg])造成嵌入否定副词 “不”;〖3〗[+焦点]标记(常码化为[+F])造成焦点标记词“是”的使用。
[75] 是他不喜欢武汉吗?
[76]        S [+疑问][+否定]

       NP        VP

       他{+焦点}   V       NP

            喜欢     武汉

五 结论
本文所描绘的是“重叠”语法手段和“疑问”语法范畴交叉对应关系的大致情形。这其实不过是自然语言中司空见惯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之间拼盘配套的一个实例和缩影。作为一种语法手段,“重叠”可以实现多种语法功能,可以表达多种语法范畴,对“疑问”范畴的表达不过是其中一种。而作为一个语法范畴,“疑问”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手段表达,重叠不过是其中一种。
           构造语素

   重叠手段     构造复合词
   的多种功能         
           构造新词形

           构造新的句法结构
           表达“疑问” 范畴      重叠

                        添加      疑问范畴的
多种表达手段                                               
                         移位
尤其应该强调的是,“重叠”这种语法手段在汉语普通话和汉语各方言中,在其他一些语言中,都可以用来实现对“疑问”范畴的表达。具体实现时有“正反相叠”和 “正正相叠”两种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不管其历史来源如何,在共时的人脑语言运算系统中,表达“疑问”的“重叠”都跟选择问句无关,不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而是一种独立的语法表达手段。

*本文提交“汉语重叠问题国际研讨会”(2000年1月,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宣读讨论。会上会下承蒙邢福义、李英哲、马庆株、戴庆夏、吴启主、陆镜光、蒋平、萧国政、李宇明、邵敬敏、尹世超、汪国胜、吴振国、李向农、张邱林等师友提供宝贵意见。会后又承我的同乡兼同事石毓智博士通读全稿,指正多处。作者在此一并申谢!当然,本文尚留的错漏和不当都是作者的责任。

附注
(1)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邢福义、李向农、丁力、储泽祥(1993)、石毓智(1996)、李宇明(1998)(2000a)(2000b)、刘丹青(1986)(1988)。
(2)就我们所看到的文献而言,李宇明(2000a)是唯一一篇把正反问句跟重叠现象联系起来讨论的文章(他称为“正反复叠”)。李文全面归纳了汉语中各种重叠复用现象,极有价值,极有见地。
(3)并不是所有的虚词都没有词汇意义。就意义的虚实而言,所谓的“虚词”显然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词汇意义的虚词(如介词、连词);另一类只有语法功能,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如句末语气词)。

主要参考文献
储泽祥 1994 《交融中的VVA叠动动结式》,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三)》, 汉学出版社。
黄伯荣 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
李宇明 1998 《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中国语文》2期。
李宇明 2000a 《复叠与体貌》,“汉语重叠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1月。
李宇明 2000b 《汉语复叠类型综论》,待刊稿,华中师范大学。
刘丹青 1986 《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期。
刘丹青 1988 《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1期。
陆俭明 1984 《关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5期。
罗福腾 1996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方言》3期。
倪大白 1982 《藏缅,苗瑶,侗傣诸语言及汉语疑问句结构的异同》,《语言研究》1期。
石毓智 1996 《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2期。
石毓智 2000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汪 平 1987 《湖北省西南官话的重叠式》,《方言》1期。
吴振国 2000 《汉语动词重叠的时间特征》,“汉语重叠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1月。
萧国政 李汛 1988 《试论V一V和VV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6期。
谢留文 1995 《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方言》3期。
邢福义 李向农 丁力 储泽祥 1993 《形容词的AABB反义叠结》,《中国语文》 5期。
邢福义 1996 《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 杰 1987 《句子的功能分类和相关标点的使用》,《汉语学习》1期。
徐 杰 1999 《疑问范畴和疑问句式》,《语言研究》2期。
徐杰 张林林 1986 《疑问程度和疑问句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期。
徐杰 李英哲 1993 《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2期。
尹世超2000《汉语ABA/BAB式构词格探析》,“汉语重叠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 。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1月。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5 《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期。
朱德熙 1991 《‘V-neg-V’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中国语文》5期。
Aoun, Joseph and Audrey Li (李艳惠) 1993. "WH-Elements in Situ: Syntax or LF?" Linguistic Inquiry, 24, pp.199-238.
Cheng, Robert (郑良伟) 1983.'Focus Devices in Mandarin Chinese,' in T. Tang, R. Cheng, and Y.-C. Li (eds.)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s. 学生书局,台北。
Chomsky, Noam (乔姆斯基)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New York: Praeger.
Chomsky, Noam (乔姆斯基) and Howard Lasnik 1993."The Theory of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In J. Jacbos, A. von Stechow, W. Sternefeld and T. Vennemann (eds) Syntax: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506-569, Berline and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Kader, Mashudi B. H. 1981. The Syntax of Malay Interrogatives,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7 15:42 , Processed in 0.1086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