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宝·韦

王力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 0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传》 第一章 家世童年(3)

第一章   家世童年

    我的家是广西博白岐山坡村,地处偏僻。父亲是一个秀才。在我少年时代,家境败落……王力口述

引自田小琳《苦学精研八十春》

    王力在高小读书时,从师陶伯明、冯彰全,受益不浅。这两位老师传统文化的基础较深,学识较渊博。他们给学生讲《赤壁赋》、《留侯传》、《孟子》等古文,都讲得精到,字词解释准确,文意分析透彻,引起了王力对古文的极大兴趣。冯彰全还常给学生讲《三国演义》,讲得有色有声。

    王力在他们的影响下,能背诵古文中的名篇,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水浒传》、《西厢记》、《飞龙传》、《平山冷燕》等十多部章回小说。他读章回小说,多在夜间,家中买不起煤油供他夜读,他就常在月光下读,他的眼睛就是这样弄近视了的。
  
    他爱读书习文,语文成绩特好,后来甚得语文老师的喜爱。语文老师常给他的作文写上很好的评语,对精彩的语句,还加了圈圈点点。王力从中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也深深地爱上了他的老师。

    他的老师陶伯明,是博白江南人,讲的是本地方言——地老话。这种方言,是国内声调最多的方言。冯彰全是博白凤山人,讲的是客家话。地老话柔润和谐,富于音乐性;客家话抑扬顿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这两位先生在课堂上分别用两种方言吟诵诗文,语言迥然有别,腔调各有风韵。这对他以后研究博白方言很有启发。他暮年回忆起当年听这两位先生在课堂上吟诵诗文的情景时说:“当年先生琅琅之声,至今好像尚萦回耳边。”?
  
    年少聪慧的王力,爱动脑筋想问题。他刚入高小时,名叫王祥瑛,这是他父亲按王氏家族的字辈起的名字。当时,家庭字辈排列的顺序是:“淳、叙、贞、祥、缉、熙、善、庆”,王力父亲是“贞”字辈,王力则是“祥”字辈。他高小快毕业时,想到“祥瑛”的“瑛”字是名字中常见的,觉得太俗,又易雷同,便想改个名。

    他对一位老师说:“我觉得我的名字起得不好,请你给我起个新的名字吧!”老师想了想,给他改了个名,叫“渭华”。他不喜欢这个名字,嫌它笔画繁多,仍未脱俗。他想了又想,便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王力,字了一。以后就一直用这个名字。?
  
    他成名之后,有些人曾对他用这个名字作过种种的猜测。家乡中有人说:“他改名王力,字了一,这‘了一’二字,是因为他排行第二,哥哥早夭的缘故。”有的北方人又说:“他名力,字了一,是因为‘了一’反切为‘力’,名字协调。”还有人说:“古代称师为子,了一合写是‘子’,表示他要为人师。”其实,这种种猜测都是附会,王力说,他所以用这个名字,别无他意,只不过图其笔画简单,易写易认,又可避免姓名雷同而已。
  
    王力14岁高小毕业。可是,他没有想到,毕业后等着他的却是失学的痛苦。

    他父亲原先也在高小教书,只教了一年就辞去教职,回家操持家务去了。王力高小毕业后,真想继续升学,他父亲也想让他多读几年书。当时博白还没有初中,要上初中须到百里以外的玉林县。到外县上学费用大,王力家中经济困难,实无力负担。父亲只好对儿子说:“家中实在没钱供你上中学了,你年纪尚小,就暂时在家自学,等到家中经济稍微宽裕些,再让你升学不迟。”

    王力是个实心人,知道父亲不让他外出升学实属无奈,他能体谅父亲,便不再说什么。从此,他失学了,开始了自学的生活。他每天就呆在家里,自己看书习文。他在高小读书时,各门功课的基础都打得好,自学起来,也日见长进。不料他家的家境一年不如一年,他始终没有盼来升学的机会。他这一失学,就是整整的10年!?
  
    王力的童年时代虽说是在家境清贫之中度过的,但他童年的生活却是很充实的。由于他生长在书香门第,幼受庭训,在高小又得到良师教诲,加上他自己刻苦学习,养成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了祖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灵光。他就象一只被晨曦鼓动的雏鹰,金色的童年正为他积聚着未来搏击长空的力量。
发表于 2003-10-2 01: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传》 第二章 十年自学(4)

第二章 十年自学

    自学成才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科举时代没有大学上,所以成才的人都没有经过大学。他们就是:从小老师教他们识字,以后呢?就靠自己成才了。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是自学成才的。

王力:《在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办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14年,王力失学在家。14岁的年华,正是他渴望知识、急求上进的时候。年少失学,对他来说自然是痛苦的。但贫困的家境,却扑不灭他求知欲望之火,他决心坚持自学。

    他坚信:只要埋头苦读,照样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古往今来,不少人不就是通过艰苦自学而成为大学问家的吗?希望就象彩虹一般令他神往,他终于走上了自学的道路。自然,这条道路绝非平坦无阻,而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拚搏的精神和毅力,才能不断前进。

? 王力高小华业时,他的家境已十分艰难。他家自从祖父去世,父亲辞去教职后,全家七八口人的吃穿只靠三数亩薄田,即使苦苦撑持也无法应付。

    为了摆脱困窘,他父亲试图改行从商。他趁儿子失学在家,有了帮手,便借了些银钱,到博白城里开了一爿杂货店,卖些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店名叫忆安。店里请了个小伙计,王力也被叫到店里打杂。

    王力父亲本不是经商的人才,经营不得法,杂货店不到半年就因亏损而歇业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店关门后,王力又去学织布。不料没学几天,王力因眼睛近视,视力不好,操作困难,只好不学,又回到家中。

    他父亲经商亏损,别无出路,百般无奈,便决定出外谋职。他几经寻访,最后在离家乡数百里外的一个县份谋到了一个教育科科员的职位。他在外县任职,职低俸微,每月除了他的生活费用外,只能寄数元钱回家,杯水车薪,仍解决不了家庭的困窘。家中就靠几亩田地和王力继祖母养猪织布的收入,克勤克俭度日。当家中缺粮缺钱,生活实在过不了时,还得典当衣物应急。家中最值钱的就是棉被,往往严冬一过,棉被就被送到了当铺。

  家贫不丧志,有的人做不到,王力却做到了。他坚持走自学的道路,每天的家务有大人操持,有时他也帮着干点活,其余的时间,他就呆在书房里读书习文不辍。

    王力读书勤奋刻苦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的母亲邓国珍,看到儿子升不了学还这般发奋读书,甚是喜欢,对儿子倍加疼爱,平时无事从不打扰儿子的学习,吃饭时她总是摆好了饭菜才去叫儿子来用饭。逢年过节,家里做些糕点,她总亲自送到书房去给儿子吃。王力刻苦用功,有时竟到了痴痴迷迷、忘餐废食的地步。

    有一年端午节,他家按当地的习俗,做了些凉粽应景。王力母亲特地把几个小凉粽和小半碗蜜糖送到书房。她看到儿子正在看书,便将凉粽和蜜糖放在书桌上,叮嘱儿子:“阿二,我给你送来了粽子,碗里还有蜜糖,你就蘸着吃吧!”

    王力正读得有味,只听得母亲说送来了粽子,却没瞟上一眼,便“哦”一声答应了母亲。母亲走后不久,他忽然想起要吃粽子。他随手拿起粽子,就一面看书,一面将粽子去蘸蜜糖。谁知他竟将粽子蘸到了砚台上却全然不觉。当把粽子放进口中,他觉得味道不对时吐了出来,才知道是蘸了墨汁,弄得满嘴是墨。

    又一次是中元节。他母亲又给他送来了一碟粉饺,她知道儿子的书呆子脾性,特地再三叮嘱说:“这是刚蒸好的粉饺,你快趁热吃了吧!”王力又是“哦”一声,眼睛死盯在书本上。三天后,他母亲到书房,看到书桌一角放着的粉饺都长了霉,便带着埋怨的口吻说:“阿二,这粉饺你为什么不吃,看,都发霉了。”

    王力这才想起母亲曾送来过粉饺。他看了一眼那粉饺,陪着笑脸,用带歉意的口气说:“阿娘,我实在忘了!”他母亲叹了口气,说:“你呀,真是个书痴,蛀书虫!”

  1916年,王力17初度。这一年,他由父母作主,娶了博白龙树堂的农村姑娘秦祖瑛为妻。

    秦祖瑛没有上过学,她的名字还是嫁到王家才起的。大概因为王力原名祥瑛,才取名祖瑛。秦祖瑛是个独生女,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她和王力同岁,结婚时刚年满16。次年,就生下了儿子缉和(后改名秦似)。年刚满17的王力就做了父亲,从此,他便和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这一年,王力一面操持家务,一面挤时间自学。他的小弟弟祥瑞(后改名祥珩)已长到七岁,该送到私塾读书了。入私塾得花钱送束修,王力家中缺粮少钱送不起。作为长兄的王力只好承担教责,给小弟弟启蒙,当小弟弟的小先生。村里有几户人家,原来就很赏识王力的才学,现在看到王力在家中教弟弟,便把自己的子弟带了来,央求王力收做学生。这样一来,王力便在他家里办起了个私塾,当起私塾教师来了。

  这个小私塾就设在王力家的厢房。厢房是一连三间。正面一间是个小厅,王力家管叫它“花厅”。侧面两间,一间是王力的书房,另一间是客房。小厅前面有个小天井。小天井里摆了几盆兰花,还有个花池,种了一株桂花,一株铁树和一株佛手。这里环境清静,桂花、兰花开花时,香气袭人,倒是个读书的好处所。

   厢房的正屋,陈设简陋,除了一张八仙桌和几张木椅外,没有什么字画和摆设。私塾就设在这里。王力把那八仙桌当作课桌,和学生共用。私塾虽设备简陋,王力教书却十分认真,教学质量之好,超过了一般的私塾。

  王力教私塾,和一般的私塾不同。那时候,私塾里教的都是文言文。一般的私塾教师只管教学生识字,要学生死记硬背,而不给学生讲词义文意。王力则尽量效法新学堂的教学法,每讲一篇课文,都把词义、文意讲得十分清楚透彻,教学效果很好。

  据王力弟弟祥珩的回忆,王力讲课之认真、精到,确为一般私塾教师所不及。

    他在王力的私塾读书时,曾到另一间私塾听过课。那私塾教师讲的是《孟子》中的《孟子见梁惠王》。他讲课时,只摇头晃脑地照念课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他每念一句,就让学生跟着念。他反复念着,学生也反复跟着,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念。最后要学生背诵就算完事,至于词义文意,一概不作解释。他还把“叟”字念成了“嫂”字。学生不明词义,就也“叟”、“嫂”二字不会分辨。

    后来祥珩听王力讲这一课,方法就完全不同。王力是先把课文念一遍,就教学生认生字,接着逐字逐句讲解,最后还翻译成白话文来串讲。这样,学生听得懂,记得牢,背诵起来也很容易,还能经久不忘。

    年届八旬的祥珩说,他哥哥教他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当年他教课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说:“我二哥讲《孟子见梁惠王》,讲得生动有趣,清楚明白,时隔七十年了,我不是学文的,可我至今仍能背诵。”

    王力初次执教,就显出了他的才华,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学生的欢迎。那时候,私塾教师是没有工资的,只有所谓“束修”。王力办了一年私塾,年终他大约收到了家长送来的“束修”三四十贯钱,这对家庭不无小补。

  王力教与学结合得很好,他边教边学,学问也大有长进。他有计划地精读古文大家的传世名作,了解名作的精义,自己也刻苦练习写作,文章也越写越好。
发表于 2003-10-2 0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传》 第二章 十年自学(5)

第二章 十年自学

    自学成才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科举时代没有大学上,所以成才的人都没有经过大学。他们就是:从小老师教他们识字,以后呢?就靠自己成才了。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是自学成才的。

王力:《在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办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他的弟弟祥瑞,因与一宗兄同名,便恳请王力给他改名。王力想了想,便给弟弟改名为“祥珩”,字“若石”。“珩”取义于玉,那么为什么字“若石”呢?

    王力专门写了一篇短文赠弟弟,对“若石”二字作了诠释。短文这样写道:

    余弟祥瑞,有宗兄同名,爰请于余曰:盍为弟易之?因易其名为祥珩,字曰若石。夫若石者,取其谦恭之意焉;且夫处世若石之坚,持躬若石之洁,亦为兄所切望于弟者,因以字之,使常触于目而警于心,庶可为修身之一助云耳。既以此意矫之,复从而为之说。

  这篇只有百余字的短文,有论有述,笔意老练纵恣,转折开合运用自如,气韵生动,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辞章来看,都可算得是上乘之作。一个高小毕业的青年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罕见。

  他给弟弟赠文,旨在通过弟弟更名改字,来勉励弟弟要注意思想道德的修养。他所期望于弟弟的“处世若石之坚,持躬若石之洁”,就是要弟弟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他勉励弟弟的话,其实也表达了他的人生观。

    他后来所以在事业上有巨大成就,正是因为他从年轻时就有了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抱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谦恭的优良作风。他毕生廉洁奉公,也正因为他“持躬若石之洁”。祥珩把长兄的赠言奉为金科玉律,终生不忘。

  村中有位乡绅王礼贤,他曾送子女到王力的私塾读书。王力在私塾中所显露的教学才华,不久就被王礼贤看中。王力的道德文章深得村人称道,王力在王礼贤的心目中更留下了好的印象。后来王礼贤到县城任职,把家眷也按到县城去住,特地请王力到他家里当家庭教师,教他的长子长女。家庭教师有固定工资,王力欣然受聘。

  王礼贤家隔壁,住着县里的名士李荫田。王礼贤和李荫田因邻里关系常来常往,王力便和李荫田有了较多的接触。李荫田喜欢吟咏,赋诗属对,酷爱风雅。由他和博白一些文人发起,组织了“移风骚会”,专事吟诗作对,旨在敦风俗,布教化。每年中秋节前后,他们都要举办对联比赛。对联比赛,由主事人出上联,参赛人对下联。比赛获奖者,可得到微薄的奖金。

    年仅十八九岁的王力,几乎每次都撰联参赛,次次获奖。

    李荫田很赏识这个青年的才华。他又特地到王礼贤家听王力讲课。他听了王力的课,当面称赞王力:“真想不到,你这个后生如此知多识广,书又教得这样好!”王力也很喜欢这位名士的文才和风度。李荫田比王力年长,王力就尊他为长辈,对他敬重几分。

  一天,李荫田找到王力,很诚恳地对王力说:“你我都是斯文一派,喜好风雅,你的书教得好,不如就到我家乡去教书吧,好吗?”李荫田还说,他住城里的时候少,住家乡的时候多,如王力能到他村中的家塾当教师,便可朝夕相处,切磋学问。王力正想能找到一位志趣相投的文人,切磋学问,便接受了李荫田的邀请,到李荫田家乡的大车坪当家塾教师去了。?

  大车坪,是个偏僻的山村,离县城20里。村子四周,山峦环抱,阡陌沟壑隐约其间,景色宜人。只是深山藏虎,夜间常有虎豹出没,太阳一落山,村上人家就关门闭户,这就显得这个村庄更荒僻沉寂了。王力对此一时不习惯,可慢慢地也就爱上了这个山村了。

    他在这里,除了每天教书外,晚上还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况且村里人对他都很热情,可以免除他客居异乡的孤寂之感。这个村有十多户人家,都姓李,同属一个家族。王力的大姑妈也嫁到这个村子,说起来,王力和村里的人还沾亲带故。这个村的家塾,就是这里十多户人家合办的。王力在这里教书,工资由学生的家长来合凑支付,吃饭则轮流到学生家去吃,每家吃一个月。?

  在来大车坪前,王力已教了两年私塾。他教私塾,都是自己选的教材。到了大车坪后,他嫌原来的教材内容还不够丰富,又增选了一些古代的范文和好诗词。如选了《礼记·檀弓》的一些章节,杜甫诗《石壕吏》,白居易诗《凌霄花》等。他在讲到《礼记》的“苛政猛如虎”、杜甫的“有吏夜捉人”和白居易的“有木名凌霄”时,都讲得绘声绘色,剖析入微,把诗文中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得入神。

  李荫田有店铺在城里,他每月不过到城里住几天,大部分时间住在村里,和王力谈诗论文。李荫田初时搞对联比赛,王力就常参赛,早就成了诗友。现在,他们又常在一起,李荫田作为“移风骚会”主事人之一,经常变换吟坛的比赛项目。王力也就随之常参加县里的吟坛活动。李荫田搞了一段时间对联比赛搞腻了,便和县里和名士商量,将对联比赛改为缀句比赛。?

  缀句,就是填空。参赛的人要填一个11字的句子。句子首尾二字由主事人出,是固定的。其余九个字,则由参赛人随意填写。王力几乎每次都参赛,几乎每次都得奖。

  一次,缀句的赛题是“大○○○○○○○○○生”。王力共填了三个句子:

  大名不朽,胜如佛学得长生。

  大才未展,肯隐林泉了一生?

  大年可致,寡欲清心善摄生。

  这三个缀句,都富有新意,表达了少年王力的凌云志向。比赛揭晓,三个句子均列入获奖名次,其中第一个句子获得了亚军。

  又一次,缀句的赛题是:一○○○○○○○○○心。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国运危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有些参赛的人,不问国事,每日里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他们所填的缀句大都是颓废之作。比如有的人就这样写:“一日三餐,佳肴美酒最关心”;有的写:“一妻两妾,夜梦消魂最开心”。

  和这些人不同,王力关心国事,眼看内战不休,列强入侵,山河破碎,感到十分痛心。他在缀句比赛中填了这样一个句子:

  一瓯百缺,支那现象最伤心。

   评卷的人传看了,对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无不交口称赞,便将此缀句评为第一名,列于榜首,用红纸张榜贴在县城东门的城墙上。王了一的名字,就因此传开去。县里一些有识之士都想请他去作西宾。

  李荫田搞缀句又搞腻了。他又建议搞赛诗会。县里的文人接受了他的建议。王力自然积极参赛。在1921年的赛诗会中,王力写了两首七绝。一首题为《中秋步月》,另一首题为《十月刈禾》。

  中秋步月

  金饼蹲鸱懒入唇,徘回月下翠眉颦。

  香闺寂寞难归寝,恨煞天涯薄幸人。

  十月钊禾

  大田禾熟正初冬,万顷黄云陇上封。

  尽日挥镰勤刈获,归来樽酒醉山农。

  这两首七绝,是王力的处女诗作。《中秋步月》描写中秋月夜少妇的闺悉和对负心郎君的怨恨,《十月刈禾》描写农村秋熟的景色和山农丰收的喜悦。这两首诗,都有景有情,情景相互衬托,写处自然平易,在赛诗会中都入选了。初次赛诗就获奖,王力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于八十年代出版的《龙虫并雕斋诗集》,还将这两首诗选了进去。

  王力在大车坪教了两年书,学生进步很快,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

  1921年春,轮到他到学生李子初家吃饭了。有一天,他到李子初家吃饭,从一间空房门前走过,空房门是敞开的,他一眼看去,就看到房里杂乱堆着十多个书箱。爱书如命的王力,立即被吸引住了。他走了进去,看到共14个书箱,上面积满了灰尘,象是很长时间没人启动过。

    他随手打开书箱就浏览了起来。他一箱一箱地浏览着。他被怔住了:“哎哟,哪来这么多书?我从未见过!”他看到箱中的书,经史子集齐全,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并陈,还有大量极好的注疏本和这些书籍主人的读书笔记。王力家中也有些书,但多属常见的四诗五经,这十四箱书,有许多是他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

    现在,他看到了这许多书,就象那爱财如命的人看到了许多金银珠宝似的,恋恋不舍,久久不愿离去。他心想:如果能借得这批书来,一本一本地好好读它,对学问定有很大进益。

    他迫不及待地带着几分腼腆去问李子初的父亲:“你空房里堆的这些书是谁的?能借给我读吗?这些书乱堆着没人保管,就会给糟踏了,怪可惜的!”

    李子初的父亲告诉王力,这些书都是他父亲李月庄留下来的。李月庄原是清朝的贡生,曾在广东著名的“广雅书院”读书。他在广雅书院就读时,曾受过“山长”(相当于现在的教授、研究院院长)的教益,是个饱学之士。李月庄去世后,子侄中没有做学问的人,这些书就一直这样搁置着。几乎没人翻看过。

    李子初的父亲知道王力是个勤学的人,又和王力家有点亲戚关系,便爽快地应允王力的要求。他说:“你若想看,你干脆把书都搬到你家去好了,放在这里也没谁看,保管不好,将来也会被虫蛀了的。”

  王力真是喜出望外,他没想到李家主人会这样慷慨的。他连忙谢过这位家长。不久,学校放假了,他就雇了挑夫,把14箱书全部运回家中。
发表于 2003-10-2 0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传》 第二章 十年自学(6)

第二章 十年自学

    自学成才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科举时代没有大学上,所以成才的人都没有经过大学。他们就是:从小老师教他们识字,以后呢?就靠自己成才了。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是自学成才的。

王力:《在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办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饱尝失学之苦的王力,借得这14箱书,如获至宝,每天就埋到书堆里,精读博览,夜以继日,手不释卷。他也因此辞去了大车坪的教职。?

  王力在读这些书时,还读到了李月庄的一些读书笔记,他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迪。李月庄的笔记有许多新鲜、独到的见解。其中有诘难,有纠误,有分析,有结论。他的笔记很受“山长”的赏识,“山长”曾给他写下了“如此读书,方是读书”的评语。王力从这些笔记和“山长”的评语中,受到诸多教益。他这才知道,什么叫学问和如何做学问,开始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笃学、慎思、明辨的治学道路。

  1921年夏天,王力邀了七八个乡里的知识青年,办起了个“民十书社”(民十,即民国十年)。书社是个群众读书团体。书社的书,就以那14箱书为基础。书社同人每天都在一块读书,切磋学问。后来他们又凑了点钱,买了些新书,如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和胡适等新派人物的著作。

  书社成立,在县里还是新鲜事,受到乡人的普遍关注。岐山坡有了这个书社,村中的父老都鼓励自己的子弟向王力等人学习,勤奋读书,于是全村就大兴了读书之风。

  王力和他的书友们读古籍,也读新书。他们从古籍中接受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从新书中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他们积极宣传“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和反封建礼教的思想,通过王力等人的宣传,岐山坡开始破除了一些封建习俗。例如,过去每逢过年,全村的小辈都要给村中的长辈磕头作揖,后来在王力等人的建议下,废除了这种旧习,改逐家去拜年为全村团拜。过去逢年过节各家都要给祖先烧纸钱、纸衣的,也一并给废除了。

  王力鉴于村中穷家子女上学困难,上中学、大学更难的情况,还向族长们建议将“蒸尝田”的收入,用大部分作为奖学金,按高小、初中、高中、大学不同的等级发级。

    “蒸尝田”,就是祖先留下的“公田”。过去,这些公田每年出租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到春秋二祭上。后来族长们接受了王力等人的建议,从王姓的“大蒸尝”到岐山坡的“小蒸尝”所得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到了奖学金上。这样,凡是上高小的学生,每年都可得到一两担谷子,上中学、大学的,每年可得三、五担谷子。

    自从有了各级不同的奖学金,村中读书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对奖励青少年上学,就起了积极的作用。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村里上大学的就有十多人,最穷人家的子女,也大部分受到了中等教育。村里的子弟没有不识字的。岐山坡因此成了全县闻名的“读书村”。

  二十年代初,全国兴办了新学,博白县也开设了两所“开国学校”。一所设在县城,另一所设在离城8里的大平坡。开国学校是实行新学制的完全小学。?

  大平坡的开国学校,是1921年秋开办的。大平坡是个姓李的大村,开国学校为李姓人所办,所以叫“李氏开国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是大平坡的开明士绅李慎西。

    李慎西办学,重视师资质量。他延聘的教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他听说王力教私塾教得好,就特地请王力到他的学校任教。当时,这间学校的教师多是学历较好,资历较深的人。王力年纪轻,只有高小毕业,在全校教师中,论资历、学历他都是最浅的。

    王力刚进校时,学校只安排他教初小,年薪为80元小洋。这对王力来说,能到这个学校任教,能有这样的年薪已心满意足了。他把小弟弟祥珩也带到了这间学校念书。

  王力在李氏开国校认真教学,他边教边学,教学效果甚佳。校长李慎西是个爱才之士,他发现王力是个人才,不到半年,不提他为高小教师,年薪由80元小洋增到160元小洋。年终,校长还亲自将年薪送到王力家中,以示器重,1922年春节,王力家过了个“肥年”,合家老幼皆大欢喜。?

  王力教高小语文,很重视给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那时候,新学堂用的语文课本还全是文言文。他每讲一课,不仅和过去教私塾那样,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文意、词义都讲得精确透彻,还结合课文给学生讲古文文法,让学生掌握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规律。讲古文法,是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课本,必须自己编讲义。

    他曾经从他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一本《虚字使用法》,他便以此书作蓝本,补充了自己的一些意见,编写成古文文法讲义给学生讲授。学生对他讲的古文文法,十分欢迎。他自己也因此对古文文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自己说,这算是他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开始。

  王力在李氏开国校执教3年,工作认真负责,又能以诚待人,谦虚谨慎,敬重比他年长的同事,甚得同事们的喜爱。在后一段时间,校长李慎西不常在校,他就委托王力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

    王力教学工作繁忙,始终自学不辍。在自学中,他除了学文外,还想学点代数和英语,但他毫无基础,遇到很多困难,同事李春馨知道了,主动教他代数;张声强主动教他英语。只是由于课余时间很少,这两门功课当时都不能多学,尤其是英语,只学会了26个字母。

  李氏开国校一些年长的同事,对具有才华和努力进取的王力未能升学深造常常感到惋惜。校长李慎西就公开对人说“凭王力的才干,让他教高小实在是委屈了他。”1924年的一天,李春馨对王力说:“了一,以你的才力,当个小学教师太屈才了。你这样博学多识,又这样年轻,要是能到大埠头的大学去深造,前程将无可限量!”

    李春馨的一番话语,勾起了王力的无限思绪。曾在王力胸中熄灭了升学之火复燃了。去升学,去深造,这是求知欲强烈的王力梦寐以求的。可是,钱呢”?一想到钱,王力犯愁了。卖田地吗?不!这仅有的几亩薄田是一家老小赖以活命的,万万卖不得!借钱吗?向谁开口,又何时有钱偿还?想着想着,王力刚燃起的升学之火,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的困难和苦恼让同事们知道了,大家都十分同情他的处境。李慎西和李春馨更是给他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李慎西对王力说:“了一,你想升学就去吧!没有路费我给你,考上了大学,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再慢慢想办法解决。”

    在校长和同事们的鼓励下,王力决心了却升学的宿愿。当时李慎西和李春馨伸出了援助之手。李慎西资助王力100元小洋,李春馨资助20元小洋,盘缠凑足了。他对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感激不尽,说:“我不知怎样感激你们才好。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力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殷切期望!”?

  1924年夏,王力告别了他的同事和家人,坐上了南流江的木头船,顺江南下,到了北海。然后他改乘海轮到香港转往上海。
发表于 2003-10-2 01: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传》 第三章清华深造(7)

                      第三章 清华深造

  语言学是科学,文学是艺术。……我爱好文学艺术,但是我更爱科学,这就说明了我为什么从文学转到语言学的道路来。……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我们天天用得着它,把它研究好了,就能对文化作出贡献。

王力:《我是怎样走上语言学道路的》

    1924年初秋,王力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上海。   

    上海,这个被人称为“十里洋场”的大都会,矗立着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有喧嚣的马路,有繁华的大商场,有灯红酒绿的舞厅,也有住在租界的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和衣着西化的“高等华人。”过惯了乡村生活,从未出过远门的王力,初置身于这花花世界,就象是《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感到异常新奇和陌生。

    王力心中只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对眼前上海的这一切都不感兴趣。他不逛商场,不遛马路,不进舞厅,在找到同乡住下来之后,就忙着到处打听大学招生的事。他要在上海找寻的是他能够求知深造的学府,是一条通向事业的道路。

    象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上海既充斥着都市生活对人的物质引诱,也存在着文化精神的圣殿对人的吸引。这里文化发达,人物苔萃,视野广阔,得潮流风气之先,而且知名的学府也不少,聚集着诸多学界的精英。国内一些有名的大学,每年都到这里招生。这对求知欲很强的王力来说,到了上海,无异在沙漠中找到了绿洲。

    王力语文根底好,很想报考上海国立大学的文科本科。可他一打听,凡报考本科的都得考外语和数理化。他没上过中学,没学过理化。代数和英语,他在李氏开国校教书时,虽有同事教过他,学了一点,也尚未入门,他看了许多招生简章,最后才从上海私立南方大学的简章中看到该校要招一班国学专修班,报考专修班的可以免试外语和数理化。他又听说这间大学的文科还有一些好教授,便决定前去报考。

    王力自学了10年,在语文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知识,他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考上了国学专修班。这个乡下人终于跨进了大学之门,虽说他进的不是他所理想的国立大学本科,但对他这个失学了10年的高小毕业生来说,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他入学后十分珍惜这个升学的机会,每天埋头用功,专业课学得很好,只有英语一科使他伤透了脑筋。

    大学的英语比高中的略深。王力过去只学会26个字母和极少的单词,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课,他全听不懂。全班学生中,只有他一人没上过中学,英语老师不能为他一人从英语ABC讲起。头两个月,英语测验,他每次都在0分至10分之间。

    教英语的女教授对他的成绩很不满意。有一次,她再也忍不住了,就厉声责备王力:“王力,你的英语真是糟透啦!”王力受到责备,心里十分难过。他知道自己的英语确实太差,教授的责备是对的。他也正为此着急,他在想:不能埋怨教授,也不能因此气馁,唯一的办法是加倍用功,把英语成绩突上去。   

    他受到教授的批评后,铁了心,狠攻英语。中国有句老话:“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王力从小就熟知的,也是从小就以这个格言来勉励自己的。他认认真真地在英语科上下功夫了。他先是攻单词关。他把每天课余时间一分一秒都用在背诵单词上,晚上同学息灯安寝了,他还在路灯下读单词。

    他把单词全记在笔记本上,日读夜练,以至把所学过的单词都记熟在脑子里了,然后细心地去揣摩那英语语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攻关,第一学期英语期终考试,他竟得了100分。这个奇迹使英语老师大为震惊,从此她对王力就刮目相看了。

    1925年,王力所在的南方大学掀起了“反江”学潮,师生们纷纷起来反对校长江亢虎支持封建复辟的罪恶行径。江亢虎当时是反动的社会党党魁,他一面办学,一面办党。1925年他特地上京晋见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鼓吹帝制复辟。报上披露了这个消息,并刊出了他给溥仪的令人肉麻的恭维信。上海各大学的师生看了报纸,一时舆论哗然,纷纷通电声讨江亢虎。南方大学师生集会强烈要求革除江亢虎校长职务。

    王力和许多爱国师生一样,痛恨满清的腐败,反对专制,要求民主。他积极参加这次学潮,还和一些教授、同学一道联名发表驱江的文告。

    正在北京从事帝制复辟活动的江文虎,闻讯匆匆赶回上海,勾结当时的反动势力镇压学潮,并对联名发表文告的14名教师和三名学生进行报复,解聘了殷方龄、胡朴安、李石岑、何炳松、周予同等十四名教授,开除了王力和刘简荣、刘节3名学生。

    王力被迫离开了南方大学,眼看又要失学了。幸好被江亢虎解聘的14名教授离开南方大学后,立即办起了一所国民大学,王力因此得转人国民大学中文本科就读。

    由殷芳龄等14位教授办起的国民大学,请国学大师章太炎任校长。章太炎不常在校,学校工作实际是殷芳龄负责。殷芳龄也是个政客型的学者,政治思想反动,具有爱国思想的王力、刘节和共产党员徐玮等又参加了学校反殷的学潮。

    王力是个热血青年,他虽然渴求知识,埋头读书,但也忧国忧民,在关系国家民族兴衰的斗争中,他总是和爱国的青年一道,走在斗争的前列。在这次学潮中,殷芳龄慑于社会舆论,不敢开除闹学潮的学生,王力因此得以幸免。

    王力在上海的两所大学里共读了两年书。这两年,他是在生活极其艰苦、斗争极其激烈而又在学问上不断探索前进中度过的。

    原来,王力在去上海求学前不久,他父亲为生活所迫,已只身远走南洋谋生,在海外亲友的帮助下,在印尼邦加岛的华侨小学当教师,算是安顿了下来。王力在上海读书,就靠父亲每月寄点钱来,节吃俭用维持着,过的苦学生的生活。

    苦生活,王力受得了,但在学问事业方向的摸索,却令王力伤脑筋。经过10年自学的艰苦历程和两年大学的文科学习,他树立了献身学术文化事业的志向。

    他曾说过,人在学问事业上的追求,也存在着“博”和“约”的辩证关系。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学问家必经之道,但中国文化异彩纷呈,要在学问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需在博的基础上向约的方面发展。这就是说,要选定一两个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深造。王力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有趣的。

    还在他10年自学的后期,他想当个小说家,曾把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想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他曾计划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都拟好了,叫王鸾珠。后来这部小说没有写成。在上海读书期间,他仍爱好文艺,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刊在当时的《小说世界》上。

    他在上海的时候,除了写些文艺作品外,还从事过先秦诸子和汉语语法两方面的学术研究。在诸子的研究中,他写了《老子研究》一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他写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老子研究》着重对《老子》一书的叙述和诠释。他博采众说,对《老子》一书的特有哲学概念,如道、自然、虚、静等,都从《老子》各章的文字脉络意义中,寻找其真正的涵义。然后在这基础上,纠正某些曲解,给《老子》一书以全面诠释,做到从《老子》的著作本身求得《老子》的真意。

    他在《老子研究》的《附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人喜言归纳,实则恒用演绎。凡利于己说者,则搜罗务尽;不利己说者,则绝口不提。舍其不利己说者而观之,诚确乎其不可拔矣;然自欺欺人,莫此为甚。余为是篇,于老子全书,几无一语未经道及,宜无片面观察之嫌。顾彼此相较,则吾术为拙;往往一语龃龉,全章改作。非不知弃全取偏之易为力,羞而不屑为也。”

    从这可以看出,王力写这部学术著作是花了不少精力的,所走的路子也是对的。王力二十多岁写的这部著作,距今已六十多年,仍能得到一些研究老子的专家学者重视和关注。很明显的,如果他对老子的研究坚持下去,他所取得的成果将十分巨大。

    王力在小学教书时,已对语言学发生了兴趣,在大学读书时,他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曾对《马氏文通》作过认真的探讨。尽管如此,王力读大学时还没有完成他由博到约的转变。

    究竟是搞文学创作还是搞语言学研究,抑或搞诸子研究呢?王力当时还拿不定主意,因为他对这三方面都有兴趣。他写的第一部学术是《老子研究》,看起来倒象他是在走研究诸子的道路。至于他选定走研究语言学的道路,是后来他到了清华国学研究院才确定了的。

    1926年夏,北京清华国学院要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王力对国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决定报名应考。只是招生简章上规定报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大学毕业生,二、曾在中学任教五年的教员,三、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王力对照了这三个条件,前面两条均不符合。

    他只读了两年大学,尚未毕业;只当过小学教师,从未当过中学教师。只有第三条,还有点活动的余地。他想,他在国民大学读书时,章太炎任校长,若以从名师章太炎研究去报名,或许获准报考也未可知。他就以这条理由去报名,果然灵验了。

    其实,章太炎不过是挂名的校长,他从未到学校上过课,王力只是在开礼典礼时远远看到过章太炎一眼,说是从师章太炎研究,实无其事。他所以钻了这个空子,也是投考心切,不得已而为之的。

    事后他曾对人说:“章太炎当过我的校长,我这才能考进清华当研究生。”报考关过了,考试关也很难过。

    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了录取真才,这次入学考试的试题出得很艰深,也很奇特,被人称为“一次特别的入学考试”。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即: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要答好这些试题是很不容易的,报考的人必须读过许多古籍。

    王力学历虽然很浅,国学的根底却不浅。他读了那14箱书,在大学的两年又学了好些东西,脑子里装的是丰富的知识。他在试场上从容不迫地回答四个“100”中的问题,终于交了一份好答卷。

    在众多考生的竞争中,王力成了胜利者,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了32名研究生,王力名列第二十六名。只3年功夫,王力从一个只有高小学历的人,考进了大学,继而又考取了研究生,他感到十分荣幸。就在这一年金风送爽的季节,他带着极其愉悦的心情,跨进了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国学研究院。

    清华国学研究院,以“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材”为宗旨。这个研究院共办了四届,王力属第二届学生。当时,在研究院执教的,多是国内著名的学者。特别是给王力这一届教课的四位教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更是国内赫赫有名的通儒大师。

    他们不但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研究成果丰硕。在课程安排上,梁启超主讲中国通史;王国维主讲《诗经》、《尚书》和训诂学;赵元任主讲音韵学;陈寅恪主讲佛教文学。王力对这四大教授慕名已久,如今真的能从名师研究了,心里自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决心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实现自己在学问上有所建树的志向。

    王力在清华国学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国维讲《诗经》。王国维是国学大师,王力久仰其名。他在自学时就读过这位先生的不少著作,特别是《人间词话》别开蹊径,创诗词意境之说,最使王力倾倒,连书中的章节,王力都能随口背诵。他一到研究院,就渴望见到这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

    在王力的想象中,能写出象《人间词话》那样才气横溢、词清句丽文章的王国维,必定是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大学者。

    上课铃响过,当王国维踏进教室时,王力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国学大师竟是个小老头。他头戴瓜皮帽,帽子下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身穿长棉袍,腰间还系着一条蓝带子。看他这身打扮,活脱脱象满清时的乡村私塾教师。这样的打扮,王力儿时在农村是常见到的。

    王国维以满清遗老自居,政治上保守,这是王力早就知道的,但却未料到,在推翻满清皇朝十多年后,他竟连满清的服饰仍保留着,可见封建意识对人的影响之深。王力并不赞成他的政见,但还是很敬佩他。这主要是因为他学问渊博,还有他那纯真的气质,比起一些表面趋时而思想保守的人来,他却显得天真可爱。

    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又很精辟新颖,为王力闻所未闻,深感受益。他开始感到受名师教育的可贵。以后王力听了王国维主讲的其他几门课,都有同样的感受。

    论讲课,论学识、见解,王国维都是第一流的。他讲课逻辑性强,凡经他作过精深研究的课题,他都有分析,有肯定的结论。但是,当他碰到某些问题时,又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他竟说了几个“我不懂”的问题。

    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样常说“我不懂”呢?后来王力才慢慢体会到,这正是王国维治学严谨的表现。做学问的人,不懂就是不懂,万万不能不懂装懂。

    他还体会到老师说“不懂”的问题,正是值得深入去研究的问题。连国学大师都说不懂的,难道不值得后人去探索和研究吗?于是,王力后来就专门注意老师说“不懂”的问题,以便将来自己好好地去探索。
发表于 2003-10-2 0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传》 第三章清华深造(8)

    语言学是科学,文学是艺术。……我爱好文学艺术,但是我更爱科学,这就说明了我为什么从文学转到语言学的道路来。……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我们天天用得着它,把它研究好了,就能对文化作出贡献。

王力:《我是怎样走上语言学道路的》

    其实,王国维说的“不懂”并非真的不懂。课后有学生问及他说“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他所以在课堂说“不懂”的,一是出于立育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作结论;二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有定论的问题。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暂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推快’,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栅处’,此第三境也。”他要求学生在治学的道路上艰苦顽强地去独立思考,最后获得正确的认识,进人成功的理想境界。

    王力对王国维的这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和艰苦深人的治学态度十分敬佩,他决心按老师的要求,在治学方面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锲而不舍,以期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927年夏,正当王力快要毕业,准备毕业前向主国维请教一些问题时,突然传来王国维失踪的消息。这消息惊动了整个研究院。学生们和王国维的家属纷纷出动找寻,遍找不着,王力心急如焚。及至找到颐和园湖畔,王力看到老师的尸体满身湿淋淋的,用一张破席裹着,不禁痛哭失声。

    他并非同情老师对推翻满清不满而自杀,而是出于师生之情,出于痛惜我国失去了一位大学问家,年轻的弟子失去了一位良师。他带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回到了研究院,洒泪写下了挽诗《哭静安师》。挽诗追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高度评价了老师的学问和为师之道。挽诗最后是这样写的:

        似此良师何处求?山颓梁坏恨悠悠。
        一自童时哭王父,十年忍泪为公流!

      这真是一字一泪!王力后来把这首挽诗选入了他的诗集中。

    梁启超是清末具有革新精神的显示出“百科全书”气派的大学者,也是王力敬爱的老师。

    梁启超与王国维的性格和政见迥异。王国维以满清遗老身居,政治上保守;梁启超则主张改良旧政治,变法维新,是清末名声显赫的政论家。

    他给学生讲中国通史,在讲到历代兴衰的历史时,常常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他每每为鼓吹民族图强而慷慨陈辞,声震四座。他说话广东音很重,好些学生听不大懂,一但他那奔放的感情,灼然如火,烫热如沸水,使学生深受感染和鼓舞。

    王力除了在课堂上受到他的教诲外,在课余的接触中,也受到不少教益。

    梁启超的文章和诗词都写得很好,特别是他的政论文,更是获得世人的“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震惊一世,鼓动群伦”的称誉。王力钦佩梁启超的学问,喜读他的诗文,所以常爱到梁启超家谈论诗文,并请教于梁启超。

    有段时间,梁启超因妻子病逝,爱子远行,加上列强侵略,内战频仍,情绪抑郁,就常搞集句对联,借以消愁。王力也有集联的雅兴,就常到老师家看老师的集联,同时也带上自己的集联,请老师指点。

    一天,他在老师家看集联,老师问他:“这些集联,你喜欢哪副?”王力指了其中一联,请老师书赠。老师二话不说,即时挥毫写就赠给王力。这集联是: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虚茫。

    这副集联用大宇楷书写成,字体工整,笔锋矫健,是上好的书法。王力得到老师的墨宝,十分珍惜,一直收藏着。胡适曾对人说:“梁启超因为成名大早,他知道他的片纸只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没有‘苟且落笔的!’”胡适说的是实话,可是梁启超对他的亲友和他喜爱的弟子,那就例外了。

    陈寅恪是位学问渊博的史学家、文字学家。他是现代著名史学家、诗人陈立三之子。

    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都有精深的研究。他精通十多种文字,甚至连梵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僻的文字,也能辨认。他还精通佛教经典,对佛教文学很有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他主讲佛教文学,那渊博的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的过人本领,也令工力十分敬佩。王力从教于他,受益不浅。

    在4位名教授中,要以赵元任对王力的影响至大至深。当时赵元任主讲音韵学。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讲音韵学与清代音韵学家讲的大不相同。他着重将历史比较法用到汉语史的研究上,善于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来研究汉语。这就比清代的音韵学家高出一筹。

    他的语言天赋是惊人的。据说有一次,他与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8人共餐。席间宾主相得,言谈甚欢。赵元任请他们用各自的方言交谈,第一次共餐,他就听懂他们的方言,第二次再共餐,他竟能与同桌的8人用8种方言谈话。

    这种语言天赋,为他学习外国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上他自已的努力,使他掌握了英、法、德、日等多种外语。正因为他懂得多种外语,能直接阅读许多外国学者的原著,从中接受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并将它用到了音韵学的研究上,这就为前人所不及。

    他曾劝王力努力学好外语,他说:“西方许多科学论著都未译成中文,不懂外语,就很难接受别人的先进科学。”在他的影响下,王力知道了学外语的重要,便下决心去学外语。

    赵元任讲音韵学讲得很好,研究音韵学的方法也很先进、很科学,使王力敬佩之至。本来王力对语言学早就有兴趣,现在能从师于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兴趣更浓,学习的信心更足,劲头也就更大了。

    王力又曾听到王国维说过这样的话:“我原来爱好文学,后来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你们看,我研究的东西,有谁能提出反对的意见?”

    王国维说的  “实实在在的东西”,对王力很有启发。他想,从事学术研究,就是要搞那实实在在的学问。我国有数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值得继承和研究。就以音韵学来说,前人已研究出许多成果,需要后人继承。前人未发现和尚未研究的东西,需要后人发现、开拓和研究。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值得研究的东西还很不少。

    在赵元任和王国维的影响下,王力选定了语言学作为自己研究的专业,终于确定了自已的学术道路。在他这班的三十多个学生中,他是唯一跟赵元任学语言学的。正因为这样,他和赵元任的关系特别密切,赵元任对他也格外关心。

    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一年,但研究生读完一年后,如想再读,也可读两年、三年。王力只打算读一年。他学了半年,就开始动手写毕业论文。

    王力的论文是《中国古文法》。这论文是他在上海读书时就酝酿着手准备了的。他写这篇论文由梁启超、赵元任指导。他原想写成一部书,分《已固定之文法》、《文法来固定时代》两卷共十章,还附有《修辞学略说》、《诗法》、《骈体文法》等。后来因为时间不够,只写了头两章《总略》和《词之分类》,就送给梁启超看了。梁启超看后,王力又送给赵元任看。

    论文的头两章就有不创见。如对死文法和活方法的区别、关于词有本性和准性的说法以及他反对“削足适履”、反对“以英文法为楦”,都是前人尚未论及的。

    论文中也存在缺点,王力后来在他的《中国现代语祛》一书中已作自我批评。他在这书的《自序》中说:“当时的毛病只知有词不知有句;只斤斤于词类的分别,不知中国语法特征的所在;只知从英语语法中找中国语法的根据,不知从世界各族语里我语法的真诠。”对这篇论文的优缺点,两位指导老师在评语中分别指出,有褒有贬。

    梁启超看了,对王力论文中的一些创见十分赞赏,曾写下了这样总的评语:“精思妙悟,可为斯学辟一新涂径。第三、四、五章以下,必更可观,亟思快睹。”他还写了“卓识”、“开拓千古,推倒一时”等的眉批。

    赵元任正好相反,对王力的论文没有一句褒语。他用铅笔写了好些眉批,专挑文章的毛病。王力的论文中有一处[附言]说:“反照句、纲目旬在西文罕见”,赵元任就此作了严厉的批评。他在眉批上写道:“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他还在“有”、“无”二字下面加了着重号。

    两位名师的一褒一贬,是着眼点的不同。梁批全是表扬,肯定论文的创新精神;赵批全是批评,指出论文论据、论证的不确。表面看来,似乎两位老师的态度截然不同,其实,他们的用心却是相同的,都是出于对王力的爱护和培养。

    这一褒一贬,恰好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梁启超的评语旨在鼓励王力求新,赵元任的评语旨在要求王力务实。王力从两位老师的批语中懂得了:在治学上既要有求新的精神,又要有务实的态度。求新而不务实近于妄,务实而不求新则近于迂。

    梁启超的评语给王力以很大的鼓舞,赵元任的评语给王力以很大的鞭策。特别是赵元任的评语使王力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从此认识到,治学必须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未作深入调查研究,没有掌握充分材料和没有进行科学分析之前,决不可主观武断,匆忙下结论说“有”或“无”。

    往后他就牢记老师的教导,把赵元任最严厉的批语“言有易,言无难”六字作为座右铭。王力常对人说:“赵先生这句话,我一辈子受用。”

    王力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学习只有短短的一年,但对他的学问和事业却影响至大。他曾经说过:“如果说发现十四箱书,是我治学的转折点,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学问;那末,研究院的一年,就是我的第二个转折点,有了名师的指点,我懂得了到底应该怎么做学问。”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力受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陈寅烙的影响之深。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教授,都是学术界的通人,治学闲通,能开风气之先,又实事求是,不为妄说。他们的这种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给学生以很深的影响。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一、二届研究生,通过4大名师的教育和培养,大都秉承了名师创新而又务实的精神。这两届研究生在治学上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就是:治学贵闳通,既重视传统,又勇于吸收新知,求实,求新,不泥古,不浮夸。这实际上是一种实事求是、又重视发展的唯物主义态度。

    一、二届的研究生从名师那里接受了正确的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后来大多数人都成了我国文史哲方面的著名学者。

    短暂一年的研究生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毕业前夕,王力为了今后的去向特地去拜望了赵元任夫妇。他一向敬佩中国语言学的开山祖、他的导师赵元任。他相信,在他今后去向的问题上,他的导师定会给他出个好主意的。

    他问赵元任:“赵先生,您看我毕业之后该到哪里去好?”赵元任说:“依我之见,你最好到巴黎留学,到那里你将学得许多语言学方面的东西。”王力知道老师指点的路子不会错,从学问和事业上考虑,他决定到巴黎去深造。

    出国前,他跟一位白俄教师学了一个月的法语,只学会发音。自费留学需要相当多钱,可是他当时连去巴黎的路费也没有。再说,他尚未征求父亲的意见,不知他能否每月给他寄钱呢?他又犯愁了。

    他想了想,还是先筹措路费,有了路费就起程,途经南洋时见到父亲再作商议。他相信父亲在南洋收人虽不多,但为了儿子的学业和事业,也会设法供他留学的。

    他铁志不移,决定再扬帆起航,驶向他向往的巴黎。这时,有位在银行工作的同乡愿借四十英磅作路费,他便于1927年冬,辞别了敬爱的师长,离开北平到上海,然后在上海乘法国邮轮到印尼。

    他在印尼见到了父亲,便将他要去巴黎的想法对父亲说了。他父亲一时筹不到钱,在印尼的博白同乡得知,便伸出了援助的手,给王力捐了一笔款子。王力这才离开了印尼,前往法国巴黎。

    他又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在前面等待着他的将是比他当年看到的上海更为陌生、奇特、繁华的都市,但也是充满着希望和成功的世界!

责编:蒙卫芝  录入:迪娜
(新桂网)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 01: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风雪里仁兄鼎力相助,录入原文是最好的办法,与我不谋而合。
发表于 2004-11-20 21: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6:55 , Processed in 0.06278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