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2|回复: 1

汉字之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7 1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里妹子学术网站-www.xlmz.net-2003
土木真
前 言
曾经有一个道童让孔子说“出”和“重”两个字的道理。孔子没有答上来。原因是“出”字由两个山组成。应该是“重”的意思。“重”字由千里组成应该是“出”的意思。实际上还有很多字是孔子不能解释的。比如,“房”和“屋”字等等。我们今天首先解释一下出、房、屋三个字。如果大家认为有必要,我们可以一起将汉字一一揭开。以便使中华文化得到真实的传承和理解。我们解释汉字的工具,主要是以《易经》文化为主。当然,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中医文化、民间文化、华夏文化、传统文化(易经文化)、古典文学文化都对中国文字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我们常说的“道理”一词就是说道家的理论。我们说的“解释”一词就是说讲解释迦牟尼的真谛。象“行了”、算了“等等许多口语都是道家的术语。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目的是说,汉字首先是修炼境界的交流工具,后来演变成为意念的交流的工具。现在用来社会语言的交流工具。
一“出”字
我们知道,过去文字排列是竖着排的。出字是两个山相连的意思。就是连山的意思。《连山》是第一部《易经》。这部《易经》没有文字。就是两个山相连的图象。《易经》是道家修行的经书。道家修行的目的是得道升天,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么用什么说明你的灵体得道升天了,跳出三界外了呢?古人把这个禅境画下来了,就是《连山》,就是两个山连山的景象。就是物质“波”的形态》比如,风波、水波、微波等等。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的运动形态。我们在禅境中看到了连山波以后,自己的灵体就飞升出去了。同时,佛家修行有一个称谓叫“比丘”。也是两个山丘相连的意思。这也是一个禅境。所以说,“出”字的意思是指人的灵体飞升修行的意思。我们现在拿来当成了人体出行的意思。
二、“房”字
“房”字由户、方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户人家的方园。
三、“屋”字
“屋”由尸、至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放尸体的地方。因为房子是人们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屋子是人们睡觉的场所。人们在睡觉的时候,灵魂就走了。而躺在屋子里边的只是一个尸体。人们睡觉的时候就感觉不到屋子里的东西。而是感觉其他空间的情境去了。

请大家指点。wangzhongquanwzq@yahoo.com.cn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1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回复:

湘里妹子学术网站-www.xlmz.net-2003
qidan001:
  您说的“出”与“重”是后人对孔子的“戏说”吧!
  “出”本义是“长出”,象草木上达长出之形,象形。比如:“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重”本义是“分量大”,从“壬”,从“東”,“東”亦声,会意兼形声。比如:“引重致远。――《易·系辞》”。
  “房”本义是“正室左右的住室”,从“户”,“方”声,形声。“户”本义是“单扇门”,象“門”之一半。
  “屋”本义是“帐幕”即“幄”,从“尸”,从“至”,会意,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尸”应当是甲骨文的“户”,而不是小篆的“尸”!
  “连山”是指从“艮”开始,我记得主要是讲“易象”(类似的有“归藏”,从“坤”开始。),“易理”是后人的发挥,比如孔子定五经、“医易同源”等。没准儿“连山”和“归藏”也是后人的附会。(您说的“比丘”,应该是汉译的附会,佛祖怕是没画过八卦!)
  一般认为道家的经典是老子《道德经》(不知道老子是否认同,不过后世就这样作了)。“易经”、“周易”应当是儒家的,后世附会给道家(比如:“参同契”已经离“易”很远了!)可能是“三教合一”之后的事了。我认为道家的经典应当是葛洪(就是有个脚气水提到的那个葛洪:-p)的《抱扑子》,道家的核心是“炼丹养性”,“打符”应当是中国本土宗教的特色吧。
  后世家里面供佛堂,不但供佛(菩萨,释家),还要供仙(仙家,道家),可儒家却沦落到给人算命的地步(如果从“精神统治”的角度讲,那么还算在“正位”!)。这恐怕就是“三教合一”的现状吧!

土木真:
您说的很好!《易经》文化是汉字的内容和原则。比如,“学”字(繁体)是由臼、爻、(秃宝盖)、子组成。臼和爻代表上学、灵学、天文学,(秃宝盖)代表中学、哲学、人学,子代表下学、魂学、地理学。比如“孩”字是十二地支组成的。就是说,人类产生于十二个月亮。人体圣婴产生于五行。人体灵体来自于混沌系(三星洞)。
“眼睛”两个字。《周易》说卦传讲,艮代表木、肝、爪等等。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所以目和艮为眼字比较合理。“青”由主月组成。主月是指心镜。这是指人的内眼、内观。比如,“垦”字,艮代表爪。手挖土就是开垦的意思。
目的的“的”字,的由白、勺组成。人生的境地在地月系,人体灵体修行的目的是达到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的中心是白色的。太阳系的中心是黑色的,地月系的中心是灰色的(密宗讲破瓦,就是说穿越地月系这个顶,瓦是灰色的。然后穿越太阳系这个黑顶、然后穿越银河系这个白顶(白龙马)、然后穿越金顶成佛)。白色是银河系的色相。那么其形象在那里呢?在“勺”那里——勺子形状的北斗星哪个方向。
您说的方法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我是证明汉字是来自于境界。我的理论可以揭开一切汉字。一点、一画都可以有道理。比如,“灰”字,由“十”、火组成。(“十”代表爻字的一半)这个字是变化的意思。火的变化的结果是灰。
关于“尸”字,我们知道屋和居两个字。我们生活在那里呢?我们生活在一个古老的尸体中。因为,一切宗教文化都认为,宇宙是一个尸体。比如,人体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体。我们知道“居士”这个词语。过去是指,修行的人的尸体在那里坐者,而灵魂已经走了。
好了,有机会见面谈。

qidan001:
  我觉得作学问无论唯心还是唯物(只是笼统地说,不是扣帽子!),都要脚踏实地,不要忽而这般忽而那般地不知所云,更不要滥用词汇,要把握好“入世”与“出世”的关系!
  别糟蹋汉字跟易经了!您对“汉字”的解释我只能认为是另类的魔鬼字典(我可没说谁是魔!您别误会!)。比如:“十”不是代表爻字的一半,代表爻字一半的是“十”的一半,而“灰”当中只有一只“手”不是“十”个手指头!(旁白:变戏法呢吧!火中取栗还用俩手?!)
  灵学和天文学不搭界!能和天文学贴边的是星相!“《周易》说卦传讲,艮代表木、肝、爪等等”——那里说的不全,有时间看看《万物类象》吧!白色是银河系的色相?!看来天文光谱学要改了……!
  恕我“铁口直断”:劝您还是静下心来搞懂一门——无论唯心还是唯物(只是笼统地说,不是扣帽子!),才是不二法门!

土木真:
很好,您的问题。关于学者和行者的区别在于学习和修习。在于学问和境界。现代学者们很精明。造出了一个“习得”名词。这样既区别了科学,又区别了古代修习。
关于“魔鬼”两个字,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说,修炼气功有麻、酸、痛的感觉。《心经》讲无受想行识。没有这些。把这些视为魔。鬼的意思是人中人。指您的圣婴。这个圣婴靠丹田的能量成就。
关于宇宙天体的色相。您可以打开一个煮熟的鸡蛋。白的银河系、黄的是金田系。金田系这个概念是我创立的。已经发表在刊物上了。就是对经书的境界的一个总结。比如,金顶、金字塔、金光大道等等。
看来,您是有见识有学业的人。欢迎继续交流下去。

一、关系
“关”指人体玄关。“系”指宇宙星系。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就是打开人体玄关的过程。请您看我宇宙七级浮屠对应表列:

宇宙境地 人体玄关 空间 时空 灵体能量 运动周期 人文 色相 位 体
地月系 肉眼通 11 12 一级地震 十 信 灰 11位一体
太阳系 天眼通 09 10 二级地震 百 义 黑 九位一体
银河系 慧眼通 07 08 三级地震 千 仁 白 七位一体
金田系 法眼通 05 06 四级地震 万 智 黄 五位一体
混沌系 佛眼通 03 04 五级地震 兆 礼 红 三位一体
黑洞系 无眼界 01 02 六级地震 亿 德 青 一位一体
真空系 无眼界 00 00 七级地震 无量 道 空 无位无体

关于不二法门问题,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谢谢您的提醒。宇宙存在有物、质、性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人体存在有精、气、神三个方面。物质性是外在的精气神、精气神是内在的物质性。物质性和精气神是同位的一体的、不分的。0是存在的源泉、一是存在的根源、二是存在的本质、三是存在的现象(万物)。我们从二进入一的时候,强调不二法门。强调不在阴阳不在行(五行)。我们从一进入0的时候,就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了。《金刚经》叫,一相无相。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不看任何的书了。只是随便写给您看看。如果是书上的。我就会告诉您那本书如何如何。我看《金刚经》。请继续交流。谢谢

qidan001:
  先生可否不在这里讨论?您谈的内容已经离这个论坛的主题太远了。如需要讨论那么可以给我发短消息或E-mail。

土木真:
关于跑题问题,我认为,谈论文字不能离开境界。离开了境界就失去了谈论的基础。就是“望文生意”。就是文痞。比如,泰山上的一块石碑有两个大字:二、虫。郭沫若看到以后说,风月无边。他说的对不对。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立碑人的境界。不是立碑人的知音。立碑人刻下这两个字的目的就是寻求知音的。实际上,这个石碑是《心经》的门。也就是进入《心经》的第一个禅境。就是漫天的白芝麻(芝麻开门)和两个灵虫。这个灵虫也是必虫。般若波罗蜜的“蜜”字由宝盖和必虫组成。实际上,郭沫若也蒙对了。《西厢记》上说,风月匝匝、剑戟排列。这个境界确实是无边的。犹如佛法无边一样。好了。可以继续交流。我可以根据境界解释汉字。不能说是任何的一个字也差不多。

qidan001:
  您的“解释”正如迦达默尔所要解释的“文本”一样,已经超出了语言学的范畴,并且“超越”了迦达默尔,宽泛到了不着边际的地步!用解释学的观点来说是“偏见”(这里的“偏见”是中性词,近似于“偏得”、“偏门”之“偏”!)。从人类文化学上看应当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于致力于语言学的初学者会“混淆视听”,容易造成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如果形成一种学术风气,那么就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世界观,进而束缚他们的整个社会活动,造成思想和行动上的闭关自守。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我们不能为了“考据”而“考据”,甚至把这种行为披上“文化”的外衣(至于别人把这种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进行“考据”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推翻自己的观点、得出一种新的观点,而这三点同样重要,能够都做到是非常考验人的!至于我所说的“危险”可以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在纳粹时期的德国,一批学者为了证明所谓的真理,曾经到喜马拉雅山脉搜求“证据”,据说还真的“找到”了!
  顺便说一句,《心经》和“禅境”没什么关系吧(或许又是您的“解释”),“禅”应当是“现世”佛的一种状态!(我读佛经不信佛,恐怕前面是我的一点“偏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8:06 , Processed in 0.0625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