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7-17 18: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字调是怎样从声调中形成的?
我在广州居住期间,看到很多北方人在广州居住了几十年,他们讲得一口“流利”的“北方广州话”,这种“北方广州话”跟正宗的广州话是明显不同的,外人一听就能辨别出这是“北方广州话”而不是正宗广州话。这种“北方广州话”跟正宗广州话相比主要有两大特点:1)入派三声,2)低音混一。
比如:
“普通话的变调是否与入派三声,词性或语句成分有关?”这样的一句话会出现这样的声调变迁:
普pou2通tung1话wa6的dig1变bin3调diu6是xi6否feo2与yu5入yeb6派pai3三sam1声 xing1,词qi4性xing3或wag6语yu5句gêu3成xing4分fen1有yeo5关guan1?
=>
普pou2通tung1话wa?的di1变bin3调diu?是xi?否feo2与yu?入ye?派pai3三sam1声 xing1,词qi?性xing3或wa?语yu?句gêu3成xing?分fen1有yeo?关guan1?
又如:
“否定基础知识另搞一套是不行的”这样的一句话会出现这样的声调变迁:
否feo2定ding3基géi1础co2知ji1识xig1另ling6搞gao2一yed1套tou3是xi6不bed1行hang4的dig1。
=>
否feo2定ding3基géi1础co2知ji1识xi1另ling?搞gao2一ye1套tou3是xi?不be1行hang?的di1。
上面标注中的“?”调号是一种不明确的调型,这是一种模糊的低音声调,我是看到这个论坛的“有女同车”网友的“粤语的低音平调就4个,打死我也不会”一句话后才理解对北方高音语言区的人来讲发低音声调是多么的困难,所以,它们把粤语的三个低音的声字一一对应的调型混淆成一个字调“?”,这就是我所说的“低音混一”,
话wa6—>wa?
调diu6—>diu?
是xi6—>xi?
与yu5—>yu?
入yeb6—>ye?
词qi4—>qi?
或wag6—>wa?
语yu5—>yu?
成xing4—>xing?
有yeo5—>yeo?
另ling6—>ling?
行hang4—>hang?
由于“北方广州话”把广州话的三个低音声调混成一个字调,所以,“北方广州话”实际上不是6个声调而是4个字调,这四个字调就是:
1,第一字调55
2,第二字调35
3,第三字调33
?,第四字调(同时包含22、13和11三个声调)
另一个特点是“入派三声”。
的:“dig1”派“di1”声 ,
入:“yeb6”派“ye?”声,
或:“wag6”派“wa?”声,
识:“xig1”派“xi1”声,
一:“yed1”派“ye1”声。
由于“北方广州话”没有入声字(闭音节),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入派三声”,这实际上就是把闭音节的闭气声母直接祛除而已,而原来的声调是没有变的。与正宗的广州话相比,“北方广州话”的同音字大大地增多,如上面的“话(wa6—>wa?)”和“或(wag6—>wa?)”就成了同音字。
我得说,我所举的这个“北方广州话”的例子是推导出来的,但这个推导是否正确只要任意找一个北方人去学广州话就可以得到验证了。
但这个例子我要分析的问题是字调和声调之间的演变关系问题,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广州话的一字一音一调的一一对应关系在语言的演变中很快就会演变成另一种语言(北方广州话)的一字一音多调的非一一对应关系,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即使现代汉语言学把一种语言的字调定义成声调,在这种语言的下一步演变中仍然会造成字调和声调分离的现象。所以,把字调和声调混为一谈不论如何都是错误的。
.
[ 本帖最后由 皮扎诺 于 2006-7-17 19:0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