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10-7 15: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语言中的别字
湘里妹子学术网站-www.xlmz.net-2003
【内容提要】别字是网络语言中屡见不鲜的现象,而这些别字因其使用平台的特殊性,呈现出许多不同于笔写别字的特点,总结这些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利于提高网络语言的信息传输效率,而且对于纯洁我们的语言文字也不无裨益。有鉴于此,本文以网络聊天室语言中的别字为例,将网络语言中的别字分为无意别字、有意别字、方言别字三类做了描述分析,并且同时对此类别字的规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无意别字;有意别字;方言别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网络语言随即成为一种比较有特色的社会方言变体,网络聊天更是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时尚,但随便打开一个BBS,走进一个聊天室,都会发现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别字满天飞。而且这类别字因其使用平台(计算机)的特殊性,具有许多不同于笔写别字的特点。总结这类别字的特点,分析形成的原因,不仅有利于提高网络语言的信息传输效率,而且对于纯洁我们的语言文字也不无裨益。有鉴于此,本文将网络语言中的别字分为:无意别字、有意别字、方言别字三类做一浅析。
网络语言涉及范围较广,本文仅选取网络聊天室语言中的别字为分析对象,例句中( )内为该别字的正字。
一、无意别字
无意别字,是聊客在输入汉字进行聊天时,无意中敲错了键,造成的别字。根据成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因拼音输入法中重码过多,而聊客打字熟练程度不够,忙乱之中在选字栏中选错键而致。
求够(购)计算机2级教程,有意者请面仪(议)。
我可是300园(元)买的。
汉字同音字多,从而使音码输入法同码过多,以智能ABC输入法为例,敲一个汉语音节yuan,就会有35个声韵相同的汉字供聊客选择,而且选字栏中第一次就会同时出现“远员元院圆原原愿园援”九个声韵相同的汉字,在追求传输信息高速度的聊天室里,面对如此众多的重码,即使指法再熟的聊客也难以确保所选字无误,而当前聊天室中使用音码输入法的聊客又占有相当大比重,所以这类别字在网络别字中数量最多。
2、聊客在使用音码输入汉字时,因误打音节而致。
你放心,你觉得(对)不会白送的。
他这人是个钱(全)能,你去问他吧。
以上两例为按错键误打音节所致,此外还有些是因为聊客受自身方言影响,自身普通话掌握得不准确,拼错音节而致。下面是重庆某高校聊天室中的例子:
说说原鹰(因)嘛。
你用什么字(纸)糊的哟,这么不结实!
甲骨文不是出土在咱们国家的荷兰(河南)吗?
这是重庆地区(属西南官话区)的聊客受自身方言中in、ing;z、zh;n、l不分的影响,在用拼音输入时形成的无意别字。
3、因形码输入法(如王码五笔型输入法)字形编码的相近而致。相对音码,形码输入法重码率较低,同时使用的聊客较少,且大都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打字水平,所以这类别字在聊天室中不多见。如:
本人有电脑报2002看(年)的光盘,哪个要呀!
“年”、“看”两字的五笔编码分别为RH、RHF,例中“年”误打成了“看”,显系使用王码五笔型输入法时,多打了一个F键所致。
我自已(己)说的。
此例是因“己”、“已”二字形近,聊客记混了两字的形码编码所致。此外,也有个别错误是由于重码所致。如:
刘鹗的《铁去(云)藏龟》应该是第一部才对啊?
我没什么总是(问题),你先说吧?
前一例《铁去藏龟》中的“去”字实为“云”之误,在五笔编码中两字的形码均为FCU,聊客已习惯于重码较少的五笔编码,所以打完FCU三码后,直接打了空格键,忘记在选字栏中按选择码,从而致误。后一例中的“总是”应是“问题”之误,同样是因聊客忘记按选择码而致,因为这两个词组在王码五笔型输入法中的编码均为UKJG。
二、有意别字
有意别字,是聊客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有意识地输入音同音近字而形成的别字。汉语同音词多,为聊客大量运用谐声手段,制造有有意别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谐声有意选取同音字,可造成种种字趣,表达出语言的机锋,形成诙谐、讽刺、幽默的效果。因此许多聊客常常运用此种方法,在汉字的视觉形象上大做文章,从而形成形形色色的有意别字。按聊客使用目的的不同,这类别字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为了向对方表示友好,而有意识的选用一些在视觉上更具亲合力和表现力的音同或音近字,从而形成有意别字。如:
美眉(妹妹),你是哪儿的呀?
斑竹(版主),小女子有礼了。
2、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厌恶之情,而有意地选用一些带贬义色彩的音同或音近字,形成有意别字。如:
又是你这个衰(帅)哥!
久违了,霉(妹)妹!嘿嘿。
不管大虾(侠)还是小虾(侠),来者不拒。
这个斑猪(版主)太不象话,老是删我的帖子。
3、为了避免太过粗俗或直白,而有意改用音同或音近字,形成有意别字。如:
你这人油饼(有病)!
他那孩子最美金(没劲)了!
水饺(睡觉)多少钱一碗(晚)MM?
你关税(灌水)太多,所以我才禁了你的IP!
4、为追求一种优雅、别异或幽默的感觉,而有意用音同或音近字,形成有意别字。如
请问你的竹叶(主页)和馨香(信箱)?
你小子又躲到哪个MM的小床(小窗)里去了?
板斧(版副)太厉害了,我可不敢再乱发帖子了。
以上这些别字虽然一开始不排除打字时,因选字栏先显而造成的误打所致,但这些别字本身在表情达意上的所具有特殊功能,符合聊客求新求异的心理,所以很快在聊客中流行起来,而后也就大量地有意为之,故意用之了。
三、方言别字
方言别字,是聊客在网上故意用自身方言聊天时,临时选用音同或音近字去记录方言词,而形成的别字。从聊客故意用方言的角度来看,此类别字似应属于有意别字,但此种别字因受制于聊客所操方言,同上面所讲到的“有意别字”终究有些差别,为叙述的方便,我们单列一类。这类别字又可大致分为两个小类:
1、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此词,但由于语音发展的不平衡,这些词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与聊客方言中的读音有所区别,而聊客在用自身方言进行聊天时,为了同当地聊友产生亲切感,在选字时力求同其自身方言中语音相一致,从而选择了普通话中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从而形式方言别字。如:
我也有黑(很)多,你帮我卖老(了)行不?
等我一哈(下),一起走嘛。
上两例是四川(属西南官话区)某高校聊天室中的句子,四川方言中“很”、“了”、“下”的读音分别为hei53、lao21、ha213,同普通话中“黑”、“老”、“哈”的读音相近,所以这位聊客在聊天时,为表现出自己的方言特色,就选用了“黑”、“老”、“哈”三字,而没用“很”、“了”、“下”。
2、有些是因为该方言区保留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古语词,这些方言区人们用方言在网上聊天时,无法意识到这些方言词是有本字的古语词,随便选用了另外的音近字,从而形成方言别字。如:
你同巨(渠)发傻啊!
俾(畀)本书你。
这两例是广州某高校聊天室中的句子,前一例意为“你同他发傻啊!”其中“巨”是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他”。而广州话中的“巨”是个古语词,本字应作“渠”,如《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1]与此例中的“巨”的意义和用法是相同的,但此聊客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就随便选用了字形简单的音近字“巨”,而没有用本字“渠”。后一例意为“给你本书。”“俾”是广州话中保留的古语词,意为“给”,本字应作“畀”,如《诗经·小雅·巷伯》:“投畀豺虎,豺虎不食。”[2]正与此意同。但当今普通话中已罕见此词,所以此聊客用了现代汉语中比“畀”更为常见的“俾”。
综上所述,网络聊天室语言中的别字有有意别字、无意别字和方言别字之分,有意别字并非作者不会写,而完全是聊客出于一种修辞上的需要,主观上的有意为之,所以这类别字无需规范。而无意别字则应据造成别字原因的不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引导。方言别字则应在有效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各项规范标准为依据,同时参照“约定俗成”的原则,确定方言本字,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网民使用规范的方言本字,拒绝方言别字,从而达到提高网络语言的信息传输效率,纯洁我们语言文字目的。
附注:
[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繁体字本)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34.
[2] 文若稚. 广州方言古语词选释 [M]. 澳门: 澳门日报出版社, 1992. 35, 36.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 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 高海燕. 网络语言 [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
|